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令而动、向疫而行 农发行苍南县支行发放11亿元防疫贷款驰援抗疫,下面是中国经济时报农村金融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人民银行防疫专项贷款
当前疫情发展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农发行苍南县支行高度关注疫情变化,多方联络、摸排地方防疫资金需求。近日,该行成功投放防疫贷款11亿元,用于支持苍南县、泰顺县、龙港市三地应对疫情涉及的救灾物资等相关费用,为筑牢疫情防控“保护网”提供高效政策性金融服务。
主动对接,多方谋划锚定“风向标”。在了解到三地面临疫情防控方面资金需求急、缺口大的问题后,该行领导班子成员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接洽,了解疫情防控实际资金需求,明确资金用途,合理核定贷款额度,为防疫贷款审批流程迅速、有序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合力攻坚,贷款审批跑出“加速度”。在确定资金需求后,该行领导带队、主动对接,积极向上级行争取审批政策支持。同时,该行迅速成立“抗疫攻坚小组”,客户经理加班加点及时跟进各地区防疫贷进展,持续与企业沟通联系。在全行员工的通力协作下,仅仅用4个工作日时间,完成贷款调查、审批以及发放,贷款审批跑出“加速度”。
精准投放,防疫工作吃下“定心丸”。该笔贷款将用于三地疫情防控物资采购、集中隔离点建设及环境消杀等相关疫情防控费用支出。该笔贷款尽数投放后,将为苍南、泰顺、龙港三地有效提升疫情隔离防控和物资保障水平,为百姓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孟洁 李家喻)
责编:张炜 郭锦辉
中国银行疫情期间贷款最新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往往被视为货币政策的风向标,备受市场关注。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一季度例会(下称“例会”)指出,“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从“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等具体说法中,也可洞悉货币政策下一步的实施方向。
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节奏平稳”
根据例会释放的政策信号,货币政策整体稳健基调不变,但部分措辞上的变化,意味着与前期相比,货币政策下阶段的着力点将有不同侧重。
例会指出,要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例会还指出,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与上一季度例会“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相比,此次例会强调“搞好跨周期调节”。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对于后续的货币政策基调,本次会议不再提及“逆周期调节”,只保留“跨周期调节”,并要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反映出货币政策目标从对冲疫情冲击转向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政策力度需要适度回调,保持向正常化回归,更加注重“总量稳、结构优”。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当前物价水平较低,为货币政策发力提供了空间,但“搞好跨周期调节”意味着接下来货币政策在扩张力度和工具选择上会更加慎重,更加具有前瞻性。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一季度信贷实现开门红。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当季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创新高。同时,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
“考虑到一季度信贷投放靠前发力特征明显,本次例会强调‘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而上季度则是‘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我们判断,着眼于推动经济较快回升,二季度信贷仍将延续同比多增,这是当前扩大内需、支持实体经济最重要的举措,而多增幅度或有所回落。”王青说。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聚焦”
在发挥总量功能的基础上创新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成为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特征。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共有15项,余额有6.4万亿人民币,占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15%左右。
针对下一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使用,例会指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面对国内经济呈现恢复向好,但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的总体情况,货币政策更加强调精准有力,在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例会“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的说法较上季度的“做好加法”有所变化。温彬表示,去年以来,在前期定向支持基础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做加法”,完成两项普惠小微直达工具接续转换,增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额度,创设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以及保交楼专项再贷款,重启PSL新增融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贷总量有效增长,激励金融机构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并以低利率和财政贴息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货币政策取向更倾向于稳健基础上,结构性政策工具将发挥更大效能,但不再一味“做加法”,而是更加聚焦、合理适度、有进有退。
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例会指出,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温彬表示,央行在“贷款利率明显下降”的背景下,将降成本的要求从“推动降低”转变为“稳中有降”,既是适应经济和融资形势转变而做出的适时调整,也是缓解银行息差压力、稳定其经营运行的必要举措。
王青表示,当前居民存款增速偏快,物价水平较低,加之监管层反复强调“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这就为在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LRP(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保持稳定的背景下,部分中小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提供了条件。
实际上,近期,不少中小银行公告已经下调存款利率。河南新蔡农商银行称,自4月8日起将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至1.9%、2.4%、2.85%,其他期限挂牌利率保持不变。此外,湖北、陕西、内蒙古等地多家银行也发布公告,降调幅度不一。“短期内会有更多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经济回升并不意味着贷款利率等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会很快拐头向上。”王青说。(记者 张莫)
作者:张莫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人民银行防疫专项贷款(中国银行疫情期间贷款最新政策)":http://www.ljycsb.cn/dkzs/11161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