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贷款朋友圈图片大全(金融贷款朋友圈背景图片)

贷款朋友圈图片大全(金融贷款朋友圈背景图片)

贷款知识 且说金融 投稿

“钓鱼式”获客?网络小贷公司涌入朋友圈投放广告,下面是且说金融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朋友圈图片大全

你有没有在刷微信朋友圈时,突然出现一条贷款广告,而且广告词还很有诱惑力,让人忍不住去点。

微信作为拥有12亿级用户体量的流量渠道,不少贷款公司选择在微信朋友圈投放贷款广告,以此来获客,但在贷款广告中还存在一些行业乱象。

01

通过朋友圈获客

在朋友圈里,一款名为“公金中心”的贷款产品,听起来像是公积金管理中心在放贷。

其广告介绍称,“我借了4次都成功了,感谢凭公积金借我18W8,最快1小时到账”。

并自称“正规贷款”,“最高可借20万元”,以及“凭公积金申请:安全靠谱、利息超低、通过率高”的字样。填写姓名、手机号、手机验证码,并填写申请金额即可。

点击发现,放贷资金由广州市熊猫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提供,助贷机构为前海创新互联网经济研究中心(深圳)有限公司。

实际上,这则广告并不是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而是一家注册在深圳、运营在上海的助贷公司,为通过朋友圈获客而投放的广告。

除了“公金中心”的名称,还有“沪金中心”、“公金部”变换着来,都是以“凭公积金借款”吸引眼球。

无独有偶,另一款名为“中金信诚-随借随还”的贷款产品同样在朋友圈获客。

其广告介绍为,不刷脸,不下APP,最高可借20万,最长可分期96期,并称“放款快、成功率高、费用低”。填写申请资料仅需提供姓名、电话、所在城市、申请额度区间等资料即可。

这款贷款产品的资金来源是广州熊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助贷机构为中金信诚金融服务外包(北京)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公金中心”和“中金信诚-随借随还”的资金来源都是熊猫小贷,只是助贷机构不同。

爱企查信息显示,熊猫小贷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2亿元,股东为熊猫金控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0%。

根据腾讯广告官网对于金融类广告要求,小额贷款若涉及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应具备“网络小额贷款”等相关字样或备案证明。

从这点上来说,熊猫小贷是拥有互联网小贷牌照的,符合互联网展业的资质。

网络小贷平台通过朋友圈获客的不在少数,但作为助贷机构,冒用“公积金”名义揽客的行为,很可能造成消费者的混淆,误以为该金融产品或服务有政府保证。

根据《广告法》相关规定,不得冒用、擅自使用与他人相同或近似等有可能使金融消费者混淆的注册商标、字号、宣传册页。

微信作为现在最热门的社交平台,具有相对较高的公信力,许多用户有时会因对微信平台的信赖,而进行消费交易。

今年7月13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发布《微信公众平台关于金融类违规营销内容的规范》,包括金融类欺诈营销宣传、金融类不实营销宣传、金融类误导营销宣传。

02

低门槛,实际利率不低

有的金融广告把借贷额度描述的如同账户余额一样,以“低门槛、低息、超长分期数”吸睛,让一些金融知识匮乏的人掉以轻心。

通过“公金中心”业务经理介绍,公积金月缴纳满1000元,缴满1年时间,单笔可授信20万元,利息3厘,最长期限5年,当天放款当天到账。

10万元每个月还款1966元,但并未说明“利息3厘”是以什么方式来计算。如果10万元每个月利息是1966元,那么年化利率是23.59%,这跟宣传中的最低6%的年利率相比,实际上并不低。

一些网络平台宣称贷款手续简单,诱惑消费者点击办理,先过度放贷再进行暴力催收,使消费者陷入贷款深渊负债累累。

网络小贷公司不断涌入社交平台获客,其中有部分小额贷款公司拥有开展互联网业务的资格,但注册资本却未达到《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要求。

随着监管的持续收紧,不断加大对违规小贷机构的清退力度,给部分地方性小贷机构带来不小压力,选择注销牌照离场。

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小贷机构频繁增资,满足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增资”与“离场”并存,小贷行业优胜劣汰表现明显,经营不善和不良贷款很高的小贷公司自然会被市场淘汰。

03

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

有时候在点击了微信朋友圈贷款广告之后,不仅会被推荐下载各种网贷App,还可能会遭遇贷款中介的电话“骚扰”。

即使只是点了一下,填写了一些个人信息,就算没有贷款需求,但也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有记者在“公金中心”点击了“测测你能借多少”这个入口,一小时内被多个电话打爆。

如果是遇到一些资质不太规范的网贷导流平台投放贷款广告,点击之后可能会被导流到不同的网贷平台,填写的个人信息也可能被“共享”给其他平台。

现在的贷款广告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分布在各大流量平台,出现在朋友圈,还能伪装成朋友动态的金融广告,还有一些短视频平台,先是雷人的剧情最后也是金融广告。

像微信的用户量大,平台本身可以在消费链条前端形成信任背书,提升用户使用信心,并且转化率高,可以让流量价值最大化。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作为广告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审核应更加严谨,不要给不良商家“钻空子”的机会。

消费者也应对微信朋友圈贷款广告保持警惕,不要随意点击或轻信广告内容,确实有借贷需求,可以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以防掉入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陷阱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且说金融

金融贷款朋友圈背景图片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

“低息”、“放宽审核要求”、“不上征信”、“立刻放款”,你是否也频繁收到此类广告信息,不胜其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频繁收到此类消息,比如其中某个广告描述,消费贷款仅需缴半年以上社保就可办理,利息低至4%;可以帮助客户垫款,做流水,挂靠企业,将房贷置换为更加便宜的经营贷,进一步了解后发现服务费并不便宜,需要收取贷款总额的2%。

当前,在提振经济刺激消费的大背景下,贷款市场十分活跃,各家银行争相下调利率,吸引客户。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走偏现象,比如一些贷款中介机构以获取高额中介费为主要目标,不惜一切代价促成借贷,甚至注册空壳公司为客户套取贷款,材料造假,提供高利息的垫资服务等。事实上,监管也注意到了不法贷款中介的猖獗活动,近期启动了专项治理行动。

近日,“21世纪资管研究院-315金融爆料台”也接到大量关于贷款中介的投诉爆料信息。

贷款20万 “中介费”5万

家住武汉的王磊(化名)向去年以来一直收到一家贷款中介“众贷科技”的借贷广告电话。今年2月14日,他正好有一笔资金需求,便与表弟张强(化名)一起去这家中介机构咨询贷款情况。但跨进这家机构的大门之后,事情却朝着意料之外的方向迅速发展。

据王磊向记者描述,进入众贷科技后,他和张强被分开带到两个房间进行业务介绍和办理,由于他没有带身份证所以没有当场完成借款,但张强却在工作人员的一步步指引下一共贷款20万元,实际到手15万元,年化利率18.36%。

据介绍,业务人员以张强的个人信息向多家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最终从平安银行申请贷款成功,获得20万元贷款额度,并成功提现。

王磊向记者展示的一份征信中心的机构查询记录明细显示,2月14日当天,有向微众银行、中信银行、新网银行、平安银行四家机构的查询记录。另据对方提供的资料,除了在平安的获取了20万的贷款额度外,张强还在中信银行获得13.2万的授信额度,但并未提现。

王磊告诉记者,张强从平安银行贷款20万并提现后,众贷科技的业务人员随即从中转出5万至自己账户,“贷款20万,实际只得到了15万,收费5万,这个中介收费也太不合理了。”

张强的手机银行APP显示,他的个人账户于2月14日下午5时34分到账20万元,紧接着在5时45分、46分分别向同一个个人账户转出3万元和2万元。

具体操作上,据介绍,当时该中介以方便操作流程为由先引导张强先更改了其银行卡密码,对方手持张强手机,又有银行卡密码,就直接进行了转账操作。

“如果不是我当时及时发现,贷款的金额可能会更高,中介也会从其他贷款中抽取费用”。王磊表示。目前其已经对众贷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提起民事诉讼。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丁金坤表示,这反映出金融中介的乱象。金融中介需要金融专业知识以及职业道德,但目前并无金融中介资质审核或者培训的规定。其次,中介费也要合理规范。中介费5万,占贷款金额25%,显然过高,而且是强制扣取的,有强迫交易之嫌。该扣款应可撤销,返还部分。

启信宝显示,众贷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29日,法定代表人为安字雷,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银行信贷代办手续咨询服务;房屋抵押贷款、按揭咨询;金融服务外包、金融业务流程外包;信用卡推广和宣传服务;电话催收服务等。

记者还发现,众贷科技2月11日在多家招聘平台发布销售招聘启示,月薪高达3到6万,仅需大专学历。

花式高息借贷,发生纠纷维权难

深圳的李奚(化名)也向“21世纪资管研究院-金融爆料台”讲述了他的贷款经历。

2021年6月,李奚有一笔资金需求,但由于征信问题,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他于是转向一家中介推荐的名为“大唐二手车”的公司,并向中介支付了11000元的费用。

据记者了解,这家二手车公司的业务表面上是二手车的买卖、租赁,不过该公司门店显著位置标有“抵押借款、挂靠贷款”等字样的信息。

启信宝信息显示,该公司全称为“深圳市大唐鼎盛投资实业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投资兴办实业,汽车买卖,汽车租赁,二手车出售,机动车登记代理业务,中介服务;国内贸易。

李奚借贷的操作模式如下:该公司与李奚签定车辆买卖合同,将李奚名下的价值26万至27万的奥迪以22.5万的价格卖给该公司,由此李奚获得一笔22.5万的资金。同时,李奚与二手车公司再签定汽车租赁合同书,租用期限24个月,每月支付租金13843元。汽车租赁合同书的首页显示“租后赠与”,约定在租约期间车辆归属权归大唐二手车所有,李奚只有使用权,并务必准时在约定时间前向大唐二手车支付租金。同时,合同规定,履行期满后,大唐二手车应无偿将该租赁车辆赠予李奚,并由李奚支付过户或迁出费用1000元。

丁金坤认为,这种操作名为车辆买卖,实为车辆担保借贷。车子过户,是让与担保给对方,如还清借款,车辆返还,如果不能还清,则以物抵债。问题在于,车的评估价低于市场价,且在部分还款的情况下,还不将车归还,很不公平,有高利贷、套路贷的嫌疑。在法庭上很有可能将汽车的买卖和租赁合同视为贷款合同,因而适用民间借贷利率。

记者按照合同金额计算,李奚22.5万贷款的年化利率为23.83%,目前,最新(2月20日)1年期LPR报价利率为3.65%。

李奚告诉记者,2022年12月,他已经还款24.3万元,超过了本金,希望可以协商减少后期利息支付,随后出现逾期。但对方根据车牌号获取了停车信息,定位到了车辆停车场将车拖走,至今未还。

李奚表示车辆价值高于贷款金额,并且车上有私人物品,希望与二手车平台协商继续归还利息,让他们还回车辆,但对方拒绝沟通。由于双方已经签定车辆买卖合同,车辆的所有权属于二手车公司,并且在其实际控制之下,李奚处于被动的位置。截至发稿前,记者多次电话联系大唐二手车法人,但并未接通。

监管启动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

贷款市场活跃环境下,不法中介的活动越来越猖獗,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3月6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成立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部署开展为期六个月(2023年3月15日-2023年9月15日)的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

具体要求包括: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排查,并选取重点机构开展现场督导,指导机构规范与贷款中介机构的合作;金融机构主动开展自查,及时主动挖掘并报告不法贷款中介线索;金融机构要不断提升贷款质效,避免“唯指标论”和粗放式发展;各银保监局主动与公安司法机关联系,加强沟通协调与信息共享等。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朋友圈图片大全(金融贷款朋友圈背景图片)":http://www.ljycsb.cn/dkzs/9616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