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再次大超预期,居民贷款需求回升:2023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预测数据集
文丨程强 王希明
信贷连续第3个月大超预期,延续大幅同比多增势头。尤其是此前一直偏弱的居民端也显著好转,新增居民贷款不仅高于2022年同期,也高于2021年同期,反映了地产销售的改善。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高增态势,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将延续较快增速。社融增速为10.0%,比2月提高0.1个百分点,主要是信贷推动,其他分项变化不大。
▍央行发布2023年3月份金融信贷数据。
其中,新增信贷3.89万亿元(去年同期3.13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总额5.38万亿元(去年同期4.66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0%(上月9.9%);M2同比增长12.7%(上月12.9%)。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社融和信贷再次大超预期,延续大幅同比多增势头。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89万亿元,wind一致预期3.09万亿元;3月新增社融5.38万亿元,wind一致预期4.42万亿元。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信贷大幅超预期。在3月中上旬,市场一度担心在“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的定调下央行会主动控制信贷节奏,因此对3月信贷预期不高。3月底票据利率大幅上行,市场随之上调信贷预期,但是仍然低估了最终的数字。
▍信贷结构也出现改善,地产销售转暖推动居民贷款回升,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火热。
过去几个月,在信贷总量大幅增加的时候,居民贷款一直是结构上的薄弱点。不过3月居民贷款明显回升,新增居民贷款12447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6094亿元,居民长期贷款6348亿元,不仅比2022年同期多增,而且比基数较高的2021年同期也多增。这可能是地产销售回暖的推动。新房方面,3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上涨45%,百强房企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9%。二手房销售更加火爆,我们统计13个样本城市二手房销售面积同比上涨96%,比2021年3月也上涨了35%。虽然现在提前还贷的情况还在延续,但地产销售带来的增量房贷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3月企业贷款延续高增势头,尤其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7252亿元,预计3月固定资产投资延续较快增速。
▍社融高增主要来自信贷,其他分项变化不大。
3月新增社融5.38万亿元,同比多增7079亿元,多增部分几乎全部由人民币贷款贡献。3月新增政府债融资6022亿元,比去年同期略低1052亿元,不过从一季度整体来看财政发债节奏并不比去年同期慢。新增未贴现票据1790亿元,主要是因为表内贴现较少。新增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规模较小,与前期趋势一致。
▍一季度贷款大量投放,部分银行信贷额度或开始紧张,预计后续信贷可能会进入“以量换价”阶段,即信贷增长略有放缓但贷款利率走高。
以往年份,一季度贷款规模约占全年的35-40%。但是今年一季度已经新增了10.6万亿元贷款,预计占全年贷款45%左右(假设今年全年新增贷款同比增长10%)。一季度的贷款高增长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明显好转,但是从银行信贷额度的角度看,如此高的增速料难以持续到年底。如果部分银行信贷额度开始紧张,可能会增加对于贷款收益率的要求,从而“以量换价”。2022年经济增长压力较大,银行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的方式向实体让利,现在息差处于历史低值,长此以往不利于金融稳定。经济逐渐回升、贷款需求不断回暖后,银行适当提高贷款利率是合理之举。
▍M2增速为12.7%,比2月下滑0.2个百分点,M1增速为5.8%,比2月下降0.7个百分点。
3月社融和M2增速再次出现背离,社融增速比2月提高0.1个百分点,M2增速比2月下滑0.2个百分点。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基数原因:2022年3月股市大跌导致固收+类基金产品被大规模赎回,转化成银行存款(M2),导致基数偏高。M1增速也出现下滑,表明当前的企业经营活跃度改善不尽如人意,不排除部分“资金空转”情况,即企业拿到低利率贷款后购买理财产品。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专新贷的优缺点
“无需任何担保,无需任何资质,只需动动手指,填填表格,就能贷款几千甚至几万元,从而不必卖肾也能享受智能手机带来的虚荣和快感。”“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只需提供学生证即可办理”
现在的大学校园从食堂到宿舍楼再到校门口,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宣传广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贷款平台盯上了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以各种所谓的“优势”诱惑着他们,例如无需抵押、利率低、还款期限灵活等。而这些所谓的优势恰恰符合了一些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心理,打消了他们心理的顾虑。以P2P为主,借助“网络+代理”模式的网贷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飞速蔓延。
乱象丛生的校园网贷
目前,各网贷平台针对大学生的贷款项目五花八门,从早前的“分期购物”不断升级,如今旅游、考驾照、摆地摊做生意、生活费都可以从网上借到钱。而为了扩大市场,有一些平台“主动放水”,根本不考虑学生的还款能力、还款来源。而且,这些网贷平台又设置了高额的利率和罚息。据了解,“校园贷”的一年息通常高达20%以上。在某平台,假如借5000元,借期一年,给投资人24%的年收益,支付平台11%的费用,总成本高达35%。而逾期不还的“违约金”“保证金”更是惊人,一些小公司甚至要收取贷款金额的7%~8%作为违约金。
因为无需抵押,无需担保,只要登记学籍资料、身份证件即可获得大笔借款,所以有些学生在多家网贷平台进行贷款分期。然而大学生通常没有固定收入,还款能力弱,往往无法“明天”还上“今天”欠下的债,从而陷入“借新还旧”的借贷泥潭,无法自拔。
校园网贷的常见套路
1、帮别人赚钱;2、利益诱惑;3、多平台借款套现;4、更快审核、更快到账;5、发展下线专做代理。校园贷虽然有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等优点,但也存在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等特点,学生在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和侥幸心理之下可能陷入“连环贷”的陷阱。
网贷背后悲剧频发
重庆大三学生秦某在网上贷款总计超过10万元,后无力偿还被迫睡在公园躲债,其患病的父亲也因此放弃治疗;
福建大二学生小彬在网上贷款30万,被恨铁不成钢的父亲打断左手;
广州某高校一位学生通过网贷公司借款1000元购置服饰,到期后无力偿还,经过几轮“借新还旧”,居然累计欠下近7万元的巨额债务。
陷入网贷陷阱怎么办?
第一:明确定位自己的债务状况!
第二:明确自己的收入来源渠道,助力解决贷款!
第三:向家里坦白自己目前的债务状况,求助家庭。
第四:拒绝任何借口的以贷养贷!
第五:用法律保护自己,寻求律师和公安机关的帮助!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预测数据集(专新贷的优缺点)":http://www.ljycsb.cn/dkzs/13872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