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连彩礼都能贷款了,下面是老徐的观点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江西 彩礼贷款
我是老徐。
现在的年轻人一谈到结婚,彩礼就是绕不开的话题。
毕竟现在天价彩礼问题确实是吓退了不少情侣。
但最近老徐我却发现,有个地方商业银行对年轻人的烦恼十分理解。
隆重推出了结婚神器:彩礼贷。
彩礼不够钱?来贷个款呗,就像银行宣传的一样:“彩礼开销不用愁,贷来稳稳的幸福。”
此事一出,直接把@央视都惊动了。
在国家宣传移风易俗,整治天价彩礼的大背景之下。
九江银行这是直接跟国家硬杠啊。
1。
根据@楚天都市报的调查,彩礼贷从根本上就是个超级噱头。
无论申请条件,利率,还是银行的澄清都很魔幻。
首先是申请条件上,就十分不一般。
其中一项要求情侣中必须有一方是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
还必须连续工作满一年才能够申请。
而宣传中彩礼贷最高能贷30万元,年化利率低至4.9%。
可到了真正要申请的时候,利率又变成了6.3%。
这不就是彻头彻尾的韭菜产品吗。
更气人的是事件曝光后九江银行的工作人员连话术都没统一。
客服表示从来没有彩礼贷这个产品,银行只有借贷产品“零花钱”。
可客户经理却告诉记者,彩礼贷就是他们的借贷产品“零花钱”。
还表示只要贷了款不一定要拿来做彩礼,也可以用来买车。
这实际上就是承认了彩礼贷的存在,只是用途没有锁死在彩礼而已。
可无论彩礼贷是否存在,银行在宣传中用彩礼来打广告,本身就很恶俗。
老徐我用@天眼查搜了下九江银行,发现它是江西省第一家,全国第二家在香港上市的地级市商业银行。
工商信息来源:天眼查
而且,还是地方财局控股。
股权信息来源:天眼查
可作为一家地方财政背书的银行却为了营收,全然不顾自身影响力。
用彩礼作为噱头来吸引年轻人借贷。
这与其说是给年轻人“方便”,不如说是公然给天价彩礼站台。
2。
事实上,这个银行所处的江西地区彩礼问题已经困扰了不少的年轻人。
江西一直以来都给人以天价彩礼源头的刻板印象。
最出名的莫过于今年2月份江西鄱阳村民因彩礼上红黑榜的事情。
因为村民在订婚仪式上高兴地摆出了几十万现金,还拍成抖音,结果被举报。
随后这名村民被官方通报,上了移风易俗黑榜。
几十万的彩礼,真的是一个敢拿一个敢收。
从这件事上更能看出江西天价彩礼根治难度。
根据@腾讯新闻-谷雨数据的统计,2020年全国彩礼数额平均为6.9万。
而江西以平均11.2万排名全国第四。
高额彩礼在江西大部分家庭的婚姻思想中的根深蒂固,也成为了阻碍年轻人结婚的绊脚石。
2016年时,@江西日报便报道了一名男子被江西女友父母索要30万彩礼的事情。
男子与女友已经谈恋爱3年,本来计划这年的国庆结婚。
没想到提亲时女友父母提出要30万元的彩礼,并且还不包含其他费用。
他一个月月薪只有6千,为此只准备了6万元彩礼钱,杯水车薪。
为了结婚,他家已经掏空了积蓄买房买车,却没料到根本不够钱。
为此他只得无奈放弃这段感情。
而在微博随便一搜,就有不少人吐槽遇到了同样的事情。
例如这名天津的小哥,面对18万的彩礼谈到最后还是要12万。
这种天价彩礼对于富人阶级还好,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就是一笔巨额开支。
当然,有因为彩礼分手的,就有因为彩礼问题而杀人的。
去年,江西鹰潭便发生了一起因彩礼引发的杀人事件。
女孩收到天价彩礼后悔婚,并想要退回彩礼,却被男方活活砍死。
虽然女方表示可以退回32万彩礼,可男方却为了凑齐彩礼东拼西凑,掏空了家产。
据了解,男方给女方彩礼为22.8万,见面礼4万,金饰3.5万。
并且还有上门钱,翻修婚房,贷款购车和宴席的钱,总共花费40多万。
虽然女方愿意退回彩礼,可男方想到自己的贷款和借款。
一怒之下铸成恶果。
可以说,江西本身就是天价彩礼的重灾区,而九江银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推出彩礼贷。
本身就是在助长这种不良风气。
3。
很多人都不知道彩礼是怎么来的。
其实彩礼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周朝开始就有彩礼了。
那时候的彩礼还叫纳征,是婚姻礼仪中的六礼之一。
纳征是在婚事基本敲定后,由男方派人送订婚礼物到女方家。
而女方拿到了礼物后由家长再增添东西,之后作为嫁妆随新娘返还男方。
可是这种习俗到了现代,开始逐渐变味。
除了部分地区女方全盘收下彩礼,只愿意给一小部分嫁妆之外。
彩礼还从00年代开始发展为婚车,婚房,首饰等三位一体标配。
因为婚房车再加上彩礼,年轻人想结婚至少百万起步。
这对于20多岁的人来讲,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这种结婚的压力,让不少年轻人直接选择不结婚。
而后果,就是生育率不断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的统计,我国生育率4年来下降了2.47%。
2019年出生人口为1465万人,比上年减少58万人,为2000年来最低值。
而这样的情况导致的就是我国年轻人逐渐减少,老人逐渐增多,成为老龄化国家。
除了人口危机,天价彩礼还演变成了新的男女矛盾。
各类女权男权在微博上吵个没完。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天价彩礼催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光棍越来越多。
除开男女比例失衡所造成的原因,更有天价彩礼所造成的恶性循环。
我们可以发现30年前的婚恋市场上是女性居多,而现在已经是男性居多。
男性越来越多,女孩不够了,也就催生了天价彩礼。
而天价彩礼又让不少男性望而却步,滋生更多的光棍,继续为男多女少而买单。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国家近年来一直在打击重男轻女和天价彩礼。
目的就是为了让生育率回归正常水平,让国家稳定发展。
4。
天价彩礼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如此复杂,那它犯法吗?
答案是:不犯法。
有段时间不少人都在说《民法典》禁止收彩礼,但这其实是对法律的误读。
虽然《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但这其实是指杜绝以婚姻为由骗取财物,并不是禁止收取彩礼。
对于这种民间习俗,我国并没有任何法律明令禁止。
但法律不禁止,不代表这就是对的,看多少人苦彩礼久矣,甚至成为了新的男女矛盾。
该不该收彩礼,这个不可能有完美的答案。
但天价彩礼绝对不该存在,因为这本来就是自私的表现。
年轻人结婚已经很大压力了,还要应付这动不动就几十万的彩礼。
现在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彩礼贷。
设想下,一对新婚夫妇,首先就要面对房贷重压,又加上天价彩礼。
然后是孩子的养育费用,一层层叠加。
他们组成的新家庭生活能有多好?
说到底,彩礼该不该收,法律无法给答案,这只属于道德层面的问题。
但天价彩礼引发的矛盾大家有目共睹。
而银行拿彩礼贷做噱头,是要补刀吗?
难道为了赚钱,就可以昧着良心,以彩礼来宣传吗?
「彩礼贷」三个字,真的是讽刺又恶心!
九江银行彩礼贷事件
3月16日,
一份九江银行推出
彩礼贷“贷”来稳稳幸福的宣传海报
在朋友圈疯传。
网传海报显示:
该“彩礼贷”最高可贷30万元,最长可贷一年,年利率低至4.9%。值得注意的是,申请条件之一为情侣一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贷款用途为新婚旅行、购车、购家电、购首饰等。
然而,记者用手机扫描宣传海报上的“立即申请”二维码,页面显示的并非“彩礼贷”,而是九江银行个人消费贷产品“手机快活贷-零花钱”的申请页面,与“彩礼贷”一样,该产品最高可贷30万元,最长可贷一年,但借款利率和申请条件却截然不同。
记者致电九江银行,客服回应称银行后台显示没有“彩礼贷”这款产品,目前也没有人在该行申请办理。对于宣传海报是否出自该行一事,客服人员表示不清楚。
记者联系上九江银行某支行一名客户经理。询问为何扫描“彩礼贷”产品海报上的二维码,相关显示页面却是“零花钱”产品?对此,该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彩礼贷”产品实际上就是“零花钱”产品,“贷了款,你可以用它买车,也能够用来做彩礼。”
该客户经理还称,想要申请该贷款产品,需满足情侣一方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如果满足不了,那最多只能贷下来数万元钱。”
新华网评:
“彩礼贷”这种玩意儿
连宣都不要宣
针对此事,新华网评论指出,彩礼本身就因各种民风旧俗的问题而屡受诟病,多少欢喜姻缘因为这种钱而喜中生怨,种种生活剧情就不多提了,大家在短视频平台想必没少见。
而这“情侣一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又是什么逻辑呢?为“天生一对”专属定制,还是为“一方编制”专属定制?此地竟有这么精准的金融服务需求吗?
一张海报,寥寥几句……品,你细品。
评论称,虽然该银行对媒体回应此海报仅限宣传,不会真的推出类似贷款。但在这里真的奉劝一句,这种玩意儿,宣都不要宣。
央视网评:
彩礼贷”是对
社会陋习的煽风点火
央视评论称,把彩礼作为噱头来营销,可谓“剑走偏锋”,不啻为对民间陋习的“煽风点火”。彩礼特别是天价彩礼,是很多家庭不可承受之重,将感情关系俗化为金钱关系,抬高婚姻门槛,一度带来不少矛盾。遏制天价彩礼陋习、反对大操大办,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各地也在促进移风易俗。
央视评论指出,“彩礼贷”看似解决了个人“结不起婚”的痛点,但撩拨了社会的痛点。“30万”显然具有强烈的暗示意义,不少地方确实有30万左右彩礼的“约定俗成”,这应该遏制,而不是引导。
“彩礼贷”看似解决了婚前问题,但婚后的债谁来背负?这难免带来婚姻矛盾。该银行的做法,有悖于公序良俗,也不符合银行严肃经营的商业准则。
网络资料片,图文无关
网友声音:
@大森林
这是变相鼓励高彩礼!
@牛奶可乐
都没资格,真是贷不起了。
@kawal
就想知道,还有什么不能贷?
来源:新华网、央视网、界面新闻
来源: 新晚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江西 彩礼贷款(九江银行彩礼贷事件)":http://www.ljycsb.cn/dkzs/16247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