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风电巨头,又搞出一家上市公司,下面是市界观察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一家贷款公司怎么样的
01、明阳集团的又一IPO民营风电大佬张传卫,迎来了他在A股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不过,6月30日,电气装备供应商明阳电气登陆创业板首日,却交出大跌14.5%的成绩,市值仅为102亿元。身为实际控制人的张传卫,目前间接持有明阳电气约39%股份,持股价值约40亿元。
其实,在新股认购阶段,明阳电气便遭到少量股民“抛弃”,弃购股份数量为59万股,涉及金额2260万元,而这部分股票最终落到保荐人申万宏源证券身上,并导致其在今天同样出现亏损。
明阳电气的业务主要分为箱式变电站、成套开关设备和变压器三大板块,可用于太阳能、风能以及储能等新能源行业,并与“五大六小”发电集团、两大电网、中国移动等企业存在交易往来。其中,箱式变电站是明阳电气的营收重要支柱,贡献比例超过六成。
得益于风电近年来的稳步发展,以及下游成熟与稳定的客户,明阳电气的业绩表现也呈稳步增长态势,其在2020年~2022年,分别实现营收16.7亿元、20.3亿元和32.4亿元,净利润也从1.78亿元涨至2.65亿元。
细看招股书会发现,明阳电气的第一大客户,是一家名为明阳智能的A股“风电巨头”。2020年~2022年,明阳电气向明阳智能体系公司销售金额分别为3.26亿元、5.18亿元和4.53亿元,占各期营收的比例为19.59%、25.53%和14.02%。
明阳智能是张传卫资本版图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均位于国内最大民营风机制造商——明阳集团旗下,一同组成“明阳系”。集团旗下共有二十多家子公司,业务涵盖风能、太阳能、电气、高端芯片、循环润滑油等新能源装备与工程技术服务领域。
明阳集团成立于1993年,当时刚过而立之年的河南固始人张传卫,带着不足万元的起步资金,与6个伙伴南下广东,开启创业之路,进入了输配电设备行业。
张传卫的起点并不高,且在创业前期没有太多惊人表现,甚至因为与伙伴在理念上的不同,闹得不欢而散。直到2006年,国家颁布《可再生能源法》,提倡发展风电、光伏等在内的新资源,并长期享受补贴。抓住风口的张传卫,开始向风力发电领域转型,明阳智能的雏形就此诞生。
不过,因为转型至资金密集型的风电行业,使得张传卫比较缺钱。至于如何滚大资本雪球,有一种说法是,张传卫将手上一块地皮,通过关系从工业用地改为商业用地,使土地价值翻了好几倍。而后,张传卫又通过抵押地皮,获得3000万元贷款,买来一家德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开始在风电领域发力。
经过十几年的产业升级与扩张,以及风电行业的走强,明阳集团已经成为国内前三、全球前六大的风机整机制造商,而张传卫也成为百亿富豪榜上的常客,在最新发布的《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上,其财富值为150亿元。
02、“三个千亿”目标从最早创业生产输配电设备,到看准时机进入风电行业上游,再到如今的多方位发展,虽年过六旬,张传卫依旧干劲十足。今年6月初,张传卫公开表示,“2023年,明阳集团将实现产值、市值、净资产三个千亿目标,朝着世界500强跨步迈进”。
不过,市值方面,在明阳智能股价持续走低,与明阳电气上市破发的情况下,两者当前合计市值不足500亿元,与目标相差一半。而在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明阳集团以570亿元营收排在第178位,与目标差距同样在一半左右。
由于客户多为大型国企,以及供应链行业本身的特性,使得张传卫的两家上市公司议价能力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应收账款压力在增加,2021年为58.55亿元,占当期营收比重的21.56%,2022年末涨至83.98%,达到107.7亿元,占同期营收的35%。
再加上国内“友商”,以及施耐德、ABB及西门子等海外巨头的挤压,也影响着张传卫完成目标的进度。
2020年起,明阳电气的毛利率与净利率便呈下滑趋势,从26.18%与10.7%分别降至今年一季度的20%与6.28%。明阳智能更是罕见亏损,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7.2亿元,同比下降61.84%,归母净利润也在暴跌116%后,交出亏损2.26亿元的答卷,这也是其2019年上市以来,首次一季度亏损。
不过,风电行业的毛利率其实整体都不高,不论是“明阳系”还是国内“友商”,大多维持在20%左右,且很多企业同样在近年来出现下滑,而“明阳系”保持相对较高的净利率,也不容易。
另外,张传卫的资金也不富裕,以明阳电气为例,其现金流长期相对紧张,近几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维持在1亿~2亿元,而此番上市募资20多亿元中的至少5亿元,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就在去年2月,明阳智能还增发20亿元,同样是为补充流动资金。
实际上,无论是风电还是光伏,目前仍处于成长期,可随着近年来,我国逐步下调相关发电补贴规模和力度,使得行业进入竞争更为激烈的大浪淘沙阶段。
就在2019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宣布在2022年起,下调国内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指导价。这意味着,“明阳系”前段时间业绩增长较快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风电“抢装潮”影响,但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我国风电行业逐步进入平价时代,行业将从补贴政策导向彻底转向资源与市场导向,这在导致风电运营商利润被压缩同时,也会将“寒气”传向行业上游的风电配套设备供应商,使得风电行业产品竞争进一步加剧,并对“明阳系”业绩产生持续不利影响。
不过,碳中和的目标不会改变,在没有足以颠覆产业的新技术诞生前,张传卫依旧可在风电等产业进一步掘金。张传卫其实也在尝试突围,并在光伏与氢能(专注于海水制氢及配套装备的制造)等方向发力,以打造出“风光储氢全业务链”的布局,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公司行业地位,实现自己的目标。
作者 | 冯晨晨
编辑 | 刘肖迎
运营 | 刘 珊
贷款公司正规吗
来源:北京头条客户端
8月12日,为了揭露网贷诈骗的新形式新套路,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联合消费者网对2020年以来的网贷诈骗舆情信息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注销校园贷”骗局、山寨平台骗局、“网贷刷单”骗局、“刷银行流水”骗局、“消除不良记录”骗局、二维码诈骗这六大手段,成为今年上半年消费者遇到最集中的网贷诈骗事件。
“注销校园贷”骗局盯上年轻人
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全网共监测到有关网贷诈骗舆情信息368205条。其中,负面信息288308条,占比78.30%。负面舆情占到舆情总数的近八成。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舆情数据显示,网贷诈骗负面舆情主要集中在“注销校园贷”骗局、山寨平台骗局、“网贷刷单”骗局、“刷银行流水”骗局、“消除不良记录”骗局、二维码诈骗等六个方面。其中,“注销校园贷”骗局方面的负面舆情信息最多。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些新型网贷诈骗犯罪活动中,不法分子不再只是盯着老年人的养老积蓄,而且把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或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当作目标,在骗取这些年轻人的贷款后,让他们背负着还贷的压力。
“注销校园贷”骗局主要指不法分子通过精准掌握受害人信息,以受害者有校园贷记录会影响个人征信为借口,在造成受害者恐慌后,假借注销校园贷记录之名,诱导受害者在众多网贷平台贷款,并将钱存入所谓的“安全账号”后便“销声匿迹”。
今年7月1日,刘女士来到中国银行石家庄中山支行办理业务,刘女士表示有人冒用了她的资料,在网上开了账户做了借贷,为了销毁贷款记录需要在平台上进行借贷并向借贷平台工作人员进行转账。在经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后,刘女士意识到受骗进行报警。
山寨平台骗局 制造麻烦冻结账户
山寨平台骗局负面舆情信息排在第二位。不法分子通过搭建虚假贷款平台,以“秒审核”、“易通过”、“低息高额度”等宣传诱导消费者下载APP并申请贷款,当受害人在APP内完成信息填写、额度审批等流程后,不法分子以银行卡号填写错、信誉存在问题、存在逾期记录、申请过于频繁等理由制造麻烦,告知受害人账户被冻结,无法打款,要求受害人缴纳“解冻费”、“保证金”等。
“网贷刷单”骗局 利用兼职赚钱心理
在今年上半年的网贷诈骗负面舆情信息中,“网贷刷单”骗局负面舆情信息排在第三位。这种骗局的特点是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有兼职赚钱的心理,谎称找受害人从事“网贷刷单”业务,只需用受害人的身份进行网络贷款,由此产生的本金和利息都由对方偿还,并支付受害人一定的提成,诱导受害人在网贷平台注册并申请贷款。当贷款申请下来后,不法分子将贷款据为己有,并立即失联。受害人不仅挣不到钱,还需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刷银行流水”骗局 以争取更多贷款额度为诱饵
不法分子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虚假广告,吸引受害人关注并提交贷款申请,然后以“银行流水”项目内容太少、评分不够为由,要求受害人先往自己的银行卡存款做流水,以争取到更多的贷款额度。
当受害人按照对方的引导操作,将验证码等信息告知对方后,不法分子通过第三方平台将受害人银行卡上的钱迅速转走。此外,还有不法分子以帮助“美化流水”为由引导受害人缴费,要求受害人向“官方账户”转钱等方式实施诈骗。
“消除不良记录”骗局 声称收费可帮消征信不良记录
这种骗局主要指不法分子抓住受害人存在征信问题又急需贷款心理,以缴纳费用可以帮助其消除征信不良记录的名义进行诈骗。当受害人打款后,不法分子以正在审核等理由进行拖延,随后失联。事实上,我国个人的征信信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一旦出现污点,需在贷款还清后保持5年的良好征信记录,才能够将此前的信用污点消除,任何人都无权修改。
二维码诈骗 特制二维码窃取重要信息
这种骗局主要指不法分子通过在网络上散播虚假贷款平台信息,吸引受害人注册平台并申请贷款,后以网贷平台工作人员身份与受害人在QQ等媒介上进行沟通,当不法分子了解受害人的贷款需求后,以申请贷款资质不够等原因,要求对其进行支付能力的测试,受害人根据不法分子要求扫取了其发来的二维码后,账户资金被划走,“网贷平台工作人员”失联。
舆情数据显示,不法分子通过特制的二维码,将木马病毒植入被害人手机并自动提取相关信息,短短几秒钟时间,就可以窃取受害人的手机号、卡号、密码等私人信息。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王薇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一家贷款公司怎么样的(贷款公司正规吗)":http://www.ljycsb.cn/dkzs/13821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