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系理财平台暴雷,为何中国人总逃不过被“割”的命运?,下面是早羽观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钱站贷款还不上
近日一份情深意切的告投资者书在网上传播,内容是非常劲爆,涉及2300亿元的中植理财全部暂停兑付,投资者至少需要等待2-3年才有望拿回本金。
这封信揭开了中植系财富平台的兑付危机。与以前的P2P不同的点在于,这次被收割的大多是中国的富裕阶层。因为这次暴雷的财富平台起投点基本在100万元以上,而当年P2P的起投点非常低。
说到中植系财富平台不能不介绍其背景。中植企业是由解直锟创办的企业集团,在金融市场上有中植系之称。解直锟的夫人为前歌星毛阿敏。
中植财富原先有3个财富公司,包括大唐财富,中植基金等。自从前几年解直锟过世后,中植财富系下的3个财富公司合并成了一家公司,可以统称为中植基金。
解直锟是中植系的灵魂人物,过世后,公司由其侄子掌管。中植基金的高管主要由银行系统的营销团队组成,自从P2P被取消之后,大肆攻占留下的市场空白,没过几年市场的规模就膨胀到2000亿元以上。
根据业内人士介绍,中植基金销售的理财产品外包装跟银行理财一样,但是内里的底层资产可谓天差地别。
识别底层资产的风险是一项技术活,普通人是绝对不懂的,金融机构的大多数销售也不懂。
中植基金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大多是某一家不知名企业的应收账款或者信用借款或者保证借款,投资者的钱最终流向哪里不得而知。
从网上的公开信上可知,中植基金曾经的理财产品基本如期兑付,且目前所有产品都停止兑付。这说明了中植基金玩的就是资金池业务,或者说就是开了一家虚拟银行,发放贷款,吸收存款。
中植基金目前遇到了贷款无法收回,存款无法支付的问题。因为是资金池业务,所以无法分辨投资者的钱的亏损和收益。这个跟P2P是一样的。这就好像多个水管里面的水流进一个水池,就无法分清水池里的一滴水是哪个水管流入的一样。
有一种猜想,中植基金投资者的钱被用来自融,用来供中植系的企业使用。这跟恒大财富的情况如出一辙。
留给中植基金的市场位置有限。以年化收益来划分,3%以下的收益被银行理财占领。3%-5%收益区间被证券、保险、信托的产品占据。所以中植基金的收益必须超过5%以上才能吸引客户购买。
中植基金的资金池模式迟早玩不下去。投资者拿到的收益是5%-10%,中植基金为了保证资金池的运转,必须对资产端收取的利率超过15%以上。一般来说,融资企业支付年化18%或者20%都是合理的。
问题出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中植基金融资的公司还不上钱的变多了。打个比方,中植基金借出去100亿的贷款,正常年份一年有10亿元收不回。中植基金一年收到的利息是20亿元,分给投资者5亿元,剩下5亿元覆盖公司运转的成本和税收,这样还能保持资金池的运转。
这几年经济情况像刮台风一样,中植基金100亿元的贷款,坏账从10亿元变成了20亿元,利息覆盖不了成本和投资者分红。
另外一方面,投资者的钱被中植基金用来做自融,就像恒大财富一样,变成了房子等固定资产,这些资产流动性很差,无法变现。打个比方,中植基金100亿元的投资款用来建了房子,本来计划一年内卖完房子可以把本金还给投资者,现在房子卖不出去,就没法支付投资者本金和分红了。
无论是哪种情况,中植基金暴雷是迟早的事。中国最优质的资产掌握在银行、券商等主流金融机构手中,中植基金拿到的都是高风险的资产。另外一方面,中植基金也只能拿高风险的资产销售给客户,否则没法跟银行等机构竞争。
如果中植基金销售的理财年化收益低于5%,那么客户就会去银行等主流金融机构购买。中植基金只能销售的只能是年化收益超过5%的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的对应的底层资产必然是高风险的贷款。
而高风险的贷款必然对应高的贷款利率,比如年化20%的贷款利率。一家企业短期内可以接受年化20%的贷款利率,但是长期下来肯定扛不住。随着经济下行,民营经济的利润率下滑,民营公司一看还不上高利率的贷款了,索性就倒闭了事。于是中植基金投资者的本金就拿不回来了。
毫不夸张地说,这几乎是中国第三方理财公司的宿命,这是由中国金融体系的特征决定的。
在公开信中,这位中植基金的中层管理者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要跟投资者站在一起的想法,表示自己也投了很多钱在公司,也有很多亲朋好友投了钱在里面。
自己在选择中植基金工作是经过谨慎选择的,非常认同公司高管的专业背景。他自己在中植基金工作了十几年,非常信任公司。
目前公司正在大力推进资产的清收工作,希望投资者不要闹事。因为闹事干扰了清收进度,损失的还是投资者自己。
这份信太过于完美无瑕,从方方面面表现了中植基金的负责态度,安抚了投资者的情绪。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一般的金融机构中层管理者是写不出这样的一封信的,大概是专业的公关公司操刀的文案。
对于中国的中产来说,不要焦虑跑输通货膨胀,不要追求高收益,至少本金不会丢。金融机构对客户最常用的手法:告诉客户房价涨了,物价涨了,钱存在银行每年都在贬值,应该拿来投资。大多数的结果是,不仅钱没增值,本金反倒拿不回来,还生了好大的气,弄坏了身体。
钱站钱不还会上征信吗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对不具备授信条件的用户,商业银行可在依法合规、科学合理、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与用户约定设置ETC通行费支付结算保证金、防范垫款等金融风险。
通过机构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及时提醒欠费用户补交相关费用;将ETC欠费行为纳入征信体系,引导货运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依法诚信经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银保监局;各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各非银行支付机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各清算机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维护货车司机群体合法权益和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9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大力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推广应用,截至2021年9月底,全网ETC平均使用率已超过66%,高速公路网通行效率大幅提升,物流降本增效明显增强,人民群众体验感和获得感大幅提高。特别是2021年以来,货车ETC使用率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货车享受到了ETC便捷通行服务和通行费优惠政策红利,自愿安装使用ETC的积极性和意愿不断提高。但部分地区仍存在货车ETC难办理等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解决货车ETC办理难题,保护货车司机合法权益,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现就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金融支持服务。在延续既有ETC金融服务的同时,支持商业银行遵循风险可控和市场化原则办理货车ETC信用卡业务,用于通过ETC交纳货车通行费。支持商业银行推出小额贷款、银行账户预存资金等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优化业务流程,为货车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二、支持多渠道提供担保等服务。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优化完善相关政策,引导货运物流企业、汽车销售企业和货运平台企业等,为货车办理ETC提供担保。支持担保公司等机构提供担保等服务,帮助货车办理ETC。
三、有效防范金融机构垫款等风险。对不具备授信条件的用户,商业银行可在依法合规、科学合理、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与用户约定设置ETC通行费支付结算保证金,防范垫款等金融风险。通过机构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及时提醒欠费用户补交相关费用;将ETC欠费行为纳入征信体系,引导货运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依法诚信经营。
四、优化发行安装服务。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积极作用,强化APP、小程序、公众号、服务网站等线上渠道发行服务,便捷用户办理使用。在现有发行服务渠道的基础上,组织力量深入社区、村屯、加油站、4S店、汽车维修厂、停车场、服务区、场站、港口、物流园区、货物集散地、超限检测站等地点,为用户提供现场安装服务,特别是针对易拥堵缓行收费站,加强现场发行,切实提升ETC使用率。
五、拓展多场景多形式服务和优惠。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相关单位,严格落实ETC车辆不少于5%的通行费基本优惠政策,对通行本区域的ETC车辆实行无差别基本优惠。鼓励ETC发行服务机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等为ETC用户提供更大优惠和多方式便利,在复用现有支付基础设施条件下,增加应用场景,拓展服务内容,提高使用便利性,结合积分、打折、返利、红包等多种形式增加用户福利,吸引用户自愿安装使用ETC。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人民银行、银保监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协作,建立健全协调工作机制,统筹组织、科学安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ETC推广应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用户自愿、服务至上,规范高效开展ETC发行和服务工作,不得违规占用车牌虚假发行,不得通过任何方式强制货车安装和使用ETC。各单位要加强监督和指导,坚决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确保ETC发行服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2021年11月3日
转发周知!
扫码进群↓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钱站贷款还不上(钱站钱不还会上征信吗)":http://www.ljycsb.cn/dkzs/14625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