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被贷款”,毫不知情下成“老赖”!假材料究竟如何通过审核的?,下面是央视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贫困户能不能贷款
(央视财经 《第一时间》)安徽省霍邱县的农民朱尚生身患残疾、家境贫困,是当地政府的帮扶对象。然而,在当地信用社的一份审核表格里,他却成了拥有净资产百万,经营生意的富裕户。这份蹊跷的表格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贫困户“被贷款” 毫不知情成“老赖”
今年54岁的朱尚生是安徽省霍邱县龙潭镇的一名普通农民,由于患有先天性的肢体残疾,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2014年,朱尚生被认定为霍邱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帮扶干部 何德军:因为他是重度残疾,四度残疾,一点重活不能干。
然而,在2017年,当朱尚生去当地银行申请5万元的扶贫贷款时,一个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安徽省霍邱县农民 朱尚生:讲我欠着钱贷不了。我说我私人的账不欠,公家的账也不欠。结果说我欠的还多,欠四十万。
朱尚生马上调取了自己的征信记录。这份记录显示,2014年他从霍邱县石店镇信用社贷款40万元,至今没有还款。而就在同一年,朱尚生被霍邱县认定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安徽省霍邱县农民 朱尚生:我们这样的人,贷也贷不来。别说四十万,三两万中间还得有担保人,还用东西抵押。
尽管通过协商,朱尚生得到了5万元的扶贫贷款。但是,他的不良信用记录却一直保留着。
记者:您的担心是什么?
安徽省霍邱县农民 朱尚生:以后生活包括出门什么的都不方便。以后到老了,我还买了有养老保险,保险给你拉成黑户了,保险进不来。
信用社曾认定:贫困农户“净资产约百万”
从2017年到2019年,朱尚生一直没能看到让自己上了失信人员名单的那份贷款合同。那么,一位被当地政府确认为贫困户的残疾人,是如何与四十万商业贷款联系到一起呢?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为了弄清这笔商业贷款的具体情况,记者和朱尚生一起来到了安徽省霍邱县农村商业银行石店支行。经过与负责人协商,银行调出了2014年办理这笔贷款时的原始资料。其中,一份贷款客户信用等级的调查测评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份表格经过了信用社两名工作人员的签字确认。
记者:我看到这个单子上,审核和复核都通过了。按照咱们一般情况,如果都通过了,能够保证内容是准确的吗?
霍邱农村商业银行石店支行行长 穆大勇:是的。如果审核通过了,那就是确定内容是真实的。
根据贷款合同,这笔四十万元的商业贷款,年利率为13.53%。也就是说,贷款人朱尚生仅每年要支付的利息就高达5万4千余元。按照霍邱县扶贫部门的统计,即使在朱尚生脱贫后的2018年,这笔年利息仍超过了他年收入的三倍。而这份2014年3月31日的测评表里,信用社对贫困农户朱尚生的认定却是:收入稳定、资产净额约100万、经营能力强、经营产品有市场。
记者:净资产约100万元,从现在看,这个认定准确吗?
霍邱农村商业银行石店支行行长 穆大勇:这个不太清楚。应该说,是不是有疏忽,这个现象不敢确定。
然而,这份本应严谨的贷款资料里,还有更浅显的疏漏。银行提供的贷款担保人资料中,朱尚生的贷款担保人叫冯华红,她的丈夫叫代广如。在银行提供的贷款材料中,一份写明代广如为冯华红的财产共有人。而另一份却误将冯华红写为朱尚生的妻子。尽管整套材料多处出错,但是霍邱农村商业银行仍然认为不能排除朱尚生获得了40万元的贷款,理由是合同上有他的签名。
安徽省霍邱县农民 朱尚生:名字是我的名字。
记者:是你写的吗?
安徽省霍邱县农民 朱尚生:不是我写的。
核查形同虚设 实际贷款人已被收监
备案材料里弄错了夫妻关系,核查材料里贫困农户成了“净资产约百万”的人。这份贷款合同,究竟是怎么被审核通过的?谁取走了这四十万贷款,又如何查找呢?
根据霍邱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的资料,2014年受理这笔四十万元贷款业务的工作人员,主要有原石店镇信用社主任许东平、原副主任刘巨华、原业务员赵敬尧。
原安徽霍邱县石店镇信用社副主任 刘巨华:讲真的这一次我没有去,因为经手都有信贷员操作,我这是审查,放上一个星期,办出来,我就签个字。
记者:您到朱尚生家去过吗?
原安徽霍邱县石店镇信用社业务员 赵敬尧:没有,我没到他家去过。这个至于去调查这块,都是责任人落实清楚的。
原安徽霍邱县石店镇信用社主任 许东平:我那时候在干主任,我就是责任人。我们当时职责也不太细致,也没有通过了解。
围绕这笔贷款的三个主要核查人员都说别人该去核实。记者深入查找银行提供的资料时,一个在贷款资料中从未出现过的名字——戴广福,却出现在了取款人的信息里。
原安徽霍邱县石店镇信用社主任 许东平:这笔贷款不是朱尚生贷的,是戴广福贷的。
记者:咱们什么时候知道贷款的是戴广福?
原石店镇信用社主任 许东平:催取利息的时候。
记者:那是哪年?
原石店镇信用社主任 许东平:2014年底。
记者:朱尚生的贷款记录为什么没有修改呢?
原石店镇信用社主任 许东平:戴广福2015年就出事了,就逮起来了。
记者:戴广福是不是逮起来,和朱尚生的贷款记录能不能修改,有什么关系吗?
原石店镇信用社主任 许东平:这个,关键是戴广福必须本人到场。他借用朱尚生的名字。
据时任石店镇信用社主任的许东平告诉记者,这笔贷款是戴广福带了仿冒朱尚生的证件材料在信用社柜台办理的,而当时柜台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核实戴广福提供的朱尚生证件照片与本人是否一致。随后,信用社负责审核环节的人员也并未现场审核。导致戴广福冒用朱尚生的假材料一路绿灯通过审核。
此外,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戴广福因通过收集他人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伪造他人临时居民身份证、伪造他人户口簿、私刻他人公章,以其本人名义或冒用他人名义借款或担保,骗取安徽省霍邱县境内17个信用社贷款,实际拿走贷款资金共计1930余万元。戴广福因骗取贷款罪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零6个月,目前正在服刑。
而按照许东平的说法,原本2014年他就已经发现贷款出现错误。但是,五年来,许东平却并未将这个情况上报。除了朱尚生,当时材料中的担保人,冯华红同样不知道自己已经为这笔钱做了担保。
记者:朱尚生的一笔贷款,担保人是写的您。这个事情您知道吗?2014年的一笔贷款。
担保人 冯华红:我不知道。那时候只有戴广福贷过钱。他是我丈夫的堂哥。我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把我们的身份证都贷了贷款。
记者:朱尚生这个人您熟悉吗?
担保人 冯华红:认都不认识。
霍邱县农村商业银行表示,基于现有的调查结果,对于朱尚生的不良信用记录,他们立即联系消除,并将对员工在贷款发放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
我们看到,相关责任人明知道贫困户被贷款存在“张冠李戴”的问题,但数年间却不做任何改正,让无辜者变成了老赖,这种事情不仅要调查,还必须要给出处理结果,对此我们将持续予以关注。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贫困户贷款现在还有吗
8月底,安徽省利辛县阚疃镇镇西居委会村民胡宗清又出栏了5头成品羊,获利1.75万元。“真的要感谢利辛农商银行,2020年我脱了贫,但咱农商行没有断了贷款支持,有了这5万元贴息贷款,我才能把羊圈继续扩大。到现在,圈里已经有20多头羊了,这日子呀,真是越来越有奔头。”
胡宗清是利辛农商银行发放的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受益农户之一。今年以来,该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完善过渡期内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以满足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需求,支持其以发展生产稳定脱贫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坚持“政府作为、农商担当、多方合力、齐抓共管”的原则,通过下好摸底“先手棋”、打好对接“主动仗”、出好信贷“组合拳”、画好服务“同心圆”、当好宣传“排头兵”五个步骤,按计划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全力践行脱贫攻坚骨干银行和乡村振兴领军银行的责任和担当。
下好摸底“先手棋”
提早介入,提前参与,按照脱贫产业、扶贫贷款额度,是否符合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条件等要素,制定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白名单”;划区摸底,分解落实,由支行结合“白名单”对辖内过渡期脱贫人口信息认真甄别,为下一步贷款投放夯实基础;密切关注已到期扶贫贷款贫困户,为过渡期内已还清贷款且符合贷款条件的脱贫人口建立展期或续贷“名单库”,实行动态管理,切实摸清全县过渡期脱贫人口底数;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的功用,借助“金农易贷”平台,整合新农保、社保卡等信息,对过渡期脱贫人口的信用状况进行认真梳理,对个别确有需要且具备还款能力的,实行“名单制”管理,继续予以追加贷款支持。
打好对接“主动仗”
积极对接全县扶贫(乡村振兴)部门,详细掌握并及时更新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名单,为贷款发放夯实数据基础;主动与县财政部门联系,掌握地方财政贴息政策,确保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政策落实到人;强化与农业农村局的联系力度,对全县已脱贫人口的产业进行统计,为下一步贷款扶持准备条件;制定办法、统一流程,强化乡镇支行与乡镇党委政府的对接力度,核实已脱贫人口的登记信息,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按照支行包乡、员工包村的原则,由各支行积极对接村两委、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掌握脱贫人口贷款需求,确保精准发放。
出好信贷“组合拳”
按照专人专责的要求,成立乡村振兴服务部,抽调精干人员,专门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提升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发放的专业性;根据扶贫小额贷款到期日期,按时间分阶段制定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发放名单,在全行范围内建立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发放微信群,及时通报贷款投放进度,营造贷款发放“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切实让利,对1年期(含)以下贷款实行1年期LPR基准利率,减轻脱贫人口负担;健全完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审批流程,优化贷款条件,结合“金农农e贷”等创新产品,提供信贷套餐,切实支持脱贫人口长期稳定脱贫;扎实开展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及时准确掌握贷款资金流向,确保贷款用途合规,推动惠农政策落地;不定时召开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督导调度会,对贷款投放工作进度落后的支行站队通报,推动应贷尽贷。
画好服务“同心圆”
开通信贷“绿色窗口”,对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实行专人专办,有效提升脱贫农户的体验度;根据贷款期限,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电话、入户走访等定期提醒还款时间,方便客户及时还款;推行流动银行+“拎包服务”的普惠服务新模式,在流动服务进村的同时,上门为未建档立卡边缘贫困户提供“一对一”长期服务,增强服务的可得性;全面摸排脱贫人口的金融需求,将社保卡发放和新农保、粮补等业务捆绑办理,结合“小康存折”的领取,形成优势互补。
当好宣传“排头兵”
在支行营业网点、金农信e家等场所张贴国家四部门下发的《深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传达国家最新金融扶贫政策;通过制作明白卡、宣传册等开展入户宣传,讲解办理小额信贷所需注意的具体事项,并且对符合条件、信誉良好、满足合法生产经营活动资金需求的脱贫户开展续贷需求摸排;积极讲解相关法律条款,加强防控小额信贷还款逾期警示宣传,告知脱贫户贷款善用善还,对于恶意逃避银行债务,将通过冻结银行账户、录入失信黑名单、公开曝光、强制执行财产等方式进行催缴,形成法律震慑。
截至8月底,利辛农商银行已为60户符合条件的脱贫农户发放贷款300余万元,预计到年底将实现贷款投放5000万元的目标。
本文源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贫困户能不能贷款(贫困户贷款现在还有吗)":http://www.ljycsb.cn/dkzs/9765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