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新都哪里可以贷款(彭州小额贷款)

新都哪里可以贷款(彭州小额贷款)

农发行新都支行贷款规模首次突破30亿元,下面是新都在这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新都哪里可以贷款

近日,随着新都区环城生态区生态修复项目(二期)项目首笔2.27亿元贷款成功投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都区支行贷款余额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创建行以来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农发行新都支行不断强化使命担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和“一心三区”战略部署,持续加大政策性资金支持,累计投放各类贷款9.89亿元,贷款余额达30.55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动力。

该支行坚守主责主业,始终把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履职的中心和首位,充分发挥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职能作用,及时足额保障地方储备粮增储、轮换和政策性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同时,紧紧围绕政府所急、百姓所期的项目提供金融服务,有力促成农村路网、水利、医疗教育、安置房等项目迅速落地,切实补齐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谱写服务“三农”新篇章。

记者:赖涛 贺珊娜

编辑:郑雪 张晓迪

审核:李劲 张兰

彭州小额贷款

四川成都彭州市红岩镇龙九村的夏世洪种了30亩大棚西瓜,销路不错想扩种,但苦于没有资金。不久前,他通过“农贷通”平台向成都农商银行申请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没想到,3天就放款了。他说:“以前申请农贷费时费力,现在不用跑路,马上就能拿到钱。”

夏世洪口中的“农贷通”,是成都2017年7月建立的农村金融服务平台。这一“互联网+金融”平台,不仅实现了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信息精准对接,更通过风险分担解决了金融机构农贷不敢放、不愿放的担忧,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成都市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10月底,“农贷通”平台已累计申请贷款16007笔,金额210.79亿元,放款11375笔,金额142.69亿元。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发展不足、信息不对称、抵押物缺乏等原因,金融机构普遍认为涉农贷款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而不愿涉足。成都创新建设的“农贷通”平台,就是为了探索以农村信用体系为抓手,推动农村隐形资源变显性资本,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

这位负责人介绍,通过“农贷通”平台,金融机构与农村经营主体实现了精准对接。只需鼠标一点,各类涉农基础信息和金融产品一目了然。“平台还会根据资金需求方需要,有针对性地向金融机构进行推介。”

目前信用贷款办理由原来的6天缩短为3天,其他抵质押贷款办理时间节约了1/3。

据统计,“农贷通”平台成立两年来,入驻金融机构275家,其中省市一级机构93家,发布金融产品588个,入库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近2万户。从不愿贷、不敢贷到愿贷更敢贷,转变的关键还在于建立了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机制。

早在“农贷通”平台建立之初,成都市就专门设立了首期规模1.49亿元的“农贷通”风险补偿资金,专项用于与“农贷通”平台上受理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进行风险分担。

“我们还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村级金融综合服务站,充分发挥村两委对本地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引导符合条件的申请者通过‘农贷通’平台融资,从源头上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成都市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成都各区(市)县已初步建成村级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近3000个。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这个平台已经成为集信用信息共享、融资供需对接、产权流转服务、农业政策奖补申报及咨询、金融风险分担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成都市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农贷通”的支持下,“果蔬贷”“安置贷”“随贷通”等一项项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应运而生,帮助一个个农民转型成为经营业主,也助推着成都的乡村振兴。

来源: 人民日报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新都哪里可以贷款(彭州小额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3905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