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投向哪些领域?金融举措如何发力?——从2022年金融数据看钱流之变,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投向有哪些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题:贷款投向哪些领域?金融举措如何发力?——从2022年金融数据看钱流之变
吴雨、李论衡
21.31万亿元!日前,金融系统交出2022年支持稳经济的“成绩单”,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超21万亿元,折射出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的强有力支撑。去年全年新增信贷重点投向哪些领域?今年金融又将如何发力?
2023年新年伊始,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新气象,最新采购的生产线正在生产最新标准的低碳车轮。“去年10月我们从中信银行获得7500万元贷款,采购的新设备很快便投入生产。”企业财务负责人师庆运告诉记者,企业实际承担贷款利率只有0.7%,且贷款期限为两年,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为企业的设备升级、产品竞争力提升提供了助力。
这笔贷款的顺利发放得益于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根据相关政策,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后,中国人民银行予以再贷款资金支持,财政部门则提供贴息支持。
去年以来,人民银行出台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截至2022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6.4万亿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在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为2022年8月1日,农行工作人员来到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街道一家粮油批发市场,对商户的融资需求进行走访。 新华社记者黄伟摄
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近日表示,2022年我国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增强,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同时,在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下,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精准惠及受困群体和重点领域。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5.6个百分点;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9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3.2个百分点;“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9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2022年新增贷款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面对多重压力,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发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
走进福建锦程高科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大型机械引擎轰鸣、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在建行优惠资金支持下,我们进行了技术改造。优化的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确保按时完成订单。”锦程高科副总经理郑智标介绍,在去年10月企业资金吃紧的关键时期,建行福建省分行提供了3000万元的“纾困贷”,帮助企业“轻装上阵”。
近年来,受疫情反复冲击、国际形势不稳因素影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民营小微企业经营更加困难。为持续改善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环境,金融部门通过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完善信贷支持政策、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等,不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债券融资支持。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高12.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652万户,同比增长26.8%。
“普惠小微企业有效贷款需求、还款能力都受到疫情影响,金融支持为小微企业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马贱阳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进一步提升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房地产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2022年金融管理部门推出“金融十六条”等举措,整合了信贷、保函、债券等多种手段,以保交楼为切入点,以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表为重点,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经过供需两端政策发力,近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数据显示,2022年9月至11月,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1700多亿元,同比多增2000多亿元。2022年四季度,境内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1200多亿元,同比增长22%。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和经济循环恢复,微观主体的信心将逐渐恢复,活力逐渐释放。”宣昌能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向制造业、服务行业民营小微企业的倾斜支持力度,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来源: 新华网
贷款投向是什么意思
每经记者:肖世清 每经编辑:马子卿
8月1日,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会议指出,一些突出金融风险得到稳妥处置。重点集团、大型企业风险处置稳妥推进。支持多省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处置化解个别企业、个别机构风险事件。牵头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维护房地产市场融资平稳有序,引导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下行,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大型平台企业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得到有效遏制,整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部署下班的工作计划时,会议指出,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保持贷款持续平稳增长。引导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加大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力度。
大型平台企业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得到有效遏制
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效,会议指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包括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持续健全、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金融国际合作向纵深推进等。
关于支持稳经济的金融政策成效,会议指出:“稳经济大盘重点领域得到有效金融支持。出台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3条政策措施。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力度,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创设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增加民航应急贷款。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推动设立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投放。普惠小微贷款、投向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均明显多增。”
今年以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被监管部门在多个重要场合和文件中提及。关于上半年金融风险处置成效,会议指出,一些突出金融风险得到稳妥处置。重点集团、大型企业风险处置稳妥推进。支持多省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处置化解个别企业、个别机构风险事件。牵头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维护房地产市场融资平稳有序,引导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下行,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大型平台企业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得到有效遏制,整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另外,会议还指出,金融服务和金融管理质效提升。推动金融稳定法等一批金融立法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共享稳步扩大。支付服务市场结构不断优化。涉诈涉赌“资金链”治理取得积极成效。央行数据信息共享和归集使用进展顺利。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存取业务管理进一步加强。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高效落地。受益所有人、特定非金融行业反洗钱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审计监督、党校办学、工会和青年工作、离退休干部服务、财务预算、集中采购、机关服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有效履职提供了坚强保障。
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在部署下半年央行工作内容时,会议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保持金融市场总体稳定,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抓好政策措施落实,着力稳就业、稳物价,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具体看来,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保持贷款持续平稳增长。引导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加大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力度。
二是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中小银行风险。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加快探索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督促平台企业全面完成整改,实施规范、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发挥好平台经济创造就业和促进消费的作用。
三是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开展宏观审慎压力测试。落实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要求,出台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把好金融控股公司市场准入关,对金融控股公司开展全方位监管。
四是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加快推动柜台债券市场发展,建立完善债券托管、做市、清算、结算等多层次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推进票据、黄金、货币、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优化境外机构境内债券发行资金管理,统一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资金管理政策,完善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政策。稳步推进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工作。加强预期管理和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提升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能力。
五是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加强本外币政策协同。夯实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的市场基础。支持境外主体发行“熊猫债”,稳步推动“互换通”启动工作,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六是深入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持续做好G20可持续金融牵头工作。依托各多边平台,推进全球宏观政策协调。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提升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的便利性。
七是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统筹推进金融法律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研究立行”。持续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创新。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标准协调和有效执行。提升支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金融科技应用与管理。稳妥做好货币金银和安全保卫重点工作。有序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深入推进国库高质量发展和征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反洗钱工作。严肃查处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升内部管理规范性和有效性。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投向有哪些(贷款投向是什么意思)":http://www.ljycsb.cn/dkzs/14592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