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中山中支扫黑除恶,协助破获地下钱庄案金额超86亿,下面是南方plus客户端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易钱庄贷款有什么条件
“向公安机关移送地下钱庄线索57条,协助破获地下钱庄案4起,涉案金额 86.35亿元;移送“套路贷”线索1条,协助破获“套路贷”案件2起,涉案金额1.1亿元;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假支票案件1起,涉案金额3200万元。”10月29日下午,中山市召开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会议当中,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下称“人行中山中支”)通报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该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发布了典型案例。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人行中山中支加强对非法集资、校园贷、套路贷、地下钱庄等易被涉黑涉恶势力渗透的非法金融活动的排查和整治,并构建长效常治机制,全力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
中山召开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
专项整治“校园贷”“套路贷”
“日利息低至”“无抵押、无担保”,诱人的标语背后是“套路贷”“校园贷”;打着正规公司的旗号,却干着暴力催收、强占资产等勾当……近年来,传统黑恶势力犯罪逐渐转型,不断向金融领域渗透,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人行中山中支积极履行金融领域管理职责,认真落实市扫黑办《关于印发中山市十大行业领域涉黑涉恶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总要求,扎实开展“金融放贷”领域综合整治,主动开展“校园贷”“套路贷”专项排查整治,向相关部门移送处置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风险线索13条。向公安机关移送地下钱庄线索57条,协助破获地下钱庄案4起,涉案金额 86.35亿元;移送“套路贷”线索1条,协助破获“套路贷”案件2起,涉案金额1.1亿元。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假支票案件1起,涉案金额3200万元。联合公安机关破获7起持有和打印假币窝点案件,缴获假人民币68.25万元,缴获假港币10.9万元。
将扫黑除恶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结合
为助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实效,人行中山中支将扫黑除恶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结合起来,强化资金监测分析和发挥职能优势,并加强与政府机关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具体而言,人行中山中支通过指导金融机构强化对涉黑涉恶资金交易的监测分析,加强对可疑账户的日常监测,做好线索的摸排工作,建立了完善涉黑涉恶洗钱监测模型,提高对涉黑涉恶资金监测的精准度。据统计,扫黑除恶开展以来,人行中山中支协助公安机关查询银行机构540批次,查询相关公司、个人账户1196个,查询涉及交易流水558亿元。
另一方面,为了推进案件攻坚和“打财断血”。人行中山中支发挥职能优势,指导协调辖内银行金融机构协助有权机关冻结涉黑涉恶账户4524个,冻结资金8.012亿元;扣划涉黑涉恶账户60个,扣划资金1.035亿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政府和银行机构数据共享,实现对金融领域涉黑涉恶犯罪的精准打击,人行中山中支开发了“政银互动平台”,提高了市纪监委、公安局、税务局等政府有权机关的查询效率。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政府机构通过该平台向银行机构发起查询信息2663条,银行机构反馈查询结果信息40599条,为中山市打击违法犯罪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针对金融领域涉黑涉恶犯罪,人行中山中支副行长武传书表示,正在着手建立长效常治机制:制定《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指引》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举报奖励办法》等制度,规范相关工作流程;制定《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方案》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涉众金融领域不稳定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建立行业长效常治机制;与中山市公安局签署《合作核查可疑资金交易线索工作制度》,建立协调合作机制;总结协力破案经验,形成案例汇编,为今后防范打击的开展提供指引。
【案例】
涉案金额达80亿元的特大地下钱庄案是怎么破获的?
2019年上半年,人民银行中山中支陆续收到辖区银行机构报送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反映与珠海交界地区银行网点ATM机提现异常,同时监测发现现金净投放异常。经综合分析,初步判定相关主体涉嫌非法经营地下钱庄。
人民银行中山中支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成立了由公安机关、人民银行和银行机构人员组成的工作组,迅速开展全面调查。人民银行协调各银行机构全力配合公安机关核查涉案人员银行开户、资金交易等情况,快速摸清涉案账户资金来源及去向,为公安机关锁定案件证据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省公安厅将该案定为“飓风43号”专案并指导中山侦办。
经侦查发现,2019年以来,嫌疑人孟某勇、黄某玲等人以同乡为主组成犯罪团伙,通过多头开户和控制主体账户进行资金多层拆转;组织团伙成员到中山、珠海一带各大商业银行ATM机集中取现,通过珠海拱北一带的地下钱庄以“对敲”方式与澳门地下钱庄对账结算,为赌客提供外币赌资及周转赌博资金。该团伙涉案银行账户达3000余个,高峰时日提现金额达2000余万元,严重危害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2020年5月6日至13日,公安机关开展收网行动,一举捣毁地下钱庄犯罪窝点7个,抓获孟某勇、黄某玲、熊某龙等犯罪嫌疑人60名,缴获涉案银行卡533张、现金190余万元人民币,冻结涉案银行账户43个,冻结涉案资金290余万元人民币,查扣作案手机12部、作案车辆2辆。初步查明涉案金额达80亿元人民币,以涉嫌非法经营罪立案7起,其中4起已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3起已批准逮捕进一步侦办中。
在对“飓风43号专案”涉案账户主体、交易流水等进行分析研判的过程中,人民银行中山中支深挖扩线,协助公安机关又破获一个涉案金额6亿元的非法买卖外汇地下钱庄案,实现对地下钱庄犯罪的全链条打击,有力维护了中山的金融安全秩序。
【采写】伍杰
【数据来源】人行中山中支
【作者】 伍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51分期贷款是真的吗
眼下新购车人群中,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消费者会选择汽车金融方案。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测算,2020年我国汽车金融的渗透率超过51%。贷款买车、分期买车,不再是令人谈之哂笑的“没钱硬要装大款”,而是一种越来越被接受的消费方式。
分期付款帮助爱车人士实现了购车梦,但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少数经营主体不规范行为的曝光,让人们总怀疑贷款买车“坑”多、“套路”深。特别是之前的西安“奔驰女车主事件”后,更让全社会对汽车金融的服务水平高度关注。
贷款买车多问多查,避免“套路”
回想起3年前买车的经历,邹女士依然记得贷款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当时4S店向她推荐金融方案,可享受一年的免息,邹女士感觉挺划算,果断接受了。但唯有一个绑定条款,就是必须在4S店办理车险。
“当时我就留了个心眼儿,跟保险公司的朋友一打听,才发现我的保险买贵了2千块。我想退,朋友说只管退,因为保险法规里有一个后悔期,在这个后悔期内都可以退,4S店无权干涉。”于是邹女士就到保险公司开具了一个退保申请单,回到4S店,好在4S店并没有纠缠,只是询问了退保原因,很快就协助办理了退保。
同样对汽车金融服务有点小疑惑的,还有布先生。去年新能源汽车大热,抖音平台上涌现出不少零首付、零利息的购车广告,本来也有换车打算的布先生决定赶一次潮流。他直接用旧车置换新车,旧车折价为首付款,选择了3年零利息的购车方案。在他看来,无疑是把钱分36等份还款,还能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货膨胀,不吃亏。
而小疑惑在于,他开始没有注意到合同中规定不能提前还款,后来才知道的,对此他不是特别理解。不过总体贷款体验还是满意的,“金融服务费的确有,3000元,但是我和销售人员砍价过程中,他给我免掉了,我建议大家也砍砍价。”
更有机智如潘先生者,三个月前刚买了一辆车。买车前他对比了多家4S店,发现很多4S店都有免息政策,银行也有刺激消费的政策,综合对比下来,他发现自己去银行贷款是最划算的。“总体感觉4S店的汽车金融方案讲解很清晰,没什么套路,我没在4S店办主要是为了多省点钱。”潘先生说。
消费者要警惕营销噱头、避免征信污点
《中国汽车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贷款购车的消费者,他们对汽车金融服务的评价较为满意。但纵观全行业,也不排除少数不规范行为甚至违法欺诈行为。其中被质疑最多的,就是金融服务费问题。
北京德奥达奥迪4S店销售经理吴超认为,4S店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因此而产生费用,其实无可厚非,关键在于费用是隐性还是显性。现在,很多4S店会把收费项目明码标价,贴在店内明显位置,并提前告知消费者,供消费者自主选择。至于保险是否在4S店购买,也是由消费者自己决定,贷款的还款规则则是由放款的金融机构决定。
作为一名从业人员也是一名消费者,汽车金融服务商灿谷副总经理、风控中台负责人陈欣,从切身经历的角度建议广大消费者,事先要做一定的功课,初步了解在自身预算范围内的车款、性能周边和市场售价,做到有备而来。如需选择汽车信贷消费产品及服务,尽量选择大机构、口碑品牌,不要轻信营销人员的口头许诺,警惕“天上掉馅饼”式的产品或服务。
灿谷市场销售部北区负责人张昊也认为,在选择信贷服务时,避免套路最好的方式是,选择具有规模及品牌效应的金融机构或者服务提供商。不轻信不符合常理的营销噱头;可事先多了解几家,从中进行比较、选择;在签署合同时,务必仔细查看合同条款及还款计划表,避免签署空白合同。
当然,识别风险是需要知识储备的,很多消费者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识,更对一些消费陷阱缺乏识别能力。前段时间,22岁的小刘看上一款新车,想要贷款购车,结果在大数据检测环节,却直接被审核系统拒绝。原来,他曾经用网络贷款购买手机,没有按时还款,导致征信存在污点,不符合贷款条件。
贷款不成功的客户,灿谷河南分公司区域经理潘继凯在工作中屡有碰到,主要原因就是征信资质不过关。他提醒消费者,首先,来路不明的信用测试链接不要轻易点击。很多网站或者APP会推送网贷信用测试链接,为了将消费者发展成为网贷客户,这些测试的设计逻辑是将同一人的征信信息,在多个网贷平台反复测试。如此造成的后果是,当消费者真正需要贷款时,征信检测会发现其多次意欲在不同平台贷款,说明资金紧缺、还款能力差,最终往往难以通过资质审核。
第二,不要轻易为他人担保,一旦被担保人逾期不还款,担保人则承担连带责任。第三,年轻人喜欢网贷,而眼下各种大数据多和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并轨。换句话说,任何不守信用的行为都可能被记录在案,导致后期贷款困难,切忌存在侥幸心理。
金融企业须坚持“从用户角度出发”提供服务
汽车金融服务的规范性,从消费的角度讲,关系到千家万户,承载着消费者对美好汽车生活的向往;从社会的角度讲,关系到汽车消费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吴超认为,产品永远是第一位的。眼下,汽车消费者的需求复杂多样,比如希望低月供,不想分期希望最后一起还款,甚至没有购车指标、需要4S店或者金融机构帮忙解决指标问题等等。银行、汽车金融公司、汽车厂家需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联合开发不同的金融产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融资租赁产品成为一个不错的思路。
张昊则认为,汽车金融行业的大环境是健康的,但不排除有少数不合规公司或者机构有违规操作,让消费者蒙受损失,给行业蒙上了一层“套路多”的刻板印象。行业整体水平提升,首要在于行业服务消费者能力的提升,如通过科技化手段实现汽车金融服务全流程的线上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减少过多人工参与,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真正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简单、便捷的服务。
“汽车金融服务的根本落点在‘服务’。”在陈欣看来,这要求汽车金融服务提供方,从提升服务能力入手,坚持“从用户角度出发”,在汽车金融产品的设计和服务流程的设置上,做到让消费者清楚明白、简单便捷;事先宣讲清楚产品及服务、明晰各方权利及义务,不故意制造信息差;过程中视消费者需求提供中肯建议,同时始终让消费者自主选择自由消费,尽力消除他们的疑虑。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汽车和信贷市场消费者的结构和习惯也在逐步发生改变,汽车金融行业的全方位提升迫在眉睫。陈欣介绍,以灿谷金融为例,首先,要求员工“低头看路”,始终保持对市场的敏锐度,真正下沉到市场当中去,了解用户的真实痛点,基于此去进行产品设计和流程设置,做到真正“利他”,让消费者的金融体验简单、愉悦。与此同时,还要“抬头看天”,在实际业务操作之外,抱持对行业、对市场的宏观视角,任何细分行业的发展都脱离不了市场和经济环境的演变。最后,要干一行爱一行。“提供让费者放心、满意的服务,是每个汽车金融人的使命,也应该是让每个从业者有充分自豪感的行动。”陈欣说。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易钱庄贷款有什么条件(51分期贷款是真的吗)":http://www.ljycsb.cn/dkzs/9616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