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对称调降后需要关注什么?,下面是第一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关注贷款是什么意思
6月MLF接续OMO降息10bps,在存款利率与政策利率双降背景下,银行息差压力缓解,LPR报价时隔9个月下调,1年期与5年期品种对称调降10bps。二季度居民中长贷结构持续偏弱,地产销售走弱而信贷增长放缓,宽信用工具发力必要性回升。国常会研究提出一批稳经济政策措施,预计后续广义财政、结构性货币工具、产业政策等将协同发力。
▍事项:
6月20日,2023年6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品种报3.55%,5年期以上品种报4.2%。1年期品种与5年期品种利率均较上期下调10bps。
▍6月LPR报价对称调降。
6月LPR对称下调10bps,1年期LPR报价3.55%,5年期以上LPR报价4.2%。当前政策利率与LPR利差为:7天逆回购(1.9%)+75bps=1年MLF(2.65%),1年MLF(2.65%)+90bps=1年LPR(3.55%),1年LPR(3.55%)+65bps=5年以上LPR(4.2%)。
▍6月MLF降息10bps,LPR报价时隔9个月跟随下调。
6月MLF利率跟随OMO利率降息10bps,并实现了370亿元的超额续作,而LPR报价也进一步跟随下行,1年期品种与5年期品种利率对称调降10bps。6月中上旬流动性相对宽松,但税期阶段资金面有所收紧;与之相对,存单利率6月中旬触底回升,但中枢仍处于2.3%左右的年内相对低位。由此可见,前期存款利率调降与政策利率降息等降成本工具生效下,银行负债压力有所减轻。6月7日央行行长易纲重提“加强逆周期调节”,OMO降息当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而6月16日召开的国常会研究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政策层面的稳增长、降成本诉求回升,LPR报价下调既有必要也有可行性。
▍存款+政策利率双降缓解银行息差压力,LPR顺势调降。
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行至4.34%,净息差下行至1.74%,均到达历史相对低位。在息差压力抬升、利率市场化机制完善的背景下,今年来地方性中小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六大行陆续下调了存款利率,具体操作包括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以及调整通知和协定存款利率上限等。另一方面,二季度以来央行维持了MLF小幅超额续作的操作模式,而信贷需求回落的背景下流动性市场相对宽松,同业存单利率6月中枢仍处于年内低位。在息差压力降低而流动性供给稳健偏松的环境下,央行下调OMO与MLF利率10bps进一步压降了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在MLF利率下调之后,LPR同等幅度下调。
▍地产销售走弱而信贷增长放缓,宽信用工具发力必要性回升。
二季度迄今信贷增速较一季度有所放缓,居民中长贷结构持续偏弱,主要受制于居民加杠杆购房意愿偏弱而地产销售磨底。当下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和二手房成交套数中枢均处于历史同期相对低位,回暖迹象尚不明显;此外,居民端贷款增长弱于往年同期、存款增长高于往年同期而储蓄意愿仍旧偏高,主要原因在于疫情长尾影响下居民对于后续收入、就业预期不稳,宽信用、降成本工具发力以稳定预期、刺激需求的必要性回升。本次5年期LPR报价下调,预计将有效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改善融资需求。但5年期LPR并没有提高调降幅度,也显示出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工具的原则。
▍国常会研究提出一批稳经济政策措施,预计后续广义财政、结构性货币工具、产业政策等将协同发力。
2020年以来的降息操作往往伴随有一揽子宏观政策“组合拳”,而上周六召开的国常会围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扩大消费投资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地方金融风险等方面研究“一批政策措施”。
具体来看,财政政策层面,二季度以来三大投资增速回落、逆周期调节空间打开的环境下,不排除后续部署类似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准财政政策工具、加快专项债发行进度、落实减税降费的可能性。地产政策层面,地产销售弱于往年同期而房企经营压力回升,基于因城施策的需求端政策刺激与防范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可能是后续的政策重心。货币政策层面,经济内生动能修复仍待时日,而下半年MLF到期压力较大,预计总量政策仍有发力空间,同时结构性工具或将继续发挥定向支持作用,关注各类再贷款工具增量落地的可能性。
▍债市策略:
LPR跟随下调后,本次降息引发的货币政策预期利空因素基本发酵完毕,利率也基本回调到降息前的水平。往后看,短期仍然需要关注两个层面因素:
1)广义财政、结构性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稳经济政策落地情况;
2)半年末时点资金面波动加剧的风险。但当下经济修复的内生动能尚未全面释放,长债利率尚不具备中枢回升的催化,而中长期视角上仍具备进一步下行的空间。预计短期10Y国债利率可能在2.65%到2.75%附近调整,建议关注调整后的加仓机会。
▍风险因素:
货币政策超预期;稳增长政策超预期;信贷增长超预期等。
(明明为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
关注类贷款属于正常贷款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商业银行在发行第5年末不行使二级资本债赎回选择权,却在第6年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拟提前赎回二级资本债,这种做法还是第一次出现。
6月5日,铜陵农商行连续发布两份公告,称该行拟于6月15日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将投票表决提前赎回2017年发行的两期二级资本债。
“由于近期发行人经营情况、资本情况有所变化,出于调整发行人资本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原因,发行人拟提前赎回本期债券全部份额。”铜陵农商行在两份公告中均表示,根据债券发行条款约定,发行人提前赎回债券仍需得达有权监管机构的批准后方可实施。
根据条款,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期限一般为10年,发行人在第5年末可以行使赎回权,但行使这一权利要获得监管部门核准。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赎回二级资本债后,资本充足率仍需满足监管相关要求。
如果商业银行不行使二级资本债赎回选择权,在最后的5年里,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的效果会逐年递减,由此只要条件允许,商业银行均会赎回二级资本债。
今年以来,选择不行使二级资本债赎回选择权的商业银行有7家,包括山西平遥农商行、山西榆次农商行、湖北十堰农商行、孝感农商行、荆门农商行、营口银行、烟台农商行。另据国金证券统计,截至今年5月26日,未赎回的银行二级资本债累计达到56只,未赎回规模合计339.8亿元。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中国货币网查询发现,截至目前,在不行使二级资本债赎回选择权后,在随后的年份里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拟提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只有铜陵农商行。
对于铜陵农商行在公告中称,“近期发行人经营情况、资本情况有所变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该行于5月25日下午召开了2022年股东大会,信息显示,会议认为,2022年是铜陵农商行砥砺前行、奋勇开拓、提质增效的一年。
铜陵农商行发布的年报显示,2022年铜陵农商行业绩数据并不“好看”: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31亿元,同比下降8.67%;净利润为0.28亿元,同比下降72.98%。
不过,截至2022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为13.65%,较2021年末的11.48%提升2.17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2%,较2021年末的7.71%提升3.01个百分点。“该项指标(资本充足率)自2018年6月不良真实入账以来首次达标,”铜陵农商行在年报中。
对于资本充足率达标,铜陵农商行在年报中披露,2022年,该行在上一年完成定向募股2亿股基础上,再次成功募股2.54亿股,置换不良1.52亿元,为提升全行资本能力、化解信用风险作出了重要贡献。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铜陵农商行不良率为4.89%,较2021年末下降4.74个百分点。另据审计报告披露,截至2022年末,该行关注类贷款比例为5.84%。
5月17日下午,铜陵农商行还调整了部分高管人员,吴玮任该行行长,孙翔任该行监事长,刘长锦任该行副行长。安徽省联社在会上提出了“要坚定转型发展,狠抓经营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推进”等要求。
“本期债券的具体赎回时间、赎回安排发行人将在本议案通过且提前赎回事项获得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另行公布。”铜陵农商行在两份公告中均表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关注贷款是什么意思(关注类贷款属于正常贷款吗)":http://www.ljycsb.cn/dkzs/13661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