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银行披露2022年报:坚持服务小微赛道 贷款存款双双增长近30%,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客户管理系统
4月28日,网商银行发布2022年年报,报告披露,成立以来已有超5000万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者获得该行信贷服务,小微融资成本连续5年下降。2022年其资产规模达4411亿元,贷款、存款双双增长近30%,实现年营收157亿,净利润35亿。
各项核心经营指标显示,网商银行在小微普惠金融赛道仍领跑于民营银行,并在2022年小微经营者受实体经济下行周期惯性影响,经营状况及还款能力触底的背景下,保持资产质量稳定、经营效益提升,全年经营获得稳健增长。
新增用户8成首贷,中西部增速更快
记者注意到,网商银行开展普惠金融最重要的目标与此前一致,仍然是填补“空白领域”和“薄弱地带”, 在金融服务覆盖相对薄弱客群及区域,相关业务数据亮眼。
截至2022年末,网商银行成立以来历史累计服务小微客户数超5000万,其中,当年新增贷款客户中,超80%为首次在商业银行取得经营性贷款,起到了有益补充作用。
其总服务用户数中县域客户占比近一半。累计发放贷款增速前10的省份为宁夏、安徽、内蒙古、山东、山西、河北、甘肃、陕西、重庆、新疆,其中7个属于中西部省份或自治区。
综合融资成本连续5年下降,小微群体经受住考验
受疫情影响,过去一年,小微经营者抗周期能力差、发展信心不足的问题凸显,其有效贷款需求、还款能力都受到影响。
但是,年报显示,2022年网商银行仍然逆势加大了对小微经营者的支持力度,发放贷款及垫款2282亿,同比增长29%,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履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同时,网商银行也承受了相应经营压力。
不过,得益于稳健经营的理念和风控能力,网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94%,相比于2022年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2.18%,仍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尤其是考虑到其无抵押纯信用贷款的属性,这一数字更为难得,也很好地支持了后续的持续稳健经营。同时,在2022年小微群体在经营状况触底背景下,风险表现依然良好,可见小微经济的韧性犹在。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主力军,为共渡难关,网商银行还采取了稳额提额、减免利息、延期还款等一系列举措,包括:为100万加盟连锁商家、500万优质商圈商户及500万专卖许可资质商户重点稳额、提额;为306万户小微经营者发放了免息券或减息降价,为36万有特殊困难的小微经营者提供延期还款、续贷或重组方案。
总体而言,年报称网商银行支持小微降低融资成本,2022年综合融资成本下降61bp,实现连续5年下降。
坚持服务小微,获社会各界支持
由于在小微金融领域的出色表现、核心经营指标保持稳健增长,网商银行获得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共同支持和服务小微。
年报显示,网商银行连续三年为全国工商联指导的“助微计划”的发起银行,三年来120多家同业金融机构参与到“助微计划”中,一同服务和支持了数千万小微经营者。
政企合作进一步提速。在全国,网商银行已与13个省份的省级厅局及超过1200个涉农区县合作,发展县域数字普惠金融;超过32家省级税务局与网商银行开展银税互动业务,合作政府性担保公司已覆盖21个省市,在银税互动与政府性担保业务的覆盖范围仅次于国有大型银行。
此外,由于过去对小微群体的扶持,网商银行得到央行普惠信贷政策工具补贴支持,用于其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及利息减免等,帮助小微经营者降低融资成本,助力其发展,恢复经营活力。
加大技术投入,三只“科技鸟”均有突破
作为一家科技驱动发展的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2022年持续加大信息科技投入,技术投入同比增长33%,其首创的“大山雀”卫星遥感技术、“大雁”数字供应链金融系统、“百灵”人工智能风控系统,均有新的进展和突破。
用于农村金融的“大山雀”,将果园、大棚等形态纳入可识别范围,累计已为120多万种植农户提供便利的数字信贷支持;用于供应链金融的“大雁”,签约接入的品牌企业已超过1000家,并进入电动出行、光伏、医疗健康等行业,支持专精特新、国产替代等领域的小微企业。同时,升级贷款供给模式,“百灵”已能支持70多种自证任务,超过600多万客户使用,成功提额客户,平均额度提升4.5万元。
通过科技发展及开放合作,网商银行持续扩大小微服务面,增强金融获得感。谈及未来,网商银行董事长金晓龙在年报致辞中表示,将在满足小微客户融资需求可得性与普惠性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努力成为“小微的首选银行”。
本文源自证券之星
信用卡电销精准客户资源
蓝鲸保险注意到,近期,招商银行信用卡推出“刷刷保”业务,将信用卡消费与重疾险保障挂钩,消费金额可累积为保额,收取消费金额的0.1%或0.3%作为保费。业内人士指出,保险产品与信用卡挂钩已不是新事,包括开卡送保险、累积消费送保险等方式,此前均有浮现,招行此举,意在用户运营,增加用户活跃度以及黏性,以及为后续保险电销筛选用户。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承保方的太平财险更多充当了供应商属性,提供与银行对接的保险产品,可为重疾险销售增加渠道,但由于招行直接目标并非保险产品推广,是否能实现较好的业务量,难以判断。保险公司能否获得更多潜在保险用户名单,进行转化,也需要时间检验。
刺激用户活跃度,招行信用卡消费端“搭线”保险
细化来看“刷刷保”计划,其以招商银行信用卡持卡人每期账单金额的100%作为保额,收取每月消费金额的0.1%(40岁以下)或0.3%(40岁以上)作为保费,当期保额有效时间为1年,保额最高可累计至80万元,投保年龄为6个月至65周岁(含)。
同时,招商银行信用卡还给出系列诱客条款,包括,0门槛加入,加入后可随时申请线上退保;覆盖主流高发的65种重大疾病,一次性全额赔付;可享受重疾就医绿色通道服务,以及全年电话医生等附加服务;保额累计至10万时,可领取健康体验套餐等。
举例来看,加入该计划后,40岁以下的信用卡持卡人,产生1万元账单金额,扣取保费10元,次日保单生效,保额即为1万;次月不产生消费,则不扣取保费,保额仍为1万;再度产生消费时,按原规则扣取保费,并将消费金额计入保额。
事实上,信用卡与保险产品的触点,并不限于此。早前,即有中国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推出开卡或满足消费条件后,附赠账户盗刷险、意外险、健康险等功能服务。
2018年,中信银行联合中民保险经纪推出联名信用卡,当月账单周期内有效刷卡消费金额自动转为中民健康保险计划保额(意外身故及伤残险+恶性肿瘤),每月自动投保,持卡人无需支付保费,全年累计获赠最高300万保额的保险。
“招行此举显然有不同的针对性”,一位咨询业内人士向蓝鲸保险分析称,举例来看,中信银行与中民保险经纪的联名信用卡,重点在于以保险保障为“噱头”刺激消费者办理信用卡,也就是俗称的开新卡。而招商银行推出的保险计划,则更多归属于用户运营,刺激消费者绑卡消费,加大使用频次,提高用户活跃度,“面对第三方支付的挑战,信用卡中心也在强化自有平台和渠道建设,以及流量经营合作”。
该位咨询人士进一步指出,譬如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借贷功能,已经一定程度影响到信用卡的使用率,“银行势必需要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完善用户体系”。
“从用户运营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常规状态,包括增加用户黏性以及用户活跃度”,新一站保险网总经理国婷丽对蓝鲸保险分析道,其举例称,这一模式与早前的微信走步领保险类似,“是与场景相融合,附加保险的方案”。
“银行消费金额以及保险产品,都是综合金融服务的一部分,可以在相当多的场景进行结合”,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银行通过与保险公司牵线推广,也能通过广告投放与用户的浏览点击,精准捕捉到用户的保险需求,提升信用卡电销用户质量,为后续保险电销做铺垫。
保险公司充当供应商,业内:销量、转化量存不定
那么,这一商业模式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目光聚焦到保险产品端,从承保端来看,该款“刷刷保”重大疾病保险,适用条款为太平财险重大疾病保险(E款),报备文件号为太平财险(备-健康)[2015]主10号。截至12月10日晚间,约12万人次加入该保险计划。
招商银行2019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招商银行信用卡移动端掌上生活APP累计用户数达8083.94万户,月活跃用户3928.48万户,相较之下,参与的用户比例并不算高。
“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完全覆盖用户”,国婷丽表示,招商银行更多从用户运营的角度去进行计划推广,“无论是保费规模还是通过保险产品获得的佣金,都不是直接目标,而是去唤醒更多的沉睡用户,或是刺激某项运营的KPI指标”。
蓝鲸保险注意到,“刷刷保”在推广视频中,也打出“超低保费,相比市场主流重疾产品,价格优势显著”的口号。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说法并不能完全成立,一方面,任意两款保险产品并不能简单直接比对,另一方面,保险产品的价值,除保费高低的直观体现外,还有产品所覆盖的附加服务,很难用价格拆分来比较。
对于招商银行来说,用户运营诉求高于经济效益,那么,保险公司又能有哪些收获?
从用户画像来看,以2019年10月末流通用户为样本,招行信用卡目前6000万持卡人中,90后占比近40%,超过2400万,主要分布于一至四线城市。
“相对来说,年轻用户重疾险发病率相对较低,受限于消费能力,保障额度同样有限”,一位保险业内人士提醒称,从逻辑上来讲,部分惯常使用信用卡进行大额消费用户,或累计较高保障,一旦出险或导致赔付金额高,也是承保的潜在风险点。在其看来,太平财险与招行信用卡对接,只是为产品销售增加一条流量渠道,“最后达到怎样的量也不好说,招行的目标并不在于保险产品推广”。
“保险公司更多充当了供应商属性,提供与银行对接的保险产品”,在国婷丽看来,太平财险与招商银行携手合作,参与到运营活动,也能佐证产品在性价比、服务属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但保险公司能否从这一活动上获得更多的潜在保险用户名单,或者说更优质的客户进行转化,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国婷丽进一步分析称,能否很好进行转化,并不能简单穿透。(蓝鲸保险 吴越 wuyue@lanjinger.com)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客户管理系统(信用卡电销精准客户资源)":http://www.ljycsb.cn/dkzs/8497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