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个手机套餐,却被“套”进“网贷”的坑?,下面是上观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手机店贷款骗局
本想办个月租低的手机套餐,却中了个连环“套”,稀里糊涂地“被买”了个分期还款的互联网贷款金融产品。
第一“套”:“套餐”里有老年机。
手机套餐一般是通话、流量、短信的套餐,但吴先生的“套餐”里有个手机。“我二十多岁的人,要这个老年机有什么用?”吴先生问是否可以不要手机,业务员说这是送的。
第二“套”:冻结余额宝金额。
业务员告诉吴先生,为了防止违约,他们要在其个人余额宝账户中冻结273.6元。吴先生虽然心里不满,但营业员说这个是最低价位的套餐,吴先生也就默认了这个“条款”。
第三“套”:移花接木,“被买”了个金融产品。
回到住处,吴先生查看消费记录时发现,在手机余额宝中冻结273.6元的是一家名为“世纪银通”的公司,商品名称显示为:广东电信,互联网金融合作代收通用套餐(加,在网24个月,预授权冻结273.6元)
吴先生一头雾水,赶紧拿出在营业厅签字的协议查看。协议书显示,他办理的是一款“橙分期”综合授信金融合约产品。该产品是一款金融合约分期产品。如果产生逾期,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能会收到电话、短信、信函、诉讼等不同形式的欠费催缴,还会产生相对应的信用额度关闭等负面后果。
吴先生的事件,事实上反映了不少消费者的困惑,办理个业务难道要成为金融专家和警察才能避免被骗吗?
“被办理”的实质是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近年来,电信运营商布局消费金融业务,推出了不少合约购机服务,消费者在购机时可以办理金融分期业务。这个业务的底层逻辑是,电信运营商维系了客户长期在网;手机销售渠道商提高了销售量;提供分期业务的金融公司获取了场景与客户,降低了违约率;客户降低了购机门槛。但现实中,合约购机引发的争议不少,多数是在消费者不知情或不充分知情下“被办理”的。
电信运营商在消费者不知情或不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只强调套餐优惠、不提风险进行诱导,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很多营业厅的工作人员都有办理金融分期的业绩考核。导致他们很难切实站在消费者角度去推介业务,这也是消费者被“分期”“被贷款”“被冻结”的原因所在。
编辑:文茜婷
资料:人民日报
手机店送平板骗局
从一开始赠送礼物,到最后将金钱收入囊中。这场精心设计的“演出”,何时才能落幕?近日,有网友称,在莆田全程见证了一场跌宕起伏的骗局。
免费送平板的活动?近日,有网友称不少莆田的大叔大妈上当受骗了!
骗局是从“赠礼”开始。
价值一两元的小物件被不断抛撒,在骗子亢奋的语气中,不少围观的路人纷纷加入到“捡便宜”的小游戏中去。
古人管这招叫“广撒网,多敛鱼”。
当人群开始聚集,骗子就开始“择优而从之”。
先前的小礼物,已经帮助他和人们建立了初步的信任,接下来只要将这份信任继续加深。
“价值500元的电话手表免费送,想要的过来!”
尝到蝇头小利的人们很难拒绝更大的诱惑,多数人抱着看看的心情向前迈出了一步,殊不知他们已经抵达陷阱的边缘。
500元的手表,只是一个噱头。
骗子将表拿在手里晃悠,迟迟不送出,吊着众人的胃口。等到大家着急的时候,骗子突然说手表要和价值2000元的平板电脑一块送!
急躁的心情一下转变成更为强烈的欲望,众人纷纷伸手,现场气氛逐渐点燃。
这时,骗子开始了第一次试探。
骗子谎称平板是学习电脑,要送给真心给孩子读书的家庭。
“现场人多,我也不知道谁是真心的!这样吧,谁交100块钱买张学习卡,价值2000元的平板就送给谁!”
一提到交钱,有几个头脑还算清醒的人赶忙离开了现场。而余下的众人,则认为100元买一台平板电脑,还是物超所值。
许多人开始掏钱,没钱的也想通过微信转账,大家都想要占到这个便宜。
但是骗子并不会卖,他只是虚晃一枪。
“刚才是在试探你们是不是真心购买,吓跑的都不真心的。留下来的人,都将获得免费的学习卡和电脑平板!”
为了让骗局更真实,骗子还让大家把钱收回去。此时还留在现场的人都暗自庆幸自己的明智。
骗局继续。
骗子询问确认大家是否真心购买。
“真心想要的举手!我看下人数!”
贪婪的手臂纷纷举起,在空中卖力挥舞着。谁都希望成为幸运儿。
“想买的领券,拿到券的每人赠送一台平板和学习卡。但是但是学习卡从幼儿园到高中是2600,公司只能帮忙先出700,剩下的1900你们以后自己买!”
“以后也愿意买学习卡的留下,不愿意的离开!”
自以为是的群众认为这也是个考验,连忙表示愿意。
这时,骗子开始让手下去拿平板电脑,作出一副马上就要赠送出去的架势。
还留在现场的人摩拳擦掌,对这一刻期待已久。
高潮来了。
突然,手下皱着眉头抱怨道:“平板库存不够,送不了那么多人!”
“那怎么行!真的不够吗?”
“人太多了!机子真的不够!”
两人唱起了双簧,翘首以盼的人们内心又是期待又是焦虑。
到嘴的肉要飞了?谁能不急?
一出好戏后,骗子无奈地表示:现在只有这么多平板,送不了那么多人。
“这平板是送给真正需要的人,如果叫你们马上出1900把学习卡买了,你们愿意吗?”
“愿意!”人群中有人高喊愿意,氛围渲染到位,谁又会知道这人也是个托呢?
在托子的带领下,一些被利益冲昏头脑的群众也开纷纷表示愿意。
接着,骗子就真的拿出收款码,开始一个接着一个收钱。
最后,花了1900元的人,如愿以偿地得到所谓的“免费”平板。
他们此时内心激动,以为自己捡到一个大便宜。而大多数人还需要等到亲人的提醒后,才会意识到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可是当他们气愤地赶回现场,却发现舞台已被拆卸,演员也不知所踪。
徒留手中只值百来块的平板,还在提醒他们因贪小便宜而犯下的错误。
4搭建的舞台、高大的音响、手持话筒的主持人、混进人群的托。
巧妙的话语设计,意外穿插的情节,在一场被精心设计的骗局之中,群众一次又一次地卸下了心理防线,直到最后失去了金钱。
有人会说这骗局太拙劣,殊不知在现场气氛的烘托下,很少有人能够保持理智,不盲目跟风。
类似的骗局,在莆田其实也不少见。小编的一位朋友,也曾一时糊涂上当过。好在后面扬言要报警,才拿回了自己的钱。
其实想要规避骗局,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贪小便宜。
记住,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
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注好了价格!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手机店贷款骗局(手机店送平板骗局)":http://www.ljycsb.cn/dkzs/13516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