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控股申请赴美上市,或成美股最大金融科技IPO,下面是上观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怎么在陆金所上贷款吗
中国平安旗下陆金所控股周三正式向美国证监会提交公开招股文件,拟于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LU”。高盛、美国银行证券、瑞银投资银行、汇丰以及平安证券是陆金所招股的主承销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招股说明书中暂未披露目标融资额。根据此前市场传闻中的20亿至30亿美金规模估算,陆金所控股或将成为美股市场迄今最大的金融科技IPO。
陆金所控股融资主要用于:产品开发、销售与营销活动;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资本支出;技术投资或收购;全球扩张等方面。
陆金所控股有两大主营业务,即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前者主要基于“平安普惠”展开,也是陆金所控股的主要盈利来源,后者则基于“陆金所”展开。根据招股说明书,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营收257亿元,净利润73亿元,2017至2019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近50%;管理贷款余额5194亿元,财富管理资产规模3747亿元。
分年度来看,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控股分别实现278亿元、405亿元、478亿元、257亿元营业收入;净利润60.27亿元、135.76亿元、133.17亿元及72.72亿元。
从收入结构来看,基于科技平台的收入成为陆金所控股营收主力,2020年上半年占比87.7%,这部分收入包括零售信贷交易促成服务费和理财交易服务费。
截至2020年6月30日,陆金所控股贷款业务用户数达到1340万,其中,员工少于30人且年收入低于500万的小微企业占到了69%。借款人平均无抵押借款规模为14.65万元,有抵押平均借款规模为42.24万元。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无抵押贷款30天以上逾期率为3.3%,有抵押贷款30天以上逾期率为1.4%,相比2019年皆有所上升。
招股书提到,逾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收紧了贷款标准,并为一些受疫情影响的行业提供了更多贷款。不过,今年二季度单季度逾期率已将下降到了去年同期的水平,并未受到疫情的持续影响。三季度信贷表现已从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基本恢复。截至2020年9月30日,一般无抵押贷款的30天以上逾期率下降至2.5%,而有抵押贷款的30天以上逾期率下降至0.9%。
招股书显示,公司于2015年3月和2016年1月完成了总计7.77亿美元的A轮融资,于2016年1月完成了9.24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银集团、国泰君安证券、民生银行等。2018年11月和2019年12月完成了总计14.11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春华资本、卡塔尔投资局、SBI Holdings、摩根大通、瑞银、高盛等多家机构。
股东方面,平安集团持有公司42.3%的股份,TunKung Company Limited持有公司42.7%的股权。
此外,招股书提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可能会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由于我们的客户可能不太愿意借贷或投资于理财产品,因此存在负面影响。由于新冠肺炎引起的经济问题,借款人也可能有较少的意愿或能力偿还贷款,这可能会影响信贷质量。我们某些业务合作伙伴和服务提供商的运营也受到约束和影响,这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产生负面影响。”陆金所控股称。
据路透社报道,陆金所在2018年最后一次筹资之前的市值为380亿美元。在陆金所申请上市之前,平安支持的另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于2019年12月在美国上市,筹资3.12亿美元。
今年7月22日,据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平安集团旗下陆金所寻求最早在今年赴美上市。陆金所已经聘请了美国银行、高盛、汇丰银行、摩根大通和瑞银负责上市工作。彼时,陆金所方面称对传闻不予置评。
据了解,2016年以来,陆金所上市时间和上市地点已经几经变更。在陆金所的计划中,最早是要求2016年下半年完成上市。到了2016年底,陆金所传出已正式启动上市安排,拟于2017年登陆港交所。此后几乎每年都会传出上市消息。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董思韵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中新经纬
陆金所贷款
澎湃新闻记者 叶映荷
2月3日,陆金所控股(NYSE: LU)发布了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这也是该公司2020年10月上市以来首次披露年度业绩。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陆金所控股营收达132.86亿元,同比增长5.9%;录得净利润28.47亿元,同比增长17.4%。
2020年全年,陆金所控股营收达520亿元,同比增长8.8%;净利润122.76亿元,同比下降7.82%;归属于股东净利润123.54亿,同比下降7.33%;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框架下的经调整净利润为136亿元,同比增长2.1%。
表内贷款占比大幅提升
从营收结构看,陆金所控股的收入主要有基于技术平台的收入、净利息收入、担保收入和投资收入等四块。
2020年第四季度,陆金所控股基于技术平台的收入为98.59亿元,同比下降8.5%,原因是零售信贷业务收入减少;净利息收入为23.33亿元,同比增长了140.8%,主要由于其增加了对合并的信托融资渠道的使用,截至去年12月31日,陆金所控股表内贷款余额占其所管理的贷款总额的21.7%,而上年同期占比才10.4%;担保收入为2.56亿元,同比增长了341.4%,主要是由于陆金所控股承担信用风险的贷款增加;投资收入为3.8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为4.9%。
网贷产品已降至总资产的4.5%
从运营层面上看,陆金所控股两大核心业务为财富管理业务和零售信贷业务。
2020年第四季度,陆金所控股财富管理业务收入为5.76亿元,同比增长20.3%,主要是由于现有产品产生的服务费同比增加,同时部分被历史产品(P2P网贷)产生的服务费同比减少所抵消。全年来看,财富管理业务营收为17.65亿元,同比下降32.22%。
截至12月31日,陆金所控股财富管理业务客户总资产规模增至4266亿元,较2019年末同比增长23%。其中,现存产品客户资产规模较2019年末同比大幅增长67.2%至4072亿元。历史产品占比持续下降,截至报告期末,仅占总资产的4.5%,而截至第三季度末占比是不足9%,2019年末这一占比尚为29.8%。
零售信贷业务去年第四季度营收达92.83亿元,同比下降9.9%,全年业务营收为394.57亿元,同比上涨0.34%。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零售信贷业务管理贷款余额达5451亿元,同比增长17.9%。
累计借款人数达约1450万人,同比增长17.1%。在第四季度促成的新增贷款中,优质借款人贷款占比已高达70.7%,而2019年同期,这一占比仅为57.4%。
截至本报告期末,陆金所控股促成贷款30日以上逾期率为2.0%,90日以上逾期率为1.2%,较2020年第三季度末数据分别下降0.2和0.1个百分点。
另外,陆金所信贷、理财两大主营业务趋向“中高端化”。第四季度的新增贷款(不含消金)中高达74.4%被发放给了核心客群小微企业主;财富管理业务的中产及富裕投资者用户占比进一步扩大——在陆金所平台投资人民币30万元以上的客户资产占客户总资产规模比例已增至75.5%,且投资者12个月留存率达96.8%,较2019年末提升3.5个百分点。
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冀光恒表示:“有别于其他互联网平台的消费借贷业务,陆金所的信贷业务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主。”
陆金所控股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零售信贷业务新增贷款将在人民币1750亿元至1800亿元区间内,财富管理业务客户总资产将在人民币3850亿元至3950亿元区间内,总收入将在人民币143亿元至146亿元区间内,净利润将在人民币40亿元至42亿元区间内。
冀光恒出任陆金所控股董事长,赵容奭和计葵生分管零售信贷与财富管理
除业绩之外,财报还披露了陆金所控股新的管理架构及董事会调整。
董事会中,陆金所控股增加了独董占比,董事长李仁杰退休,原联席董事长冀光恒出任董事长。赵容奭和计葵生被任命为陆金所控股联席CEO,分别负责零售信贷与财富管理板块,而两人此前就分别一直负责零售信贷与财富管理业务。
“此次任命更多是从管理架构上的考虑,新的管理架构更有利于两大业务板块的联动与资源整合。”有知情人士透露。
此外,陆金所控股审议后确立了新一届的董事会成员,共计9名。其中,新引入了原上海财大校长汤云为、原中金公司首席风控官李祥林为独立董事,致独董人数超过半数达到5名。
陆金所控股是由中国平安“孵化”的金融科技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中国平安持股42.3%、Tun Kung Company Limited(下称Tun Kung)持股42.7%。10月30日晚,陆金所控股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3.50美元,募集资金总额约为23.63亿美元。
据悉,上市至今,陆金所已被纳入MSCI旗下中国海外股标准指数(Standard Overseas China Index)和中国海外大型股指数(Large Cap Overseas China Index),以及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旗下互联网30 (930604)等数个市场主流指数。今年1月,陆金所获知名美股ETF新兴市场互联网与电子商务ETF(EMQQ)首次纳入,并成为其第十大持仓股。
截至美东时间2月2日收盘,陆金所控股的股价为15.55美元,较前一日收盘价下降8.69%,总市值为379.13亿美元。
责任编辑:郑景昕
校对:张艳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怎么在陆金所上贷款吗(陆金所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9845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