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捷信贷款不还会怎么样(捷信贷款还不起了怎么办)

捷信贷款不还会怎么样(捷信贷款还不起了怎么办)

如果信用卡或网贷一直不还,你会被起诉导致坐牢吗?,下面是优质coog领域创者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捷信贷款不还会怎么样

最近有朋友私信问,自己的网贷现在已经逾期很久还不上了,如果一直不还款,接下来会怎样,会被起诉?其实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固定的答复,因为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你接的是714高炮类的平台,还是正规的网贷平台,不同平台催收手段也不一样。

所以这篇文章主要是跟大家聊一聊,如果信用卡或网贷一直不还,你会被起诉导致坐牢吗?

首先跟大家普及一下,网络贷款逾期本身是属于民事纠纷不是形式纠纷,不论你欠了多少钱,只要是属于网贷,是不可能判你坐牢的。就算网贷公司去法院起诉你了,经过法院调查取证,你名下无财产可执行,那么网贷公司也只能等你有财产后再申请执行。如果查询到你有可执行财产,例如私家车,多套房等等,如果你还是不还款,那么法院可以依法对你拘留十五天,并且会将你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所以,建议大家先处理信用卡的问题,然后再研究下自己贷款过的网贷平台,哪些会上征信,哪些不会,如果有还款意愿,先处理会上征信的平台,目前商业银行已经全部接入了征信系统,如果在银行申请了贷款,日后还款出现逾期等不良行为就要上征信,除了银行,接入征信系统的小贷公司也将近有100家。

但是大家也不必多度担心,因为绝大多数的网贷公司和催收公司是不会用起诉这一招的。

第一:起诉流程耗时长,小型网贷公司,能不能撑到判决结束都不一定;

第二:人工成本过大,网贷的金额一般都不会过高,如果花一年的时间跟你走法律流程,人工成本已经远超网贷本金了。

而且网贷公司收取的利息,绝大多数已经超出了国家规定的24%,属于违法行为了,就算网贷公司起诉你,法院也是不会支持的。根据目前已判决案例来看,网贷公司也只能得到实际本金24%的合法利息。

所以除非你单家网贷公司涉及金额过高,那么就不要太担心自己被起诉了,不过也是有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像捷信、拍拍贷等,他们也会针对几千的金额的案子进行仲裁。

说回来,如果不起诉的话,那他们到底有一些什么催收手段呢?

其实目前网贷公司和催收公司他们主要就是通过电话催收,爆你的通讯录,威胁上门、威胁要起诉,邮寄起诉通知书、律师函、催款通知书等等。

总的来说,不管你今天是欠了10万、10几万、或者是几十万,这已经是既定的事实,如果短期内解决不了,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将心态要调整

捷信贷款还不起了怎么办

近来的捷信很捉急。它近日发布的不良率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9月末,捷信不良贷款率从3.69%暴增至 4.49%。而同为行业巨头的中银消费金融,2015年末和2016年9月末的不良率分别是2.51%和3.29%;兴业消费金融2015年末和2016年上半年不良率分别为1%和1.5%;招联消费金融2015年不良率为0.63%,都远远低于捷信的不良贷款率。对比之下,持牌系乃至整个消费金融行业曾经的“一哥”很没面子。

尽管消费金融因为无抵押无担保,其违约率本就高于其它贷款产品,但是捷信这次还是让很多人跌掉了眼镜:消费业金融的黄埔军校、首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唯一纯外资消费金融企业,何以至此?

1

利率和违约率此消彼长,前后端矛盾突出

不久前,捷信推出0-0-8促销业务,试图通过降低利率来吸引用户,然而利润却大缩水(008业务:在捷信驻点门店3000元以下产品,0首付0利息,需要申请客户在8个月内还清贷款。)

(捷信官网首页banner)

要知道,此前捷信年化率曾高达50%以上,并因为过高的年化率被讥为高利贷,由008之举可见,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捷信不得不在成立十周年之际,试图通过降低利率来吸引消费者,结果却收效甚微。

而借着由于银监会修订《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取消营业地域注册地限制的机会,去年的消费金融行业迎来了“二次发育”一样的飞跃式发展。伴随捷信4.49%违约率的,是更高的营业收入和利润。

日前,捷信消费金融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的注册申请报告。报告披露,2013年至2015年,该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2.73亿元和26.69亿元。2016年1~9月,营业收入已达48.38亿元,按照同比增长趋势,2016年全年收入有望破50亿元。

尽管2013年至2015年的营收大幅增长,但捷信消费金融的净利润始终未破亿元,分别为0.1亿元、0.08亿元和0.33亿元;2016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增至2.88亿元,主要来源于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

然而尽管利润有所增加,高于同业的超高违约率却埋下了地雷,通过手续费和利率手段撬动的利润收入是否能持续?毕竟,消费金融产品风控之难在于,利率、费用越高,用户偿债意愿越低。捷信做为国内最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在遇到“膨胀病”的时候,风控魔咒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软肋。

2

入华十年水土仍不服,一哥地位拱手让人

从2016年12月开始,各持牌机构纷纷晒成绩单,截至到目前,已公布数据的持牌机构有招联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 其中,从近期各家持牌机构晒出的成绩单来看,捷信已经失去老大地位,而持牌机构一哥则变为招联消费金融。

捷信江湖大哥地位不再,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不论是在资产质量还是运营经验,捷信似乎占据绝对优势,一哥传说被终结,难道说捷信也遭遇了外资企业水土不服的情况?

捷信目前经营的模式有三种:驻店式贷款发放,商品贷,现金消费贷。

不难看出,捷信主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然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发展线下的重资产的模式,短时间难以看到收益不说,同时还要面对线上,电商巨头,P2P平台的撕扯分食,线上还是线下,捷信早晚得做出抉择。

除此之外,捷信还缺少获客场景。掌握了场景,就能更好地抓住消费者的需求,进而获取用户。要获得场景,需要与带有流量的平台合作。比如开展旅游分期业务,会选择和去哪儿、途牛等平台合作。在这一方面,捷信作为外资企业想象力还是不够丰富。捷信发展的消费场景单一,苦逼,且不够丰富,客观上就给了其他细分机构以可乘之机。

进驻时间早,反倒不如赶得巧,捷信看似占尽先机,却不料被半路杀出来的互联网金融打了个措手不及。思维模式固化,不懂得因地制宜,跟不上互联网世界的节拍。

在过去的十年中,捷信创造了发展奇迹,“闷声大发财”地埋伏在最早的手机分期市场。如今随着参与者增多,大企业病和外资病凸显,风控又虽业务规模扩大陷入高违约率危机,捷信的未来会泯然众人还是重振雄风,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捷信贷款不还会怎么样(捷信贷款还不起了怎么办)":http://www.ljycsb.cn/dkzs/8430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