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优信二手车贷款靠谱吗(优信二手车分期靠谱吗)

优信二手车贷款靠谱吗(优信二手车分期靠谱吗)

贷款要多还4万多元?优信二手车被质疑“套路贷”,下面是中国消费者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优信二手车贷款靠谱吗

在优信二手车平台买车

贷款23万元

实际贷款竟成了27.7万元

......

一段时间

不少消费者投诉类似的问题

▐ 贷款金额无故多了4万元

提前还款才发现

当初贷款金额不对

2019年12月30日,成都消费者王女士在优信二手车平台购买了一辆捷豹车。打折优惠后的车价23.4万元,加上各种费用,总价25.5万元左右。首付一成2.5675万元,其余分期支付,贷款23万元,每期还款6671元。截至今年9月,她已经还款9个月,共计6.0039万元。

王女士购买的捷豹车

然而,当最近王女士准备提前把贷款还了时才发现,贷款金额不对劲,王女士立即下载了贷款电子合同,发现贷款金额由23万变成了27万多元,比之前的贷款增加了4万多元。

当初竟签了空白合同

还款明细“没人知道”

仔细查看电子合同后,王女士才知道贷款银行是微众银行,合同是和微众银行签的,上面只有自己的名字,而不是自己的电子签名。随后,王女士打电话询问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公司客服,要求查看还款明细,对方答复称:“都是机器测算,没有人知道。”

“当时优信的销售人员让我签的是一张空白的纸质合同,上面的空白处没有填写金额,直接喊签字。然后销售人员在我的手机完成了全部操作。”王女士表示,具体有哪些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是多少,都是销售人员口头说的,虽然现在也拿不出证据,但现场交的一成首付款可以证明购车总款。

王女士的首付款

王女士找到当时的销售人员李某,对方回复她“完全是按优信的流程完成的”“利息不知道是怎么算的”“优信成都这边只有几名售后人员,根本找不到负责人”。对于王女士的疑问,李某让她到优信二手车办公点去问,也可以去北京优信总部查询,还建议她拨打市长热线12345投诉。

▐ 27万元贷款成了糊涂账

记者在王女士提供的电子合同《汽车金融借款抵押合同》上看到,贷款金额27.0665万元,利率8.5%,月还款金额6671.43元,贷款期限48个月。

这笔贷款是怎么算出来呢?

10月22日,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公司回复记者的采访称:“客户的融资总额270665元,其中包括车辆尾款215100元+技术服务费5413元+交易服务费36737元+安全保障服务费5815元+代办服务费600元+保险8000元。”

对方还表示:“这客户有面签视频,问题不大。”

该金融公司公关负责人徐女士告诉记者,据消费者的面签视频显示,其对27万元、车辆尾款、技术服务费、车辆附加费、保险费等均已知悉,并无异议。

记者要求提供王女士的面签视频,被徐女士拒绝:“这些需要配合相关的公安流程才能调取。”然而,记者发现,金融公司回复里,融资总额270665元,然而列出的分项合计却是271665元。

王女士对此表示,自己只知道首付款、交易服务费、保险费,还有GPS费,对其他的收费项目完全不清楚。至于面签视频,是销售人员写好了直接让她念,自己没什么印象了。

▐ 优信和金融公司互相推责

10月19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联系上优信二手车公关部负责人金先生。他回复说:

“这是金融公司的员工销售的,融资租赁合同也是跟金融公司签的,消费者的疑问需要金融公司来解释。”

金融公司公关负责人徐女士却表示,据内部核查,当时办理此笔业务的人员为优信全国购销售人员:

“我方在此提供助贷、撮合交易的服务,仅收取技术服务费,其他附加费用为优信收取。”

徐女士还表示,金融公司与优信开展业务合作,向通过优信购车的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根据双方的合作约定,由优信及优信销售人员向消费者介绍该公司的金融产品并指导消费者办理车分期业务,严禁优信或优信销售人员误导、夸大产品或不规范作业:

“优信向消费者收取费用属于双方自行协商,金融公司无权干预”“至于‘空白合同’无从考证,建议客户报警处理”。

对于王女士提出退还多收的4万多元的诉求,该金融公司回复称,将根据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内容来执行,会积极协助进行核实和推进优信对相关问题处理,客户也可自行联系优信处理。

后来,王女士告诉记者,金融公司客服打过电话,只是通知她,金融公司没有问题,一切都是正常的。

▐ 买二手车警惕金融陷阱

《中国消费者报》四川记者站今年已接到多起类似投诉。

成都叶女士投诉反映,去年5月在网上以3.95万元首付款购买了一辆二手车,月供2680元按月支付给平台,还款一年后却被告知3.95万元是中介费,销售人员联系不上,微信拉黑,电话也不接。

消费者程先生投诉反映,2017年8月买的一辆二手车,通过担保公司向银行贷款6万元,还完车贷才发现贷款金额是7.2万元,索取绿本还被要求交纳600元手续费。

近期,针对二手车市场乱象,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当心二手汽车市场4类陷阱,其中之一就是金融服务乱象多,收费项目和标准不清。

“有的黑中介会诱导消费者贷款购车,却不清楚解释贷款购车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待消费者签订购车合同并付款后,开始巧立名目、逐项收费,消费者实际承担的费用远高于正规机构的收费标准。”

四川省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购买二手汽车谨记“六招”:

做好功课,选择正规经营者

货比三家,价货比较很重要

防范套路,不轻信商家宣传

细看条款,谨慎签订购车合同

仔细验车,三看三验更放心

留存证据,及时有效维权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刘铭

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 田珍祥

优信二手车分期靠谱吗

赴美上市的优信仍未摆脱烧钱的困扰。11月21日,国内最大的二手车电商平台优信发布了未经审计的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优信在2018年三季度实现营收8.64亿元,同比增长59.6%;净亏损5.94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7.66亿元,同比下降22.44%;非公认会计原则调整后的净亏损为5.17亿元。

对于亏损的原因,优信在财报中解释,在成本及支出方面,优信三季度的销售和营销支出为7.554亿元,同比增长39.6%;总务和行政支出为2.663亿元,同比增长2.6%。研发支出为8240万元。销售和营销方面的支出超过了总成本及支出的一半。

显然,亏损的背后是优信在销售和营销方面巨额的支出。三季度优信销售及市场营销费用在营收中的占比高达87.5%,而去年同期这一占比为100%。

事实上,在营销上“烧钱”是包括优信在内的二手车电商的普遍现象。早前,优信集团董事长兼CEO戴琨就曾表示,优信二手车在2018年的广告投入可能会超出原计划的10亿元,达到13亿元。

优信集团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二手车交易综合服务供应商,主要业务包括B2B优信拍、B2C优信二手车、分期购优信金融和一成购优信新车。其中,优信二手车是最核心的业务。然而,销售和营销支出的增加,也让销售和营销人员薪酬增加,部分抵消品牌支出下滑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亏损仍在持续,但优信核心业务2C业务营收实现了较高速增长。财报显示,2018年三季度,2C业务累计成交量为12.9万辆,同比增长53.2%。其中2C交易促成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65.3%,环比大增47.4%;而2C助贷服务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96.4%。

优信集团首席财务曾真表示,“我们的销售和营销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下降到87.5%,而去年同期为100.4%, 2018年二季度为91.6%。未来, 我们专注于发展2C平台,提高运营效率”。

为谋求盈利,优信正在进一步压缩B2B拍卖业务。在上一季度,戴琨曾表示优信的业务方向正在调整,在2018年下半年会实施一系列战略措施,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优信将尝试在没有直接服务的情况下,将平台上的消费者与经销商直接联系起来。但是三季度的营销成本仍然占据总成本中过半比重,而技术研发支出不足总运营成本与费用的6%。

不过,近期的外部市场环境对优信较为有利。在今年车市整体遇冷的情况下,优信所深耕的二手车市场却渐趋活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22.06万辆,交易量环比上升2.77%;1-9月,全国二手车累积交易1014.72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2.91%。

业内人士表示,从上市后的表现来看,优信的业绩正在持续改善。优信的2C业务占比不断增长,而亏损正随着2C业务的增长而减少。不过,过高的销售和营销支出仍然是阻碍优信实现盈利的最大障碍,如果未来无法摆脱“烧钱”模式,盈利对优信而言就仍然是艰难的。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优信二手车贷款靠谱吗(优信二手车分期靠谱吗)":http://www.ljycsb.cn/dkzs/9920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