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恒昌三农贷款不还(恒昌贷款)

恒昌三农贷款不还(恒昌贷款)

贷款知识 新华社 互联网

农业经理人:扮靓“三农”大舞台 唱好振兴拿手戏,下面是新华社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恒昌三农贷款不还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经济参考报》9月28日刊发文章《农业经理人:扮靓“三农”大舞台 唱好振兴拿手戏》。文章称,懂技术、会管理的农业经理人正快速成长为新职业群体。

时下,正是秋收的黄金时节。9月23日,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恒昌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峰正带领公司人员驾驶大型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开展繁忙的青贮玉米收割作业,切割、粉碎、装运等工序一气呵成。

“从8月20日开始,公司开启跨区农机社会化服务,除了在河北省内,还将在宁夏、山东等地开展青贮饲料收割作业,今年共接到收割订单40万吨,服务土地面积15万亩。”王海峰告诉记者。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看农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王海峰看来,农业种植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既能为广大小农户解决耕种难的问题,也能通过农机的载体功能,使农业技术更好地得到推广和应用,发展前景广阔。

——“农业经理人”应运而生

随着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迈进,像王海峰一样的“农业经理人”应运而生。

农业经理人,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中,从事农业生产组织、设备作业、技术支持、产品加工与销售等管理服务的人员。

农业经理人又被称为“农业经纪人”“乡村CEO”等。他们有文化,带着专业知识投入农村建设;懂技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指导农民科学生产;会管理,延长农业产业链,帮助提高生产效率,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王海峰是怎么当上农业经理人的?他回忆说,他从小在田间地头玩耍,看着父母种庄稼、建大棚、育新苗,对农村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2015年,他放弃了国企的“铁饭碗”,走上创业之路。他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心要做懂知识有技术的“新型农民”。为了做好农机社会化服务,他购置了进口大马力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运输车等机器设备,为当地及附近村庄种植户提供播种、收割等服务,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018年,国家开展土地托管项目,对农民购置农机服务机器提供一定的补贴。王海峰果断购入了第一台“约翰迪尔8500”自走式青饲料收获机,和他的团队开始在各地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2019年,恒昌公司成立,王海峰任总经理,将这项业务推广到全国。

“近几年公司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订单逐年增加。目前,公司除了河北省内,与宁夏、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新疆等多地农村也形成了稳固的合作关系。”王海峰说。

——农业现代化的领军人才

据人社部估算,到2019年,农业经理人从业人员在全国已经超过286万人,遍布在全国各地乡镇和村组。2019年,农业经理人作为新职业,正式纳入我国职业分类大典。

培育农业经理人也成为加强农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业从业者生产经营能力的重点,见诸各项政策文件。202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农民合作社聘请农业经理人。2020年人社部和农业农村部颁布了农业经理人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人社部2019年发布的《新职业——农业经理人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农业经理人活跃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核心人物、农业现代化的领军人才,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光明前景,率先成为引领风气的高素质农民。

上述报告预计,未来五年(2019年至2024年)我国对农业经理人的需求总量将达到150万左右。随着规模化经营的规模扩大和精度提高,职业内部可能会细化劳动分工,形成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职位。

“随着职业内容、技能标准的细化,农业经理人的专业性将进一步加强,社会认可度也将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乡村人才振兴研究课题组研究人员雷泽说。

——折射农业农村发展新气象

对个人而言,农业经理人已成为晋升为企业管理层的新渠道,是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的新发力点。

这一新职业的萌发,也折射出我国发展新型农业、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农业农村新气象。

“增设农业经理人这一新职业,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管理需求不断提升。”雷泽说,当前,我国农业规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生产方式更注重标准化,产前制定生产方案、作业计划的要求增加,产中的技术应用逐步扩大,发展模式也更趋向产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联系愈发紧密,产业集聚度明显提升。

来自农业农村部的两组数据证明了这一点:一是“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前,科技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农业发展由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是截至2021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21.6万家。目前,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达到95.5万个。近年来,各地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

“这些变化都增加了对专业化经营管理的需求。农业经理人的本质就是让专业人才来组织实施农业领域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雷泽说。

雷泽表示,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将不断提升,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将持续提升,农业经理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职业前景。

“扎根农村、服务农业,做一名新时代的‘新农人’。”对于王海峰来说,自己的乡村振兴梦已经启程。他坚信,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像他这样的农业经理人大有作为。(记者汪子旭、郭雅茹)

恒昌贷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报道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一句话道出了农村生物资产确权难、抵押难、监管难的痛点。为着力破解这一难题,菏泽曹县在推动财政金融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改革试点的工作实践中,改革创新财政金融合作模式,有效推动了“好牛快贷”生物活体抵押贷款业务开展,有力地撬动了财政金融保险杠杆的“乘数”效应,走出了一条曹县财政金融融合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探索之路。

确保活体“抵得了”

近日,在菏泽曹县商都恒昌肉牛养殖基地内,一批肉牛即将出栏装车。“养了11个月,每头肉牛能赚2000余元,我今年出栏大约160头牛,能赚30多万,用牛贷的款,养大了,卖上了好价钱!”养殖户季文东高兴地说。

原来,去年为了填补资金缺口,季文东以小牛犊为抵押,办理了200万元的“好牛快贷”业务。从贷款申请到贷款落地,只用了一周时间。尝到了甜头,今年季文东又申请了175万元的“好牛快贷”,新上了160头牛,最近出栏的正是这批牛。

过去,养殖业抵押难、融资难的苦楚,如今在菏泽曹县,这一现实有了彻底的转变。

2022年9月,恒丰银行向曹县试点投放7505万元“好牛快贷”项目贷款,建立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育肥养殖模式,成功解决了生物活体资产确权难、抵押难、监管难的问题,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为肉牛养殖户提供了专门用于购进活牛、持续养殖等生产经营用途的融资支持。

曹县是全国闻名的畜牧大县,截至2022年9月底,全县肉牛存栏5.13万头,出栏4.23万头,肉牛规模养殖场82家,养殖户达1630余户,从事肉牛产业1.3万余人。

曹县立足地方特色,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协调作用,与金融机构开展创新合作,依托山东省地方政策性肉牛养殖保险,运用区块链技术赋能传统养牛产业,在曹县创新开展“好牛快贷”生物活体抵押贷款业务,解决了广大肉牛养殖户面临的生物资产抵押难问题。

据曹县财政局局长丁立介绍,该模式弱化对农户自身资质的审查、强化对肉牛养殖价值链的整体判断,基于肉牛优质资产抵押价值核定授信额度,探索对养殖产业价值链的整体风险控制,走出了一条曹县财政金融融合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探索之路。截至2022年9月底,曹县已有41户农户进入了肉牛养殖小区,购入肉牛6500余头,累计获得“好牛快贷”项目贷款金额7505万元。

确保活体“看得住”

“好牛快贷”生物活体抵押贷款业务的顺利开展,得益于“数字抵押”模式的创新。

在山东商都恒昌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内,每头小牛犊都佩戴了一个电子项圈,这是它们独有的“电子身份证”。正是这个电子项圈让生物活体抵押贷款变成了现实。

据了解,智能项圈共包括四个部分,其主体是一个具有定位、通信、防拆等功能的蓝色设备,设备上印有牛的唯一编码和二维码,通过通信基站可实时上传牛只情况,工作人员在后台就可以进行查看。

据商都恒昌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莉介绍,“物联网+区块链”技术解决了肉牛“属于谁”“在哪里”和“是否活着”的问题。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每头牛的活体数据,记录和监控牛只从入栏到出栏的全生命成长周期,使原本难以量化评估的不同生长阶段的活体牛价值结合体重数据形成了精准的、动态化的、可追溯的“数字资产”。

而利用建立了与活体牛孪生存在的“数字牛”的区块链可信特征实现在人民银行中登网有效抵押与存证,确保活体“抵得了”。并通过物联网与区块链结合的项圈,实现覆盖肉牛购置入栏、持续在养、出栏销售全流程7x24小时的不间断监控,确保活体“看得住”。

确保风险“控得住”

长期以来活体资产抵押困难很多与养殖风险大相关,“好牛快贷”又是如何确保风险“控得住”?

在商都恒昌有限公司,已经建立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架子牛育肥养殖模式,成功解决了生物活体资产确权难、抵押难、监管难的问题。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利用项圈捕获的肉牛活体数据,对牛只在栏情况、健康状况、生长势头进行持续监测,实时预判风险苗头并进行排查,通过“数字客户经理”大幅提升贷后管理效率、降低贷款风险。

除了数字技术,在曹县整个改革试点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肉牛养殖保险政策的及时落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按照财政部门保费奖励政策,2021年商都恒昌公司6566头肉牛保费共需196.98万元,恒昌公司只需负担39.396万元,省、县两级财政部门补助资金157.584万元。

在“数字牛”和“保险牛”的双重加持下,确权难、抵押难、监管难的农村生物资产转化为金融机构青睐的优质资产。

同时,曹县财政出资100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资金,建立农业信贷担保风险补偿分担机制,专项用于支付农业信贷担保贷款相关代偿,进一步增强了农担公司、银行、政府之间的互信。

丁立表示,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曹县财政局继续将金融资源有效地配置到乡村薄弱环节,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根据计划,恒丰银行将在曹县继续试点投放“好牛快贷”金额5亿元。同时将“好牛快贷”项目经验复制推广到小麦收入保险、保险+期货、土地流转项目开发土地履约保证保险、田园综合体项目及循环农业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险种,以核心产业链企业为支撑,以点带面扩大支持范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恒昌三农贷款不还(恒昌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9369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