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利率再下调,最高降25个基点,为什么银行利率会持续下调,下面是希财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银行贷款减少原因
银行存款利率迎来新一轮下调,包括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内全国性银行,均已再次下调了存款利率,为年内第二次下调,让这些银行的部分存款利率水平降至历史最低。那么,为什么银行存款的利率会持续下调呢?
从各银行的官网了解到,全国六家国有银行和十二家股份制银行的挂牌存款利率都再次出现调整,主要涉及1年期及以上的存款,其中下调幅度最大的达到了25个基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存款利率已经下调了三次。国有银行的三年期存款利率也由2.75%降到了2.2%,来到历史最低水平。而银行存款利率之所以不断下调,原因无非有以下几个。
首先,从直接原因来看,一个就是央行降息。央行降息虽然不是直接降的存款利率,却跟存款利率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央行降息,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央行作为银行中的银行,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融资来源之一。央行降息,就是降的给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所以,在央行降息之后,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就会下降。
而银行存款同样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融资工具。在央行给商业银行的融资利率出现下调之后,如果存款利率没有下调,那么商业银行向从央行获得融资可能就会更划算,因此就会更倾向于跟央行借钱,减少吸收存款。
当银行吸收存款的意愿下降时,存款利率也就容易下跌了。
另一方面,央行降息,对于银行存贷款利率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央行降息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而且也是为了能将整个市场利率水平降下来。
而银行存贷款利率为市场利率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央行降息希望能降下来的利率之一。作为商业银行,自然是需要配合央行达成降息的目的。所以,在央行降息之后,也会促使商业银行主动下调存贷款利率。
由于央行不断地降息,因此银行的存款利率也就在持续地下降了。
另一个就是贷款利率的不断下降。目前银行的贷款利率是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基础来制定的,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更能反映出市场利率的变化。
在央行降息等因素的影响下,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都处于持续下调中。而贷款利率的下调,又会倒逼银行存款利率下调。
因为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存贷款之间的利差,若是贷款利率下调后,存款利率不下调,银行的利差就会不断收窄,甚至出现亏损,这对银行显然是很不利的,会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
所以,在贷款利率下调后,银行通常也会下调存款利率。只要贷款利率不断下调,存款利率也会持续下调。
其次,从间接的原因上看,主要就是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的结果。央行之所以会持续降息,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希望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而央行降息又是导致存款利率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
另外,由于经济增长不利,社会的融资需求也会趋于减少,以至于银行手上的钱有很多贷不出去,银行为了能把更多的钱贷出去,就倾向于主动下调贷款利率。同时由于手中不缺资金以及贷款利率的下调,银行吸收存款的利率自然也会下调。
从根本上来看,存款利率之所以会持续下调,就是因为经济增长不利所引起的。
银行贷款能提前还款吗
借钱不容易,还钱还不容易吗?
最近,对于想提前还房贷的人来说,还真就不那么容易。
一方面是排队等待时间长。多地购房者曝出需要经过2-5个月的排队等待才有还款名额。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致电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北京网点,被告知需要排队等待约2-3个月。
另一方面,部分银行网上预约提前还款得每天在固定时间“抢号”,抢上了也还得等待2-3个月。还有部分银行关闭了线上预约通道,只能线下协商办理。还有的银行则要求收取部分违约金。
为何大家都忙着“提前还贷”
分析认为,主要有三大触发因素:
其一,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
春节前,受债市波动影响,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下滑,有的甚至出现负收益。过去被视为“没有风险”的理财产品出现亏损,有的人多月收益“一夜清零”,这改变了不少人的投资理财方向。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认为,如今许多理财产品的年利率跌破3%,普通理财“跑不赢”房贷利率,找不到更优质的投资渠道促使居民选择将存款用于提前还贷。目前,许多购房者的存量商贷年利率为4%至6%,特别是2020年以来下发的部分贷款利率在6%以上,而当下的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在3%以下的居多。在此背景下,有的人将提前还房贷视为一种理财产品。
其二,近期多地房贷利率动态调整。
在今年1月初官方公布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后,多地密集调整利率下限。根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3年1月,中国调整房贷利率下限的城市接近20个,其中包括郑州、天津、福州、沈阳、厦门等二线城市。
截至1月31日,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城市中,首套房贷利率低于4.1%的城市共30个,其中二线城市有8个。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7%的城市有4个,目前为全国商贷利率最低水平。
新购首套住房利率不断走低,对于持有存量高利率房贷的购房者来说,则更有动力提前还款。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这时许多人要么选择部分提前还贷,要么还款后卖房,再买房,腾挪为低利率房贷。
其三,楼市预期转变。
李宇嘉认为,提前还贷潮出现的大背景是楼市预期的转变。过去,百姓普遍认为房价会上涨,资产收益远大于房贷成本,购房者对房贷利率不敏感。如今,房价预期逆转,多地房价下跌,房子的成本也开始浮出水面。其中,房贷、物业、折旧等被越来越多人关注。据测算,中国热点城市一套房子的综合持有成本,每年在房屋总价的5%至9%左右。
提前还房贷真的划算吗?
对银行来说,并不乐见居民扎堆提前还房贷。
近年来,银行对实体经济贷款利率明显走低,居民住房按揭贷款成为其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长期稳定优质资产。李宇嘉指出,当前,增量房贷申请量下降,而存量房贷被提前偿还,银行收益自然受到影响。这也是近期不少购房者反映等待时间长、银行收紧还款条件等的重要原因。
既然难度加大,还有必要提前还房吗?国是君已在《房贷利率“3时代”来了!要不要提前还房贷?》一文中,列举了提前还房贷最划算的几种情况,也提示了一些提前还房贷必要性不那么大的情景,同样的内容不再赘述。从偿还利息的角度,业内人士建议,当等额本息还款的周期没有超过还款年限的1/3,等额本金的还款周期没有超过还款年限的1/2时,提前还贷更划算。
如果现在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提前还贷,就等于白白吃亏吗?
也并非如此。
过去用来说服许多人贷款买房的一大有力论证来自于:“房贷可能是普通家庭一辈子能够拿到的最大额、低息和长期的贷款”。而且因为通胀的原因,每年房贷都与我们手中的钱一同贬值,10年甚至20年过后,同样的月供,压力会大大降低。
当然,如今房价上涨预期已经被打破,房子和票子未来都有贬值的可能。但参考西方国家的金融史看,现金与各类资产相比是贬值幅度最大的,也就是说总体而言,票子贬值的幅度可能会大于房子。
具体数字如何估算?其实官方公布的CPI水平并非衡准通胀水平的唯一标准,因为其中未包含房价变动,与实际感受有一定差距。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韩秀云指出,真实通胀的算法是M2增长率减去GDP的增长率。过去一两年,这个数值在6%-7%左右。如果以此计算,现在每月还款1万元,十年之后每月实际还款压力相当于现在的4800元,30年后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左右。
眼下,这种“提前还贷潮”折射出当前投资渠道匮乏的问题,也未尝不是人们在经济周期底部的一种“应激反应”。但“冬天”总会过去,当春暖花开之时,在手头上保留一部分可用现金,也未尝不是迎接未来机会的一种选择。
来源 国是直通车 | 作者 庞无忌
编辑 王琼
流程编辑 刘伟利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贷款减少原因(银行贷款能提前还款吗)":http://www.ljycsb.cn/dkzs/14623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