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市即预告业绩下滑 AMC系的信达证券还有多少“光环”?,下面是21世纪经济报道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信达金融贷款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见习记者易妍君 广州报道
本月第一个交易日,A股上市券商迎来新成员。
2月1日,信达证券(601059.SH)正式登陆A股主板,成为国内第二家AMC系上市券商。
上市首日,信达证券的表现颇为亮眼。当日开盘后,该公司迅速被拉升至涨停,股价报11.88元/股,涨幅为44.00%;上午10时复盘后,信达证券保持涨停至收盘。截至当日收盘,信达证券总市值385亿元。
从经营业绩来看,2019年—2021年,信达证券的营收、净利润双双实现增长。不过,信达证券表示,公司所在证券行业的业绩受资本市场行业变动影响较大,预计公司2022年度的业绩较2021年度可能出现下滑。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截至2021年,对信达证券年度营业收入贡献最大的仍然是经纪业务。
AMC系券商的上市之路
从递交上市辅导申请到正式登陆A股市场,信达证券用了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
回顾来看,信达证券母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达”)于2020年8月公告,正考虑分拆旗下全资子公司信达证券及其附属公司在国内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
公告当日,信达证券即向北京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的申请。2020年12月,证监会受理了信达证券的IPO申请,并于2021年4月,对后者首发申请文件作出反馈意见。直至2022年6月30日,信达证券首发上市申请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
又过了大概半年,信达证券终于拿到了发行批文。2022年12月15日,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证监会核准信达证券公开发行不超过3.243亿股新股。
具体来看,信达证券本次发行价格为8.25元/股,募集资金净额25.81亿元。根据上市公告书,信达证券此次发行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与网上按市值申购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
此次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3,243.0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10%;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29,187.0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90%。本次发行网下投资者弃购14,320股,网上投资者弃购1,560,980股,合计1,575,300股,由保荐人(主承销商)和联席主承销商包销。
信达证券原计划在2022年12月23日举行网上路演,并于2022年12月26日进行网上、网下申购。但实际的网上、网下申购均有延迟。
根据信达证券在去年12月23日发布的公告,由于其发行价格(8.25元/股)对应的2021年摊薄后市盈率高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同行业上市公司二级市场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存在未来发行人估值水平向行业平均市盈率回归,股价下跌给新股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因此,其网上、网下申购推迟到了2023年1月16日。
就上市时间而言,信达证券的“运气”相当不错。今年开年以来,A股涨势喜人,券商股也迎来全面反弹。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自1月1日以来,申万证券Ⅱ指数的涨幅达到9.77%。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先后有东莞证券、信达证券、首创证券通过了IPO发审会。其中,最晚过会的首创证券最先拿到了发行批文,并已于当年12月上市。目前,还有华宝证券、开源证券等4家券商正在等待IPO申请过会。
2022 年业绩预计下滑
作为AMC系券商,信达证券自2007年成立以来就已自带“光环”。有分析师认为,信达证券是中国信达金融板块的重要平台,其有望成为中国信达协同集团内金融业态、联接国内资本市场的关键纽带。
不过,在证券行业盈利模式转向的当下,较为倚赖经纪业务的券商未来或面临一定挑战。
来自开源证券的数据显示,上市券商资金型业务收入占比自2013年的35%提升至2021年的46%,行业整体呈重资本化趋势。
而截至2021年,在信达证券的业务版图中,仍以经纪业务为重;其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体量相对较小。根据公司年报,“经纪业务作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收入持续攀升,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6.85 亿元,同比增长2.75%,为公司的稳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2021年,信达证券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净收入分别为4.40亿元、3.31亿元。
机构数据显示,按照经营分部口径,信达证券2021年营收结构为经纪业务贡献44%、投行12%、资管9%、自营6%、期货5%、境外业务5%、其他业务(含信风投资、信达创新、信达澳亚及其子公司)贡献19%。
整体上,2019年至2021年,信达证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23亿元、31.62 亿元、38.0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6亿元、8.56亿元和12.12亿元。
此外,据招股书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该券商实现营业收入26.92亿元,净利润7.58亿元,较2021年同期分别增长了4.24%和1.54%。但信达证券预计,公司2022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长-7.97%至7.8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74%至7.9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98%至7.81%,2022 年度业绩预计较2021 年度可能会有所下滑。
信达证券解释,影响其2022年度业绩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2022年1—9月市场交易量同比有所下滑且佣金率下降,信用业务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下降,基于此市场环境,公司预计全年经纪业务及信用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二是基于2022年1—9月已实现收入及在手项目,公司投行业务收入预计全年有所下降;三是2022年以来市场波动较大,全行业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出现大幅下滑,公司投资业务具有较大不确定性,预计全年收益有所下降。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看好信达证券的发展前景。
华西证券非银金融团队在研报中指出,信达证券的控股股东中国信达是我国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拥有从事金融服务、地产等业务的平台子公司南洋商业银行、金谷信托、信达金融租赁、信达香港、信达投资、中润发展,并持有煤炭、化工等行业骨干企业数百亿元的债转股权。中国信达集团在处置不良资产、参与企业并购重组、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过程中,会派生大量的财务顾问、资产证券化、债务重组和债转股项目,这都将成为信达证券特色发展的业务来源。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天信达小额贷款靠谱吗
二季度以来,多地房贷利率走高,放款周期延长。同时,房企融资规模下降。
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有望延续偏紧态势,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房贷利率上行
国盛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5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33%,环比上涨2个基点;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1%,环比上涨2个基点。
6月份以来,房贷政策延续收紧态势,主要体现在房贷利率水平上浮、放款周期延长等层面。
机构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72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52%,二套房利率为5.77%。房贷平均放款周期为50天。46个城市房贷放款周期延长。其中,广州较上月延长14天至98天,佛山、东莞、惠州等城市放款周期均在100天以上。
在72个重点城市中,28个城市房贷利率发生变化。其中,24个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上浮,22个城市二套房利率上浮,18个城市首套房、二套房利率均提高,无城市下调房贷利率。苏州首套、二套房贷利率分别较上月上调65个、50个基点,绍兴、杭州首套、二套房贷利率均提高30个基点。此外,嘉兴、常州、泉州等城市利率涨幅均相对较大。
房贷总量下降
从房贷总量看,据信达证券监测,5月份,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出现下降。信达证券指出,2021年以来,房地产调控加码,包括实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以及各地政府的“因城施策”。在此情况下,居民房贷出现下行。
业内人士指出,住房信贷收紧是下半年的常态,预计二手房市场将呈现“量降价稳”的走势。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有望延续偏紧态势。银行端房贷利率有望继续上行、放款周期进一步延长,针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非银机构涉房业务的监管料持续收紧。
监管持续加强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了个人住房贷款收紧,房企的融资规模也在缩减。
机构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5月份,40家典型上市房企共完成融资440.91亿元,环比下降28.48%,同比下滑27.4%。
平安证券研报显示,近期银保监会提出对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较高银行实施名单制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行稳健性。当前,地产板块持仓、估值处历史低位,股息率仍具吸引力,中长期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优质房企依旧具备配置价值。
此前,银保监会统信部副主任刘忠瑞指出,2020年12月26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区分不同银行类型,分别对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和个人住房贷款集中度提出监管要求。到4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6家国有大型银行全部实现集中度下降,其他各类银行的集中度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一些地方中小银行利用大型银行退出的时机,争抢房地产贷款市场份额,房地产贷款增速较快,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有所上升。”刘忠瑞强调,银保监会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对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实施名单制管理,督促这些银行落实房地产金融调控要求,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速。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将进一步采取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
来源:中国证券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信达金融贷款公司(天信达小额贷款靠谱吗)":http://www.ljycsb.cn/dkzs/13911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