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不废话」骗局:来来来,测试一下你的贷款额度,下面是干货不废话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查询个人贷款记录
大家好,我是“干货不废话”的阿鱼。
生活中经常收到的短信、APP中经常看到的链接,说“点一点测试一下你自己的贷款额度”。很多人出于好奇心,想着反正就是测试一下,利率高我不办理就行了,又不会有什么损失。
错!
一旦你点击了链接,填写了个人信息,你就会在两个方面受到影响:
一、你的征信报告中就会体现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申请贷款查询记录1次。这个查询记录过多,是会影响你正常办理贷款的(当然不是说绝对,各家金融机构的制度存在差异)。
二、你的个人信息会被别人获取,可能会产生短信骚扰、电话广告,甚至是网络贷款等后果。
总的来说,阿鱼建议各位:
一、不要轻易点击短信链接、APP链接,尤其是让你填写个人信息,涉及金融业务的那种。有的时候你甚至要点开字体很小的协议内容仔细查看,因为可能会有对你不利的授权操作。但是我相信99%的人都懒得点开逐条仔细查看,这个我也能理解,这个时候,办理业务选择大平台、大品牌的话,如某付宝、某信等,大概率是不会上当的。
二、没事别好奇去查自己的额度,每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你个人征信的一次查询。道理很简单,没有查征信,平台如何得出一个合理的贷款金额呢?
三、很多人因为网上点的太多,导致自己的征信报告“花了”(就是查询记录过于集中、过于频繁),严重影响了房贷、公积金贷款、政策福利性贷款的办理,才后悔莫及。目前来说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是自己慢慢等待,五年之后信息更新也许会消失掉。对,我说的是也许。
道理很简单,但是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不少人深受其害,这也是阿鱼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希望大家活学活用,真正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征信。这里是“干货不废话”,传播纯干货,欢迎关注、点赞、收藏、转发、评论。
「干货不废话」宁可借钱,不要借信用卡给别人
「干货不废话」注意,信用卡销卡≠销户
「干货不废话」警惕!花钱就能修复征信?
「干货不废话」个人如何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
「干货不废话」小心!与征信有关的常见骗术
「干货不废话」教你看懂征信报告里的逾期信息
「干货不废话」我只有1张信用卡,为什么征信显示账户数是5个?
怎么查自己欠了多少网贷
关于征信报告怎么查,很多人向我提出了疑问,于是我干脆写一篇详细的查询步骤,可以回答所有人的问题。
征信报告查询分为机构查询和本人查询,机构查询是你点击网贷查看额度、申请贷款、信用卡提额等等场景下,授权金融机构去查询你的征信进行评级从而决定是否予以批准你的申请且决定你的额度。
本文详细说明的是本人查询的步骤。
本人查询方式分三种:
1⃣️人行网点()
地图搜索中国人民银行(⚠️人行=央行,不是中国银行)
人行网点仅提供自助查询,需要去征信报告自助查询机查询并打印,如果你历史借贷行为较多、信用卡较多,那么打印的征信报告页数可能有几十页。
提示一:页数多不要慌张,只要没有逾期,那么征信情况就是良好的。但是未来要合理控制借贷数量、信用卡数量,太多的话征信被称之为花户。
提示二:人行和银行不同,只在工作日上班,不要跑空。
提示三:自助查询需要身份证➕人脸识别,请携带身份证本人前往。
2⃣️网上查询()
网络搜索征信中心,点击中下方的「互联网个人信息服务平台」
进入后在当前页面注册、登录,申请信用报告即可。
提示一:网络查询24小时后才可以查看信用报告。
提示二:网络查询为简略版,可用于了解大概情况,例如需要征信修复等场景时,简略版获取不到太多信息。
3⃣️第三方查询()
第三方查询指的是一些金融机构也会提供查询的入口,我不推荐第三方查询。
第三方查询的逻辑是你授权机构去查询你的征信,机构获取征信后生成一份征信报告给你查看。
所以第三方查询本质上属于机构查询,可以当天获取你的征信报告,速度较快,但我们都知道征信报告中如果出现太多的机构查询,银行会判断你频繁申请金融产品,比较缺钱,短时间再去银行申请借贷,有可能被拒绝,
而且还有个数据隐私的问题,通过第三方查询征信,征信记录会被三方机构保留。
以上是征信报告查询的三种方法,再次重申,不推荐第三方查询。
关注我,下期教你阅读自己的征信报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查询个人贷款记录(怎么查自己欠了多少网贷)":http://www.ljycsb.cn/dkzs/8654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