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成都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合法吗)

成都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合法吗)

成都9家小贷公司被责令停业整顿:期间不得开展新业务,下面是金融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成都小额贷款公司

金融虎讯 7月8日消息,地方监管持续推进小贷公司合规性治理。近日,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布了该市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公司名录。金融虎网注意到,名单显示,有9家小贷公司和4家融资担保公司被责令停业整顿。根据要求,停业整顿公司在停业期间不得开展新业务。

从名录来看,71家小贷公司中,9家被责令停业整顿的小贷公司分别为:成都市锦江区新融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都市成华民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武侯区创投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市高新区博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都同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蒲江隆祥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都市彭州龙洋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市崇州合力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都市温江区佳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62家融资担保公司中,4家被责令停业整顿的融资担保公司分别为:四川创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成都双流现代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成都市青羊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成都锦江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据北京商报近日报道,2022年以来,各地监管部门对于小贷行业的合规治理持续推进。年内至少已有93家小贷公司退出市场。更早一点,内蒙古先后宣布取消辖区内48家小贷公司经营资格,宁夏10家小贷公司宣告“出局”……

7月4日,海南金融监管局官网披露,拟取消海南中宇慧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资顺(三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资邦(三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海南神州数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海南银恒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5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试点资格取消后,这5家小贷公司不得再从事小额贷款相关经营活动,但法人主体资格依然存在,必须依法继续承担应承担的债权债务及相关法律责任。

另外,今年6月20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办发布《关于全省小额贷款公司2021年度分类监管评级情况的通报》和《关于做好小额贷款公司停业整改工作的通知》显示,评级为D的12家的小额贷款公司需进行停业整改。

根据要求,对主动参加分类监管评级工作,被评为D级的(6家),整改期限最迟不得超过2022年12月30日。对不参加分类监管评级工作,被评为D级的6家,整改时间最迟不得超过2022年9月30日。据悉,整改验收工作按照“整改一家,验收一家,报告一家”的原则,须及时书面报告整改验收情况。对拒不整改和逾期整改不到位的,将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取消其发放小额贷款业务资质。

今年4月,广州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至2022年4月广州辖区小额贷款公司名录显示,广州快氪在线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已停业整顿,且因失联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广州华熙汇控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广州仁东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已停止新增发放贷款业务。

更早之前的今年1月,安徽、江苏分别披露取消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经营资格的名单,要求22家小贷公司退出市场;6月8日内蒙古地方金融监管局取消了6家小贷公司经营资格。

据央行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小贷机构数量和从业人员仍然处在下降趋势,2022年一季度全国在运营的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为6232家,全国从事小额贷款的工作人员数为61039人。从2015年至今,小贷机构数量已减少2733家。(志晗)

小额贷款公司合法吗

在监管规范和竞争压力下,全国小贷公司数量进一步缩减。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为6054家,较去年年末减少近400家,贷款余额也减少347亿元。相比2015年的峰值时期的8951家,目前小贷公司已经减少了约2900家。

数量下滑背后,是全国和各地提质减量的不断努力。在监管收紧和存量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不论是网络小额贷款公司还是传统小贷公司,都在上演注销潮和增资潮。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小贷公司的行业格局还会继续重塑。

7年锐减2900

从数据来看,今年第三季度小贷公司数量变化幅度相比上半年有所收窄,最新数据6054家相比上半年减少96家,但相比去年年末减少了399家,从业人员也进一步降至5.85万人左右。贷款余额方面,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小额贷款余额约为9076亿元,前三季度合计减少347亿元。

小贷公司的数量缩减趋势已经持续多年。回顾2015年峰值时期,全国小额贷款公司一度达到8951家,彼时对应的贷款规模约为9594亿元,从业人员数量为11.4万余人。这也意味着,7年时间全国小贷公司数量锐减2897家,从业人员减少5.55万人,几乎腰斩。

从定义和监管范畴层面来说,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企业,自2005年试点起步,2008年监管出台指导意见明确定义,此后一直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审批、监管,是普惠金融背景下服务小微和“三农”的重要补充。

但从2017年起,因互联网贷款风险蔓延,监管开始对包括小贷行业在内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整治。对于小贷公司数量持续下滑的原因,此前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记者表示,因为定位与准入门槛等区别于传统金融机构,小贷公司经历了一个发展、扩张较快的阶段,但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来自银行端和部分消费金融公司业务下沉的争夺、互联网小贷模式的挤压更加明显,加上小贷公司获客成本、贷款利率和资本金来源都不具备优势,只能服务本地的小贷公司难免陷入经营困境。

从区域分布来看,因为部分历史特殊性原因,重庆一直是我国小贷业务的重要发展“领地”,尽管规模也有所回落,但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地小额贷款余额继续以2375.86亿元遥遥领先,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小贷金额超过千亿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以此计算,重庆小贷余额在全国占比为26.18%。

在今年前三季度的变化中,新疆、安徽、辽宁是小贷公司减少数量最多的地区,三者分别较去年年末减少98家、47家、45家,最新数据为121家、279家、332家,对应贷款余额为78.56亿元、355.11亿元、237.5亿元。

监管+经营双重压力

按照经营渠道和方式不同,小贷公司一般被通俗划分为传统小贷公司和互联网小贷公司。在监管不断收紧和激烈竞争下,二者面临着不同的压力。

对于传统小贷公司,一个重要表现是,近年来各地取消经营业务资格或试点资格的频率明显提升。就在10月24日,大连市金融发展局在2021年全市开展的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评级工作中,发现6家小额贷款公司存在“失联”的严重违规行为,因此依据《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和《大连市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拟取消6家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业务资格。

此前8月,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陆续发布多份公告,宣布取消8家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试点资格,不再列入行业监管范围。此外,今年以来已经有安徽、江苏、内蒙古、河南等多个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接连披露取消部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经营资格的名单。

在这些取消试点的名单中,也不乏经营网络小额贷款的小贷公司。就在今年6月,北京金融监管局同意取消京东旗下京汇小贷试点资格的消息引起业内关注,彼时京东科技方面回应记者称,公司正在监管部门指导下整合同类型地方金融牌照,小贷公司牌照主体最终将仅保留一家。

此前2020年11月,央行与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暂行办法》)就规定,主要股东参股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贷公司数量不得超过2家,控股数量不得超过1家。

记者注意到,京东科技的这一整合计划最近有了新的进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重庆京东同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章程备案在10月24日发生变更,名称目前也变更为重庆京东同盈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也从“开展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以自有资金进行股权投资”变更为“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票据信息咨询服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

叠加京东科技此前注销的上海一家小贷公司,至此京东科技旗下仅剩一家小贷公司牌照。除京东外,度小满、携程等互联网平台也有类似整合动作。

今年10月上旬,银保监会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的一则关于“全面叫停新设网络小额贷款从业机构”的回复引起广泛关注。虽然这一说法并非首次出现,但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这也表明在《暂行办法》正式出台之前,监管对小贷公司从事网络小贷业务仍然维持强监管、严监管的态势,这有助于减少小贷公司监管套利行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网络小贷持续“备粮”

事实上,自《暂行办法》开始征求意见后,网贷业务普遍进入整改期,尤其在几个关键条款的要求下,互联网小贷公司在加速整合的同时,掀起了一波增资潮。

按照新规,小贷公司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前提是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跨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则必须不低于50亿元,且均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对外融资方面,文件要求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贷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发债、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在此背景下,网络小贷公司为了给进一步“开疆拓土”提供基础,开始多渠道进行增资。目前,已经增资至50亿元以上的小贷机构主要来自蚂蚁、腾讯、美团、京东、度小满、苏宁、360数科、字节跳动等头部互联网公司,其中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早在2019年就已达到120亿元。

在融资方面,在发债和银行借款等门槛限制下,网络小贷公司的一个重要融资渠道是发行ABS(资产支持证券),尤其头部互联网平台旗下的小贷公司“备粮”动作不断。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美团、京东、度小满等旗下小贷公司成功发行多笔ABS,三者合计规模接近400亿元,此外腾讯、携程、360等平台旗下小贷公司也有ABS在申请或反馈当中,传统小贷公司也有发行记录不断更新。

在业内看来,小贷公司作为服务小微和三农的重要补充力量,接下来规范发展的趋势必然会进一步加强。二十大报告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板块明确,要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日前在“香港金融科技周2022”上进一步表态,要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的原则,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金融监管,持续完善修订现行金融监管规定,针对新兴的金融科技活动及时制定出台专门审慎监管规则。

董希淼认为,在监管趋严背景下,网络小贷从业机构须进一步强化合规经营,控制好业务风险和融资杠杆率,将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更好地服务长尾市场和长尾客户,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成都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合法吗)":http://www.ljycsb.cn/dkzs/8245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