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你我贷款app下载(可乐花花贷款软件)

你我贷款app下载(可乐花花贷款软件)

贷款知识 人民网 投稿

人民直击:山寨App背后的网贷黑产,下面是人民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你我贷款app下载

“零抵押、零担保,低息贷款了解一下?”

在一名自称是“小米金融客服”的指引下,手头有些紧的李静下载并注册了“小米金融”App想要贷款。结果钱没到手,还被告知要交一笔“解冻费”,甚至收到一份来自“银保监会”的调查通知……

不交“解冻费”就要查你?

5月28日,李静接到一通自称是“小米金融客服”的电话。

“他说可以贷款,让我加QQ聊。正好我最近手头有点紧,就加了QQ想了解情况。”随后,该“客服”给李静发了一个名为“小米金融”的下载链接。

李静告诉“客服”点击上述链接无法下载,对方又给她发了一个安装包,并表示要选择“无视风险安装”。被询问到贷款是否需要收取工本费、保证金等费用时,“客服”回复称:“公司不收取任何费用”。

李静放下心来,将App安装好,并完成了注册、填写资料、提交借款申请等流程。本以为20000元借款可以顺利到账,没想到在提现环节出了岔子。新装的这款名为“小米金融”的App页面显示“转账失败,提现银行卡信息不符,导致账户异常,请进行解冻”及“无法识别正确卡号,请联系客服处理”。

山寨“小米金融App”页面。受访者供图

“客服和我说,因为我的银行卡账户错误,他们的钱(20000元)被冻结了。”“客服”要求李静配合,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资料,交6000元“解冻费”,并告知她解冻后会到账26000元。

李静坚信自己的银行账号并未输错,犹豫再三决定不交这6000元。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了,没想到对方竟然告诉她,会联系律师要求赔偿。

让李静更加惶恐的是,对方还发来一张“关于李静认证及解冻贷款资金通知”,落款为中国银保监会。该“通知”称:若实际借款人李静无法认证,我局将联系法务部介入调查,联系其紧急联系人,必要时将联系当地公安机关以恶意套用贷款罪,上门取证调查。

“小米金融客服”发的“银保监会”通知。受访者供图

记者浏览黑猫投诉平台发现,和李静有相同遭遇的人不止一个。有网友表示,交了“解冻费”之后对方还会以各种理由继续要求交钱,转账之后“客服”就联系不上了,贷款也没收到。

网友分享类似遭遇。黑猫投诉截图

针对李静的投诉,小米金融在黑猫投诉回复称:近期,有不法团伙假借小米金融客服或伪冒小米金融App等名义进行欺诈,请提高防范意识。请警惕以索要“工本费”“合同费”或“注销贷款”“网购退货、赔偿”等为由的陌生来电、短信链接等,我们不会以任何不正规形式要求您转账。

“账户被冻结”为什么总发生?

仔细回想,李静发现这次贷款过程中疑点重重:

首先,为何去不明平台下载?发起投诉后,李静卸载了手机上的“小米金融”,“客服”发送的安装包也已过期。记者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下载了小米金融App,与李静进行核对。看到记者发送的小米金融App图标时,她表示好像就是这款软件。但当记者将App打开后的主页面发送给她时,李静称与此前安装的那款不同。

小米金融公众号此前曾发布文章,指出诈骗团伙会通过电话、短信、网络广告等方式,将受骗者引导至不明平台中下载山寨贷款App。受骗者在山寨贷款App中注册自己个人信息申请借款,申请的额度往往无法支取,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同时,还会在假客服的引导下一步步进行转账或其他行为,产生经济损失。

山寨小米金融App图标。小米金融公众号截图

两款App页面对比(左为应用市场下载版)

其次,先收费后放款?“解冻费”的说法,不止李静一人碰到。3月23日,甘肃省公安厅官网通报了一起类似案例:F先生浏览网页时看到一条无抵押贷款的广告,便点击下载了“小米金融”App,完成注册后F先生提交了贷款申请。“客服”告知,需要花钱做流水后,其申请的贷款才可提现,F先生向指定账户转账8000余元;后“客服”又以账户被冻结为由要求继续转账。F先生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第三,银保监会冻结账户?原银监会和原保监会自2018年合并后,名称为银保监会。而从李静提供的图片来看,所谓的“通知”正文中,出现的是“银监会”。另外,落款是“银保监会”,盖章却又成了“银监会”。

6月23日,中国银保监会公众号发出提醒:近期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不法分子伪造银保监会文件,谎称账户被冻结向消费者实施诈骗的情况;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均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消费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资金受损。

种种迹象表明,李静遇到了“李鬼”。事实上,被“李鬼”冒充过的不止小米金融。记者注意到,有网友在各平台反映遇到山寨的微粒贷、京东金融、有钱花等贷款App,并被“客服”以各种名义要求交费。

1069短信平台缘何受青睐?

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底,共发现2801 个互联网金融仿冒App ,仿冒App下载量 3343.7 万次,发现互联网金融仿冒网站4.8万个。

记者梳理各地警方通报案例发现,山寨贷款App背后有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诈骗团伙多通过电话、短信、网页广告等方式发布办理贷款信息,继而发送山寨App下载链接,诱导转账;以此来套取用户个人信息,用于贩卖或电信诈骗或者别的用途。背后的链条涉及山寨App开发、个人信息获取、广告推广等。

6月10日,宁波市宁海县人民法院在官网披露了一起利用山寨贷款App进行网络诈骗的案件详情。

案件中,软件开发人员应“客户”要求,开发具备“无支付端口、后台可修改客户资料、发送‘审核通过’‘账户冻结’”等功能的山寨App达70余款,并负责后续的修改及维护工作。名为“360借条”“百度有钱花”等的山寨App被以5000元一个的价格售卖。

App有了,下一步是推广。记者梳理发现,除李静遇到的 “钓鱼”电话外,短信推送也是诈骗团伙捕捉受骗对象的主要手段。在黑猫投诉网站上投诉微粒贷的赵伊告诉记者,她是在收到一条微粒贷的短信后,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后下载的微粒贷APP。而据微粒贷微博,目前微粒贷暂无任何独立的App。

近日,北京警方先后打掉11个违法1069短信平台及4个非法广告推广团伙,共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20名。

公开资料显示,1069短信平台为跨省或全国范围内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第三方平台,为其他企业提供短消息平台服务,不对最终用户收费,可用于企业内部办公,银行、教育、物业等领域的服务通知等。

有网友表示,平时收到的各类广告、可疑短信多以1069开头。

据北京警方介绍,一些有资质的1069短信平台违规将1069号码层层转售、层层代理,为贷款类诈骗犯罪团伙提供各类服务,并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这些违法1069短信平台通过发送含有无抵押、免征信贷款的短信以及含有贷款诈骗App的下载链接,或直接为贷款诈骗App对接短信接口等,诱使受害人上当受骗。

山寨贷款App“钓鱼”的方式多种多样,普通人如何甄别?

山东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指出:“很简单就是一句话:凡是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手续费、工本费、包装费、保证金、认证费、做流水等等等等)的,100%都是诈骗!”

诈骗理由清单。山东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公众号截图

公安部刑侦局在其公众号发文提醒:正规网络贷款App的客服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与用户联系,比如个人微信、个人QQ等,也不会向用户索要个人信息和验证码。下载贷款App时,用户一定要选择正规官方软件,务必在手机应用市场等正规应用平台下载,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应用供应商链接以及二维码等下载安装软件。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李静、赵伊为化名)

可乐花花贷款软件

来源:北京日报

近日,ofo小黄车被曝出“卖身”滴滴的协议已经达成,公司作价20亿美元。除ofo创始人兼CEO戴威保留董事局职位外,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均出局。对此,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在朋友圈辟谣,否认了收购消息。

虽然ofo反复出面澄清,外界关于收购的言论却愈演愈烈。这种动荡也不断影响着消费者体验。分享返利的“病毒”式营销,开锁页面推5秒短视频广告……ofo最近的一连串新鲜“玩法”让消费者爱恨交加,想单纯地骑个车变得越来越难了。

卖ofo红包年卡1月赚10万?

“成功邀请1位好友可获得50元,邀请2位好友可获得100元,邀请3位好友可获得150元……”最近,ofo推出的“红包年卡”活动用分享返利的方式吸引了不少关注。

ofo红包年卡竟能让人一夜间“发家致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据了解,ofo在7月23日上线了“红包年卡”活动。用户参与活动可领取100元抵扣券,花99元购买原价为199元的ofo年卡,每天第一单骑行都可获得小额的现金红包。购买红包年卡的用户将链接分享给好友后,每有一位好友购买年卡,原用户就能获得50元的返现奖励。

记者在ofo的APP上看到,1个月来,获得返现最多的网友已邀请2022人,赚取10.1万元。在全国排名前10位的网友均获得了1万元以上的返现。

从营销角度看,ofo红包年卡“邀好友购卡得50元返现”属于一级分销模式,这种营销方式就是促使用户主动开放扩大自己的人脉、关系渠道,企业则从中获利。

在监管部门对押金挪用套上紧箍的形势下,ofo推出的红包年卡用“撒币”的噱头为自己迅速获得了一笔流动资金。

短视频广告上线惹争议

8月22日,ofo宣布在APP上线短视频广告业务,在扫码开锁页面植入短视频广告。目前可口可乐、趣多多等品牌广告已首批上线。

短视频广告一上线就惹来不少争议。反对的网友提出,消费者需要使用数据流量加载视频以及解锁单车。如此下来,可能会增加一定的流量费用。也有人对此表示接受,认为广告播放的同时已显示解锁密码,“不想看可以直接开锁不看,影响不大”。

不过,目前不看好的声音居多,更有网友戏称已经看透互联网的套路:“广告先是5秒,然后30秒、60秒,最后每月10元充会员免广告。”

哪里流量大,哪里就会有品牌的身影。作为高频使用的客户端,广告始终是共享单车重要的盈利点,也吸引了不少品牌商抛来橄榄枝。据分析,消费者在扫码获取开锁密码时,全部精力会专注在开锁页面上,此时植入的短视频广告触达率很高。同时,兼具声音、动画的短视频形式更容易吸引消费者。

事实上,从今年6月开始,ofo客户端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共享单车APP,消费者几乎被广告所包围。叮当快药、360借条、花花钱包……在APP上不仅能买东西、玩小游戏,还能办信用卡、办贷款。

搭载的额外内容越多,对消费者而言体验越繁琐。不过,按照ofo自己的说法,目前商业化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包含车身广告、APP端内广告、企业绿卡的B2B各项业务的总营收超过了1亿元。

收购传言折射盈利焦虑

一边费尽心思打开消费者的钱包,一边为品牌商开拓广告场景,近几个月来,ofo的诸多动作都在拼命向外界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然而,不管ofo如何“强势”辟谣,其“卖身”滴滴、阿里巴巴的传言始终不断。

今年4月,网络报道称滴滴高层已经在推进收购ofo的谈判,如果一切如滴滴所愿,收购消息将在6月前后宣布。当时于信表示,作为董事会成员,并没有听说这个事情。

5月,又有消息称,戴威拒绝了滴滴方面的潜在收购要约,并称ofo在未来要继续保持独立发展,号召公司员工“战斗到底”。

从7月底开始,收购传闻变得更加密集,仅仅1个月内,ofo方面已进行了3次辟谣。8月22日,于信在朋友圈说:“周一就提前辟谣了,周三还要再来一遍。假的。终局?还早。”8月23日早间,ofo的B轮投资方经纬中国合伙人肖敏也回应称,ofo以20亿美元被滴滴收购是“假消息”。

种种传闻背后,是ofo资金承压的现实。公开资料显示,今年2月,ofo两次通过动产抵押换取阿里17.7亿元借款。按照约定,6月7日,4.5亿元的借款已到还款期,抵押获得的剩余资金须在2020年2月10日前归还。

有了阿里的支持,哈罗单车和芝麻信用合作推行全国免押金;被美团收购后,摩拜实现了无门槛免押金。在激烈的竞争下,巨头的觊觎下,负隅顽抗的小黄车能否坚持到最后?博弈还在进行,但留给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你我贷款app下载(可乐花花贷款软件)":http://www.ljycsb.cn/dkzs/14601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