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贷款的会计分录怎么做,下面是会计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怎么做分录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规定,企业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其他单位贷出的款项,可将“1303 贷款”科目改为“1303 委托贷款”科目。这说明,企业的委托贷款应设置科目单独进行核算,而非转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委托贷款所产生的利息收入也不能计入投资收益,一般情况下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那么,在实际会计处理上,委托贷款的会计分录是怎么做的呢?
一、委托贷款的会计分录
1、计提利息 在“委托贷款”下还有“本金”科目
借:委托贷款-利息
贷:投资收益-委托贷款利息收入
2、到期利息未收回,全部冲回,做1相反分录
3、年终计提减值准备
借:投资收益-委托贷款减值
贷: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附:“投资收益”科目下明细科目有
--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 委托贷款利息收入
-- 委托贷款减值
-- 债券利息收入
-- 长期债券费用摊销
-- 股权投资收益
-- 股权投资差额摊销
-- 股权投资损失
-- 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二、委托贷款是什么
委托贷款,是指由委托人提供合法来源的资金转入委托银行一般委存账户,委托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业务。委托人可以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个人等。
委托贷款申请条件
委托人及贷款人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单位,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已在业务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委托资金来源必须合法及具有自主支配的权利;申办委托贷款必须独自承担贷款风险;需按照国家地方税务局的有关要求缴纳税款,并配合受托人办理有关代征代缴税款的缴纳工作;符合业务银行的其他要求。
以上,就是委托贷款的会计分录的相关内容,关注会计网,获取更多资讯。
银行放款会计分录
近期,有位会计朋友给我发了他平时处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个科目的分录,感觉有些问题,我跟大家一起分析下。
他平时做账的分录如下:
销售: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购货: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月末如果进项比销项大,预计不用扣增值税的话,就不做账务处理。
月末如果预计要交增值税的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下月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这是一般纳税人正确完整的一个增值税账务处理。账没有做错,但是从上面的账可以看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明细科目——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一年累计下来各累计几十万的余额,却没有处理。
事实上,月末增值税这块是需要结转一下的,具体如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年末须进行反向结平处理。
留下有用的,结转没用的,轻装前进
有用的:进项留抵的余额
没用的:已经交过的销项税、已经抵扣过的进项税、过渡科目转出未交增值税
举个例子:
公司2018年5月才开,运营至年末,2018年12月31日科目余额表销项税额贷方余额100万,进项税额借方余额60万,转出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45万。
分析:根据上面的会计分录,转出未交增值税的对方科目是未交增值税,而下月未交增值税都是会走银行扣款的,所以都是全年应交的税款。
可反推全年已抵扣进项=100-45=55万
进项余额为60万,所以有5万是12月未抵扣的进项税额。根据前面的原则,这5万是有用的,留到下年期初,其余反向结平(借方余额的放贷方,贷方余额的放借方)。
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0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5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45万
这时科目余额表应该剩5万进项在1月的期初,其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都为0,就是对的。
所以啊,这位会计朋友漏了这关键的最后一步。
大家看明白了吗?有疑惑之处或其他问题可以在文末留言,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来源网络、每日会计实操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怎么做分录(银行放款会计分录)":http://www.ljycsb.cn/dkzs/8125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