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小额贷款 > 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 清丰贫困户坐上“丰”字号列车

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 清丰贫困户坐上“丰”字号列车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河南经济报记者孔凡哲许婧

“于颖熟如肉,花盖成不让梅。如果能一起知道这个味道,就可以一起好好吃饭了。”两首诗道出了世人对蘑菇美味的迷恋。如今,在河南清丰,蘑菇等食用菌不仅让人们在饭桌上唇齿留香,也成为当地扶贫的良好抓手。贫困户通过种植食用菌走上了丰收致富的道路。

贫困户成了“细菌老板”

5月13日,在清丰县古城镇刘张庄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种植户王正带着两个贫困村民在自家菇棚里给一排排黑木耳棒喷水。

“菇棚里有自动喷洒设备,人工喷洒是为了照顾自动喷洒没有喷洒到的地方。”今年73岁的王一边喷水一边告诉记者,“我承包了4个棚,每个棚有13000根菌棒。估计一棚摘一茬能收入万元以上,一年能摘四茬。虽然最后三茬效益略逊一筹,但一个棚子一年能盈利两三万元。”

精力充沛、干劲十足的王老汉,原本是村里的贫困户,却没有等来积极创业致富。他想创业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我创业的时候,资金匮乏。是政府和村干部帮我无息贷款,还借给我一些村集体资金,让我承包种植大棚,买菌种,让农技人员给我技术辅导。真的对我帮助太大了。”王吉说:“接下来,我打算在棚子里搭个架子,把棚子里的房间都用上空创造更大的效益。”

近两年,王力可薛稷的贫困户在棚子里创业,摇身一变成为“蘑菇老板”的不在少数。现在,随着食用菌生意越做越大,当地外出打工的人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人返乡成为“蘑菇老板”。截至目前,全县贫困户约1200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此外,贫困户还可以通过劳动合同、基地工作、收入帮扶等方式实现就业增收。目前,全县有劳动合同贫困户约1050户,年均增收约3万元;菌棒管理的贫困户约3700户,户均年收入3000元以上;基地现有职工5000多人,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在收入帮扶方面,种植企业和种植大户将通过承包大棚获得的不低于10%的收入用于扶持贫困人口,最大限度带动贫困户脱贫。

“病菌干部”撑起“致富伞”

“木耳有卷边,说明缺水。这种菌类对地面温湿度要求很高,还得像照顾孩子一样管理。”古城镇刘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桂林弯腰指着王吉理论。

据了解,“党建+食用菌+扶贫”项目实施以来,刘桂林成了基地的“后勤部长”。贫困户不懂技术,他来接触;贫困户资金短缺,他也负责联系。久而久之,他也成了食用菌脱贫致富专家。古城镇人大主席团主席尚从见到记者的那一刻起,就没有离开过食用菌与扶贫的话题。他对食用菌的生长、价格、病害、防治“见多识广”,村里到底有多少贫困户、贫困人口,他一清二楚。“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根据贫困户的情况因地制宜,让他们都能过上无忧的生活。”商说:

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清丰县党员干部齐上阵。县委书记亲自抓,县长是工业园区的“主任”,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负责技术指导和解决问题。坚持县委领导、乡镇党委凝聚动员、村党支部落实、三级党组织联动、三级干部齐抓共管。脱贫路上,农民是“被牵着走,被牵着干”。

此外,近年来,该县根据省委组织部实施“投研工程”的安排部署,开展了党支部书记常态化优化行动,吸收了159名产业发展好、致富能力强的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为产业发展注入了至关重要的力量;县委书记、组织部部长、乡(镇)党委书记“组团式”帮扶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按照3: 5: 2的比例确定优秀、良好、一般等次,实施绩效考核,组织党支部书记学习浙江先进经验,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其中,马庄桥镇赵佳村党支部书记赵玉喜带领群众发展食用菌,帮助330人摘掉了贫困帽子。被群众称为“蘑菇书记”,荣获省2019年扶贫奖奋进奖。

“丰”字号政策深得民心

清丰县“党建+扶贫+食用菌”项目实施后,出台了一系列“丰”政策。该县积极推行“党建为保障、政府为引导、公司为龙头、基地为示范、贫困户为股东、种植户为产业”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培育“丰”字头工业生产企业10家,年产食用菌10万吨,年综合产值10亿元。就业近5万人,还带动了纸箱厂、泡沫箱厂、物流、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党的建设的深入,各级干部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看到了群众最直观的需求,也相应出台了许多促进农民致富的好政策。

贫困户创业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为此,清丰县积极探索创新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助推食用菌产业机制,投入县级风险补偿金4000万元,撬动贷款3.86亿元。贷款风险由“县、乡、行”按照40: 40: 20的比例分担,解决了金融机构“不敢贷”的问题。切实为贫困户贷款提供良好服务。由乡镇党委、政府牵头,村“两委”组织,全县组织贫困户成立“食用菌发展合作社”45家,对每户贫困户给予2.5-5万元的小额扶贫信贷支持,用于食用菌大棚建设。个人确实不具备发展条件,就由合作社统一建设。贫困户每年可享受3000元资产收益。对种植白灵菇、平菇、双孢菇、香菇、黑木耳、鸡枞菌、平菇等品种的贫困户,单个大棚种植菇棒达到4000根或地表种植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的,当年奖励4000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 清丰贫困户坐上“丰”字号列车":http://www.ljycsb.cn/xedk/3390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