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破解农商银行放贷难题,下面是中国经济时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农商行贷款问题
专访
加大对农商银行的支持力度,多措并举缓解农商银行放贷难,不断提高农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本报记者 王晶晶
当前,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贷款难放成为农商银行面临的共同“痛点”。面对来自大型银行的激烈竞争,农商银行如何激发当地贷款需求,缓解放贷难题,进而不断提高其在本地的市场竞争力?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
不断提高本地市场竞争力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同业竞争加剧对农商银行贷款难放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农商银行应如何应对?
叶银丹:近年来,大型银行纷纷下沉,以低利率、无担保、高授信等为条件,“掐尖”农商银行优质“三农”和小微客户。面对来自大型银行的激烈竞争,一些农商银行出现“优质客户流失多、新增贷户选择少、存款批量迁移”等现象,利润空间被挤压收缩,拓客难度不断加大。此外,农商银行“人缘、地缘、亲缘”的传统优势逐渐不足以应对当前激烈的同业竞争、息差收窄、金融科技等多重挑战。
对此,农商银行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提高在本地市场的竞争力。
一是发挥本土优势。积极推动“政银企”合作,找到“市场所缺、客户所盼”的结合点,通过与基层党组织、本地行业协会、商会等联合共建,积极推进“整村授信”“整企授信”“整行业授信”等工作,破解“授信难”。
二是实施信用网格化管理。将信用社区、信用商圈、信用乡村建设,融入差异化、精细化、动态化的网格化管理中,通过线下采集信息、线上批量授信,第一时间满足网格内小微企业、农户、居民等的金融需求,实现信用贷款增户扩面。
三是发力多元化营销。通过“走访+服务+营销”一体化服务,打造多元化金融生态圈,同时培育客户线上用信习惯,增强客户黏性。
四是推动风控一体化,强化农商银行稳健经营。从贷前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三个维度发力,不断采集内、外部系统数据,增加风控规则维度,提升信用贷款风险防控能力。
激发“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需求
中国经济时报:对农商银行来说,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创造“三农”及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
叶银丹:第一,在明确定位、细分群体的基础上,通过科技赋能等手段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精准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一是农商银行要明确目标,借助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提前布局,不断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通过走访建档、评议授信、授信审批等流程,为“三农”、小微客户提供低门槛、小额度、广覆盖甚至纯信用的普惠信贷产品,切实增加“三农”、小微领域有效信贷供给,激发“三农”、小微客户信贷需求。二是细分客户群体,提高服务精准性。根据个人客户的年龄、偏好、文化程度等不同,以及企业客户的企业规模、经营特点等不同,合理选择授信签约方式,做到精准放贷、精准服务,将信贷资金快速、高效地提供给不同客群。三是强化科技赋能,优化长远布局。加强数据资源储备,融合信息采集、客户画像、信贷发放、智能风控等功能于一体,实现贷前、贷中、贷后管理一体化、线上化、智能化,缓解“三农”和小微客户“贷款难”“贷款慢”“贷款贵”等问题。
第二,加强银行内部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激发“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需求。一是考虑不同客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专属信贷产品,突出产品特色化,实现产品与客群的个性化匹配。二是突出定位差异化,通过培育营销人员队伍、优化金融服务体验,推动实施差异化、特色化金融服务政策,服务好大型银行的服务盲区客群。
多措并举缓解农商银行放贷难
中国经济时报:从政策角度出发,应如何缓解农商银行贷款难放?
叶银丹:缓解农商银行放贷难问题,一方面要保持一定的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等宏观政策支持力度,尤其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的支持,推动经济持续恢复,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增加贷款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商银行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农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是给予农商银行一定的税收优惠,提高农商银行对中小企业、“三农”等贷款的积极性,同时也降低农商银行经营成本。
二是提供充足资金。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充足资金来支持农商银行扩大贷款业务,具体可以通过提供财政支持、加大对农商银行的股权投资等方式实现。
三是指导农商银行优化贷款政策。政府可以指导农商银行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贷款政策,例如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等。同时,在对农商银行的监管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四是推动数字化转型。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共享数据平台、对农商银行进行算法培训等方式支持农商银行推动数字化转型,提高贷款审批速度和精度,提升客户体验和效率。
农商银行贷款条件30万
截至2022年9月30日,敦化农商行各项贷款余额130.05亿元,较年初增加11.6亿元,存贷款市场稳居全市第一。
充分发挥金融调节作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围绕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布局,畅通资金活水,不断提高有效融资供给。为4户当地“专精特新”企业发放贷款9,830万元,并为丰富该行中间业务品种,为专业特新企业吉林德蕴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出具3笔履约保函,金额共计2,895万元,充分满足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积极响应国家行业政策,降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落实“保交楼、稳民生”有关政策,加大对当地房地产开发项目金融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开发商住宅按揭保证金由贷款金额的5%下调至3%,对优质开发商的楼盘个人首套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由30%下调至20%,有效缓解开发商和购房者的资金压力。
落实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政策,释放再贷款等政策红利。结合当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和零售数字化转型等重点工作,深入挖掘涉农领域和小微领域信贷需求,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2022年9月末已发放支农再贷款3.32亿元。
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支持企业稳定经营。持续增加小微企业首贷、续贷,对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不盲目惜贷、抽贷、断贷、压贷,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续贷等方式发放贷款86笔,金额10.55亿元。对因疫情导致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客户,积极与借款人协商,适当调整客户还息周期,涉及贷款企业18户,涉及贷款金额5.77亿元。同时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的方式为6户企业及个人减免利息,涉及贷款金额1.04亿元。
敦化农商行 贺树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农商行贷款问题(农商银行贷款条件30万)":http://www.ljycsb.cn/dkzs/14436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