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弟弟被诱导在如易钱包助手贷款买网课?真相可能并非如此,下面是消保盾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同学贷款用我的手机号
消保盾最近持续关注针对学生的技能培训网课分期骗局,很多大学生甚至未成年的在校高中生中招,商家以高薪兼职为噱头诱导学生以所谓的分期工具购买网课,商家兼职承诺未兑现,导致学生无收入不能按期还款,然后商家开始征信恐吓、律师函恐吓、法院起诉,以各种名义逼迫学生交纳高额费用进行所谓的解约,下面这则投诉并非消费者直接发给消保盾的,而是其他消费者说他遭遇的情况与几乎一模一样,唯一区别就是所谓的贷款机构名称,都是的姓名不同。下面大家先看一下投诉求助内容:
2023年2月9日本人弟弟在网上看到A公司的教育招生信息,在微信名为小梦(化名)老师的聊天得知A教育公司提供兼职,月入2000-3000元,诱导弟弟走入圈套。在微信支付了500元定金(分别是400元和100元)然后开始进行班级学习优惠推销,因学费太贵,继续诱导弟弟进行京东白条,弟弟由于无法办理,这位小梦老师开始说自己公司的教育分期,并且强调是与京东合作的机构。
本人经过查询,发现分期是在微信小程序如易钱包助手进行,其机构是B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所谓的分期是其实是欺骗弟弟进行了贷款(12期),并且与京东并无合作。目前弟弟已经还了428.18元,现在退课甚至还要补缴1167.63元。总结:A教育科技公司以提供兼职赚钱为诱饵,诱导学生买课,实际是与B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勾结,欺骗大学生贷款。
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A教育科技公司 1. 宣传与签订协议不符:诱导交费过程一直再强调以后会赚钱,但学习协议却完全是课程相关,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大学生无分辨是非的能力,轻易上当。 2. 微信聊天说是自己公司的教育分期,但在如易钱包助手中发现其是一个贷款机构,欺骗大学生贷款,并且本人弟弟根本没有提前看过相关的签订材料,事后发现签订了《非在校生身份承诺函》、《付款计划书》等7个贷款合同,其中弟弟完全没有看过,并且也没有亲笔签名,并没有法律效力。 3. 不直面回答关键的问题,一直让弟弟跟着继续学习,退课反而还要补缴相关费用所谓的售后联系了本人,经过添加售后电话,发现此售后与所谓的小梦老师是同一个人。
(二) B商业保理有限公司 1. 2023年2月9日与弟弟进行了手机通话,自称是小梦老师的助理。本人添加微信他自称是学生,在我与所谓的售后联系之后,将本人的微信删除。 2. 这名所谓的助理,听到教弟弟操作如意钱包助手时,对贷款金额只字不提。学习协议金额为4980元,贷款金额是5125.12元。贷款合同的签订不够公开透明。 经过调研,已经有很多同学上当受骗,钱要不回来,所谓的事后兼职,也是很少很少,不像宣传的时候那样。而且工商局等对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协商,他们的协商人员一直拉皮条,问我要全部证据。
我的问题如下:
(1)A教育公司基本找不着漏洞,对方以已经开课为由,根据协议扣除10%管理费以及一些上课费用,我们现在退课反而要赔付他们1000多,在签订合同时存在诱导及故意隐瞒行为,我是否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2)本人在小程序中发现贷款合同,弟弟是大学生,却签订了非在校生身份承诺,弟弟从未见过合同,上面还写了弟弟的签名(宋体,红色),也非电子签。A和B全程没有提教育分期=贷款,未明确说明存在利息(只是简言之手续费),也并未和弟弟说明教育分期总金额为5125.12元。这是否构成诈骗行为?
(3)催弟弟还贷款,说不还就会影响征信,我们要退课极力劝弟弟继续学习,威逼利诱,这种行为有什么相关法律可以解决?
(4)最后我已经在12315上面投诉,A教育公司一直问我要全部证据,并说他们要核实才能给我解决方案,拖拉战术。我是否可以合理怀疑他们问我要全部证据,是为了看看我能不能诉讼赢,好决定是否给我们退费?
(5)我有和A公司所有的聊天记录、学习协议、贷款合同,学习协议写的是教育分期,而还钱却是贷款合同(毫不知情),他们这种行为是否构成诈骗,报警是否可以立案? 本人保证以上均为客观事实,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答复,非常感谢。
针对上述问题,消保盾逐一回复如下:
1、有多种情形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具体到本案例,可能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商家存在故意隐瞒的欺诈行为或者消费者尚未成年,如事后证明商家所谓的兼职承诺完全是虚假的,但对单个消费者来说实际很难举证,建议多寻找同一公司的其他受害者。如果消费者尚未年满18周岁,其签订的上述合同未经其法定代理人(一般是父母)的同意或追认是不发生效力的。
2、投诉中提到的“如易钱包助手”小程序消保盾在2023年4月10日在微信上进行了查询,并未查询到。根据消保盾的经验,既有可能是消费者打错了字,也可能是相关小程序已被投诉下架或自主注销。关于非在校学生身份承诺问题,因为国家不允许贷款机构向宣传发放这类贷款,因此贷款机构一般都会要求签订这种承诺,但具体到本案例,根据投诉中提供的信息,消保盾直觉所谓的贷款根本就不是贷款,而是包装成贷款的所谓服务费分期支付工具,特别是消费者在投诉中提到了保理公司,消保盾认为这个大概率就不是贷款。关于是否是诈骗请看第5点
3、消保盾认为,案例中消费者碰到的情形并非贷款,不会上征信,具体可根据合同内容再进行判断。如何判断网课分期工具是否上征信?
4、消保盾认同消费者的观点,商家大概率就是为了试探你是否有他们忽悠误导消费者的证据,因为只根据消费者签订的合同来看,对消费者非常不利,对消费者有利的证据都在微信聊天记录中,因为所有学生都是冲着兼职承诺才买课的,不然学生肯定不会购买其网课。
5、关于诈骗问题,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已就类似事件进行诈骗立案调查,具体请看网课商家虚构高薪兼职,涉诈骗被公安查处
怎么取消别人用我手机号贷款
近期
"冒充客服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
骗子多以“192”等号段拨打电话
后又以“影响征信”“注销账户”
“国家利率下调”等理由
一步步引导被害人转账
警方提醒
警惕冒充平台客服
“192”开头的电话
遇到疑似诈骗信息
请拨打反诈专线96110咨询
一旦被骗及时报警
“你好
我是京东平台的客服
你注册了我们平台的账户
上面有你的个人信息以及贷款记录”
“我没有注册过啊!”
“是别人冒用你的身份信息注册了
你现在如果不及时注销
就会影响你的个人征信”
“那我要怎么办啊?”
“如果你需要注销账户
我们这边是可以帮你注销的”
2023年2月12日
杭州市公安局钱塘区分局白杨派出所
接到反诈预警
辖区群众陈大姐疑似
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反诈劝阻员迅速与陈大姐取得联系
“请不要转钱,那是骗子
你在哪?我们马上过来”
很快
民警找到了陈大姐
陈大姐告诉民警
接到一个“192”开头的陌生电话
对方声称自己是某平台的专营“客服”
“客服”引导她申请关闭贷款
但关闭前需要将全部的贷款额度
贷出来转到“对公账户”上
陈大姐慢慢放下戒备心
相信了对方
就在陈大姐开始操作
准备将钱全部转入对方的“安全账户”时
被反诈劝阻员打来的电话打断
民警杨强告知陈大姐
“如果你相信了
他们会继续让你交所谓的认证金
激活金、保证金......
一步一步套牢你所有的钱”
这时,陈大姐恍然大悟
“如果不接到这个电话的
我这近40万肯定没了
我前几年要白干了”
陈大姐感激地说道
诈骗手法解析
1.不法分子利用“192”“+、00”开头的境外号码、“区号+座机号码”等号码冒充京东客服,准确报出受害人的个人信息骗取信任,表示不把“京东白条”“京东金条”注销,就会影响征信或贷款利率,进一步施压制造恐慌。征信、贷款利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受害人来不及思考,便会顺着他们的思路一步步走进陷阱。
2.随后,骗子通过要求受害人下载视频会议APP,诱导受害人开启共享屏幕功能,从而远程快速查看受害人的资产情况。如无存款则引导受害人下载借贷APP,将借贷APP中的额度全部提出,并转到指定银行账户,直至受害人意识到被骗才肯罢手。嫌疑人事先获取了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往往能准确报出受害人姓名、年龄、手机号、银行卡号等精准信息让受害人信以为真。
01
核实身份
银保监、京东客服电话不会主动外呼,外呼客服号码为固定短号。如接到自称银监会、京东客服的电话,请提高警惕,切勿轻易转账,如有疑问请直接拨打96110咨询。
02
不透露个人信息
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绝不透露。
03
坚决不能开启“屏幕共享”
如对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至各类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屏幕共享等协助操作,一定要果断拒绝!
04
绝不转账、借贷
如对方要求操作转账到安全账户或者进行借贷,统统不要理会!
05
谈及征信切勿慌张
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
来源:浙江公安
责任编辑:雨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同学贷款用我的手机号(怎么取消别人用我手机号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9848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