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给全国人民发放50万无息贷款”?当心有诈,下面是上观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农村扶贫贷款骗局
近日,一份疑似中国农业银行的内部文件在网上流传,大意是每位中国公民可获得50万的无息贷款,5年后归还。在百度知道、知乎等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提问:“农行50万元5年无息贷款是不是真的?”
△网友提问:“农行50万元5年无息贷款是不是真的?”
上海辟谣平台记者发现,网传文件名称为“北京农业总行【2020】11号”,但实际上,中国农业银行并没有“北京农业总行”,只有“中国农业银行(北京总行)”。同时,文件中发放贷款的对象一会儿是“中国合法公民”,一会儿又是“会员”,文件多处表述非常不正规。且该文件在网上流传着多个版本,落款、时间均不一样,疑似为伪造文件。
△“农行50万元5年无息贷款”的文件在网上流传着多个版本,疑似为伪造文件。
记者致电中国农业银行官方客服电话95599询问,客服人员明确表示,农行从未出台过相关政策,“农行50万元5年无息贷款”是谣言,请大家不要填写相关个人信息,以免中了不法分子的圈套。如果确有办理贷款需求,请在中国农业银行官网、掌上银行或线下网点咨询办理。
另外,网上还有“国家精准扶贫项目,60万元3年无息贷款”的传言,需要提交个人身份信息,并注册四大银行任一银行卡,下载某APP完成一系列申请流程。
△网传“国家精准扶贫,60万元3年无息贷款”项目。
有媒体2018年就已辟谣称,致电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并未听说有“国家精准扶贫三年无息贷款”这一项目,如此低门槛的贷款申请方式令人怀疑。
另据河南日报报道,2018年7月,一个打着“精准扶贫”名义诈骗6万余人,涉案金额600余万元的特大系列诈骗团伙被河南南阳警方一举端掉,53名“扶贫群主”悉数落网。该团伙以“精准扶贫”等国家扶贫项目为幌子,引诱入群会员各自组建微信群以群主身份再度拉拢、发展会员,疯狂集资,当缴纳相关费用之后,群主或团队负责人全部失联,手机关机。又据澎湃新闻2019年11月报道,嘉仁普惠董事长宋某,经与公司管理人员张某等人商议,安排下属业务员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利用与某网络借贷平台的业务合作关系,打着“国家扶贫免息贷款”“救助大业难民(民族资产解冻精准救助)”的幌子,针对特殊人群以购买嘉仁普惠会员资格可享免息贷款等虚假消息发展会员,涉及全国各地被害人2000余名,诈骗金额近40万元。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已以诈骗罪对宋某、张某等8名被告人提起公诉。
△历年媒体报道,诈骗团伙打着“国家扶贫免息贷款”“救助大业难民(民族资产解冻精准救助)”的幌子行骗。
上海辟谣平台提醒广大市民:切勿被打着“国家精准扶贫”“民族资产解冻精准救助”等各种各样名义的低门槛、无利息贷款项目所忽悠,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避免蒙受经济损失或落入“套路贷”“非法集资”等骗局当中。一旦上当受骗,应立即向警方报案。
栏目主编:毛锦伟 文字编辑:白璐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白璐
警惕 扶贫贷款
“会销”套路深
✦
寒暄的背后是筛选目标
✦
✦
经过会上几天的接触,业务员轻而易举就可以从老人口中套取他们的病情和财务状况。接下来,那些经过筛选可能会花钱的老人,将受邀与主办方请来的“医疗专家”,进行一对一问诊。
在武汉乐百龄公司举办的会销活动中,“医疗专家”按照业务员套取来的信息,准确又迅速地说出病情诊断,令老人对他的水平深信不疑。很快,老人决定贷款一万五千元,购买两套“专家”推荐,宣称可以降血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甘舒堂乐粉。
央视“3·15”晚会调查,甘舒堂乐粉只是一款辅助提高免疫力的食品,并不具备降血糖等治疗功效,它的出厂价,只有150元;同时,这位“专家”的身份,也是编造、虚构的。而正是这家公司,曾在上海创下一场会议销售200万的纪录。
讲座销售分两地 鉴定违法取证难
本周,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对“3·15”晚会曝光的两家涉事企业立案调查。虽然这是一次突击检查,但执法部门却没能在办公室内找到太多关于虚假宣传的证据,甚至连宣传单也很少看到。涉嫌虚假宣传的保健品公司,手法越来越隐蔽,他们不仅藏身居民楼,开展会销时,更禁止老人拍照、录像,以防留下证据。他们还会特别叮嘱老人,不要与子女提起开会的事。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罗彬副局长:
讲座上只是赠送礼品,销售是在另一个地方,或者是在已经办过许可的那些店里。所以要鉴定违法销售,取证比较困难。
△老陈遗书
诈骗专业化,模式翻新快
△《老年人涉众经济犯罪被害风险调研报告》中指出:涉案公司已经从过去的小作坊、路边店发展到进高级写字楼注册公司。从销售商品、投资理财到投资矿产、再到私募基金、信托产品,诈骗模式不断翻新。
“抵房赚钱”高回报?
钱没赚到房没了
新骗局城市升级,老伎俩收割农村
老伎俩到农村大行其道
治理要从源头抓
随着类似陷阱曝光增多,受骗群体不但数量惊人,涵盖了不同阶层、学历,这种趋势更是在向着农村地区快速蔓延。很多拙劣的“高息理财”、“养生保健”已经渗透到边远农村,打着“国家扶持”“实惠下乡”的名义,开始对农村老人进行新一轮洗劫,甚至有半个村的老人被同一个骗子卷走了全部拆迁款。
△村里的“养生课”
这些走村串户的所谓公司,有的是讲课培训推销保健“神药”,有的则是以扶贫开发为名兜售高息理财,还有一些规模更小的组织,在村里搞“七日骗局”,前几天免费发鸡蛋米面,让老人来听养生课,再交一元押金领电器试用,最后一天以两三千元价格兜售几十元的伪劣净水器,一个村子就能卖出十几台。这些城市里被曝光的伎俩,换成更廉价、更劣质的产品,就可以在农村大行其道。
白岩松:
仔细想想,身边的长辈、亲友,多少都有受骗的经历,谁还敢说自己若干年后就能幸免?比骗局更可悲的,是我们默认了“老人买保健品被骗“是无法避免的,甚至觉得再寻常不过。一位为受骗老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说:“不要把年轻人拥有的知识、视野当成理所当然,套用在老人身上。”当他们衰老时,情感上的引导,法律上的保护,都不可或缺。还是那句老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一个飞速发展却又未富先老的社会里,每一代老人都可能变成落伍者。只要骗局稍一更新换代,就能让下一代人也陷入其中。现在为老人们做的,就是未来为我们每一个人所做的。
END
伍家岗检察
来源:腾讯新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农村扶贫贷款骗局(警惕 扶贫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9081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