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平安普惠贷款逾期催收(平安普惠抵押贷款逾期会怎样)

平安普惠贷款逾期催收(平安普惠抵押贷款逾期会怎样)

蜜月期过,短视频平台开始打击反催收,下面是消费金融频道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平安普惠贷款逾期催收

作者| 刘妍 出品| 消费金融频道

此前「消费金融频道」曾报道过,反催收黑产入驻短视频,通过各种话术诱骗信贷逾期者购买反催收服务的情况。目前该情况得到改善,多个短视频平台不仅严查下架反催收相关视频,还通过提醒的方式,助力打击猖狂的反催收黑产。

在整体经济下行失业人数增多的情况下,个人贷款逾期率还在不断攀升。有需求就有市场,即使从官方到金融机构都在反复强调反催收组织的非法性,仍有大量逾期借款者投入反催收的骗局。

抖音打击反催收

「消费金融频道」注意到,近期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线了关于反催收的温馨提示,只要用户通过关键词“债务重组”、“反催收”等在抖音进行搜索,就会有相关置顶提示:请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合法方式来解决债权债务纠纷,谨慎添加私人方式咨询,防止个人信息被非法盗用、被教唆投诉、造成金钱损失等。

此前央视经济新闻联播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报道,反催收组织的成员通过短视频平台引流,以特殊号来代替敏感词,如“WD”来代替网贷,“卡片”来代替信用卡等。为逃避短视频平台的监管,他们会让咨询的债务人加上微信号、QQ号等进行交流。

「消费金融频道」也对该情况进行了分析,在部分短视频APP,反催收联盟以债务管理师、律师等身份来吸引逾期者注意,甚至一些组织还在短视频平台投放信息流广告,从事反催收业务。

目前,该种情况有了明显改善,「消费金融频道」通过关键词在抖音平台进行搜索后,不仅相关的视频都遭遇下架,按顺序排名靠前的短视频也都是在普及反催收的相关骗局。

快手平台也对反催收的相关活动进行进行了集中整治,此前快手发布过“关于付费反催收内容专项整治公告”,通过对违规账号删除作品、限时封禁和永久封禁的方式来打击反催收通过线上引流售卖课程盈利、诱导他人付费入会的情况。快手通过在平台公布封禁的反催收组织账户,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虽然短视频平台已经对部分违规行为进行了自动屏蔽、删除作品,但反催收组织并没有放弃这一渠道,「消费金融频道」经过多种关键词搜索后发现,虽然宣传反催收的视频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但仍然有隐藏较深的打着债务管理口号的视频号在拉咨询者换平台交流的情况

逾期人群庞大

事实上,2022年至今疫情仍在反复,给整个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达5.7%。仅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失业率的攀升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没有收入,无法如期归还此前欠下的贷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失业率年龄分布情况可知,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8.2%、5.3%,刚踏出学校和工作的青壮年是使用信贷产品最主要的客群,而这群人大量失业就意味着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逾期可能。

《中国消费金融逾期资产清收及处置专题报告》显示,受新冠肺炎影响,2020年第二、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一度上升至1.94%和1.96%,贷后管理需求的压力均处于高位

消费金融公司方面,2016年至2019年期间,行业不良率超过2%,甚至在2018年超过3%,虽然2019年至2020年该数字有所回落,但一直保持在2.3%以上,相较于信用卡的1.06%,不良率仍然处在较高水平。

此前有业内人士初步估计,反催收市场有将近四、五百亿,且已经有大量催收公司看到其中商机,从催收转做反催收。随着经济下行的影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债务危机,以“反催收联盟”为代表的、针对个人借贷的恶意逃废债行为和相应组织迅速增多,反催收也会越来越猖狂。

一家反催收机构对外宣扬,“998元就能学习停息挂账技术”,并且对于咨询停息挂账的逾期者,反催收人员还会以降低委托费为由拉人入伙,比如起始的委托费是逾期金额的10%,成为合伙人,再处理债务逾期委托费就可从10%降至6%。

目前从事反催收的人员主要来源有3类,一部分来源于之前做催收的转行,一部分是反催收公司通过高薪的方式从求职网站上以信用管理师招聘而来,还有一部分则是由反催收人员发展逾期者而来

千万反催收大军

早在2020年,就有机构测算过当时市面上从事反催收的人员大约有500万左右,两年过去,这个数字保守估计至少翻了一倍。

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涉及到“延期还款”“停息挂账”“债务重组”“征信修复”等QQ群、微信群约达8.8万个,每个群少者百人多者超千人,这意味着至少线上从事“反催收”人员就有上千万人。而2021年成立的债务法务咨询类公司就是过去10年的五倍,目前全国已经超过了1万家类似公司。

上千万反催收人员活跃其中,不仅没有为债务人带来正确的债务管理观念,还让部分债务人债务情况进一步恶化。

反催收机构几乎都在宣称能够帮助债务人停息挂账、减免利息、征信修复甚至减免本金,但是他们的手段并不高明,主要操作为推荐下载防爆通讯录、众筹还款、民生保障网、撸口子大军、征信修复和债务重组、伪造材料假装弱势群体申请减免费息、诱导催收员违规敲诈银行、借助舆论压力倒逼银行等。

一般情况下除非金融机构行真的存在违规,否则这些操作都是无用功,机构也不会理会。但不过即使反催收机构指导债权人该笔请求不会被金融机构受理,也不会提前告知,而是不断鼓吹他们的业绩,让债务人交钱。

曾有逾期者透露,其委托反催收组织处理一笔6万元的网贷逾期,约定委托费为6000元,其中首付4000元。对方要求她要办理一张实名电话卡,用来与网贷平台及催收方沟通协商,但是钱交了后催收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反催收人员却催促她交剩下的2000元,该名逾期者拒绝后被反催收人员拉黑。

事实上,部分在债务人向反催收机构购买服务后,通常还需要提供一些敏感的个人隐私信息,在实行反催收结案后还会索要费用,通常是总欠款的6%-10%的服务费,如果是逾期金融较大的债务人,收取的费用甚至高达债务债额30%-50%。

一些机构还会诱导债务人不停向平台充值费用,并宣称缴纳的费用越高,服务越周到,反催收效果越好,即使最后真的达到停息挂账,减免利息的效果,综合下来交的费用也不比利息少。

更多的情况则是,交了费用后,反催收机构无法从中协商,拉黑逾期者,逾期者在遭受损失后,还可能面临隐私信息被售卖,债务状况更加恶化的情况

对于反催收黑产,目前从行业到监管层面都是严厉打击的态度。今年3月马上消费金融、平安普惠、乐信等十余家机构成立全国首个打击金融黑产行业共享互助组织“打击金融领域黑产联盟”(AIF联盟),聚焦恶意逃废债、恶意代理投诉、违规修复征信等行业顽疾,建立打击金融黑产合作平台,定期同步金融黑产的打法套路、“问题客户”的预警防范信息,组织研讨金融领域黑产现状和应对策略,共享黑产人员信息,净化行业环境。

今年以来,福建、海南、北京、安徽、山东等省的监管部门联合警方针对金融领域非法代理维权发布了风险提示。在此之前,湖南、辽宁、重庆、深圳等地也已经发布了类似的风险提示和通告,提醒消费者加强金融安全意识,目前多地公检法都在联合打击反催收和债闹。

反催收黑产固然要打击,但目前庞大的逾期群体也要受到行业重视,如何教会这部分群体学会管理债务不至于陷入债务陷阱,让他们主动远离反催收机构成为金融知识的必修课。

此外,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在利率、催收等方面严格按照监管要求下,识别其中真正困难者,给与相应措施,对待恶意拖欠者,直接进行司法催收,则成为主要工作。

平安普惠抵押贷款逾期会怎样



除了银行或其他普惠金融机构,很多人还不知道保险公司也可以贷款。不过,这项业务是保险公司专为其客户设计的,这就是保单质押贷款。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8年,有数据可查的71家险企的保单质押贷款总规模为4346.73亿元,与2017年相比,增长了26.33%。去年,有5家险企的该项业务规模超过百亿元,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更是超过千亿元。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保单质押贷款年化利率大多在4%-6%之间,一般期限最长为6个月,贷款额度一般为保单现金价值的80%。

在这种融资方式逐渐被大众熟悉的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保险客户而言,若还不上保单质押贷款的钱,则有可能影响保险合同的存续性。此外,办理该项业务的保险客户还要防范某些诈骗、泄露信息的风险。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业务规模超千亿

所谓保单质押贷款,可以简单理解为,投保人将保单现金价值作为担保,把所持有的保单抵押给保险公司,从而获得借款。近年来,这种融资方式逐步被公众了解、接受,保险公司的质押贷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8年,有数据可查的71家险企保单质押贷款总规模高达4346.73亿元,与2017年相比增长26.33%。与2015年底寿险全行业该业务2298.6亿元的总规模相比,发展不可谓不快。

去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太平寿险及新华保险5家险企保单质押贷款规模均超百亿元。其中,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更是超千亿元,分别高达1421.65亿元、1093.97亿元。

中国人保2018年年报显示,去年保单质押贷款利息收益为1.74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为0.03%。新华保险2018年年报显示,去年保单质押贷款利息收入为13.6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约为0.89%。

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质押贷款业务是为解决客户短期的资金需求而提供的一项服务,也是保险业服务消费者金融需求的一个方面。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认为,这项功能仅适合那些有保险保障需求,短期内需要现金流的保单持有者,当然,对现金价值较大的保单来说,这项功能更有价值。


有险企产品贷款利率超8%

目前,各险企保单质押贷款额度一般为保单现金价值的80%。所谓的现金价值,可理解为投保人退保或保险公司解除保险合同时,由保险公司向投保人退还的那部分金额,相应年份的现金价值会在保险合同中披露。

一位保险投保人向记者展示了一款消费型重疾险的现金价值,据悉,该款保险年交保费2725元,总计交30年,保额为50万元,保到70岁。这款产品第一年末的现金价值仅有310元,即便在现金价值最高的年度也仅有54825元,因此,该产品最高贷款额度为43860元。

新京报记者从保险公司官网以及客服处了解到,目前保单质押贷款的年化利率大多在4%-6%之间,与银行年化利率5%左右的个人信用贷相差不大。也有一些保险产品的保单质押贷款利率较高,甚至高于8%。例如,上海人寿盛世加利两全保险(万能型)目前贷款利率为8.35%。

具体来说,不同保险公司贷款利率不同,同一家保险公司不同产品的贷款利率也会有所区别。例如,复星保德信人寿官网显示,财富鸿盈A款两全保险(分红型)/财富鸿盈B款两全保险(分红型)的保单质押贷款利率为6%,其他非万能型产品的利率为5.4%,万能型产品为6.9%。

也有的保单质押贷款利率低至3.25%。例如,工银安盛人寿在2001年11月1日前签发的非分红保单,目前的利率为3.25%。此外,中美联泰大都会、陆家嘴国泰等险企有的保单质押贷款利率低于4.5%。

对此,王国军说,不同类型保单的收益情况不同,因此,保单质押贷款的利率自然有所不同。“保险公司不是银行,保单质押贷款只是多为投保人提供一项金融服务而已,不会做太多,也不允许做太多。”

记者了解到,保单质押贷款的期限一般最长为6个月,到期后,贷款人可以偿还本息,也可以只还利息,继续使用本金,贷款的时间比较灵活。此外,保单质押贷款的申请人主要为投保人,当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为非同一人,则需被保险人授权。贷款期间,保险合同也会正常履行。


存逾期风险?还不上款,保险合同终止

“客户要做保单贷款,一般是拿着合同到公司柜台,填一个贷款申请表,经过拍照等程序,提交材料后,贷款很快就会下来。基本上,上午办手续,下午钱就到账。保单质押贷款不查征信,只认保险合同,比到银行贷款方便得多。当然,保单必须在有效期内,并且有贷款功能。”某大中型险企保险代理人王猛(化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上述保单质押贷款不查征信,只认合同的做法并非个例,而是业内经营此项业务的普遍做法。那么,这类贷款是否会产生逾期等信用风险?保险公司是否会因此出现损失?

一位保险行业专家对记者表示,保险公司之所以不查借款人的征信,主要是因为借款人的保单已经抵押在保险公司,并且,借款金额持续小于现金价值。即便借款人不还款,其质押保单所拥有的现金价值也能覆盖其借款本息。

王国军认为,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保单质押贷款的风险无非是信用风险,“风险确实很低。”

不过,对保险客户而言,若还不上保单质押贷款的钱,则有可能影响保险合同的存续性。新京报记者在多个保险合同中看到,保单贷款相关条款明确规定,若投保人到期未能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则投保人所欠的贷款本金及利息将作为新的贷款本金计息。并表示,自贷款本金及利息加上其他各项欠款达到本合同保险单的现金价值的当日24时起,合同效力终止。

某保险客服人员对记者解释称,“实际上,这就是用保单的现金价值去抵扣了投保人借走的本金和利息。”投保人如果还不上保单质押贷款的钱,最糟糕的结果就是保险合同终止。

照此理解,若投保人最后实在无力偿还或故意不偿还贷款,保险合同效力终止后,投保人无需再偿还贷款。


银保监会等曾提示相关业务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保险客户在办理相关保单质押贷款业务时,也要防范一些诈骗、信息泄露的风险。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去年年中到今年年初,银保监会、深圳银保监局及上海银保监局均对保单质押贷款业务发布了相关提示。

今年1月,上海银保监局称,个别P2P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保险公司客户信息,在电话中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以回馈老客户、保单升级以及赠送礼物为由,将一些年长客户骗至其营业场所,随后利用年长客户防范意识弱、手机操作不熟悉的特点,获取年长客户的信任后将其手机骗至手中进行操作,通过保险公司的官方微信等申请保单质押贷款,诱骗年长客户与其签订理财协议后将保单贷款资金转走。

去年末,深圳银保监局发布关于保单质押贷款业务的消费提示称,近期,发现有不法分子通过窃取保险消费者保单信息及银行账户密码和电子证书利用保单质押贷款进行诈骗,这些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保险市场秩序,造成了恶劣影响。

为此,深圳银保监局提示保险消费者,在办理保单质押贷款业务时,要注意防范相关风险,避免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此外,保险消费者办理保单质押贷款业务后要注意做好资金规划,及时按合同约定归还贷款本息,避免对自己保单的保障权益造成不利影响。

去年5月末,银保监会曾发布提示称,(有非保险机构人员)冒充保险公司从业人员,以“保单分红”“保单升级”“赠送礼品”“售后服务”等名义联系保险消费者,取得信任后,贬低消费者已购买的保险产品价值,诱导消费者办理退保或保单质押,转投其推荐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此行为很可能涉嫌诈骗或非法集资,严重威胁消费者资金安全。在遭遇此类情况时,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编辑 王宇 校对 刘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平安普惠贷款逾期催收(平安普惠抵押贷款逾期会怎样)":http://www.ljycsb.cn/dkzs/9645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