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银行1万,每天5-7个催收电话“轰炸”,信用卡逾期一时间没钱还,遭受“暴力催收” 怎么办?,下面是都市快报橙柿互动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迟还一天怎么办
近些年,银行为了刺激消费大力向年轻人发放信用卡、办理贷款,但是如果信用卡到期用户无力偿还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近日,黑猫投诉平台上就有用户反馈,因为工作变动原因,信用卡逾期被银行暴力催收的经历。
欠1万元每天接到5-7个银行催收电话
据投诉人李先生透露,“近期因工作原因变动,资金收入暂时无法确保稳定,导致未能及时还款信用卡,其账单金额约为1万元。”
李先生在平台上爆料,在未能及时还款后,信用卡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电话“轰炸”,每天电话约5到7个,让其当日上午10:00前还款。“我表示想要申请账单分期还款,对方就让我提供各种证明,比如工作证明,或者困难证明。我说目前没有工作,没法开到工作证明,银行信用卡部就说那就没有办法了,让我把全款准备好,等他们的法务电话,并说会上门全款催收。”李先生说,他现在没有能力还款,想申请分期还款,因为之前的工资还没有发放,银行方面就说不可以。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发现,有关“信用卡催收”的投诉多达17617条,有不少人都有过因信用卡逾期被“暴力催收”的经历。
杭州的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也有过类似经历。她说,“之前借了银行5万,这两年工作不是很稳定,一时间没钱还银行就遭遇了‘暴力催收’。这些催收公司基本上都是银行外包的,态度很差,除了每天电话轰炸外,还会上单位拿照片挨个问,搞得我都没脸见人了。”
回忆起这段经历,陈女士至今耿耿于怀,“我也不是不想还钱,确实是遇到了困难。因为这个(暴力催收)还换过几次工作,心情挺压抑的,后来是硬着头皮向亲戚借钱,把欠银行的钱都还上了,这个事情对我影响很大。”
如果遇到“暴力催收” 要注意维护合法权益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个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合情合理的,但“要债”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超过一定的尺度,可能会给债务人以及债权人本身都造成不利的影响。
去年6月,北京银保监局发布的罚单显示,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因信用卡催收严重不审慎,领到了80万元罚单。
银行相关内部人员透露,“对于逾期的用户银行处理确实很棘手,目前银行的通用做法是先进行不定期催收提醒。逾期一个月后,继续进行逾期催收,如果超过三个月,则可以提起法律诉讼。法律诉讼虽然大概率会赢,但花费的成本高,执行起来也会非常困难。所以基本上就外包给催收公司去做了,这个过程银行虽然也会适当干预,但整体尺度不大好拿捏。催得紧了,追不回钱,还影响声誉,但不去追,银行就都是坏账。”
上述银行工作人员补充道,“近两年受疫情影响,一些信用记录良好的用户也出现了逾期的情况。多数用户是真的没有能力还款,他们又不属于恶意拖欠。银行也没有办法,只能进行协商。实在没有办法了,才会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
但即便如此,这两年因为信用卡、贷款逾期被“催收”甚至演化为“暴力催收”的案例仍屡见不鲜。
中国银行业协会于2021年下发了《信用卡催收作指引(试行)》,对催收行为、催收行为规范、外部催收机构管理、内控管理、行业健康发展以及自律惩戒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指引》明确:
1.催收人员在未经债务人同意的情况下,禁止在晚上10点到早上8点进行电话或外访催收。
2.严禁对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和骚扰。
3.联系第三人时不得透露债务人的任何欠款信息,只可以询问债务人的联系方式,或让其代为转告债务人与机构联系。
4.当第三人明确要求不得联系时,催收人员应停止相关行为。
5.催收人员不得以行政/司法机关等身份开展催收行为。
6.严禁用威胁,骚扰,恐吓和欺诈等不正当行为对债务人进行催收。
杭州相关律师指出:“从债务关系来说,信用卡的催收是合法的,不过若是在催收过程发生了危害公民合法权益的事情,比如暴力催收等,就是违法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催收机构冒充公检法人员催收,给借款人亲戚朋友打电话和发短信,恶意骚扰等催收行为属于软暴力催收,是监管部门明确禁止的违法行为。如果消费者遇到假冒公检法催收或者上门催收行为,可以要求催收人员提供详细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及时保留证据,然后向监管机构投诉或者报警。”
不过,上述律师同样提醒,“尽管暴力催收是不合法的,但对于借款人而言依法履约也是相当重要的。逾期不还款不仅会产生高额息费,还会导致不良信用无法消除,欠款过多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会涉及刑事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和银行方面保持积极沟通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信用卡还不上是可以和银行协商延期还款的,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规定,在特殊情况下确认信用卡欠款金额超出持卡人还款能力,且持卡人仍有还款意愿的,发卡银行可以与持卡人平等协商,达成个性化还款协议,但最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
贷款迟一天影响征信吗
大家都知道,个人信用报告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顺利申请信用卡、申请贷款等事情,所以大家对于逾期还款也是胆颤心惊,深怕一不小心就造成不良记录。
自2017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今后信用卡的“滞纳金”将被“违约金”所取代,并禁止发卡行收取超限费。
那么,滞纳金取消,是不是以后就不着急还钱了?几天之后才会上传到征信系统呢?
问题:逾期多久会上征信系统?
2013年7月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颁布的新版《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公约要求发卡银行向持卡人明确计息规则,提供还款“容时容差”服务,并增加还款提示。
容时逾期
也就是说,在还款日到期当天,如果持卡人没有能够及时还款,是有一个宽限期的,在宽限期之内还上钱不会罚息,也不会上传到征信系统。但是如果超过了宽限期仍然没有还钱,那就很有可能被上传到个人征信系统。
当然,每个银行的宽限期也是不一样的,正常的在1-3天(这个是自然日,不是工作日)。招商、光大、平安、中信、浦发、兴业、华夏等银行提供的还款宽限期为3天,农行、建行和北京银行的宽限期为2天,中国银行根据卡片类型的不同,宽限期从3天至9天不等,普通卡和金卡客户为3天,白金卡客户为9天。而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是没有宽限期的,只要晚还一天都上征信。(任性……)
从上面各行的宽限期我们可以看出,宽限期多少其实还是由银行说了算,如果大家是银行的优质客户,比如在银行有大额存款,即使逾期超过3天,还是可以致电银行mm请求宽大处理,但必须要提前通知银行,一定要在银行将个人征信报到央行系统之前告之(银行每个月上报一次征信信息)。
容差逾期
所谓容差,即如果持卡人当期发生不足额还款,且在到期还款日后账户中未清偿部分小于或等于一定金额时,应当视同持卡人全额还款,此部分未偿还金额自动转入下期账单。
各大银行的容差细则如下:
1、工行:容差金额仅对未还部分罚息,没有容时期限。2、中行:容差金额为账单金额的1%,容时期限普通卡为3个自然日,白金卡为9个自然日。3、建行:没有容差金额,容时期限为3个自然日,需要主动刚打电话申请。4、农行:容差金额为普卡100元,金卡和白金卡为200元,容时期限为2个自然日。5、交行:容差金额为10元人民币或等额外币,容时期限为3个自然日。6、招行:容差金额为10元人民币或等额外币,容时期限为3个自然日。7、广发:容差金额为10元人民币或等额外币,容时期限为3个自然日。8、兴业:容差金额为10元人民币或等额外币,容时期限为3个自然日。9、中信:容差金额为10元人民币或等额外币,容时期限为3个自然日,需要主动打客服电话申请。10、民生:容差金额为10元人民币或等额外币,容时期限为3个自然日。11、光大:容差金额为最多为100人民币或20美元,容时期限为3个自然日,需要主动打电话申请。12、浦发:容差金额为10元人民币或2美元,容时期限为还款日3个自然日后的22点前。13、平安:容差金额为10元人民币或等额外币,容时期限为3个自然日。14、华夏:容差金额为10元人民币或等额外币,容时期限为3个自然日。
上征信时间
发生信用卡逾期,每家银行上报央行征信时间不一样,具体规定如下:
1、超过还款日立马上征信:工商银行。2、超过宽限期才上征信: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3、下个账单日才上征信: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
虽然现在很多银行都提供了容时容差服务,不至于晚还几天就造成逾期,但是还款最好还是提前,因为银行转行有一定的延时,特别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还钱的,还款金额并不是实时到账,很容易产生逾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迟还一天怎么办(贷款迟一天影响征信吗)":http://www.ljycsb.cn/dkzs/13822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