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捷信在哪里申请贷款(捷信怎么才能只还本金)

捷信在哪里申请贷款(捷信怎么才能只还本金)

贷款知识 大华观察 原创

捷信消费金融 成也高息败也高息,下面是大华观察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捷信在哪里申请贷款

近段时间以来,有关捷信消费金融发放高息贷款的投诉常现于媒体报端。就在3月27日,凤凰网财经曝光了一起捷信消费金融高息贷款案。

实际贷款年利率近40%

据凤凰网财经报道,2019年7月26日,当时24岁的张芳因家庭装修需求,在捷信消金业务员的推介下,与该机构签订贷款合同,申请消费贷款30000元,贷款期限48个月,月贷款利率2%,月客户服务费率1%,折算年化综合息费率为36%。

据张芳介绍,截至目前她已还款43期,每期还款1187.33元,连本带利再加上服务费已还款5.1万,但依然还没有还完贷款,于是找平台协商退回超24%的费用并结清贷款,但捷信消费金融不同意。

无独有偶,今年3月中旬,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一桩民事一审判决书显示,因为实际贷款年利率近40%,消费者申请提前还款还被捷信消金拒绝,最终双方对簿公堂。

该案件中,时年21岁的被告尚某妍于2018年1月6日向捷信消金申请贷款,约定贷款本金43000元,分54期偿还,每期还款1710.61元,月贷款利率2%,月客户服务费率0.143%,月贷款管理费率0.808%,折算年化综合息费率36%,此外还有月客户保障服务包手续费77.83元,月灵活还款服务包费15元,实际贷款年利率近40%。

张芳与尚某妍的遭遇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捷信金融的投诉就达到了75173条,其中大多数投诉几乎都与高息贷款与暴力催收相关。实际上,捷信消费金融高利率问题由来已久,其商业模式就是靠高利率来维持运作的,这也导致捷信消费金融在互金崛起后“兵败如山倒”。

成也高息 败也高息

捷信消费金融是老牌老牌消费金融巨头,母公司捷信集团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捷克,在全球9个国家拥有超1.4亿客户。

2004年,捷信消费金融业务正式进入中国,2010年获得中国消费金融牌照,成为国内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也是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得益于先发优势,还有消费金融牌照带来的市场壁垒,捷信消费金融早期依托广泛的线下业务布局与人海战术迅速吞下中国大部分消费金融市场。

2019年年末,捷信消费金融总资产突破千亿元,达到1045亿元,成为当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唯一一家千亿级公司,这也是捷信消费金融维持高利率的底气,捷信消费金融部分高层曾一度自信的认为巨大的市场份额将为其创造足够的竞争壁垒。

然而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时代的到来,捷信消费金融原先通过庞大的线下渠道构筑竞争优势荡然无存,以往“高利率解决一切烦恼”的模式早已不适用。

2019年,国内消费金融牌照迎来“开闸”,随着小米、平安、蚂蚁等相继入场,牌照带来的竞争壁垒也逐渐消失。这些后来的玩家依托互联网渠道,可以提供比捷信消费金融利率更低,操作更便捷的产品,消费者在选择借贷产品自然会“货比三家”。

而捷信消费金融由于庞大的线下渠道使其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利率无法降下来。更重要的问题是捷信消费金融一直秉承现金分期业务的运营法则,即高利率覆盖高风险并创造高利润,使其错过了线上化转型的最佳窗口。

到2017年捷信消费金融才开始谋求向线上模式转型,并开启了一轮轮残酷的裁员,结果隔三差五就与员工对簿公堂。

短短一年时间,捷信消费金融便陷入困境,2020年净利润1.36亿元,较2019年同比下滑近九成,总资产规模缩水至652亿元。此后捷信消费金融未能挽回颓势,捷信集团母公司PPF公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捷信在中国消费贷款业务总收入同比下降了66%,减少35.56亿元;利息净收入总额同比下降72%。2022年上半年,捷信集团消费贷款业务来自中国区的总营收为18.04亿元;利息净收入总额为9.54亿元。

另据北京商报报道,目前捷信消费金融线下业务基本处于瘫痪状态,线上自营贷款产品疑似停摆,2022年4月捷信消费金融已确认转让牌照。

捷信怎么才能只还本金

文/肖望

消费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驾马车,消费金融为促进消费提供了动力。

华兴资本预测,到2020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达到40万亿元,银行之外的第三方消费金融公司将占10%的市场份额,约4万亿。

“资金、风控、场景是长期持续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三大核心要素。”消费金融业资深人士介绍,资金决定业务规模,相较银行机构,消费金融公司等市场主体不能吸收存款,容易遇到资金瓶颈,构建多元融资渠道成为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超高资产分散度

为改善优化消费金融发展环境,今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发展个人汽车、消费、信用卡等零售类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信贷存量,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提升消费信贷供给能力,拓宽消费金融机构多元化融资渠道。

在此背景下,近期,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捷信”)尝鲜资产证券化(ABS)产品,捷信首次作为发起机构及贷款服务机构开展的ABS产品——“捷赢2016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成功发行。

该期ABS规模超过13亿元,面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合格机构发行。大公国际及中债资信对该期资产支持证券优先A档和优先B档评级分别为AAA和AA+,金额分别为9.60亿元和1.70亿元。发行额的13.55%为次级,由捷信持有。

资料显示,该期ABS包含的贷款笔数为41.42万笔,单笔贷款平均本金余额为0.32万元,单笔贷款最大未偿本金余额为5万元,未偿本金余额在5000元及以下的贷款笔数占资产池总笔数的90.56%,这是目前市场上入池资产分散度最高的ABS产品之一。业内资深人士表示,贷款金额的高分散度可以显著降低由于单笔贷款违约带来的损失风险。此外,借款人所属地区涉及24个省市,最大地区贷款余额占比为9.97%,区域分散度也很高。

基础资产来自于捷信金融为用户提供的商品贷和消费现金贷,全部为信用贷款。但在捷信的风控技术下,资产质量在消费金融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加上分级结构设计下次级比例较厚,在当今国内“资产荒”背景下,该期产品受到银行间市场投资者的青睐。

在路演及簿记建档阶段,投资者反响热烈,最终以优先A档超额认购2.4倍,优先B档超额认购2.6倍圆满完成发行。

构建多元融资渠道

据了解,该期ABS融资利率低于传统融资方式,将显著降低捷信的融资成本。

这一融资渠道的打开对于业务处于快速上升期的捷信相当解渴。作为银监会批设的首批4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中唯一的外资公司,捷信目前在中国的业务已覆盖29个省份和直辖市,超过280个城市,拥有超过5万名员工。通过逾11.5万个贷款服务网点,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700万人次。这一服务范围仍在迅速扩大中,资金的支持至关重要。

更重要的是,“捷赢一期”为捷信继续发行ABS打下基础。笔者了解到,银行间ABS融资成本相对更低,但发行门槛较高,在资产质量以及发行人资质上都有严格的要求。首期发行产品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较多。

捷信方面表示,接下来会更加重视ABS这一渠道在优化公司资金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方面的作用。正在向央行申请注册额度,接下来,捷信金融发行ABS的频率将加快,为捷信持续不断补充低成本的资金。

“我们致力于提供更低廉的消费信贷产品和更好的客户体验,让更多的客户享受无法从传统银行获得的普惠金融服务。”捷信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翁德雷·弗里德里奇(Ondrej Frydrych)表示。

融资成本的降低将传导给终端消费者使其受益,一是降低消费者的产品利率,同时捷信有更多能力和空间开展让利活动。

捷信在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率先推出零利息消费金融产品。比如 “0-0-6” 贷款产品,首付最低0元起、0费率、分6期还款,最高贷款金额为1000元。这也是该公司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途径之一。

捷信已基本构建起多元化融资渠道,包括股东存款、信托融资、银行贷款、资产证券化等途径。

翁德雷表示,捷信的股东致力于开拓中国市场,在未来几年还将持续追加投资。同时捷信会扩充融资类型,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融资,获得更高的授信额度。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捷信在哪里申请贷款(捷信怎么才能只还本金)":http://www.ljycsb.cn/dkzs/8749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