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商业房贷款利率(100万贷款20年利息多少)

商业房贷款利率(100万贷款20年利息多少)

贷款知识 齐鲁壹点 原创

重磅!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调整,30年贷款50万利息可省2万,下面是齐鲁壹点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商业房贷款利率

中新经纬5月15日电 央行、银保监会15日发布的《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央行网站显示,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发布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事项。

通知共两条,第一、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第二、在全国统一的贷款利率下限基础上,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各派出机构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则,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根据辖区内各城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及城市政府调控要求,自主确定辖区内各城市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

30年期贷款50万利息可省约2万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记者表示,利率下限允许进一步下调,这使得商业银行贷款的空间更大,有助于后续更好地促进房贷实际贷款利率下调。

他认为,此次政策有助于引导地方政府和银行机构进一步调整贷款政策,尤其是在房贷利率方面,能降则降、能低则低,充分为低成本购房落实优惠政策;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购房者的成本,同时结合近期各地政策持续放松的工作,客观上可以进一步促进购房者购房压力的减少,将为5月中下旬以及后续市场交易的活跃创造更好条件。

按贷款金额50万元(人民币,下同)、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估算,利率下调20个基点,平均每月可减少月供支出约60元,未来30年内共减少利息支出约2万元

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杨畅告诉记者,该政策重点对首套房贷款利率进行调整,根据5年期LPR 4.6%计算,下限在5年期LPR基础上减20个基点,与3月末首套房市场平均利率的空间进一步加大,空间超过80个基点。该政策强调,“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拉大了首套房与二套房贷款利差,在刺激首套房需求释放的同时,有利于避免加大投资投机性需求。

杨畅认为,该政策强调“各城市自主确定辖区内各城市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对于部分人口流入数量较大,住房具有刚性需求的城市,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加点方式,有利于对需求释放进行精准调控,防止产生房价快速上行的压力。

张大伟同时也提到,从直接的政策影响看,并非直接降息,需要等待各地落地细则来执行。“从之前最低4.6%看,也很少城市能执行这个标准,而且并非全部执行,只是针对首套房贷。”

(中新经纬)

100万贷款20年利息多少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优化‘保险+期货’”,这是自2016年以来,“保险+期货”连续第八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一头是沾着泥巴站在田间地头的农民,一头是精密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当两者连接起来,便撬动了金融创新服务“三农”,支持乡村振兴的大棋局。日前,记者跟随中国期货业协会主题教育调研一行来到贵州省安顺市,直奔当地养殖合作社,调研贵州“保险+期货”助力乡村振兴的情况。

保障种养收益助增收

贵州的山地面积占93%,在发展特色经济的道路上独具优势。贵州安顺市在推动“保险+期货”在服务国家“三农”战略,推广普及衍生品风险管理理念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保险+期货”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闪亮的“行业名片”。

车至山下,翠竹成荫,我们见到了旺农富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峰。张峰的合作社现有3000多头生猪。2022年通过“保险+期货”模式获赔35万元。但是问及“保险+期货”是个什么原理,他黝黑的脸上露出表示不甚清楚的憨笑。“农户对期货不了解,但更容易理解保险,所以我们基层把‘保险+期货’简化称为价格险。”中国人保财险安顺分公司副总经理唐承洋介绍。

什么是“保险+期货”?即农户购买农产品价格保险,一旦遭遇市场价格动荡,触发价格保险赔付条款,将由保险公司赔付亏损;保险公司则通过向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购买场外期权产品转移赔付风险,通过对生产风险的重新分配,为生产者提供避险工具,实现为农产品保供稳价的功能和作用。

生猪养殖业离不开保险。过去由于缺少有效的对冲手段,保险公司只能承担巨额赔付风险。生猪期货推出之后,保险公司通过向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购买场外期权,转移价格风险,实现了有效的价格风险分散与对冲。

2022年下半年猪价下行,张峰投保的4000头生猪获赔比较多。“中小养殖户希望稳定经营,最怕价格暴涨暴跌,因为一个大跌就可能让我们再也起不来了。”张峰对于这次参保“保险+期货”的收益感到满意。

国元期货董事长洪明介绍,在安顺市,国元保险联动国元期货,从2021年起连续3年开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例如,2022年11月承保镇宁德康公司的生猪2.4万头。在2022年12月底,由于期货市场生猪价格由入场时19323元/吨下跌到17849.2元/吨,根据合约向该企业支付赔款459.83万元,有效帮助了该企业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增强了养殖信心。

不仅是生猪,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期货经营机构通过“保险+期货”模式为天然橡胶、玉米、大豆、鸡蛋、苹果、红枣、花生、棉花、白糖等15个品种提供了价格保障,承保货值约1078.18亿元。

在调研中了解到,2021年以来,累计有7家期货公司在安顺市下辖4个县(区)开展“保险+期货”项目15个,保障标的包括生猪、饲料、玉米、鸡蛋,保障金额2.77亿元,项目总保费967.39万元,实现赔付917.68万元。从保费构成来看,省财政补贴244.15万元、市县财政补贴201.81万元,交易所支持244.88万元、期货公司支持89.28万元,参保主体自缴207.28万元。

政府加大支持促完善

如何规避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保护种植者、经营者的利益,是各国政府都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问题。如何在符合WTO的规则框架下,使我国农业支持政策重点转向不引起贸易扭曲的“绿箱”?“保险+期货”探索形成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这不仅是农民创业增收的需要,更是农产品保供稳价的需要。

“保险+期货”最初是由期货交易所推动试点并承担主要保费,随着从试点到大面积推广,各级政府的推动作用逐步加强,行业机构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加大保费投入,形成共促乡村产业振兴的普惠金融新实践。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从2016年以来,共计有71家期货公司累计开展“保险+期货”项目3838个,覆盖295个地级市和1089个县域,惠及农户500多万户次、农村专业合作社2855个、家庭农场1109个和涉农企业1767家。“保险+期货”的常态化、机制化正在形成和完善。

目前,“保险+期货”中的期货价格得到国家层面认可。2021年6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的通知》。据悉,已出台收入保险方案的省份均采用期货价格作为保额和核赔的厘定因子。

以贵州为例,从2022年“保险+期货”项目情况来看,与2021年相比,交易所补贴占比从55.13%下降至14.2I%。安顺市政府党组成员、市金融服务中心主任古甘霖告诉记者,贵州省政府充分认识到“保险+期货”、期货交割库(场)建设等是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出台了覆盖全省的“保险+期货”财政支持政策,将“保险+期货”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由省市县分别按40%、20%、10%的比例提供保费补贴。

在甘肃,借财政部开展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的东风,甘肃省将苹果“保险+期货”试点列入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保险中央奖补试点项目,保费由中央、省级、市级和县级财政及农户共同承担。

在湖北,2022年湖北省7个县开展棉花“保险+期货”,保费规模1800余万元,赔付总额1736万元,赔付率近100%,项目保费来源主要是国家对棉农的种植补贴,也就是说把国家给棉农的种植补贴,转化为这种形式补给农户。政府财政只需要补贴农户少量的保险费,就可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确保农户受益,促进农业稳定发展。这是以市场价格为导向探索的新型农业补贴方式。

2022年湖北是唯一一个棉花种植实际种植面积恢复正增长的省份,“保险+期货”发挥了作用。2023年,湖北在探索将收入险扩大到省内所有的棉花种植大县。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一个核心要点就是要提高农民收入。收入险,恰恰是在稳定或者保障农户的收益。

探索从“能用”到“好用”路径

从“价格险”向“收入险”演化,正是当前“保险+期货”完善的一个重点。在调研中记者了解到,护航乡村产业,更多“保险+期货”的进化版本正在涌现。

郑商所创新基于“保险+期货”的苹果收入保险模式,发展立体化农业风险管理体系。2021年,首单苹果“保险+期货”收入险落地陕西黄陵县,以产量端和价格端的双重保险,为607户果农提供8747元/亩的保险金额,对加快农业保险由“保成本”“保价格”向“保收入”转型具有借鉴意义。

上期所创新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场外期权试点项目。海南橡胶、云胶集团和广垦橡胶等产业龙头企业将场外期权产生的正收益通过“二次结算”的方式补贴给割胶农户,既保障了胶农的收益,又保障胶企有稳定的原材料来源,从而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当地橡胶产业发展。

在调研中,“保险+期货”业务参与各方共同探讨了在实操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及解决方案。国元投资管理副总经理孟令琳认为,客观讲,当下的普遍模式只解决了价格风险,农户的收入问题没有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没有解决,因此,还需要各方优化项目合约设计,扩大更多期货市场应用场景,真正做到“有灾保灾害、无灾保收益”。目前,有“保险+期货+订单”“保险+期货+银行”等延伸模式在积极探索。

此外,“保险+期货”存在产品种类不足、展业机构少、展业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以安顺市为例,截至2022年年末,全市有4家保险机构开办“保险+期货”业务,保费收入共计1795.65万元。这个数额占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2.46%,占财产险保费收入1.23%,占总保费收入0.86%,为11.02万亩农作物及21.24万余头生猪提供风险保障。

保险公司有难言之隐。安顺银保监分局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一是“保险+期货”的承保利润过低。保险机构在开展“保险+期货”业务时收取不到10%的手续费,但应收风险高,由于机构对相关负责人有应收考核,故机构开展相关业务时有顾虑。国元保险贵州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章庆红建议,希望进一步加强“保险+期货”的顶层设计,保险机构应将“保险+期货”保费收入列入经营考核指标,对此类业务进行专项考核,以进一步提高分支机构的展业积极性。安顺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金融办主任曹玮认为,“保险+期货”链条各环节有一个责权分配问题,需要平衡。

在交流中,保险机构提出开展“保险+期货”业务时要向期货公司缴纳相应的“权利金”,会形成周转金占用成本。对此,中信期货党委副书记严金明表示,“在中信期货,根据保险公司的资信情况,可授予相应的信用额度”。这个创新带来了业务的突破。2021—2023年期间,中信期货在贵州辖区内开展“保险+期货”15个项目,共计约8.83亿元保险规模,在辖区内排名第一位。

对于产品不足的问题,严金明认为,还需要推动上市更多的期货+期权工具,有了丰富的期货+期权工具增加产品供给,就能将价格保险市场拓展到供应链两端,以稳定相关农业产业链。

比如在生猪养殖方面,养殖户同时面临成本端饲料价格上涨,以及销售端生猪价格下跌的风险,单一型的风险保障无法满足其风险管理需求。对此,有关方面将“生猪期货价格指数保险”和“生猪饲料期货价格保险”进行融合,创新了“生猪收益期货保险”,实现了“市场价格+成本投入”双保障,对稳定生产经营起到了较好效果。

“保险+期货”如何从能用到好用?中国期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安青松表示,为农产品保供稳价和管理风险是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职责,“保险+期货”坚持守正创新可以为促进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随着“保险+期货”的推进和农业风险管理需求的不断丰富,还需要不断创新更多工具组合,把风险对冲面拉宽、风险管理链条拉长,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记者 祝惠春)

来源:经济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商业房贷款利率(100万贷款20年利息多少)":http://www.ljycsb.cn/dkzs/8110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