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首套房贷利息下调,贷款100万利息省11万!两年看了几十套房的姑娘终于在临平买房,下面是都市快报橙柿互动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杭州个人贷款产品
2018-10-23 09:58
“看房两年,心情跟着楼市一起过山车,这回终于要出手了!”
昨天中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前,乔乔刚刚在银行办完了工资流水明细。
十一小长假后,她马不停蹄地经历了多次看房,最后相中了临平的一套次新房:二居室,电梯房,总价150万以内,跟预算刚好吻合。
买房子不是拍脑袋的事,本来还想再考虑考虑,恰好这个时候,杭州有部分银行下调了首套房贷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10%。与此前一度上浮20%相比,以贷款100万计算,相当于一下子省了十几万利息。
这让乔乔一家立刻下了决心。
“太想有个家了”兜兜转转看房两年
定居杭州,得到了父母支持后,乔乔认为,买房这事宜早不宜迟,于是开始联系中介。
她提出了几个要求:总价不超过120万元,两居室,今后方便父母来住,房龄新一点,最好交通便利,附近有地铁站。
满腔热情很快被现实浇灭,中介提醒她,按照她预算,如果是新房,只能买到临安去,要么就是杭州郊区的次新房,或者市中心的老破小。
乔乔的工作单位在市中心,如果住在临安,每天上下班一来一回,起码4个小时。
乔乔不甘心,到处去跑盘,抱着新房限价“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参与了几次摇号,果不其然,都没摇中。
“有一次,中介带了3户,其他2户都中了,就我没摇中。但事后回想起来,没摇中也不是坏事。买了期房,意味着还要再租2年,且不算房租费,光是再漂2年,就很让我崩溃,太想有个家了。”明确了这一点,乔乔放弃了新房,专攻次新房。
有段时间中介极力推荐酒店式公寓,说适合年轻小白领,她也考虑过。仔细想了想,公寓只有40年产权,又不好转手,最关键的是,每个月六七千的房贷,让她毫无招架之力。又断了条路。
“德胜、大关的‘老破小’也去看了,有几套房龄跟我年龄差不多。因为小区太老,银行只给我20年的还贷时间,算下来每个月也要出六千多,加上老小区户型太奇葩,直接就pass掉了!”
看房两年多,让乔乔始料未及的是,杭州的房价在这两年里一路攀升,120万的购房预算显得紧巴巴,全家人商量权衡之下,把预算扩充到了160万。
增加了预算,放弃了地段,接下来只看余杭的二手房,于是乔乔一有空就约上中介看房,陆陆续续看了几十套。
“我的看房史,就是一段血泪史。最可惜的是去年底,良渚老城区的一套房子,已经和房东达成意向了,结果没等到最终签合同,杭州开始摇号了。房东坐地起价,这套装修很破的房子,不到3天总价提高10万,所以也就无缘了。”
“熬过了抛物线的顶点” 会算账的刚需不再观望
乔乔家的“购房记”分工明确。
看房、跑盘、摇号这种杂活、累活交给女儿乔乔。父亲老乔负责管账。
跟楼市相关的政策新闻,老乔格外关注。
一个多星期前,十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央行宣布降准,这让老乔觉得,至少银行放贷会快一些了。
恰好这个节骨眼上,乔乔相中了临平北山的一套次新房,乔爸乔妈去看过之后也表示认可,2年的看房之路终于看到了曙光。
距离乔乔拿下人生第一套房仅一步之遥,这时,中介那里又传来了好消息:房贷利率下调了!
老乔的小账本上记得很清楚,去年年初开始全家总动员看房的时候,杭州首套房贷利率还有九折、九五折优惠,差不多到去年年中,优惠取消了,首套房贷款按照基准利率。到了去年下半年,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开始上调利率,连四大行都上浮5%。
“那个时候,内心挺纠结的,不知道接下来会跌还是涨,不知道现在买房的决策是对还是错,毕竟买房动用了全家很大一笔积蓄。也正是这个原因,买房的事一直拖着。”老乔说。
到了2018年,房贷利率继续上扬。今年9月份,杭州首套房贷利率普遍维持上浮15%-20%,个别银行的支行甚至出现了上浮30%、40%的情况。
上周末,中介告诉老乔,杭州首套房贷利率回落了,已经有部分银行开始实施首套上浮10%的政策。多方证实了这个消息后,老乔当机立断,不再观望了!
老乔算了笔账,150万的房子,首付50万,剩下100万商业贷,等额本息分30年还,按照基准利率上浮20%来算,还款总额213万,上浮10%,还款总额202万,少了11万。
把账算明白了,当初有多彷徨,现在就有多果决。
老乔说,前年女儿提出买房开始,杭州的房价就一直在涨涨涨,首套房贷利率也跟着涨涨涨。自己没多少购房经验,只是单纯觉得,不可能无限往上延伸,总有一个抛物线的顶点,熬过了最高点,总会跌一跌的。终于,春天来了。
首套房利率回到“上浮10%”放款速度仅需一周
本报记者从银行了解到,从本月开始,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下调了房贷利率:首套房贷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10%,二套房上浮15%。
此前,杭州首套房贷利率整体维持在15%-20%。其中,四大行基本上浮15%,股份制、城商行相对较高,还有个别支行曾经上浮30%、40%。
放款速度最近也有明显提升。
今年上半年排队等放款,一等就是一两个月,现在,最快一周就能搞定。
“房贷额度多少,主要看总行的分配,一般先解决排队等待放款的存量申请。现在的放款速度,总体上快了很多。”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经理表示。
另一位国有大行信贷经理则表示,原先至少要等两个月以上,现在则是等半个月左右。
杭州房产中介小郭说,综合各家银行的情况来看,最近放款速度明显快了,目前普遍在15天左右,个别几家额度宽松的银行,能在一周左右放款。
这次首套房贷利率的调整,让小郭在“金九银十”成色不足的关键时刻,看到了点希望。
“首套房贷利率下调的消息一出,我这两天电话被客户打爆了。”小郭坦言,下半年杭州的中介市场异常凄凉,看房的人少,二手房卖不动,业绩出不来。
“不过,中介总是让客户转变思路,有时候我们自己也要换个角度。”小郭说,“二手房卖不动,我就卖新房,或者车库,甚至海外房产,总能卖出去的。”
记者 王潇潇 制图 高薇 编辑 朱慧
个人贷款产品
面对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城区市场已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争夺的“红海”。农商银行惟有通过细致入微的金融服务,才能赢得市场、赢得客户。这不仅仅体现了农商银行的竞争能力和管理智慧,更是农商银行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
阚琨 孙静
提起东海,人们马上就会想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一良好的祝愿。其实,在江苏东海,人们对东海农商银行推出的“新阳光信贷”更是津津乐道,对农商银行的优质服务更是赞不绝口。初夏时节,中国经济时报农金导刊约访了江苏东海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军。
制定战略规划 建设“强富美高”新东海
农金导刊:作为地处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东海农商银行如何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因地制宜制定战略发展规划?
张军:近年来,东海农商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局和省联社的领导下,牢记“三个坚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持做小做散、坚持零售转型),推进“四个战略”(推进零售战略、推进数字化战略、推进风控优先战略、推进管理提升战略),打造“五个银行”(普惠银行、精品银行、智慧银行、合规银行、幸福银行),争做“两示范、一标杆”银行(乡村振兴的示范行、“小而美”的示范行、高质量发展的标杆行),秉持以“精笃”绘就“小而美”高质量发展新蓝图文化精神,即“精耕细作、精心服务、精致互联、精美品牌、精彩文化”,全面提升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建设“强富美高”新东海提供更加有力的农村金融支持,致力于将东海农商银行打造成为乡村振兴主办行、农村金融主力军,做建设“强富美高”新东海坚实金融后盾。
农金导刊:面对城区市场的激烈竞争,东海农商银行实施信贷转型,推出了城区“新阳光信贷”模式。这一模式推出的背景是什么?有何内涵?
张军:东海县城区有14家银行机构,50多个银行网点,20多家保险公司、小贷公司。一些银行为争夺客户,以超低利率或降低门槛对农商银行原先培育的客户进行“掐尖”“刨根”式营销,像网商贷、微众银行等网贷机构以信用、单签、秒放款为优势采取“轰炸式”营销,抢夺小额信用类客户,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为了更好地服务东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切实履行金融为民、金融利民、金融便民、金融惠民的责任担当,东海农商银行提出了城区“新阳光信贷”模式,通过公开办贷条件、公开办结期限、公开贷款利率、公开办贷流程、简化办贷手续、减免办贷费用等,提升了服务质效,赢得了新的客户,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城区“新阳光信贷”模式内涵主要包括:“行长+会长+镇长”模式、“行长+楼长+网格员”模式、“商务+政务+行务”模式、“个体区+商圈区+居民区+城中村区+开发区”网格模式等。
实施“阳光信贷”践行金融为民初心
农金导刊:为提高市场业务竞争力,做好零售业务转型,东海农商银行在组织架构上作了哪些调整?
张军:东海农商行坚守做小做散不动摇,围绕服务主业和内部挖潜,在对标找差中整合提升,为打造城区“新阳光信贷”模式,对组织架构上作了重新设置。一是组建专业部门,将原有普惠金融部细分为微贷金融部、小企业金融部、消费金融部。微贷金融部29人,负责城区6个支行个人贷款以及微贷产品设计、投放、督导推动以及网格化走访;小企业金融部5人,负责城区企业贷款投放、产品设计以及财政性存款;消费金融部5人,负责消费贷款(公职贷款投放)、按揭贷款、产品设计、督导推动以及房地产类存款。形成普惠金融部主营城郊100万元以下“阳光信贷”,小企业金融部专营1000万元以下公司贷款,微贷金融部主营城区200万元以下经营性贷款,消费金融部专营城区消费贷款等的专业化错位经营。二是建设专业团队,对现有的客户经理队伍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以营销城区个人经营性贷款为主的微贷团队、以服务普惠型小微企业为主的企贷团队、以服务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为主的零售团队和以服务城郊个人经营性贷款为主的农贷队伍,专业化营销能力进一步加强,从架构层面保障以更强定力推动做小做散。
农金导刊:东海农商银行实施城区“新阳光信贷”模式,主要采取了哪些做法?
张军:在具体操作上,东海农商银行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方法。
一是以党建共建拓展客群。通过与党政部门开展党建共建,上层推进、中层对接、基层落实,实现合作共赢。目前农商银行派驻人员到工商联下属的电商协会、餐饮业协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等14个协会担任副会长,参与商会活动;29个金融网格员进驻24个社区群、118个小区群,31名驻村第一书记进入共建网格圈,将农商银行产品与元素融入东海经营圈、政务圈、生活圈。
二是搭建金融场景融入客群。搭建“场景+服务+产品”金融场景,以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为突破点,增加客户黏性,培养潜在客户;建立“政银服务e站”,包括证件办理、职业资格、年检年审、婚姻登记等通办项目达240项,探索“政务+金融”合作模式,以做好服务为突破点、获客方式,提升东海居民普惠金融体验。推出城区有房就能贷的“居民贷”、城区有经营地即可贷的“经营贷”,以及“线上贷”“公职贷”“微企易贷”“小微贷”等产品,覆盖城区居民、新市民、公职人员、企业客户,通过“产品+”实现“爆款”引流。
三是网格走访稳住客群。参照东海县区域地图以及社区布局图,严格划分子母网格,划分责任部门、责任支行、责任人,明确所要走访的目标和服务标准,宣传农商银行“经营贷”“创业贷”“抵押贷”“消费快贷”“微企易贷”“企业政策贷”“房屋按揭贷”等信贷产品,并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及时给予授信额度,打造“一部一网”“一行一网”“一人一格”的特色城区网格,深耕城区市场,通过网格走访稳住客户。
农金导刊:东海农商银行实施城区“新阳光信贷”模式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军:东海农商行自实施城区“新阳光信贷”模式以来,主要取得了六大成效。一是获客渠道更广。与工商联共建后,为两个协会授信11亿元;从协会获取价值客户45户,累计授信1340万元,用信28户,金额1080万元。与牛山街道党建共建,获取授信客户623户,金额6572万元。签约“智慧物业”4个小区,对接60家“智慧驿站”。二是审批流程更快。为应对他行利率市场化竞争,东海农商银行行主要信贷产品利率审批权限下放至支行,由原来利率定价委员会审批改为由各支行行长审批,提高了审批时效。三是营销效果更好。截至4月末,新组建的4个专业部门新增贷款客户986户(剔除按揭),新增贷款4.85亿元;目前城区贷款余额25.85亿元,比年初净增3.96亿元。四是客户储备更多。通过网格化走访重新建档14625户,添加微信12323个,其中潜在客户1325户,预授信客户922户,金额3.4亿元,已用信25户,金额3680万元。五是营销效能提高。为提高营销人员的营销水平,东海农商银行组建了2期营销赋能群,参加人员有21人,期间给予固定动作指导,每日进行统计以及线上批改,取得了一定成效。2期赋能群21人共计发放贷款880户,平均每人每周3.49户。城区6家支行“开门红”贷款各项指标均完成200%以上,排名均居前列。新组建的营销专业团队29个营销经理6人排名前10,业绩遥遥领先。六是微贷市场占有率提升。截至4月末,东海农商行城区500万元以下微贷客户实现8584户,较年初净增965户,增幅12.66%。贷记卡分期较年初上升1646户,增幅231.5%,财政性存款较年初增加2.3亿元,增幅14%。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杭州个人贷款产品(个人贷款产品)":http://www.ljycsb.cn/dkzs/9974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