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消费金融成功发放数字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下面是证券日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支付宝中邮贷款怎么样
本报记者 李冰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的支持下,中邮消费金融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州分行携手,实现数字人民币消费贷款场景在广州落地,拓展了全流程线上化数字人民币贷款的创新实践。
据中邮消费金融总经理王晓敏介绍,中邮消费金融已成功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发放“邮你贷”个人消费贷款。这标志着数字人民币融入消费金融行业的一次全新应用实践,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离线、点对点、智能合约等优势,进一步实现数字金融闭环,推进消费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
据悉,在数字人民币线上贷款场景中,除线上申请和发放外,客户还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线上还款,借还更加灵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流程线上化、数字化。
(编辑 张钰鹏 何帆)
支付宝上的中邮借钱花,可以相信吗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9月8日消息(记者 王燕珍)网贷骗局的新闻从未间断,原以为这类诈骗手段看多了大家自然会有所防备,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仍有一些人躲过了网贷平台的“坑”,却没躲过“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骗局,近段时间,来自海口、三亚等地的市民接连被骗,被骗金额从6千元到3万元左右不等。9月8日,海南省反诈中心发布提醒,凡是自称贷款平台客服,提供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电话都是诈骗。
典型案例
为消除个人征信“不良记录” 多位市民被骗
8月23日,海口市民赖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征信部门“经理”的来电,称其曾在“360借条”App上贷款,现系统核查发现因还款逾期导致征信有不良记录,如果不消除逾期记录会对征信报告造成影响。赖某表示已经按期还款,没有逾期,但对方直接说出赖某的姓名、身份证、准确的贷款时间等个人信息,赖某便没有怀疑对方的说法,反而怀疑自己确实有逾期可能,随后双方互加好友进行处理。
随后,该“经理”让赖某将“360借条”上贷款额度的界面截图发给他,称其贷款额度使用过多,要求尽快提前还款补充额度,赖某将36700元转账到“经理”指定的银行账户(其实为个人账户),以便消除征信的不良记录。接着,“经理”称操作失败,由于还有其他关联账户未注销,让赖某在微信上关注中邮钱包公众号并注册贷款。这时赖某感觉不对劲,就立即终止操作,然后立即拨打“360借条”官方客服咨询后才知被骗,共计损失36700元。
今年6月10日,刚毕业不久的三亚市民汤小姐接到某网贷平台“客服”的来电,对方要求汤小姐注销学生贷款账号,不然会影响信用,并且要缴纳违约金。
汤小姐本来不相信,但骗子准确说出汤小姐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毕业院校等详细信息,称只要汤小姐挂断电话,就再也没有机会注销学生贷款账号,直接影响征信,而且不断催促汤小姐,让汤小姐本来的疑虑又被打消。最终,在加了对方QQ后,按对方要求下载多个网贷平台App并把贷到的款项转账到指定银行卡。最终,汤小姐一共被骗25500元,还背上一身债务。
同样的,在5月28日,海口市民肖先生也是在接到一通电话后,为了“清除网上贷款额度”,避免影响个人征信,根据对方的要求操作,在某金融平台App里贷款6000元后转到对方的银行卡上,才发现被骗。
手法剖析
据民警介绍,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担心征信被记录污点,会对往后个人贷款等信用行为存在影响,急需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心理,假借可以消除银行不良信用记录,骗取他人钱财。还会事先获取了受害人的身份信息、银行卡等具体信息,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让受害人放下戒备心理,进行精准诈骗。
警方提醒
1.如果已经贷款,只要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个人征信,不会因为有额度就会影响信用。
2.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凡是自称贷款平台客服,提供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电话都是诈骗。
3.保管好个人信息,涉及到身份证号、验证码、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一律保密。
4.接到陌生电话,一定提高警惕。万一不幸被骗,保存相关材料,立即报警。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支付宝中邮贷款怎么样(支付宝上的中邮借钱花,可以相信吗)":http://www.ljycsb.cn/dkzs/9076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