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会计、北大青鸟、英孚教育被曝诱导学员办理消费贷 学员:想停掉贷款却异常艰难,下面是环球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北大青鸟贷款上学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教育报道】近日,央视报道了多家教育培训机构诱导消费者办理分期贷款,仁和会计、北大青鸟、英孚教育均被曝光。据了解,诱导办理分期贷款已经成为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主要招生模式,甚至在消费者毫无收入来源和职业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培训机构的介绍获得贷款。
记者走访了多家教育培训机构,销售人员在推销课程的同时都强烈推荐消费者通过贷款方式支付学费。比如,仁和会计教育的工作人员就介绍到,在校大学生支付全额学费有困难,“可以办理分期,还一个月的手续费,最多交个1000多块钱。”英孚教育的工作人员在推销课程时表示:“你就交个首付三千,剩下我们办分期贷款,你看每个月爸妈给你的生活费里面你自己攒一点就承担了。大家大多数都是选择分期贷款的形式,分期贷款没有任何风险。” 北大青鸟工作人员称,有很多学生贷款,大学生贷款的比较多,20岁以上贷款的几率为80%。
据消费者反映,此类贷款一天就可以办理完成,贷款及培训机构也并不需要了解消费者的具体经济状况,贷款照样可以迅速办理。
记者在调查发现,很多培训机构在为学员办理贷款时,为了更好地通过审核,销售人员往往“亲自”为消费者办理,消费者将手机提供给销售人员进行具体操作。
而看似轻松简单的贷款却为消费者“埋了坑“,虽然消费者轻松获得了贷款,但当消费者提出退课、退款,停掉“培训贷”时,却变得艰难。
某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表示,他们无法为学员办理退款,因为平台已经将款项划拨给了仁和会计教育集团,学员若需要办理退款则必须联系仁和会计的工作人员。
相关法律人士针对此问题表示,一些培训机构通过使用虚假身份及职业信息等为尚无还款能力的消费者向互联网金融机构贷款,这其中存在审核漏洞。很多没有借款能力及还款能力的消费者最终变成了借款人,消费者一旦无法还款,就会形成一些不良的贷款。
而类似的消费贷、套路贷层出不穷,在教育机构中似乎普遍存在。被消费者集体投诉的学霸君也因为涉嫌隐瞒用户办理分期贷款被媒体曝光,据了解,学霸君的学员在销售人员的“忽悠”下使用金融贷款等方式缴纳学费,而当出现退费纠纷时学员却“犯了难”。一方面,学霸君迟迟不给退款,另一方面,学员却要一直偿还银行贷款。从投诉平台的内容来看,有不少学员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分期贷款,还有学员表示“只想上个培训班,没想到卷入了金融纠纷”。大多数学员都担心因为贷款问题影响个人征信。
据媒体报道,学霸君很多消费者其实对分期付款和分期贷款的定义比较模糊,而且工作人员在推销过程中往往避而不谈学费即是贷款。记者此前采访了多位家长了解到,家长为孩子报名了学霸君1对1网课,交了两三千元的首付后,剩余1至3万元分期付款,中途孩子因各种原因中止学习,申请退款却遭遇退款难。有的家长反映,他们是收到贷款机构发来的还款提醒短信甚至被自动扣款才知道,所谓的分期付款其实是消费贷款。
据悉,大多数教育培训机构采取的是不规范营销方式,而一些消费者缺乏对消费金融知识的了解,最终导致教育培训退款难成了投诉热点。相关专家提醒消费者,在报名缴费之前一定要认真审查协议内容,日后出现纠纷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保护好个人的信息。
青鸟北大学校北大青鸟学校靠谱吗
“公办民助”“名校办民校”“联合办学”……各类冠以名校招牌的合作办学遍地开花。仅在西南某省会城市,当地教育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显示,2014年以来,全市通过政府、企业与省外教育资源优质的学校开展的各类联合办学学校报备数累计达200多所。
半月谈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一些名校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冠名办校”“挂牌办校”有名无实、地产商办校成“售楼招牌”等问题,由此带来加重学生家长经济负担、引发社会纠纷矛盾等问题,亟待加强引导规范。
1 “冠名办校”有名无实,
名校招牌成“售楼招牌”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所谓的名校合作办学往往有名无实,与名校教育资源毫不沾边。以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为例,该校在全国有多所分校,这些学校的办学简介中写着“与北京大学联合办学”“秉承名校理念”,校徽也与北京大学雷同。
“虽然挂着北大的牌子,实际上跟北京大学没什么直接关系。”福建一所北大附属实验学校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学校是由福建某集团出资与北大集团旗下“北京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合作成立。根据签约协议,该集团向北大青鸟支付品牌冠名和管理费用,但收完钱后,后者对学校并未有实质性的指导和资源投入。
当地教育部门规划科负责人说,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是市政府引进的名企业办名学校项目。“我们在学校落地时也曾询问过冠名问题,对方的解释是学校冠名的这个‘北大’不是北京大学,而是和北大旗下的校企合作,就用了这个名称。”
还有的名校合作办学质量良莠不齐,效果不尽理想。2011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先后在贵阳市观山湖区和贵安新区开办实验学校,两所学校均是与当地政府合作创办的公办学校,其中一所在当地拥有不错的口碑,而另一所的社会认可度相对不高。有家长质疑:“同样是北师大附中的牌子,按道理,输出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应该都是相同的,办学质量为什么有差别?”
某学区房楼盘
一些地方还出现房地产企业参与合作办校的现象,名校招牌成为“售楼招牌”。在重庆,一些公办中小学名校与房地产开发商合办民校,由开发商把学校修好、硬件设施配齐,学校则出让校名冠名权,以师资和品牌、管理等无形资产入股,再派出校本部师资和管理队伍进驻办学。多名置业顾问向半月谈记者透露,业主子女可优先入读名校就是楼盘的最大卖点,带学位的房源不仅“一房难求”,房价也比周边楼盘高出30%甚至一半以上。
2 “名校光环”加持高收费、高价学位房
与教育资源优质富集的名校合作办学,在一定程度上对提升地方教育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种发展教育的“捷径”。但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一些冠名挂牌行为出现“变形走偏”,由此带来的问题不容小觑。
伴随着冠以各类头衔的“名校”出现,高收费、高价学位房等现象随之而来。有了“名校光环”加持,冠名挂牌学校的各类收费自然不菲。半月谈记者在重庆、福州等地了解到,这类学校的收费从每年两三万元到10多万元不等。一些家长别无选择,只好花更多的钱去享受原本是“公益性”“普惠性”的义务教育。
择校热
“为了让孩子中小学上个名校,只好硬着头皮去抢名校合作开发商的高价学位房,花费少说也得上百万元。”重庆市民林勇说,更省钱的办法是通过交择校费进入名校,至少也需要10多万元,且名额有限,“花钱都不一定能抢得到”。
除了加重家长经济负担、加剧社会焦虑,名校合作办学过热还容易影响当地教育生态平衡。重庆市一所民办校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挂着名校招牌的冠名学校入场后,借助“名校光环”加持,与真正的民办学校抢夺优质生源,使得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被挤压。
此外,一些名不副实的“联合办学”还容易因管理不当引发其他矛盾。此前,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融创万达文旅城采用与名校“联姻”的方式,引进南开中学合办民校。消息传出后该楼盘销售情况火爆,但由于当地教育规划调整,引进的名校落了空,由此引发数百名业主维权。
一名教育系统干部说:“与名校合作,打造好的学校还好,有的只是单纯地挂块牌子,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很容易引发矛盾。”
3 亟待规范名校合作办学
“真正的名校合作办学,应该使得学校管理、师资等教育资源共享互通,既要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也要带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张荣伟认为,各地应对名校合作冠名现象加强规范,严格把关、加强监管,防止名校合作办学“野蛮生长”“变形走偏”。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地方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正本清源”。重庆市2019年针对“名校办民校”现象出台政策,要求公办中小学不得新参与举办民办学校;湖南省长沙市2020年底暂停公办学校托管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审批,同时明确规定集团化学校合作时限一般为6年,每所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规模应控制在10所左右。
“这些政策有助于将名校母体与冠名学校进行分离,促进公办、民办学校各归其位,帮助学校树立内涵发展意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研究员罗士琰建议,教育部门还应对新办冠名学校加强督导,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
贵阳市教育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说,冠名挂牌、联合办学只是提升办学质量的路径之一,扎扎实实练好教育基本功更重要。只有抓住加大本地教育投入这一根本,努力提升自身办学力量,才能让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落地生根。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房颖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半月谈 柯高阳 邓倩倩 骆飞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北大青鸟贷款上学(青鸟北大学校北大青鸟学校靠谱吗)":http://www.ljycsb.cn/dkzs/14628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