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贷款办理对公账户,疏管理成为犯罪帮凶,下面是案件趣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贷款
2023年春节期间,焦作市男子小海向警方报警,称自己在一个月前被人拉入一个微信群聊并根据群聊信息下载了一个APP,之后就跟着对方炒股,他投入资金后显示有盈利但是无法提现,他已经陆续投入一百余万元,现在对方以缴纳30%的对冲金、个人所得税为由让他继续转账,感觉自己被骗了。
警方立案后展开侦查,发现小海有一笔七万多元的款项转入了一个法人叫小明的对公账户,经电话联系后,小明主动到案。
小明是北京人,据其供述,几个月前,小明在一个微信群里看见有人说办理营业执照可以贷款,就主动和对方联系欲办理贷款,并按照要求提供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办理了一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和银行对公账户等手续。之后小明将营业执照,对公账户、银行卡全部交给了对方。
在将银行卡给对方之前,小明不是没有想过对方会拿他的银行卡去干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比如洗钱之类的,但是由于对对方能帮助办理贷款抱有期待,就没有管那么多。
经查询,小明的对公账户非法支付结算总金额为3300余万元,能够落实为诈骗所得的有1280余万元,涉及小海等151名被害人。
法院审理后认为,小明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情节严重,应当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依法判处小明拘役五个月,缓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刑法》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出租出借出卖银行卡的行为,属于提供支付结算的帮助,非法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以上的,就属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
明知他人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既包括行为人明确知道,也包括行为人应当知道。
提醒朋友们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要轻易被网络上不切实际的高额利润所诱惑,更不要随意出租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账号和U盾等,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取现,以免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和“替罪羊”。
法人代表公司贷款
1…老板不愿承担责任,让公司的一个小股东当法人。
2…小股东买车,又以公司的名义向另一公司借款(因为是法代,靠刷脸)形成公司借款。问,法定代表人有权签署借款协议吗?
答:可以。法代的权利很大
3…借款后又打入自己卡里,为自己买房,给女朋友买包买表买貂
4…债权人合同到期,向公司主张还款,公司认为,与公司无关。请问财务人员有责任吗?
答:肯定有责任。
5…公司向法代追诉,但法代负债累累,公司胜诉但对方没钱,
建议:
1..设置公司章程设置“抵押担保贷款”条款,或“借款30万以上,要召开股东会或董事会,过半数表决通过”。
2...谨慎选定法定代表人
3...规范法人代表的任命和撤换机制
4...规范法人代表的各项权利
5...规范法代的规章制度
6...规范赔偿机制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贷款(法人代表公司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5892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