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青岛小微企业贷款(青岛小微企业贷款2023政策)

青岛小微企业贷款(青岛小微企业贷款2023政策)

贷款知识 半岛网 互联网

从“青岛制造”到“青岛智造”平安普惠赋能“专精特新”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下面是半岛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青岛小微企业贷款

近日,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落下帷幕,明确今后五年全市上下全力抓好的十个方面工作时, 首当其冲的就是: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小微企业正是引领产业升级、助推实体经济根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更好地扶持与培育青岛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运用金融政策倒逼转型升级,更好适应当前形势,平安普惠青岛分公司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从“青岛制造”到“青岛智造”转型升级,推动金融服务扩展到更广泛的具有“专精特新”特质的潜力小微企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风控新模式助推青岛小微加速驶入“专精特新”快车道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针对科创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一直存在不足,主要是因为小微企业主一般财务数据较少,没有或很少有抵押资产,缺乏担保等,这就导致小微企业与传统金融体系的风控要求难以对接。平安普惠青岛分公司长期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更了解行业的痛点以及企业需求,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建立与之对应且有效精准的风控模型,打通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之间的血管淤堵成为金融科技重要目标。

李女士在青岛市城阳区开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因前期小程序研发资金投入较多,加之疫情影响客户订单减少,公司面临资金周转困扰。“我们是轻资产公司,仅靠技术专利、行业资质很难获得贷款,普通金融机构审批下来的额度不能满足我们公司的困难。”

平安普惠依托“人+企”立体风控模型,向青岛小微企业主推出了以“微营贷”“宅E贷”为代表的一系列小微信贷服务解决方案,以全线上申请、高效便捷、符合小微经营需求的优势,为科创型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服务体验。青岛的刘女士在平安普惠咨询顾问的专业指导下,成功获得23.8万元的资金支持,公司顺利度过了难关。

通过科技促进金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更能实现小微金融服务的匹配度、有效性和规模化,从而促进小微企业融资费用降低,让“专精特新”培育可持续。平安普惠青岛分公司以庞大的数据网络为后盾,借助科技力量提升风控能力,以“人 企”为方向,多维数据挖掘提高青岛小微企业主画像的精准度,释放信用潜能,帮助科创型企业解决因轻资产、无抵押而带来的融资难问题。

重点行业定向扶助计划 探索服务科创企业新样本

在民建青岛市委会上青岛市委会主委表示,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中,既要有参天大树,也要有遍地的草木乔木、小树小苗,这样才能彼此携手,打造充满生机的创新生态。在“双创”热潮下,不少具有行业经验、专业能力的人才开始自主创业,形成孕育“专精特新”的小树小苗,他们更需要金融服务机构专项支持政策。

青岛的雷先生毕业后就在崂山区大学城旁边开办了一家创业公司,致力于研发新能源汽车蓄电设备。因为研发周期长,资金回笼慢,在科研成果即将投入生产时遇到资金不足的困难。平安普惠青岛分公司在2022年初便对“4+1”重点行业小微专项扶助计划进行了升级,针对青岛经济特点,对批发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科学服务业提供三大扶助措施:一是为重点行业小微企业主借款提额降费;二是还款方式更灵活,方便小微周转;三是更快、更便捷的服务体验。有了资金的注入,雷先生的研发成果便可以顺利投入生产,不仅让他的创业梦想在岛城生根发芽,也点亮“专精特新”企业的星星之火。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普惠还搭建起“AI+O2O”服务模式:在线上,通过打造智能化全线上业务流程,提高服务体验;在线下全国300多个城市、超5万人的线下服务团队,为小微企业主提供综合性咨询服务,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了解小微企业主的最新融资需求,解决小微企业主信息不对称和数字化能力不强问题。

未来,平安普惠青岛分公司将贯彻落实国家和政府关于促进“专精特新”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为目标,为青岛小微企业主提供一站式、顾问式、定制化的服务,用更“省心、省时、省钱”的融资服务,为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青岛小微企业贷款2023政策

日前,青岛农商行披露了该行涉及青岛前首富3.5亿元贷款合同纠纷的最新情况。

4月28日,青岛农商行发布的《关于诉讼事项的公告》显示,该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该行第三大股东“巴龙系”旗下巴龙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巴龙建设”)偿还3.5亿元借款本金,及近1770万元逾期利息、罚息等费用。

同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了青岛农商银行的两张罚单:因涉及公司类贷款风险分类调整不及时等多项贷款业务违规,该行合计被处以3187.27万元处罚。

近日,青岛农商银行的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度也随之披露。数据显示,2022年,该行净利润同比降幅达24.41%,不良贷款率同时也较大幅度抬升。同时,对比去年6月末,该行去年下半年资产总额还出现“缩表”。不过,积极的信号也在出现,今年一季度该行营收、净利润增速回正,不良贷款率小幅回落。

状告青岛前首富,3.5亿元贷款已成不良

日前,青岛农商行发布了包括涉诉讼事项、2022年年报、2023年一季报在内的一系列公告。

其中,涉诉事项主要是该行香港中路支行就与巴龙建设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据公告披露,申请执行人香港中路支行向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近日法院已经受理。

根据青岛农商行公告,该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包括要求巴龙建设向香港中路支行偿还借款本金3.5亿元,及逾期利息、罚息等合计约1769.57万元(另一部分逾期利息按借款合同约定计付至实际付清之日止)等8项内容。

而青岛农商行在公告中解释称:“已对本诉申请执行的贷款计提了相应贷款损失准备,预计不会对本行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巴龙建设和巴龙集团同属“巴龙系”旗下企业,两家公司互相参股,该集团是以服装和房地产业务起家,其创始人姜俊平曾为青岛首富。“巴龙系”企业的版图涵盖金融、国贸、平台经济、冷链、食品、服饰、建设等板块。2022年下半年开始,“巴龙系”企业的流动性风险逐渐暴露。

券商中国记者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披露数据梳理,截至目前,仅以巴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涉案被执行标的,就已合计多达16.09亿元。

根据青岛农商行2022年年报,截至去年末,巴龙集团与巴龙建设作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为7.20%,位列青岛农商行第三大股东,且上述股权中的大部分已被质押。

据青岛农商行披露,截至去年末,巴龙集团及其关联方在青岛农商行的授信额度和用信敞口余额均为12.45亿元。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上述12.45亿元的用信敞口余额中,也包含了巴龙建设的3.5亿元贷款。

多项贷款业务违规,合计被罚3187万元

就在上述公告披露的同一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的2张行政处罚信息表显示,青岛农商行涉及多项违规合计被处以罚款3187.27万元;同时,7位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罚款合计71万元,其中,该行原副行长李春雷被给予警告处罚。

具体来看,青岛农商行的违规事由包括:公司类贷款风险分类调整不及时、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审慎、贷后管理不审慎等;另一张罚单显示,该行同业业务授信管理不审慎等。

同日,青岛农商行在其官方微信发布了《关于监管处罚事项的通告》,回应了上述罚单及整改情况。

青岛农商行在该通告中表示:“监管部门对我行及相关负责人员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本次处罚相关业务主要发生在2020年以前,多数问题已经完成整改。”该行还表示,以监管检查发现问题整改为契机,持续深化结构调整,不断强化合规管理,促进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去年下半年资产“缩表”,不良贷款抬升

青岛农商行发布2022年财报显示,该行去年经营业绩明显承压,实现营收99.44亿元,同比下降3.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7亿元,同比下降24.41%。

与此同时,该行总资产在去年下半年出现“缩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该行资产总额为4347.9亿元,较2022年6月末的4442.12亿元减少了94.22亿元,较2021年末微增1.01%。

不过,今年一季度,积极信号也开始出现,该行3月末资产总额4632亿元,较年初增加285亿元,增长6.54%;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重回“正”轨,一季度实现营收26.72亿元,同比增长7.23%;归母净利润9.94亿元,同比增长5.58%。

拆解青岛农商行2022年的收入构成,该行去年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6%至78.39亿元,非利息收入同比下降6.39%至21.05亿元。

对于有关收入的下降,该行解释称“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受贷款重定价效应及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下降,净息差收窄”。年报显示,该行净息差同比下降16个基点至2%。

资产质量上,去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有明显抬升。其中,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加30.3%至52.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19%,较2021年末上升0.45个百分点。截至今年3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为51.16亿元,不良率为2.09%,较去年末有所下降。

从细分行业的不良贷款来看,2022年末,青岛农商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5.19亿元,占比达35.73%,不良率达6.1%,较上年上升了2.66个百分点。该行称“不良贷款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022 年房地产市场及上下游仍处于调整期,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不良贷款有所上升”。

2022年,为加强不良资产核销及处置力度,该行计提的发放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为 45.9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8.62 亿元,占营业支出的比例为58.7%。拨备覆盖率上,该行去年末为207.63%,较上年下降24.14个百分点。

对不良资产的核销,也给该行资本充足率带来一定下行压力。截至今年3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84%、11.1%和9.54%,分别较去年末下降0.34、0.31和0.23个百分点。

由于去年业绩承压,该行也表示计划2022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股,不转增股本。对于不分红原因,该行解释称:一是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受到一定影响;二是加大风险处置力度,提升预期信用损失计提水平,夯实未来风险抵御能力;三是提高本行资本充足水平,留存的未分配利润将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责编:李雪峰

校对:王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青岛小微企业贷款(青岛小微企业贷款2023政策)":http://www.ljycsb.cn/dkzs/9041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