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5.78亿活跃用户,金山办公旗下金山小贷即将注销,下面是智瑾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第三方贷款服务平台
继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之后,“雷军系”金山办公也放弃了金融业务。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8月21日,武汉市金山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金山小贷”)因决议解散,拟向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请债权人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
根据披露,金山小贷清算组备案时间为2023年8月21日, 债权人公告时间为2023年8月21日至2023年10月4日。
(截自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
工商资料显示,金山小贷成立于2017年12月13日,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刘伟,唯一股东为成都金山数字娱乐科技有限公司。企查查数据显示,金山小贷疑似实控人为求伟芹,表决权100%,受益股份80.02%。
百科资料显示,求伟芹,珠海金山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金山小贷在启动注销程序的同时,武汉市金山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金山金科”)也在8月24日完成注销。工商资料显示,金山金科与金山小贷的唯一股均为成都金山数字娱乐科技有限公司。
开甲财经注意到,金山办公试水金融要追溯到2017年。彼时,金山办公从贷款超市入手,设立WPS金服,专为第三方贷款产品引流。同时,WPS金服还上线理财(包括互联网存款)、保险等产品。但随着监管对现金贷的收紧,WPS金服悄然下线。
直到2018年6月,金山办公依托金山小贷,上线了金山贷款,意图重启金融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WPS金服还是金山贷款,针对的贷款人群均为使用WPS的用户,依靠的就是WPS软件庞大的流量。
金山办公官网披露,WPS Office、金山文档、稻壳儿、金山词霸等办公软件产品和服务,为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办公服务。截至2022年9底,公司主要产品月度活跃设备数达到5.78亿。
据自媒体“柒财经”2019年6月消息,金山办公旗下WPS Office向用户频繁推送关于网络借贷的弹窗广告,力推金山贷款产品,宣称“3分钟下款、日息0.02%、30天免息”。
然而,很多借款用户反映,金山贷款审核非常严格,大量用户被“秒拒”,“哪怕征信很好审核也通不过”(注:小编也曾注册并尝试在金山金融贷款,但同样也会获得额度)。与此同时,有用户表示,在金山贷款上提交审批后“每天收到十几条不正规的小额贷款公司短信”,并质疑金山贷款套取、变卖用户信息。
除了给自营产品金山贷款广告,WPS还为第三方贷款平台引流。
金山金融在激励用户借款的广告中表示,“从指定商户(金山易贷、金山极速贷、金山快贷、民生助粒贷、金山信用贷、信用钱包)成功借款,首笔金额在1万元至5万元、累计大于5万元或首笔成功借款大于5万元,可以获得30天、再送365天、直接送395天WPS超级会员福利。”
而在WPS Office上,同样也可以看到“WPS 用户专享额度,最高可借20万,且借款有机会获得WPS超级会员”的广告。
开甲财经注意到,虽然WPS Office曾力推金山贷款,但由于金山贷款审核严格,未从第三方平台引流,也未与银行合作发放贷款。这也导致金山贷款规模并不大,金山办公年报也未披露金山小贷情况。
另一方面,金山办公也有意关闭广告业务,加快了金山小贷被注销的命运。
2022年7月13日,金山办公软件副总裁章庆元发布微博,重申计划明年底关闭广告业务。此前他就表示,“这几年广告我们在一直减少,pc版已经极少广告,很多广告不是我们的,是一些第三方在监控WPS启动时直接弹窗在最前面,我们计划明年彻底关闭广告业务。”
金山办公(688111.SH)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公司最终控制方是 Kingsoft Corporation Limited,本集团实际控制人为雷军(持股15.33),一致行动人为求伯君(持股7.30%)。
2022年,金山办公实现营业收入38.85亿元,同比增长18.44%;实现归母净利润11.18亿元,同比增长7.33%。2023年上半年,金山办公实现营业收入21.72亿元,同比增长21.25%;实现归母净利润5.99亿元,同比增长15.32%。
不难发现,金山办公的营业收入、净利润虽然并不算太高,但始终保持稳定增长。从这个角度来说,金山金融对金山办公而言,或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业务。
作为对比,同样由雷军实际控制的天星数科(原小米金融)也已基本关停。其中,随星借/小米分期由小米消费金融承接,而小米小贷完成注销,保险业务、基金业务则先后关闭。
2022年12月28日,重庆市小米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更名为重庆融渝科技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天星金融在持有保险经纪牌照——厚积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的情况下关闭了保险业务。2023年5月底,天星金融/钱包APP又下线基金相关入口服务。
来源:开甲财经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小额贷款
#11月财经新势力#
网络小贷遭到强监管的同时,地方小贷也不轻松。
整改、停业、清退、取消试点一直在监管执行,提升注册资金、规范经营管理、加入持牌地方金融组织,成为小贷公司的新出路。
11月6日,海南省召开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资质证颁发大会,有72家小贷公司获得了经营资质许可,跻身为持牌地方金融组织。
一边取消试点资格,一边获得经营资质许可,正是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在为地方小贷“换血”,以求良性发展。
图片来源:海南省小额信贷协会官网
多家小贷公司“持证上岗”意义重大。
纵观整个小贷行业,一直都是在做减法,一年一度的小贷评级影响着小贷公司的生死,为了整顿行业地方监管部门宁可加速清退,小贷公司获得经营资质许可的情况并不常见。
今年7月份时,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还发布公告,取消海南中宇慧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资顺(三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资邦(三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海南神州数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海南银恒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5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
从监管和行业发展角度来看这件事:
首先说明现在监管目标更加明确,行业经营门槛有所提高;其次小贷行业乱象已久,监管常在但难以杜绝非法操作,升级为地方持牌金融机构,也是地方监管部门规范行业的决心表现;受行业违法工作人员影响,市民对于小额贷款的印象差,但需求高,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组织,也有利于提高群众信任度,以及对正规贷款机构的认识度,减少借贷纠纷,维护行业健康。
同时,国家对于小贷机构的要求一直是立足于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当地特色产业,跻身为持牌金融机构,也可以更好的赋能,充分发挥小贷机构毛细血管的作用。
海南本身是旅游大省,每年在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投入的资金占比较高,助力解决海南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是建设当地金融生态环境、稳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
提供新的启示
截止今年9月末,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共有6054家,贷款余额9076亿元,较上季度少了182亿元。
2022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150家,贷款余额9258亿元,上半年减少165亿元。
受疫情的影响,和行业监管,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使得贷款公司数量和贷款余额一直在减少,但是行业质量有所提升。
现在对于小贷机构的首要要求,就是合规,包括用户个人信息、消费者权益、放款门槛、贷款利率明示、逾期罚金等具体事项。
而后便是服务,贷款产品和内容都大同小异,只有在保证合规的前提下,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才能自主吸引更多用户,提升机构竞争力,在激流勇进的小贷行业中生存、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对于小贷公司的投入却并没有减少,注册资金超过50亿元的小贷机构已有12家。
为什么宁可花费力气整改小贷行业也不为银行等正规机构加码?原因是便捷与利润。
银行的利息比其他金融机构要低,相对的资质审核要求也要高一些,受疫情影响,有一部分的还款能力或是资质条件有所下降,办理贷款不但流程繁琐,通过率也较低。
就需要有人接收这一部分长尾用户。
海南颁发首批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资质证后,银行便可以作为资方,以小贷公司为平台渠道,接纳这一部分用户,银行能吃利息,小贷公司也能产生利润。
曲线放贷,懂的都懂。
来源:且说金融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第三方贷款服务平台(小额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5799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