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贷款面签变“云签”——购房贷款线上办,你会用吗,下面是中国日报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线下面签贷款安全吗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宅经济迅速升温,生鲜“到家”、无接触配送、在线会议、在线教育……很多行业迎来了在线化、云端化转型升级。
房产交易也不例外。虽然疫情让银行贷款面签变得不太方便,但也成为一次促进行业升级的契机。贝壳找房线上银行贷款核实签约(以下简称“线上贷签”)产品“线上核签室”便是其中一个代表案例。
贷款面签效率提升
大连的江女士最近购置了一套位于大连甘井子区育文中学附近的二手房,房子的原业主李女士常年在北京生活和工作。6月9日,双方在链家门店签署房屋买卖合同后,李女士返回北京。双方原计划过段时间履行贷款面签手续,但北京再次出现疫情病例让李女士不方便返回大连。当了解到可以通过“线上核签室”的方式完成贷款签约时,双方选定在6月18日通过这一方式异地完成了贷款签约,用时仅15分钟。
“线上核签室”是贝壳找房开发的一款线上贷签应用,将原本需要在线下完成的二手房贷款面签手续转移到线上完成。双方敲定时间,进入“线上核签室”,填写信息、上传及确认后,银行客户经理会调取买方征信记录,确认资质及贷款信息,双方即可完成贷款资料的电子签约流程。
在这一过程中,文件可实时上传,材料可即时补充。各方可以实时在页面上共享文件、确认核实签署文件、标注重点。银行客户经理端配有录屏、截图等功能,也可下载签约流程视频或截图。通过共享文件的形式在公屏上确认,确保无法涂抹、更改,电子签署的文档也会直接入库,由银行经理下载使用,签约后的交易进程也可以随时查看。
买过二手房的人都知道,贷款是最“熬人”的环节。首先,买方需要提前在网上或者银行征信查询点查询征信情况,并一次性备齐所有贷款所需材料。随后,在经纪人协调下,买卖双方还需再次前往银行正式录入信息,并签署贷款合同。
“按揭贷款面签手续办理起来十分麻烦,不仅要准备很多资料,还需要协调好各方时间,再去指定的银行网点办理。不同银行对资料格式等方面的要求都有差别,如果资料不符合银行规定,就要重新再约时间,在银行等待的时间也很长。”大连链家房产经纪人王昆说。
在贝壳杭州交易服务中心交易管家桂智健看来,贷款签约线上化对于交易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而易见。“以前一上午最多处理两单面签,通过线上贷签,现在一上午可以处理五单到六单。”
模式创新用户接受
线上贷签好处明显,但为何没有大规模推行?主要原因在于,对二手房交易来说,线上产品运行最大的难点不在技术,而在用户习惯。
“二手房交易是低频业务,这就导致用户很难通过频繁使用体验线上工具的优势。此外,房产交易涉及金额较大,交易各方对于安全的要求也使得用户心态普遍保守,银行在这方面变革的动力也相对较小,因而推行起来也比较谨慎。”贝壳找房全国交易总监刘华说。
疫情防控常态化让很多行业业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主要是公众对众多场景线上化接受程度大幅提升。可以说,疫情加速了线上对线下场景的替代,也成为二手房交易贷款面签线上化的契机。
买卖双方张女士和李女士是同在杭州的两位“90后”。今年6月份,双方签署了房屋买卖合同。虽然见面不难,但在得知贷款签约环节可以选择线上方式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线上贷签。
桂智健告诉记者,在其参与的交易中,约90%客户都会选择线上贷签,年轻人接受程度远远大于老年人。
除了社会公众,银行对交易环节线上化的需求,也因疫情而大幅上升。“线上贷签减轻了银行客户经理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在减少银行网点客户聚集的情况下开展业务。”链家杭州长庆街店商圈经理郑洋表示,在试用过线上贷签后,银行机构的接受度普遍提高了。
最新数据显示,贝壳线上贷签业务已经累计超过6万单,合作银行超过1150家。
标准建设亟待加强
刘华告诉记者,今年2月份很多房屋买卖在贷款面签环节受阻。而且,大多客户都是一卖一买,一笔交易卡住了,可能引起后续交易违约或纠纷。
“最开始,我们使用很多第三方视频会议工具,但无法嫁接商业贷款全套流程。后来尝试用各个银行的APP,但模式也是千差万别,客户普遍反映不佳。”“线上核签室”产品负责人张健说。
随后,贝壳决定针对房屋买卖贷款流程定向开发产品。产品团队选定13座试点城市,根据客户、业主、银行客户经理的反馈,再转化为系统需求。
二手房交易充满复杂性和特殊性,如果无法实现标准化,行业将很难进步。随着5G和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二手房交易环节网络化、标准化有了更多技术条件。对此,自2019年下半年起,贝壳陆续上线VR售楼部、租房及二手房在线签约等功能。
“未来,我们会在一些城市试点评估线上化视频公证,也希望推动人工审批变成银行系统自动化审批,通过端口对接,在线上提供所有证明资料后,银行能够很快给出审批结果,这些都会让客户得到更好体验。”刘华说。
贝壳找房交易服务中心总经理梁芳表示,线上化有助于推动流程标准化,标准化则便于用户使用与保障用户权益,线上贷签是居住交易实现全程线上化很重要的一步,但远不是最后一步,真正实现理想的居住交易线上化流程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如果缴税、过户、房产抵押等后续都能在线上完成,将实现真正的交易闭环,但这涉及多方系统共享和支持。”梁芳说。
线上办理或成趋势
研究机构空白研究院创始人杨现领认为,居住交易环节线上化不一定适用所有平台,除技术因素外,平台品牌的公信力也是消费者是否接受这一模式的重要因素。“线上贷签涉及各方系统对接、模型建立等,难度大、周期长,是否追求交易线上化,企业应结合自身战略和资源条件做选择。”杨现领说。
目前,相关政策也正将居住交易向线上化方向引导。住建部在去年8月份发布《房屋交易合同网签备案业务规范(试行)》,今年4月份又发布了《关于提升房屋网签备案服务效能的意见》,提出积极推进“互联网大厅”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手机应用软件(APP)、电子签名等手段,实现房屋网签备案“掌上办理、不见面办理”。最近,武汉、成都、深圳、东莞等城市也正在积极试点新房、二手房合同网签备案及相关管理办法。
专家认为,有关部门一系列政策举措除了降本提效外,也包含加强监管等意图。杨现领表示,因为疫情原因,“无接触看房”“网上购房”“直播购房”等应运而生,但以“不可抗力”作为“挡箭牌”的房产交易纠纷、合同违约情况激增,这些都是有关部门推出“互联网+网签”等举措的重要原因。
此外,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电子化与网络化,为全国性的不动产信息联网、简化行政手续、提高住房交易管理效率奠定基础,杜绝“一房二卖”“阴阳合同”“假房源”等危害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等行为,也是监管部门推进线上服务的目的。 (记者 袁 勇)
来源:经济日报
面签当天下款骗局
你有想过,在申请银行贷款面签时,因为多皱了几次眉头而被银行拒绝放贷吗?因为后者的AI审核系统可能据此认定你存在欺诈风险。
没错,这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就会变成我们面临的常态。这就是今天举办的中国首届数字银行高峰论坛上最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事实上,以金融科技为主题的论坛也很多,但是在这个论坛上,一些不为人知的数据和现状,正在被透露。券商中国记者在此对这些还未引起大规模注意的数据和事实进行提炼和梳理,这些亮点串联起来,至少可以部分勾勒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大致格局。
银行业协会秘书长还不是微粒贷白名单客户
中国银行(港股03988)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透露,目前微众银行的“微粒贷”累计放贷规模达5000多亿,贷款余额达到1000多亿,户均授信一万多,户均用款8000多元,不良率0.56%,利率年化18.5%,远低于人民银行合规的四倍基准利率。
如果按该数据,微粒贷的扩容速度不容小觑。因为官方数据显示,截至到今年一季度,微粒贷的累计放款额为3000亿元。也就是说,在近半年内,微粒贷的新增贷款规模达到了两千亿元。
关键是,据黄润中透露,微利贷的不良率极低,只有0.56%。可微众银行原来预设的指标是4%左右,足见微众银行在扩展资产规模的同时,风控依旧严谨。
而有趣的是,黄润中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微粒贷用户。黄润中将其归因于微众银行定位明确,为小、散、急、远的零售端客户,自己可能并不符合这个群体特征。
深圳金融总资产全国第三,税收贡献超21%
深圳市金融办主任何晓军透露了两个惊人数字:
一是年前三季度,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约2300亿元,约占GDP的15%,税收贡献超过21%,总资产超过了13万亿元,居全国第三;
二是何晓军和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交流得知,作为深圳市本土金融机构,平安集团旗下平安科技已经有2.2万员工。这是一个让国内外金融机构听后异常震惊的数字。
平安近十年砸了500多亿在科技领域
马明哲透露,近十年来中国平安(港股02318)除了做好自己的主业经营外,已累计投入超过500亿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金融科技、医疗科技应用等领域。
其中,马明哲还重点推介了旗下金融壹账通平台,称金融壹账通在今年内将达到超10万亿的交易规模,帮助合作的中小银行缓解资产负债表经营上带来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壹账通已将原工商银行(港股01398)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侯本旗招入麾下,出任该司零售业务总裁一职。
城商行科技投入“人”“财”两增
和大型银行、全国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在科技资源、技术、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近年来很多中小银行正不断的充实科技队伍,加大资源投入。中国银监会信息科技部副主任李丹在会上透露:2016年城商行科技投入同比增长18%,科技人员同比15.5%。农村中小型机构科技投入提高了19%,科技人员增加了24.9%。
线上获客与经营正在取得效果:2016城商行网上银行和手机交易同比增长了34%和173%,农村中小机构网银和手机银行分别增加10%和63%。
2017年中国直销银行评测与创新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国内设有独立直销银行APP应用的已经达到105家,其中中小银行是主力。直销银行整体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知晓率达到80.7%。使用直销银行业务中,复购率达到了60.1%。
现在已有银行利用微表情信审
目前国有已经有第三方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为银行研发AI微表情信贷审核系统。
在线上视频申请贷款的过程中,贷款申请人在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后,该AI审核系统会自动生成能够识别该申请人地理位置信息、居住信息、年龄与工作信息的问题,通过借款人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的面部表情,来判断其欺诈风险程度。
这些面部动作包括:抬眉(内外角)、皱眉、瞪眼、眯眼、皱鼻、嘴唇向上、嘴角上扬、嘴角收紧、嘴角下沉、下唇上扬、嘴角拉伸、嘴唇收紧、张嘴程度、眨眼频率等。
券商中国记者亲身实测,就因未正确回答自己的农历生日,以及在回答关于住宅信息问题的时候皱眉次数过多,而被判定成了欺诈风险较高。
记者的内心是震动的:或许,人工智能比记者还了解自己??
本文源自券商中国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线下面签贷款安全吗(面签当天下款骗局)":http://www.ljycsb.cn/dkzs/9360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