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机构监管指标及计算方式大汇总,下面是老盐蛋炒饭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敞口怎么计算
在银行业工作,不仅要了解自身的经营情况,还要了解其他银行对手的情况。那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评价一个银行到底经营得如何呢?
实际上,监管指标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监管部门才是最精明的部门,现在就把监管部门对银行的监管指标列出来给大家,还有这些指标是如何算出来的。
不良贷款余额:按照贷款五级分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之和正常类贷款占比:正常类贷款余额 / 各项贷款余额 × 100%关注类贷款占比:关注类贷款余额 / 各项贷款余额 × 100%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 / 各项贷款余额 × 100%次级类贷款率:次级类贷款余额 / 各项贷款余额 × 100%可疑类贷款率:可疑类贷款余额 / 各项贷款余额 × 100%损失类贷款率:损失类贷款余额 / 各项贷款余额 × 100%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 不良贷款余额 × 100%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 各项贷款余额 × 100%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 / 流动性负债 × 100%存贷比:各项贷款余额 / 各项存款余额 × 100%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在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 + 库存现金)/ 人民币各项存款期末余额 × 100%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资产/(资金流出-限额内的资金流入)*100%, 反映短期严重压力情景下,金融机构所持有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是否足以应对30天内的资金净流出净利润(本年累计):扣除资产减值损失和所得税后的当年累计利润总额资产利润率:净利润/ 资产平均余额 × 100% × 折年系数资本利润率: 净利润 / (所有者权益 + 少数股东权益)平均余额 × 100% × 折年系数净息差:(利息净收入+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 100% × 折年系数非利息收入占比:(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 不含债券投资利息收入的投资收益) / 营业收入 × 100%成本收入比:(营业支出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营业收入 × 100%资本净额: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和其他相关监管规定计算得出的资本净额一级资本净额: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和其他相关监管规定计算得出的一级资本净额核心一级资本净额: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和其他相关监管规定计算得出的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和其他相关监管规定计算得出的表内风险加权资产、表外风险加权资产和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的风险加权资产之和市场风险加权资产: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和其他相关监管规定计算得出的市场风险加权资产操作风险加权资产: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和其他相关监管规定计算得出的操作风险加权资产 应用资本底线后的风险加权资产合计 原银监会对经核准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的商业银行设立并行期,并规定在并行期内计算资本底线要求;本指标除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加权资产外,还包括因应用资本底线导致的额外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 资本净额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操作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底线调整<仅适用IRB法银行>)× 100%一级资本充足率 一级资本净额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操作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底线调整<仅适用IRB法银行>)× 10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操作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底线调整<仅适用IRB法银行>)× 100%杠杆率:一级资本净额 /(调整后的表内资产余额+衍生产品资产余额+证券融资交易资产余额+调整后的表外项目余额)× 100%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累计外汇敞口头寸 / 资本净额 × 100%1-7主要是看这家银行的贷款业务做得如何,还记得贷款业务的五级分类吗?“正官赐颗笋”,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者属于不良贷款的范畴。
14-16主要看银行赚钱能力如何?每年赚了多少钱,相对于资产、资本而言,赚钱能力的表现如何?
26-28说了银行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资本充足率。可以说是MPA考核的核心,MPA是央行对银行的考核体系。后续我会专门用一篇文章说说MPA考核体系,记得看哦。
真的要实实在在掌握这些指标的含义和意义,还是需要有些财务基础,所以其实一个行业,并不是需要专业对口。专业,是我们这个社会给许多知识领域的人为划分。一项工作,其实是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比如法律、历史、政治、物理、数学等等。
所以,想要精进,你不仅仅要研究一个领域的知识,还要学习围绕这个领域所有的核心能力。
后续,我会陆陆续续在文章中结合业务提到这些指标,在实际业务中接触这些指标才是最有用的,才能更理解它的意义。
风险敞口金额怎么计算
针对销售火爆的“雪球型自动敲入敲出式券商收益凭证”,监管部门日前发布通报,要求各证券公司持续强化风险意识,切实加强相关业务条线合规风控体系建设。监管部门将对证券公司发行此类产品的销售适当性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加大检查力度,对于风险管控不足的公司,将依法从严采取监管措施,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层层追责。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提醒,此类产品结构具有高票息但非保本的特点,风险较高,投资者投资该产品需要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满足适当性标准。
产品规模仅为千亿元左右
近期,部分证券公司发行的“雪球型自动敲入敲出式券商收益凭证”(以下简称“雪球”产品)规模如同“滚雪球”般持续上升,网传有5000亿元规模。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雪球”产品规模仅为千亿元左右。同时,近期随着中证500指数波动率下降,贴水减少,市场将发挥调节作用,证券公司近期已开始有意识地主动减少新产品发行,“雪球”产品规模已经出现了一定幅度下降。
“雪球”产品是场外期权模型的一种。“雪球”产品的收益依赖于挂钩的标的价格的波动幅度。目前,境内市场上“雪球”产品最常见的挂钩标的为中证500指数。“雪球”产品最大的特点是特定挂钩标的价格的变化可以触发敲入和敲出两类事件,产品收益随事件触发而变化。如果曾经触发过敲入事件,且直至到期都没有触发敲出事件,投资者将可能承担本金亏损,亏损幅度与标的价格下跌幅度相同。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选择通常将“雪球”产品的敲入观察频率约定为日度、将敲出观察频率约定为月度。即每天进行一次敲入事件判断,每月约定一天进行一次敲出事件判断。如条件符合,则触发敲入或敲出条款。
“雪球”产品损益包括如下三方面情景。一是到期获利(未敲入未敲出),产品存续期间标的小幅度下跌,只要标的下跌幅度不足以触发敲入事件,投资人的本金到期一定安全,且能够获得红利票息收入。二是敲出获利(触发敲出),当标的价格超过敲出界限时,“雪球”产品就会触发敲出并获利,即便是曾经触发过敲入也可以获利终止。三是到期亏损(触发敲入且到期未触发敲出),“雪球”产品的亏损程度与挂钩的标的资产的同期跌幅相同。总之,“雪球”产品适应于对标的温和看涨、区间震荡且不会大幅下跌的投资策略。
金融产品“雪球”并非投资交流交易平台雪球旗下产品。6月11日,雪球在其官微发布声明称,与雪球“产品”没有任何关联。雪球也没有许可或默许第三方机构使用“雪球”字样。
“亏损概率极小”系误读
专家提醒,近期部分销售渠道将“雪球”按照“类固收”产品进行宣传,夸大收益,强调亏损概率极小。这将给投资者带来一定误解。
对此,监管部门提示,要防范投资者销售适当性风险。“雪球”产品结构具有高票息但非保本的特点,当挂钩标的指数发生大幅连续下跌时,投资者可能面临本金较大幅度亏损,属于一类风险较高的产品,需要加强对终端投资者的风险提示和适当性管理。目前,“雪球”产品在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第三方渠道销售时,部分销售人员未对投资者可能承担的市场下跌风险进行充分提示、片面强调“高收益”、“稳赚不赔”的情况,容易造成投资者盲目投资该类资管产品。
信达证券金融工程与金融产品首席分析师于明明表示,该机构对挂钩中证500指数的“雪球”合约进行了回测,在2013年3月至2021年7月的区间内,若每日滚动投资“雪球”产品,平均敲出时间4.56个月,其胜率可高达82.88%,但在该情况下的平均获利仅为5.36%,而在敲入后发生亏损的情况下,平均亏损为-20.9%。因此,其收益为典型尖峰肥尾且左偏分布,当出现极端行情时,需要承担较大亏损,比较适合低波动或温和上涨的市场环境。
并非与券商对赌市场方向
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投资“雪球”产品,并非与证券公司在对赌市场方向。
据介绍,证券公司开展“雪球”业务属于风险中性业务。与客户达成“雪球”结构交易后,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在二级市场交易挂钩标的进行风险对冲,规避挂钩标的价格变动产生的方向性风险,证券公司将基于专业的量化模型计算风险敞口,通过动态对冲的方式始终保持风险中性。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持有对市场“温和看涨、区间震荡”的观点,证券公司不持有对市场的任何方向性观点,其目的是运用自身交易能力,帮助投资者在震荡行情下获得波动率收益。
此外,上述人士指出,“雪球”产品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要卖给适当的投资者。“雪球”产品属于非本金保障型投资产品,投资者面临本金亏损的市场风险;“雪球”产品的收益结算规则较一般投资品种要复杂;“雪球”产品在投资期限内,投资者通常无法通过发起赎回主动终止投资,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限制。因此,投资“雪球”产品需要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适当性标准。另外,衍生品只是帮助投资人达成交易的工具,不能做出优劣好坏的评价。
监管部门也已明确,将加强投资者准入及适当性管理,建立交易对手白名单准入制度;严格落实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对销售行为进行管控,严禁使用“保本”“稳赚”等词汇诱导投资者购买或片面强调收益;进行销售文件审查。
在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方面,监管部门要求加强产品设计管控,证券公司发行“雪球”产品,应当合理安排产品排期与产品结构设计,将存续产品的敲出观察日、敲出或敲入点位分散铺开排列,避免在同一时期或同一点位集中敲出或敲入。敲入后交易对手最大损失不得超过挂钩标的实际跌幅;风险敞口限额管理,逐级设置风险控制指标和业务规模、亏损限额、Delta、Gamma、Vega等风险限额标准,风险管理部通过系统每日进行风险计量,并对指标限额进行监控和风险评估;提供敲入亏损情景处置机制,建立应急处置机制,若产品发生大规模敲入亏损,提供备选方案,做好与客户沟通协调工作;按业务实质进行风控指标计量,证券公司发行内嵌期权结构的收益凭证,按照场外期权计算相关风控指标。对于“雪球”结构或其他可提前向客户支付本金及收益,且无法准确预计支付时间的收益凭证,不得计入可用稳定资金,确保风控指标按照业务实质真实、准确、完整计量。
来源:中国证券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敞口怎么计算(风险敞口金额怎么计算)":http://www.ljycsb.cn/dkzs/9196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