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届,1283亿元!,下面是重庆发布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重庆汇中贷款公司
一年一度,中新金融峰会时间。
11月22日,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将在重庆和新加坡两地同步启动,这将是中新联合举办的第五届金融峰会。
回顾既往,四届金融峰会,项目落地总金额1283亿元,开启了重庆与新加坡“点对点”示范带动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面对面”互联互通的金融开放新格局。
2021中新金融峰会开幕式现场。邹乐 摄
数读>>>四届金融峰会
2018年 首届中新金融峰会
46家中新双方主体达成了36项合作协议
2019年 第二届中新金融峰会
签约56个重大项目
2020年 第三届中新金融峰会
中新两国数十个主体,共达成46项合作协议
2021年 第四届中新金融峰会
签约项目85个
四届中新金融峰会
项目落地总金额1283亿元
引进来、走出去
重庆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11月9日,来自重庆泰溥基金消息称,其已经完成相关筹备,即将开设资本金账户,意味着这支来自新加坡的基金,即将在渝开展业务。
泰溥基金来渝落户,是第四届中新金融峰会招商引资的重要成果之一。这支规模达5亿元的基金,主要投向环保科技、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
就在此前不久,新加坡ICHAM公司、新加坡GEM公司获批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资格,成为首批获得中国QDLP试点资格的新加坡企业。
越来越多的新加坡金融机构,正加速抢滩重庆。截至目前,新加坡合资或独资在渝设立20余家涉及基金、小贷、融资租赁、村镇银行等多领域的金融机构,其中,中新互联互通基金在重庆物流、大数据等领域投资约100亿元。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盟国家,目前在渝开办的银行,已经占到重庆外资银行的3成。
同时,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引领下,重庆相继引进中信银行国际业务运营中心、平安银行离岸金融中心、建行跨境金融服务中心、渣打银行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金融服务中心等全国性或区域性跨境功能性中心。
目前,中信银行国际业务运营中心年国际单证结算量逾200亿美元,建行跨境金融服务中心累计投放跨境贷款350亿元。第三方支付平台重庆易捷汇公司成为获批新加坡金融牌照的首家中西部企业。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加坡金融机构入渝,加上全国性或区域性跨境功能性中心在渝开花结果,中新双方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强重庆作为运营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
交行重庆市分行承办东盟国家金融政策宣讲会。重庆市金融监管局供图
中新投融资通道大大拓宽
跨境金融服务质效提升
为推动中新两国的相互投融资,重庆在跨境金融外汇管理上大胆创新,扩大了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试点范围,试点区域扩大至重庆全辖,试点额度由500万美元提高至1000万美元。
截至今年9月末,重庆相关企业获得便利化额度超过5000万美元,较年初增长1.7倍。
创新不仅于此,通过金融科技赋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目前,重庆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场景应用已上线6个应用场景,截至今年9月末,已累计便利900余家企业贸易融资和结算345亿美元。其中,全国唯一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融资结算应用场景,累计便利600余家企业融资和结算31.6亿美元。
同时,重庆还通过举办中新金融峰会等举措,加快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例如,2021年中新金融峰会上签约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西部中心项目,目前已经启动运营,这是西部首家国产化金融数据平台。
通过一揽子举措,重庆与新加坡之间的跨境投融资渠道大大拓宽。截至今年9月末,通过债券市场等渠道从新加坡跨境融资66亿美元,新加坡机构来渝直接投资34亿美元,重庆赴新加坡境外投资超过6000万美元。
更重要的是,中新跨境结算便利化得到大幅提升。截至今年9月末,重庆与新加坡涉外收支累计582亿美元,占全市涉外收支总额的5.8%。其中,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累计540亿元,占同期全市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金额的5.2%,新加坡成为重庆第三大跨境人民币结算境外地域,涉及546家企业,较7年前增加126家,覆盖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多个行业。
创新金融产品层出不穷
交流互动实现常态化
随着中新跨境投融资渠道的拓宽,以及人民币国际程度提升带来的投融资便利化,一批创新的金融产品应运而生,层出不穷。
例如,星展银行帮助重庆砂之船在新加坡交易所发行了亚洲首个奥特莱斯不动产投资信托;中行重庆市分行成功为普洛斯集团提供中新机构间首笔“再保理”融资;巴南经济园区成功发行中新项下首笔新币公募债券……
金融交易的日趋频繁也带动中新金融合作交流互动实现常态化。在交流沟通机制方面,中新金融峰会经过四届的精心举办,已成为重庆金融开放的重要名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放的重要窗口、中国西部与东盟各国金融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收获了一批支持重庆金融改革开放的创新政策、促成了一批重点项目的签约落地。
在招才引智机制方面,中新双方成功组建集聚海内外高层次金融专家学者的中新金融专家顾问团,举办陆海新金融沙龙,“面对面”“屏对屏”交流思想、分享智慧、共话发展,充分发挥国内外高层次金融人才对中新金融的智力支持作用。
重庆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健全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互联互通体系、金融产品创新体系、特色金融合作体系、跨境资本流动体系、金融开放生态体系,积极融入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好服务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推动中新金融合作开新局、出新绩。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许琳珮
汇中信贷多久能过
今年4月,广西公安机关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5月19日,记者从自治区公安厅获悉,截至5月17日,全区共破获养老诈骗案件1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5人(其中逮捕78人,起诉95人),打掉团伙16个,追赃挽损848.76万元。
民警向老人宣传反诈知识。警方供图
案例1:保健品能起死回生?骗人!
2021年10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李某与梁某在玉林市兴业县龙安镇经营一家保健食品店,销售外包装标注为灵芝孢子粉、肾宝、安宫牛磺丸等的三无保健品、药品,并设置800元、1380元、1800元三个套餐,诱骗老年人消费。
公安机关缴获的假冒伪劣保健品。警方供图
前期,他们以免费赠送鸡蛋、油米面、塑料盆等方式,吸引一大批老年人每天到店内上课,积累人气后哄骗老年人注册成为会员,再通过讲师带货上课和播放视频等手段,对老年人进行洗脑,并夸大售卖的保健品、药品的功能,甚至宣称有起死回生的功效,最后诱骗老年人购买。
经查,该案涉及受害老年人76人,涉案金额100多万元。目前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人,在逃3人,追赃挽损21万元。
案例2:代办“养老保险”?警惕!
今年4月,贵港市公安机关经过梳理前期掌握的线索,发现2017-2021年间,犯罪嫌疑人韦某以代办养老保险为由,通过伪造保险票据,在桂平市多次实施诈骗。
宣称代办“养老保险”提供的假证假发票。警方供图
在诈骗过程中,韦某为骗取受害人信任,每月以发放养老金的名义向受害人返还2000-3000元,在取得部分受害人的信任后,韦某将他们发展为中介,并通过这些受害人的四处宣传和介绍,使大批群众受骗。
据悉,该案被骗人数多达139人,涉案金额1000多万元。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韦某等3人并移送检察机关起诉,破获养老诈骗案件47起。
一起来看看
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
01
提供“养老服务”:
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等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的基地、福利院参观、游玩,迎合老年人需求,描绘养老项目的未来,进而以预售床位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02
投资“养老项目”:
抛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订服务等说辞吸引老年人,诱骗其投资养老项目,收费明目五花八门,如“贵宾卡”“会员费”等。这些机构的资金运作、流向不明,有很高的卷款跑路风险。
03
宣称“以房养老”:
以“以房养老”名义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诈骗资金,借国家政策旗号行非法集资之实。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产的资金拿去购买其推荐的理财产品,最终导致老年人没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04
销售“养老产品”:
一些企业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验、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购买价格虚高或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非法集资。
05
开展“养老帮扶”:
不法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假借心理关爱、志愿陪护、送温暖活动等方式,获得老人信任后,以多种手段实施诈骗。
06
代办“养老保险”:
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养老保险”或代办“提前退休”,收取“材料费”“保险金”等。
警方提醒广大老年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无论亲友还是自称公检法人员,只要提到“钱”,要第一时间核实其身份,无法核实时可拨打110或96110求助;独自在家遇到可疑人员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可拨打110报警;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不要相信所谓的“神医”“特效药”,以防陷入“药托”骗局。
南国早报记者 谭双梅
来源: 南国早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重庆汇中贷款公司(汇中信贷多久能过)":http://www.ljycsb.cn/dkzs/14032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