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费为息”前促销?建行、招行信用卡分期年利率不足4%,下面是移动支付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招行信用卡能贷款吗
“12月办理分期还款,手续费2.5折,分期资格实时测评为准”
“办理12期以上分期,手续费近似折算年化利率(单利)3.96%”
从去年年底开始,不少银行均通过短信、App提醒持卡人,信用卡账单分期正在打“骨折”,年化利率都不超4%,与平常情况相比,活动力度不小。
据移动支付网不完全了解,至少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平安银行等,均已给出类似的活动优惠。以建设银行为例,一笔近21000元的账单分期,12期手续费总额只要453.6元,每期37.8元。招商银行在分期24期的情况下,利率水平也与之相当。信用卡正常用卡的情况基本等于“消费贷”,而这个收费水平在消费金融领域可以说“非常划算”。
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信用卡分期账单
首先,推出账单分期打折活动是商业银行信用卡运营的常规手段。而近年来,商业银行在消费旺季推出的账单分期类优惠往往备受欢迎。随着各地陆续放开,消费需求将被逐步释放,良性合理的信用卡分期将释放一定的消费额度。用相对低的额外成本,对于短期内有大额消费的持卡人来说很划算,也是一种成熟的用卡方式。当然分期选择也需要量力而行,不能抱着“应办尽办”的心态。
其次,经历三年的疫情冲击,不少人面临失业、资金流断裂、资金周转紧张等一系列问题,节流、借贷成了大多人暂时缓解经济困境的选择。从整个社会面来看,消费贷领域不适合一直维持高昂利息水平。推行力度更大的信用卡分期活动,更符合当前环境所需。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化整为零也是个预控风险的有效手段。
第三,在信用卡存量竞争的时代,银行需要不断创新,来满足持卡人多元化的用卡需求。在此前,银行可能更看重发卡量、流通卡量等指标,对应的营销策略更多在拉新户、刷卡积分、返现回馈等等方面的比拼。如今银行也更在意在后续服务的跟上,便频频于账单还款优惠上做文章。
除此以外,银行此番集体通过大力的优惠活动吸引分期账单厚度,其中还有一个变量: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正在调整为“分期利息”。
2022年7月,《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银保监规〔2022〕13号,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出台,文件对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卡业务经营理念粗放、服务意识不强、风险管控不到位、损害客户利益等行为做出明确规范,还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规范息费收取,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通知》对加强信用卡分期业务规范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将“分期付款手续费”调整为“分期付款利息”正是落实监管要求,更好保护信用卡用户合法权益的表现。在这之后,多家银行便宣布将“改费为息”。
11月18日,建设银行发布公告表示,2023年1月7日起,建设银行龙卡信用卡“分期手续费”将调整为“分期利息”,“分期手续费率”相应调整为“分期利率”,分期利息计收规则不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了类似公告。虽然从银行发布的公告来看,只是名称的变更,不会影响到还款的规则。但本身作为贷款,调整将让其收费更加透明了。
另一方面,手续费改成利息,在银行的业务核算方面也会更明晰。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和业务构成都是以传统的存贷差为主,业务结构比较单一,因此业务创新也不足。而由于金融市场的渐序开放,证券、信托、公募私募基金等非银行机构的长足发展,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相继迎来发展春天,都对银行业产生一定冲击。
因此这些年里,国内商业银行也有进行经营业务上的创新和盈利上整体模式上的转变,比如扩大非利息业务。很多商业银行积极增加非息收入和手续费佣金收入,以降低利息收入份额。这多少表明在传统业务存贷利差收窄的不利条件下,商业银行将从多渠道掘金来创新业务,非利息收入也会成为商业银行盈利的突破口。
对不少国内商业银行来说,信用卡业务和支付结算业务都是两大主要非利息收入来源。而随着信用卡分期业务的“改费为息”,信用卡为银行所带来的非利息收入比例或将发生不小的改变。而2022年年底时,自然就是信用卡分期业务以“手续费”口径“冲量”的最后时期。
招商银行信用卡怎么贷款
招商银行去年净赚973亿的背后,是投诉量和信用卡不良率的连连上升。
撰文 | 张浩东
出品 | 支付百科
近日,银行股全线飙红,多家银行市值出现上升,招商银行在这波银行股集体暴涨中,更是创下了市值的历史新高。
截止今天下午3点,招商银行的最新市值为1.29万亿,比肩建设银行。从市值来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四家银行总市值分别超过万亿。
银行此次市值上涨,主要得益于银行2020年度业绩的发布,多家银行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这也使银行股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迎来了一轮小爆发。
数据方面透露出银行现在的盈利表现正在得到改善,无论是资产质量、营收还是净利润,银行整体呈现出向好的一面,但数据背后也无法完全掩盖银行背后存在一些问题。
以招商银行为例,招商银行快报显示,2020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905.08亿元,同比增长7.71%,归属于该行股东净利润973.42亿元,同比增长4.82%。
如果只看快报,招商银行似乎各项数据都有所回升,但快报并没有单独体现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而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此前多次遭受质疑。
作为业界公认的“零售之王”,招行的零售金融业务一直是业内的标杆,尤其是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在招商银行体系中占据很大比重,但在信用卡共债风险持续释放的当下,招商银行面临着严重的信用卡不良危机。
招行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2020年1月至9月,招商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240.75亿元,同比增加107.98亿元,涨幅明显。可以看到,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在去年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与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同时增加的还有招商银行信用卡的不良贷款率,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招商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1%、1.35%、1.85%,已经连续三年上升。
信用卡不良贷款率上升所带来的的后果便是信用卡逾期的增加,即便招行的风控系统十分严格,但也无法避免招行承受的的信用卡逾期压力越来越大,如今信用卡逾期已成为令招行最头痛的问题。
逾期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招商银行一方面加强催收措施,另一方面也在持续加强对信用卡虚假交易的监测,通过对贷中和贷后两个环节的管控,遏制信用卡不断增长的不良率,目前来看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有持卡人向「支付百科」反映,近期收到了招商银行的催收通知,有的持卡人还收到了招行寄出的律师函,招商最近采取的一系列动作,也释放了招行在不断加强催收的信号。
招商银行信用卡(个人卡)领用合约指出,若乙方未依约还款,甲方有权自行或委托第三方通过电话、信函、手机短信、面访或司法渠道等方式向乙方本人直接催缴欠款,适当催收符合监管要求,但招行前不久却因催收手段引起热议,并因泄露客户隐私陷入风波。
此外,招行在打击信用卡虚假交易时一点也不含糊,相比其它银行的降额措施,招商银行更为严格,许多持卡人被招商银行风控系统监测到后,直接被封卡处理。
招行的风控短信中内容如下:“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开立的账户存在异常,根据银行风控规则,我行将暂停您的信用卡使用。若由此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随着信用卡风险的上升,招行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管加强,过度的催收以及逾期后收取的高额利息,使招商银行被大量投诉,多数投诉将矛头指向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高额利息,侵犯隐私、恶意催收等方面遭到质疑。
在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2020年第三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中,招商银行的投诉量位列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名,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中,招商银行同样位列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名。
去年8月初,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也因对某客户个人信息未尽安全保护义务等违规行为,被上海监管局责令改正,并处100万元罚单。
招商银行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应对持卡人的投诉予以关注,尤其在信用卡透支利率取消上下限后,适当下调对持卡人逾期利息的收取才能减轻持卡人的负担。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招行信用卡能贷款吗(招商银行信用卡怎么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9767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