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中腾信app贷款(贷款有哪些app)

中腾信app贷款(贷款有哪些app)

中腾信退出小花科技,黄爽担任董事长,旗下现金贷被指“砍头息”,下面是传销那些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中腾信app贷款

近日,一篇“中腾信宣布将其TO B合作模式升级为2.0,推出金融科技路由器,将与蚂蚁平安争夺千亿市场蛋糕,生态玩法估值可期百亿美金”的稿子引起探长注意到。

文章显示,中腾信已服务中航信托、外贸信托、百信银行等数十家金融机构,有成熟的资金资产对接经验;自营资产小花科技累计撮合资产超300亿,用户规模超过3800万。

探长读财注意到,中腾信定位专注获客与风控的金融科技服务商。2014年1月由中信产业基金等共同投资成立,注册资本1.83亿元。

中腾信官网披露,其服务体系包括智能销售管理、风控技术辅助,以及科技赋能。

智能销售管理——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借款习惯的工薪阶层长尾客户,中腾信以覆盖线上线下的组合销售体系,为金融机构提供全覆盖的智能销售管理。

风控技术辅助——中腾信与多家权威征信机构合作,并加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充分覆盖各类消费信贷人群的信用数据。通过自主研发的决策引擎系统、反欺诈侦测系统及催收系统,为金融机构提供全流程的风控技术辅助服务。

科技赋能——中腾信及小花钱包以声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结合智能风控机器学习方法,为金融机构提升获客及风控效率,提供科技服务和支持。

产品与服务包括智能获客、智能风控、智能机器人、自动建模、一站式信贷解决方案、智能催收。

表面上看,中腾信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但实际上,中腾信的主营业务是现金贷。

中腾信退出小花科技,黄爽接任董事长

探长读财注意到,小花钱包官网资料显示,小花钱包隶属于小花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而聚投诉网站资料显示,小花钱包由小花(厦门)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运营。

企查查资料显示,小花(厦门)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已更名为晓花(上海)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而小花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原小花互联网金融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19日,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法人代表周波,唯一股东为晓花(上海)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晓花科技”)。

“晓花科技”成立于2015年12月30日,注册资本6000万人民币,法人代表周波,股东为西藏山南信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5.14%)、西藏泓杉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20%)、北京中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13.11%)、西藏磐盟创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13.11%)等12个股东。其中,大股东西藏山南信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中信产业基金100%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晓花科技”股东刚刚发生股权变更。2019年11月15日,西藏泓杉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和中腾信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简称:“中腾信”)退出“晓花科技”股东之列。与此同时,董事备案新增张迎昊(董事)、黄爽(董事长)。

据自媒体“新流财经”报道,百度副总裁黄爽(前陆金所执委)加盟中信产业基金,并成为合伙人统管消费金融事务。由此推测,“晓花科技”董事长黄爽与百度前副总裁很可能为同一人。

综上不难发现,中腾信虽然退出“晓花科技”股东之列,但无非是将旗下公司变成关联公司。探长读财注意到,虽然“晓花科技”股权已发生变更,但小花钱包APP简介仍为,小花科技(“晓花科技”)2015年由中腾信出资设立,公司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中腾信的重要支柱。

小花钱包被指砍头息,综合年化费率48%

正如小花钱包简介所述,中腾信的支柱业务是现金贷,而非其宣传的金融科技。

探长读财注意到,小花钱包在聚投诉共有7174件投诉,解决量3983,解决率56%,在黑猫投诉共有576条投诉,已回复36条,已完成投诉30条。

10月29日,网友在黑猫投诉小花钱包强制购买保险,涉嫌砍头息。根据网友描述及截图,其贷款本金10000元,合同金额12519元,贷款起止时间为2019年8月13日-2020年7月7日,贷款期数为10期,借款人意外保障计划142.72元。根据借款协议,2519元为麻袋财富收取的居间服务费(自借款本金总额发放至资金存管户后全部收取),综合贷款成本34.35%。

因该网友未披露还款计划列表,无法计算该笔贷款的综合费率。事实上,即使合同披露综合成本34.35%未超红线,但强制用户购买意外险已然违反监管规定。另外,网友实际贷款10000元,合同金额12519元,其中2519元服务费被麻袋财富一次性扣除,涉嫌强制收取“砍头息”。

上述网友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11月21日,黄先生在聚投诉中腾信阴阳合同、砍头息。

根据黄先生描述,其2017年12月在中腾信APP申请借款38000元,到账金额38000,但合同金额为48900,分24期还款,每期还2229.5元,合计共需还款53520元,目前已还22期,要求平台按照监管规定减除和退还费用并结清账单。

根据其附上的截图,以IRR公式计算,中腾信贷款年化费率为35%,资金撮合方为麻袋财富(原麻袋理财)。

除了被投诉阴阳合同、砍头息,也有网友投诉中腾信“高利贷”。

2019年11月21日,常先生在聚投诉发帖称,中腾信网贷利率高达47.99%,超过高利贷利率标准的两倍。

常先生称,本人于2018年6月份在中腾信申请网贷36000元,一共分18期还款,每期还款2843.52,现已经还款16期,按照真实年利率测算,中腾信年利率已达到47.99%,远远超过法律保护的24%标准,本人已经偿还16期,总共已还款45496.32,按照年利率24%计算,已多还7075.52元利息,现本人要求中腾信退还多付利息或者抵扣剩余两期本金4000元,同时退还本人多付3075.52元利息。

根据常先生描述,借款36000元,分18期偿还,每期还款2843.52元,据此以IRR公式计算,中腾信贷款年化费率为48%。

对此,中腾信回复称,“目前客户的年化费用符合国家规定,并未超过法定的36%。相关费用在申请借款时借款协议有详细写明,均有相应展示并且经客户本人确认无误才能提交借款申请。”

探长读财注意到,中腾信的回复并未获得常先生的认可。他补充投诉称,中腾信不会承认其利率超过法律规定,因为一旦承认那么多受害者都会要求其退还多余利息。如果你们觉得自己正确那就法院见,让法官来算算你们利率到底是多少。

另一位网友在常先生投诉下方回复称,自己遇到的情况与其类似。2017年底,贷款3.8万元,合同显示4.89万,他们为了规避36%红线,将贷款服务费叠加至合同中,这样按照合同计算年利率不超过36%。该网友认为,签了合同并不意味着合规,因为合同本身就违反了规定。

提示购买天下信用29.9元风险报告

探长读财小编下载并注册小花钱包后,页面弹出提示“您有一份风险报告待领取”,点击进入天下信用服务页面,页面提示93%的用户查完后放款时间缩短一半,点击一键查询需支付29元。

报告管家服务协议显示,天下信用隶属于深圳凤凰木网络有限公司。工商资料显示,天下信用成立于2017年5月5日,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法人代表谷国良,股东包括谷国良(持股36.25%)、上海汇熹叁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9.86%)、深圳市百亚升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9.75%)等7个股东。

企查查数据显示,天下信用疑似实控人为谷国良,总股权比例为42.2%。与此同时,谷国良还担任鹏元征信法人代表,持股比例为14.41%。公开资料显示,谷国良公开身份为鹏元征信创始人、总经理。

据自媒体“消金时代”此前报道,购买多头借贷检测、风险检测、网贷逾期等风险监测报告仅需9.9元,但查到相关招投标记录,光大银行的互联网风控数据服务供应商项目中,鹏元征信的反欺诈评分、风险命中服务为0.3元/条。

报道称,被天下信用扣款的情况还出现在弹元宝、弹个花、蓝箭分期、趣花分期、天天速贷等平台。另据消金时代测试,天下信用的风险监测报告包含厚本金融、钱库、取钱快、嗨钱网、聚信众诚等。

探长读财注意到,小花钱包并不强制购买信用报告。与此同时,小花钱包还推荐购买“花卡会员”,根据收费标准,花卡会员季度卡59元,半年卡109元,年度卡199元,生活权益包括5折充花费、6折视频VIP、咖啡立减券、8折看电影等等,金融权益包括优先借款、急速审批、更高额度。

小编既未购买信用报告,也未开通“花卡会员”,尝试在小花钱钱包申请借款,提示暂不符合小花申请条件,推荐榕树贷款、月月花、借钱能手、小狮贷等借款平台。

贷款有哪些app

点外卖时,想领一张外卖券,发现完成借款才可领取;打车时,想领张优惠券,结果需要授信贷款;想在文档里码点字,不小心点进了借钱页面……

现在几乎打开手机上任意一个App,基本都能看到借款入口,当APP都想借钱给你,“原来宇宙的尽头是铁岭,互联网的尽头是借贷。”

截图自饿了么页面。

“手机里的App,99%都可以借钱”

当这句话从越来越多的网友口中说出时,我们会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使用手机时总是被金融产品充斥了屏幕。

“将来,所有的商业巨头都是互联网公司,也都是金融公司。”雷军在2017小米年会曾如此预言。现在看,一语成谶。中新网记者体验众多App发现,绝大部分App如今都提供了借款入口。

除了支付宝“借呗”、微信“微粒贷”、京东“京东白条”、度小满“有钱花”等较为熟悉的借贷产品,电商App中,苏宁有“任性贷”,国美有“国美易卡”,唯品会有“唯品花”。

生活类App中,美团有“美团借钱”;饿了么有“饿用金”;出行类App中,滴滴上线了金融服务,携程、去哪儿有“借去花”、“拿去花”,驴妈妈有“小驴白条”;内容类App中,今日头条有“放心借”,腾讯视频有“小鹅花钱”,芒果TV有“芒哩·好贷”。

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工具类App也来凑热闹。如,美图秀秀出现“借钱”按钮,贝壳找房上线金融服务,WPS有“金山金融”,百度地图、百度网盘是“有钱花”。

截图自美图秀秀页面。

最秀的是各家手机厂商。在手机出厂的时候,就装上了自家的钱包App,小米有随星借产品,OPPO是分子贷,华为钱包和度小满“有钱花”、苏宁“任性贷”以及南京银行、平安银行等合作提供借贷服务。

“排名前100的流量巨头,70%都开始了金融变现。”某咨询机构的金融板块负责人去年的统计结果显示。

不过在变现方式上,不是所有App都能推出自营借贷产品。没有金融牌照或不想组建金融团队的,会选择与持牌机构合作,或者在结算页面等为其他借贷产品导流。

如,众邦银行去年曾表示,3年间,连接了京东、携程、滴滴、58同城等近100家互联网头部平台,与超过1000家金融机构开展了资金合作。

各种App为何热衷放贷?

金融变现热潮下,甭管你是哪个领域的平台,只有拥有一定量级的用户,都誓要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拼命向用户呼喊:你没钱,你得借钱,跟我借!

甚至有的企业为了抢滩金融业务,摆出了“你可以不借,但我不能没有”的架势。

架不住潮流的裹挟。周鸿祎曾信誓旦旦:“踏踏实实做好安全领域的产品,不打算涉足互联网金融”,但他后来也推出了360金融。

但App热衷放贷,对于消费者来说,或许是一份超额的体验负担。“什么App最后都要变成借贷软件吗?我就想简简单单的叫个外卖、打个车,别逼我办信用卡,引诱我借钱。”

“当前我国消费结构正从生存型消费向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品质型消费过渡,消费金融市场巨大。因此,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各类互联网公司高度重视消费金融,并加大投入发展。”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中新网记者解释各类App沉迷消费信贷业务的原因。

奥纬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13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24万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4%。聚焦到在线消费信贷市场规模上,2019年达到6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大幅增长至19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4%。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接近尾声,头部App基本完成用户积累,到了流量变现的阶段。

“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退出,也让互联网企业看到了前者留下的市场空间。”有互联网从业人士表示,手握庞大流量而不做互联网金融,就如捧着“聚宝盆要饭”。毕竟互联网企业前期市场推广和用户增量阶段需要大量投入,甚至是赔本赚吆喝。

大众熟知的互联网头部企业都曾经历过亏损。淘宝花了6年才迎来盈利,美团花了9年,京东则花了12年。滴滴创始人及董事长程维2018年还表示,“2012年成立以来从未盈利,6年累计亏损390亿元。”

APP抢着放贷,警惕居民杠杆率上升风险

据董希淼介绍,部分大型互联网平台,借助支付渠道优势,基于小贷公司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一方面以联合贷款模式获得客户和资产,一方面以资产证券化(ABS)形式拆入外部资金,“小马拉大车”,杠杆倍数急剧放大,业务合规性存疑,系统性风险集聚。

“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11年以来,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持续走高,2011年末至2020年上半年的上升幅度超过31个百分点,居民债务继续扩张的空间已非常有限。

央行报告还指出,在我国消费贷款快速扩张过程中,部分金融机构忽视了消费金融背后所蕴含的风险,客户资质下沉明显,多头共债和过度授信问题突出。2020年以来,部分银行信用卡、消费贷不良率已显现上升苗头。

“一些机构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部分信贷资金未按指定用途使用,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以及股市、债市、金市等金融市场,对贷款用途和流向的监控也成为‘老大难’问题。”董希淼说。

不过,网络借贷的“紧箍咒”不断收紧。2020年7月以来,数个互联网贷款管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相关法规或出台,或已公开征求意见。行业也出现一些变化。如,“花呗”调整了年轻用户额度,微粒贷也下调了消费信贷授信额度。

在董希淼看来,针对消费金融,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行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有助于防控各类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亦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影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腾信app贷款(贷款有哪些app)":http://www.ljycsb.cn/dkzs/9049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