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贷款增长缓慢原因分析(贷款增长乏力的主观原因)

贷款增长缓慢原因分析(贷款增长乏力的主观原因)

贷款知识 金融野叔 投稿

2022年前三季度:个人贷款增长,为何持续放缓,下面是金融野叔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增长缓慢原因分析

【野叔观察】

10月11日,央行官网发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9月末,BMB贷款余额2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7个百分点。

那么,前三个季度银行零售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个人贷款增长情况如何呢?

附图一

个人贷款增长趋势

第一,长期年度趋势分析。首先从增量与占比看。今年前三个季度,个人贷款(住户贷款)增加3.41万亿元,同比少增2.94万亿元;而2019年至2021年的前三季度增量分别是5.68万亿元、6.12万亿元、6.35万亿元。今年前三个季度,个人贷款增量在RMB贷款增量中的占比只有18.9%,而去年同期占比是38.0%。

其次从存量与增速看。9月末,个人贷款余额745143亿元,同比增长7.2%,比同期RMB贷款平均增速低4.0个百分点,比同期居民储蓄存款同比增速低7.3个百分点(差距比二季度末有所扩大);从2007年至2021年的长期看,各年度个人贷款增速还没有出现过低于同期储蓄增速的情形(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二)。

附图二

第二,短期月度趋势分析。从2021年以来的各月份个人贷款同比增速看,放缓趋势同样较为明显。其中,2021年各月份同比增速均在12%以上(其中最大值是2月和3月均达到16.3%),不过已经开始表现为缓慢下行趋势。

今年一季度的3个月份,增速下降至12%以下;二季度的3个月份,下降至9%以下。7月至9月个人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7.7%、7.4%、7.2%,由此可见今年以来逐月和逐季持续下行的趋势明显(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三)。而且从月度看,也是从今年1月开始,各月储蓄增速开始高于个人贷款增速(2月份有一个略低值除外),同时二者同比增速差距越拉越大。

附图三

个人贷款结构变化

第一,期限结构分析。今年9月末,RMB个人短期贷款余额18.41万亿元,同比增长7.5%,比上年全年下行4.2个百分点;其中,个人短期经营性贷款余额9.53万亿元,同比增长20.73%,增速相对较高;当然,在实际业务中,存在有少部门个人将原来利率较高的房贷,替换为新的利率较低的“经营贷”现象。

同期,个人中长期贷款余额56.11万亿元,同比增长7.0%,是2008年以来的相对最低值(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四)。其中,以个人房贷为主要部分的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46.58万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相对更低一点。

6月末,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53.1万亿元,同比增长只有4.2%。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9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与同期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速相近。9月末,个人住房贷款相关数据尚未披露,预期与上季度末相比可能不会明显加速。

第二,用途结构分析。9月末,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185273亿元,同比增长16.08%,显然这是当前个人贷款增长的“主要力量”。同期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59868亿元,同比增长4.40%,明显拖了个人贷款整体增速的后腿;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94077亿元,同比增长只有2.14%。

附图四

个人贷款影响因素

第一,居民支出因素。从理论上看,支出因素对于个人消费贷款影响一般较为明显。当前个人贷款、特别是消费贷款的增速放缓,更多还是支出增长放缓相关。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878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5%;而2017年至2021年5个年度,居民人均消费同比实际增长分别为5.4%、6.2%、5.5%、-4.0%和15.1%。

首先,看购房支出。前三个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14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575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7%。商品房销售额99380亿元,同比下降26.3%;其中,前三季度住宅销售额同比下降28.6%(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五)。这样的销售情况,至少也是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附图五

其次,看购车支出。据“乘联会”披露的数据,今年1月至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量为1486.9万辆,比上年同期增加43.1万辆,仅同比增长约2.99%,(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六)。而前三个季度销售额同比增幅可能还低于销量的增幅。

再次,看购物支出。前三个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320305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87131亿元,增长0.7%。

第二,居民收入因素。据统计部门的最新权威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5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2%。而2017年至2021年5个年度,居民收入同比增长分别7.3%、6.5%、5.8%、2.1%和8.1%。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是消费增长放缓的直接原因,进而影响到个人贷款、特别是消费贷款的增长。而现实收入增长与未来收入预期的变化,又受经济增长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影响。

附图六

野叔的结语

按照开门红所处的各年一季度对比分析,2014年至2020年各个一季度,个人贷款增量占全年增量的比例分布区间为28.23%至15.35%,呈现波动下行趋势;其中2020年相对最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同期个人住房贷款增量只占全年的23.3%。2021年一季度个人贷款增量占全年的32.35%,占比反弹的主要原因在于同期个人住房贷款增量约占全年的46.8%。由此可见个人房贷的增量与占比对于“旺季开门红”个人贷款增长的影响很大。

从目前的数据变化趋势来看,今年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个人贷款增速会不会继续放缓,可能还难以预判。我们可以看到是,进入10月下旬以来“口罩”形势没有明显缓解,汇率和股市则有更大的波动。那么,2023年一季度开门红个人贷款营销,同样会受到当前形势和后期居民就业与创业、收入与支出、一般消费与购房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贷款增长乏力的主观原因

2023年6月13日,央行公布2023年5月社融与信贷数据,社融增量1.5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相较4月略有改善,总体差强人意。从5月票据利率走势来看,基本符合这一判断。

一、5月社融增长情况

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亿元(与下文中的贷款口径不同),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84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97亿元。

与一季度14.53万亿元天量社融增量相比,5月社融增量继续维持低位,增量主要来自于贷款和政府债券净融资,企业债券净融资罕见地转负,未贴现银票余额也出现明显下降。

二、5月贷款增长情况

2023年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少增541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6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8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8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69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5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69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20亿元。2023年1-5月新增贷款分项数据如下:

5月信贷数据和我预想的差不多,环比4月略有改善,好也好不到哪去,住户贷款转正,企业贷款增长乏力,票据融资小幅增长。

我们再来看历年5月份的新增贷款分项数据:

可以看到,即使是放到历史中去看,2023年5月贷款新增数据在近几年中也是比较低的,在2022年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后,住户中长期贷款处于偏低水平。

三、票据利率走势已有反映

票据贴现作为一种低风险的贷款类别,而且银行可以实现短时间增加或减少票据贴现规模,因此常常被银行用来调节信贷规模,在信贷投放充足的时候卖出票据腾出规模,在信贷投放不足的时候买入票据填充规模,而其中形成的价格——票据利率自然成为衡量信贷投放情况最灵敏的指标

5月,票据利率月初大幅下行,随后走稳,月末冲高回落,6个月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在1.49%-1.82%之间,月内虽有所上行,但依然低于国债利率,基本能判断出5月信贷投放有所改善,但没好到哪去。

进入6月,票据利率首日便上行至1.81%,随后位于1.80%-1.90%之间震荡。在降息预期之下,近期国债利率和同业存单利率均出现了显著下降,票据利率来到了国债利率上方,与同业存单的利差也明显收窄。从这个角度看,6月的信贷数据应该不会太差。需要注意的是今年6月会比较特殊,影响6月后半个月票据利率走向的因素不止信贷因素。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增长缓慢原因分析(贷款增长乏力的主观原因)":http://www.ljycsb.cn/dkzs/14025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