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贷款每月5500(每个月要还五千贷款怎么办)

贷款每月5500(每个月要还五千贷款怎么办)

充话费送平板骗局蔓延!行骗者冒充电信运营商,有人参加活动后“被贷款”5500元,下面是九派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每月5500

近日,武汉市民陈理向九派财经记者反映称,其在市中心的联通门店遭遇了“充话费送平板”骗局。

据陈理描述,一名自称“联通客户经理”的店员向其宣传,只需要承诺在网两年、且每月消费200余元,便可立即免费领取一台平板电脑。然而,自己在店内办理完手续后,却无故背上了5500元贷款。陈理于是找到店员理论,后者坚持称,合约已经生效无法取消,且违约会影响征信。

对此,联通武汉分公司一名员工却告知陈理,“可能是经销商行为,和我们无关”。

情急之下,陈理不得不报警处理。经协调,该店员给陈理进行了退款处理。派出所民警告诉陈理,该店近期已经有20多起类似报警,但由于消费者拿了平板,案件性质属于消费纠纷,仅可办理退款,不能立案。目前,该门店仍在营业并宣传该类产品,九派财经记者致电江岸区市监局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后续会有分管负责人跟进联系。

对此,北京市中闻(西安)律师事务所的谭敏涛律师告诉九派财经记者,这是打着有实物名义实施的新型诈骗行为。“消费者在被隐瞒事实真相的情况下背负了贷款,等于非自愿被贷款;而商家以虚高的价格变相售卖服务和产品、却没有办理真实返还话费的套餐,从中赚取暴利,所以这类行为涉嫌诈骗罪,公安机关可以据此立案调查。另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以虚假宣传为由立案调查,查实后再进行处罚。”

事实上,陈理的遭遇并非个例,九派财经记者注意到,央视等多家媒体都曾报道类似的“5G体验馆”送平板骗局。这些消费者花呗或信用卡中5000元左右的资金,是直接进入了商家个人账户,移动联通等并没有与之授权合作。往往过几个月,消费者们就会发现话费已不再返还到账,而手机门店早已“人去楼空”,剩余几千元话费随之消失。

此外,这类门店遍布全国繁华商圈,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送平板 话费”相关内容,就有1251条用户投诉,多地警方破获过类似诈骗团伙。就在3月16日,长沙市天心区检察院对一起受害人数达2万余人、诈骗金额达1亿余元的“预存话费送手机”特大诈骗团伙案提起公诉,102名被告人被法院判处十一年至一年不等刑期。

【1】销售话术、屏蔽信号小屋......揭秘“充话费送平板”骗局

4月6日晚,在武汉天地附近一家“5G智慧生活馆”门口,一位戴着“中国联通客户经理”工牌的店员,向陈理推荐了一个免费送平板电脑的话费套餐。

该店员称,活动本来要一次充值5500元话费才能参加,但由于陈理是联通五星用户,公司对信用等级很高的用户、开通了透支服务。只需要陈理保证在未来两年内消费满5500元、每个月消费200多元话费,即能领取平板电脑。

听完店员介绍,陈理心动了,于是跟随店员进入店内一间小屋,听其讲解完复杂的各类优惠套餐后,同意参与活动。店员打印出一张“惠机客户回执单”,又以开新手机卡需要授权微信信用分为由,拍摄了陈理微信付款码照片。出于对联通员工的信任,陈理还输入了一次支付密码、并进行刷脸识别。因为小屋内没有信号,期间陈理没有收到任何短信提醒。

直到陈理走出门店,微信弹出账单消息,他才发现信用卡直接被刷走了5500元。恍然醒悟被骗,他立即返回店内要求退款。但店员坚持合约已经生效、无法取消,且违约会影响征信。门店老板也坚称自己是中国联通授权网点。

随后陈理拨打联通官方客服电话,才得知店员并没有给他开任何卡、没有办理任何业务,且该店员的姓名和工号在联通系统里都不存在。

陈理希望联通能处理该“冒牌门店”,但联通武汉分公司的员工称,“他们应该是真的经销商、可以挂联通的标志牌,但是这类经销店里也有很多非联通业务;你合同上的文字、盖章都没有中国联通,所以跟我们无关。”

即使报警退款后,派出所表示目前无法立案,消费纠纷应该找市场监管部门,但从工商登记注册信息来看,这家店证照齐全,目前仍在营业。

【2】类似门店遍布全国,有团伙诈骗金额上亿

九派财经记者注意到,知乎、小红书等平台有许多网友讲述类似的被骗经历。央视等媒体也曾报道,浙江、佛山、惠州等多地警方破获了类似“预存话费送手机”诈骗团伙。

据这些嫌疑人供述,所谓“预存话费送手机”套餐,其实根本没有电信公司的授权,只是在头一两个月会自己给顾客充值一定话费,取得信任。练习好话术套路,一天大概可以“送”出8部平板,每个月营业额达到上百万元。

一些消费者即使发现背上了贷款,也会误以为话费会陆续返还,不会报警维权。

即使是遇到了报警的“刺头”顾客,他们也会要求对方签下一份《套餐协议取消申请》才能退款。而这份错别字和漏洞百出的申请上强调,“因个人原因退订、此后不得再产生纠纷”。

难点在于,这些手机店虽然冒充联通身份,但在开张前期确实返还了少数话费,警察往往将之认定为普通的合同纠纷。店家在“卷款跑路”前,往往难以被查封处理。

不过,去年宁波警方在处理类似案件时,调查发现该店并没有和运营商签订过履约合同,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伙采用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涉嫌诈骗犯罪。

在“冒牌门店”之外,即使是官方真实的联通移动营业厅,也存在类似诱导贷款的套路。近一两年内,有博主及网友声称,在联通门店办理业务后发现“宽带变网贷”,莫名背上了中国联通官方消费贷平台“招联金融”的贷款。

九派财经记者注意到,2022年2月8日,注册用户超1.2亿的招联金融因营销宣传夸大、误导等,被中国银保监通报批评整改后,最终被处以290万元行政罚款。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理为化名。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九派财经记者 夏雯琪

编辑 郭梓昊

【来源:九派财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每个月要还五千贷款怎么办

网贷5000元,4个月后“滚”成550万……这钱要还吗?


近日

浙江绍兴警方破获了一起套路贷案件

其中一名受害人的经历

令人唏嘘不已

4个月的时间

5000元的贷款“滚”成了550万元

让当事人深陷困境,几欲自杀

与此同时

事件也引发了人们的讨论

“非法高利贷”的巨额欠款需要还吗?

还多少?

各方法律责任该如何界定?

以身犯险

今年4月

浙江绍兴的张先生打电话报警

称自己26岁的女儿

因抑郁症离家出走

并向警察透露

女儿离家出走的起因是贷款

她将自己手持身份证的裸照和视频

发给了一个贷款平台

而平台为了催收贷款

将它们肆意传播给女儿的亲朋好友

在调查中,警方了解到

张先生的女儿张女士因迷恋网络赌博

越赌越凶

无力偿还赌债

想到了网络贷款

在搜寻网络贷款平台的过程中

她被一则广告吸引住了

这种贷款利率比较低

不用抵押

且放款快,额度小

提出贷款申请后

张女士将自己的身份证和通讯录

发送给了贷款平台的负责人闪某及其团伙

随后收到了第一笔贷款资金

越城区公安分局民警表示

“张女士第一次就尝试了一下

以最小额度借款

她是借5000元

实际到手只有3500元

5天还款

每天要还300元的利息”

很快第一笔贷款到期

张女士却无力还款

此时她提出要再次以相同的形式借款

嫌疑人团伙却表示

这种情况只能“过桥借款”

“就是次日还的借款

比如借1万

到手只有5000元

第2天24小时内

他就要你还1万块钱”

为了借钱

张女士以“过桥借”的方式以贷养贷

几个月的时间

漏洞越来越大

累计借条达500多万

实际借到手却只有200多万

无力偿还高额债务的张女士

被各种催收手段连番“轰炸”

还被以裸照、视频相威胁

调查清楚事实后

4月初

越城警方锁定了3名嫌疑人

张某、闪某和王某

迅速到河北廊坊一出租屋将3人抓获

现场查证涉及借款对象50余人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

他们从2022年初开始在网上打广告

吸引像张女士这样的贷款人

以年化超2000%的高利非法放贷

造成多名贷款人不堪重压

离家出走、精神抑郁等

社会影响恶劣

目前

这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诈骗罪

以及催收非法债务罪

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非法高利贷可以不还吗?

相关新闻的话题区,不少人表示疑惑:既然是非法高利贷,不还又会怎样?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在某银行负责信贷工作的谭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民间借贷最高年化利率是订立借款合同时银行最高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这个标准都属于非法“高利贷”,法律不予认可,借贷方也可以拒付超出的利息部分。至于出借方在放款时直接将约定利息扣除的“砍头息”,更是明令禁止的违规操作。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王如华表示,正常情况下,民间借贷本金肯定是要偿还的,但当约定利息超过法定标准,超过部分可不予支付。已经支付的超法定利息标准部分可以冲抵尚未还清欠款的本金或利息,已经还清本息的可以要求返还多支付的利息。

“裸贷”风险巨大,后患无穷

民警在调查中发现,放贷团伙频频用裸照、视频要挟张女士,并将照片发送给其亲友,导致张女士精神状态越来越差,被医院诊断为“中度抑郁”,且多次表现出离家出走、跳楼、自杀倾向。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裸贷”放贷团伙惯用的手法有三类:

第一,以其裸照或视频威胁借贷人尽快还款。如果只是将裸照发给其本人进行催要本金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利息,还款后便将裸照返还或删除,过程中并未造成其他不良影响,一般不作有罪处理;但如果要求偿还超过国家标准利息并达到一定数额,则区分不同情况可能构成催收非法债务罪或者敲诈勒索罪。

第二,裸照或视频威胁无果后,将裸照或视频发布在网络上。根据具体情形有构成“侮辱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可能。

第三,在借贷人不能还款时,以裸照或视频等为要挟,强迫与借贷人发生性关系,以“冲抵”借款,这构成强奸罪。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即便借款者成功还清“裸贷”欠款,背后潜藏的风险也远没有解除。

张明说,即便在被害人已经还清本息后,裸贷团伙仍有可能以裸照或视频相要挟,逼迫借贷者从事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一些年轻人因此被逼走上犯罪和危害社会的道路。

借来的赌资被罚没

债谁背?

在这起案件中,张女士是因为沉迷网络赌博,才陷入“网贷危机”。那么,她用于赌博的资金应该如何处理?

张明认为,赌债不受保护,但如果并无证据证明嫌疑人团伙明知其用于赌博而出借资金,则张女士需要偿还本金,并且按照借款协议不超过国家民间借贷的法定利率偿还利息。如果没有证据证明这笔资金是嫌疑人非法所得,则这笔款项归该案嫌疑人所有。

如果张女士参与网络赌博输掉的资金能够被追回,也要没收。同时,经营网络赌博平台以及为该平台招揽赌客的人员,有涉嫌开设赌场罪的可能。所以,在张女士所涉的套路贷案件中,组织赌博和开设赌场者亦难逃法网。

据张明介绍,参赌人员不构成犯罪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构成赌博罪的,按照刑法第三百零三条,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每月5500(每个月要还五千贷款怎么办)":http://www.ljycsb.cn/dkzs/16244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