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股份抵偿欠款 印纪传媒为何逆袭大涨,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湖北中经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按理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无法按时归还巨额欠款而收到法院的 《执行通知书》,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但印纪传媒(002143) 于近日收到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大连中院”) 及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北京三中院”)《执行通知书》后,11月12日-13日公司股票连拉两个“涨停板”。对此,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人士表示,印纪传媒近期走势较强,原因是市场希望有新的控股股东来为公司重整旗鼓;同时受传媒影视板块股票价格全面上涨的利好影响。不过,另有市场人士对公司前景出言谨慎。
两家法院齐发《执行通知书》
公司控股股东肖文革及其一致行动人北京印纪华城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印纪华城”)、印纪时代(天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印纪时代”)为满足资金需求,分别向大连瑞资租赁(大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资租赁”)及湖北中经资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中经”)借款。
为此,肖文革及印纪时代分别以其所持有的110,088股及63526000股公司股份向湖北中经提供质押。此外,经瑞资租赁申请,肖文革所持公司77945707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4.04%)股份已全部被法院冻结。
由于到期未履行偿还义务,申请执行人瑞资租赁于2018年10月19日向大连中院申请强制执行。依照相关规定,大连中院向肖文革、印纪华城下达《执行通知书》,责令肖文革及印纪时代于接到通知后3日内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并承担延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及申请执行费。
北京三中院在《执行通知书》中称,武汉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债权人湖北中经与债务人肖文革、印纪时代、印纪华城、凯瑞富海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的纠纷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债权人湖北中经申请强制执行,依照相关规定,北京三中院责令上述债务人向债权人支付如下款项:
支付借款本金人民币435333042.64元;支付2018年8月29日至9月28日期间以未偿还本金为基数,按照年利率12.5%标准计算的利息;支付2018年9月29日起至全部债务偿还完毕之日止,以未偿还本金为基数,按照年利率12.5%标准计算的利息及违约金;负担案件执行费人民币597039元以及执行中实际支出的费用。
市场逆袭连拉两个“涨停板”
公司表示,根据上述《执行通知书》的内容,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存在被拍卖、变卖的可能性。如涉案股份被拍卖、变卖,则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变更的风险。“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3天之内拿出4亿多元还债,那么,肖文革所持公司的779457078股股份就会通过司法拍卖,公司实控人及控股股东将‘换人’。”有业内人士称。
事实上,印纪传媒目前面临的麻烦事远远不止这些。经营亏损、坏账准备计提出现偏差、信用债违约、多次遭监管部门关注、问询、独立董事和证券事务代表相继辞职、深交所收到公司三位独立董事的举报称,公司可能存在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违规事项,但公司未按独立董事的要求进行相关核查和报告。
特别是公司2018年三季报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竟然为-8853.85万元。对此,深交所表示高度关注,并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方面给个“说法”。
按理说,这些都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市场却以“涨停”回应。11月12日公告的当日下午公司股票价格直拉涨停,报收于 3.59 元,成交额 1.51 亿,换手率4.55%。11月13日,公司股票价格继续涨停,报收于3.95元,成交额6180.82万元,换手率6.35%。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催生涨停:一方面,既然公司处境每况愈下,而原来的控股股东已经“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由新的控股股东接手,也许能够起死回生。
另一方面,受传媒影视板块全面爆发的影响。11月13日早盘时,光线传媒(300251)、华谊兄弟(300027)、华闻传媒(000793)、当代东方(000673)等十多只股份涨停,万达电影(002739)涨6.2%。
目前印纪传媒完成了对多个头部影视剧项目的投资、制作及发行。2017年,公司取得发行许可证项目包括《十年阳光十年华》、《幸福照相馆》、《卧底归来》、《羽毛耳环》、《二毛驴从军记》、《如若巴黎不快乐》等。
不过,另有市场人士出言谨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由好变差很快、很容易;相反,由差变好则很慢、很困难。”
本文源自金融投资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民间小额贷款
2018年4月12日讯,有的小额贷款公司(下称“小贷公司”)可以帮借款人应急,但有的却挖好陷阱,等借款人“入坑”。“大小合同”“空白合同”“信息服务费”“真假债主”等违规、甚至违法的操作,让不少借款人官司缠身。
制图王金辉
在民间借贷中如何识别 “套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记者近日采访了房山法院法官柴也婧,在柴法官的讲述中,有的借款人幸运地躲开了陷阱,有的则不幸中招。
套路1
“大小合同+转账记录” 制造放款假象
2016年,余某向某小贷公司借款8万元,后如期还清。一天,余某却突然接到法院的通知,得知自己被小贷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偿还借款20万元。余某非常惊讶,自己借的8万元明明都已还清,为什么还会被起诉?而且是20万元!
余某冷静后回忆,在借款时,自己除了签订了一份8万元的借款小合同外,小贷公司又要求和自己签订了一份借款金额为20万元的借款大合同。双方约定,如余某未能偿还借款8万元及利息,则这份大合同也同时生效。
当时,小贷公司要求余某办了一张借记卡来接收借款,卡和密码由业务员保管。小贷公司往卡上转了20万元,次日又转走12万,将剩下的8万元交付给了余某。如此一来,小贷公司便制造了“借给余某20万元”的假象。
“有了大合同和转账记录,案件表面就呈现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法律关系简单,出借程序合法的特征”,柴法官向记者表示,“原告起诉的时候只提供了一份大合同以及和大合同对应的转账流水,也没有提小合同这回事。大部分案情,是在庭审当中询问双方当事人才发现的。”
之后,法院联系到了被告余某,对他进行了举证指导,被告才将小合同向法院提交。经审理,法院认为余某与小贷公司之间的债务已经清偿,判决驳回了小贷公司的诉讼请求。
本案如果被告未现身,则查明案件真实情况会非常困难。柴法官提醒,为了方便法院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借款人一定要积极出庭应诉,不能因为在躲债或者被小债公司人身威胁,就放弃了出庭答辩的机会。
套路2
“合法利率+高额服务费”实为变相高利贷
2016年8月,小张向某小贷公司借款3万元,约定期限为1个月,月利率为2%(即年利率24%)。这个月利率完全符合国家规定,但是在小张的借款合同中,却另外约定了“张某每月还需另付借款的4%作为信息服务费。”
一个月后,小张偿还了600元利息和1200元的所谓“信息服务费”,但却没有如期归还3万元借款。于是,该小贷公司遂将小张诉至房山法院,要求其偿还借款3万元。
柴法官说:“本案中,小贷公司与借款人在《借款借据》中既约定利息又约定信息服务费,该信息服务费不具有合理性,属于变相提高民间借贷利息的行为,故利息与信息服务费合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法院判决张某偿还小贷公司借款2.88万元,驳回小贷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小贷公司通过约定信息咨询费的方式提高利率水平,意图获取高额利息,使双方借款的实际利率达到年72%,这已经大大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上限,高昂的贷款成本明显构成高利贷,违反了法律规定,但是小贷公司的巧立名目则可能使人误以为其放款行为是合法合规的。
套路3
“空白合同+亲笔签名” 未能举证仍需偿借款
2017年,一家小贷公司将借款人郑某和另外四名担保人告上法庭,要求郑某偿还本金18.3万元及相应利息,同时要求担保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该小贷公司向法庭出示的合同证据显示:2009年8月,郑某向该小贷公司借款38万元,期限至2010年8月。同时,另有四人为郑某担保,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次日起两年。此外,一份在2014年签字的催收通知书显示,郑某和四名担保人在2014年确认了逾期的本金18.3万元和应付利息。
但是郑某及担保人却向法庭辩称,“借款合同签订时为空白页,上面的出借人、借款金额、利率都是小贷公司自行填写的,而且自己也没有获得借款原件及副本。”同时,据被告法庭陈述,催收通知书也是在业务员的诱导下一次性签订多张空白页,签字的地点是在马路上而非小贷公司营业所。
柴法官说,庭上五名被告均没有能够向法庭提供相应的证据。因此,法院判决郑某偿还小贷公司本金18.3万元及利息,王某、刘某、朱某、吴某对郑某的上述付款义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郑某称小贷公司存在非法放贷行为,但并未提交证据予以证明,故郑某的此抗辩理由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借款人在向小贷公司借款时,应增强合同意识,证据意识,在借款协商过程中录音录像、对借款合同进行拍照、要求小贷公司提供借款合同原件、副本等,为今后可能发生借贷纠纷诉讼做好准备。
套路4
“真假债主+证据不足” 借贷关系难成立
2017年6月,王某将冯某诉至法院,要求其归还2016年9月的现金借款10万元,并出示了借款合同,但并未提交借款交付的凭证。
被告冯某则称,10万元的出借人为一家小贷公司而不是王某,并且向法院出示了已经向小贷公司清偿债务的转账凭证。
为何借款合同上的出借人是王某?冯某解释称,王某是这家小贷公司的业务员,签合同的时候,“出借人”一栏是空白的,王某对他说此处将会加盖公章,而他自己也没有保留合同副本。
庭审中,原告王某并不能向法院说明10万元借款的资金来源,在指定期限内,王某也没有向法庭提交证据来证明借款来源和实际交付。
法院审理认为,王某提交的《借款合同》不足以证明其与冯某之间借贷事实确已发生,且关于借款的资金来源、交付细节,原告的陈述前后不一,判决驳回了王某的诉讼请求。
民间借贷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双方形成了借贷合意,即双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就借贷事项达成了一致意见;二是出借人实际支付了款项。本案中,王某仅提供《借款合同》作为证据,冯某抗辩未向王某借款,结合10万元借贷金额较大、王某无法合理说明款项交付细节和来源、未能提交款项交付证明等事实和因素,无法认定王某与冯某之间存在借贷关系且款项实际交付。
柴法官说,除了合同中暗藏玄机以外,“暴力催收”也是小贷公司常用的手段。柴法官向记者介绍,仅在2017年,其民商庭审理的可能涉及暴力催收的案件就有40起。“如果受到小贷公司暴力催收的侵害,要去公安机关报警,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宇 实习生 徐慧瑶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湖北中经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民间小额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3782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