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场利率通俗说法的真相,下面是爱学习的陈火火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年化利率是什么意思
有一个现象,如果有咨询过贷款利率的朋友,细心观察会发现,银行和贷款中介给出的说法有时候会有所差别。银行工作人员的表达一般是一个百分比数字,比如说“年化5%”、“年化14%”,而贷款中介人员会说出多少厘,多少分。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本文小陈简单解释说明一下。
小陈认为,两种表达方式无对错之分。其中一种是官方法律上的表达方式,而另外一种是民间市场通俗的表达方式。
银行的对外宣传文件是非常严谨的,因此解释贷款产品利率时大多数情况都是按官方百分比的方式来展示。举个直接的例子,现在央行规定LPR就是这样的表达形式,4.45%。(现在最新消息说,LPR还会下调)。这个百分比是以年为周期来计算利息的,因此解释是一般都是加上“年化”二字。比如贷款100万,年化4.45%的利率,代表的利息就是每年1000000*4.45%=44500元。
利率另外一种是民间市场通俗的表达方式,多少厘,多少分。1分=10厘。还是以例子来直接说明,比如贷款100万,每月3厘的利率,代表的利息就是每月1000000*0.3%=3000元。民间利率一般是以月为计算。
回到上面LPR年化4.45%,折算成民间利率就是4.45%/12≈3.7厘。
以上都是通过利率直接计算利息金额的方法。无论通过官方利率和民间利率,都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每个月需要还款的利息金额。但是,有时候各位按这个方法计算利息,金额跟实际的还款计划表列出的不一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忽略的一个前提,就是还款方式。
现在银行贷款产品的还款方式各种各样,有先息后本、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灵活还款等等。其中先息后本和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最为常见,以下小陈就针对这两种还款方式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先息后本的还款方式,以上的计算方法是可以行得通的,计算出来的结果会跟还款计划表一致。先息后本,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月只需要还利息,本金到最后一期还款。这种方式在整个贷款在供期间,贷款剩余的本金的没有变化,只要每个月的利率不变,那么贷款利息金额就不会有变化。因此用年化利率除以12就能得出月利率。
然后就说说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这种还款方式每个月都需要还款一部分本金+利息,加起来总金额每个月相同。但是如果各位仔细观察还款计划表里面的每个月本金和利息金额的组成,就会发现每个月的数字都不一样,此消彼长。下面截图一个等额本息的还款计划表参考。
从上图可以看出,每个月的月供总额不变都是10340元,但是月供本金却每月在增加,月供利息每月在减少。原因是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每个月都会重新核算一次利息金额,第一个月已经还上了部分本金,那么剩余未还的本金就会减少,然后第二月就会以剩余未还的本金来计算利息,因此每期计算的利息的本金金额不一样,利息也就不一样了。银行系统根据一套复杂的计算公式,在保证每个月本金+利息总金额一样的前提下,来算出每个月需要减少的利息和增加的本金金额。在这种情况下,用一开始提到的利率来计算每个月的利息金额是行不通的,而且月利率也并不等于年化利率除以12。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同样是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贷款中介都是一开始就确认好了月利率,直接计算出来每个月的还款本金和利息都是一样的?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如果用一开始的方式计算出来的利息金额,其实是平均月利息金额。用平均月利息金额乘以期数,得出的确实是总利息金额,只不过中介隐瞒了利息从多到少的变化。这部分中介担心客户清楚整个的还款计划表,会纠结一开始供款的期数大部分都是还利息的情况,导致业务没有做成,因此没有说清楚。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不专业的中介连本身自己也不懂的情况。
综上,小陈只是简单给各位做个分析,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更深层次的逻辑可以私下交流。
年化利率是怎么算出来的
“利率”(interest rate)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反映了一个经济体内资金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以及它所承担的金融风险,从而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趋势。利率有多种形式,但其本质就是资金的价格。
费雪效应中,利率分为名义利率i和真实利率r,它们与预期通货膨胀πᵉ的关系为:i=r+πᵉ。
名义利率:是银行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是银行的挂牌利率。
真实利率: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名义利率。可贷资金市场中,可贷资金的供求取决于真实利率;外汇市场中,本币利率iᴰ上升,则本币升值;商品和服务市场均衡状态下真实利率与总产出的联系用IS曲线表示,真实利率上升会导致总产出下降。
按照投资期限长短划分,可以将利率分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短期利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即货币市场上的利率。央行一般会控制较短期的利率,比如美联储、英国央行、欧央行控制隔夜拆借利率,对银行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利率。通常所说的加息、降息指的就是对这个1天的隔夜拆借利率进行调节。中国央行主要控制逆回购利率(7天的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3个月到1年期)、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LPR。
长期利率:一年期以上的市场利率,即资本市场的利率。利率机制是由债券市场决定的,长期利率就是由债券价格倒推出来的。现行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主要为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各金融机构主要参考LPR进行贷款定价,2020年个人住房贷款也调整为LPR定价方式。
利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风险溢价、无风险利率、银行利润。所以通常我们说的贷款利率(如房贷、经营贷、消费贷)=风险溢价+无风险利率+银行利润。
无风险利率:是指一年期的国库券或银行存款利率。通常较大经济体政府近似认为无风险,他们发的不同期限债券对应的利率可以看作是该政府该货币对应期限的无风险利率,是该经济体的根基。如中国国债、美国国债、日本国债、德国国债对应的利率,可以近似视为对应货币的无风险利率,这些政府债券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交易。中国常用的无风险利率有三种:国债收益率、定期存款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风险溢价就是无风险收益和承担风险收益的差额,是对投资者承担风险的补偿;是对投资者自己承担风险的补偿。
银行利润是由市场竞争和银行自身情况决定的。
既然经济体中每一期国债都对应一个无风险利率,那么把这些无风险利率画在以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利率的坐标图上,就形成一条曲线。即货币的无风险利率曲线(yield curve)。
收益率曲线:无风险利率曲线也叫收益率曲线。利率是所有投资收益的一般水平,所以经济体里的核心利率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是整个经济体的基础和标杆。这条曲线通常是向上倾斜的,即长期利率水平高于短期利率水平,因为时间财富效应、流动性风险补偿、通货膨胀风险补偿等。
但有时候也会出现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比如10年期国债利率低于2年期国债利率,这种现象被称为利率倒挂或者收益率曲线倒挂。
利率倒挂:长期利率水平低于中短期利率水平的现象。原因是预期长期经济疲软,央行会维持低利率政策,因此长期利率更低;而中短期危机局面中,资金紧张,流动性紧张,引发中短期利率上升,出现利率倒挂的情况。
不论贷款还是理财,在产品介绍时通常会出现年化利率、年利率,二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年化利率:将当前的利率(日利率、月利率)换算成年利率后,假定我们投资期限为一年会获得的收益。是产品短期收益的年化显示,是一种预估的收益率。年化利率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期限不足一年的各种投资和贷款产品中,它是将利率按年计算,以便比较不同期限的投资或贷款的收益或成本。公式为:年化利率=(利息÷本金)÷投资天数×365×100%。
举例:借1万元,用7天,支付40元利息,计算年化利率:(40/10000)/7×365×100%=20.8%
年利率:年利率是以年为周期的利息占比,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把钱存/贷一年,到期后利息与本金的实际比率。只有在未来收益一直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年化利率才会等于年利率,但是年化收益通常是浮动的。
“回报率”、“贴现”、“复利”也是投资中经常用到的概念。
回报率:衡量一个人在一个特定时间段持有某种债券或其他有价证券所获得的收益的指标。等于利息收入与资本利得(有价证券价值变动的总和占购买价格的比率)之和。
举例:计算面值为1000元、息票利率为10%、购买价格为1000元、持有1年后以1200元出售的息票债券的回报率:R=(100+200)/1000=30%
贴现:未来收入在今天的价值。英文discount,有打折的意思,意味着价值会随着时间减少,今天的100元比明年的100元更值钱。计算公式为:PV=CF/(1+i)ⁿ
举例:利率为15%,计算2年后的250元的现值是多少:PV=250/(1+0.15)²=189.04
复利:复利是与单利相对应的经济概念,单利的计算不用把利息计入本金,复利是把利息并入本金重复计算。复利终值计算公式为:F=P(1+i)ⁿ 其中P—本金,i—利率,n—投资期数
举例:某投资每年获利10%,若以单利计算,投资10万元,每年可赚1万元,十年可以赚10万元,本息和是20万元。若以复利计算,十年可以赚16万元,本息和是26万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年化利率是什么意思(年化利率是怎么算出来的)":http://www.ljycsb.cn/dkzs/8673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