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317新政贷款利率(政策性银行贷款利率)

317新政贷款利率(政策性银行贷款利率)

贷款知识 光明网 投稿

美媒:美联储加息致信用卡年利率创新高 民众背负更多债务,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317新政贷款利率

海外网5月4日电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5月3日报道,美联储3日宣布再次加息,这将导致信用卡年利率继续攀升创下新高,民众背负更多债务。

此次加息导致的利率上涨将在未来的结算周期中体现,目前美国信用卡的平均年利率超过20%,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受到物价上涨影响,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每个月都背负债务。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托马斯·菲利普森说:“人们为偿还债务只能选择高利率借款,导致负债不断增加,这很麻烦。”

美国个人理财网站Wallethub发布的数据显示,此次加息将导致民众额外支出17亿美元利息。考虑到信用卡利率在2022年3月至今年3月之间的上涨水平,民众在未来12个月至少额外支付317亿美元的利息。(海外网/李芳)

来源: 海外网

政策性银行贷款利率

6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其中,1年期LPR为3.55%,5年期以上LPR为4.2%,均较上一期下降10个基点,结束了此前连续9个月的“按兵不动”。

LPR是贷款市场的定价基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政策利率下降带动本月LPR两个品种报价下降,将有效带动实际贷款利率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增强消费和投资增长动能。

作为LPR报价的基础,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下降是6月份LPR报价下调的直接原因。6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了2370亿元MLF操作,中标利率下降10个基点至2.65%。此前,6月13日,人民银行开展了2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也较此前下降10个基点至1.9%;同日,人民银行还公布了隔夜期、7天期、1个月期限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各期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近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类活期”存款管控、政策利率调降等一系列操作落地,银行负债成本有所改善,也为LPR报价下降打开了空间。

当前,利率下行也有现实需要。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复苏势头有所放缓。“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出口、房地产、信贷、社融以及最新公布的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均显示,当前经济运行存在一定压力。”温彬表示,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调降仍有必要,有助于稳就业、扩投资、促消费,修复经营主体信心、稳定市场预期,进一步改善企业和居民部门投融资偏好。

“二季度以来,经济修复动能稳中偏弱,楼市复苏势头转弱,需要宏观政策适度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其中,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行业支持力度,是提振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力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6月份LPR报价下调,将带动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特别是居民房贷利率下行。

相关测算显示,以“100万元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房贷为例,首套房目前全国房贷利率约为4%,月供额为4774元,若下调10个基点至3.9%,月供额为4717元,减少57元。二套房目前全国房贷利率约为4.9%,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4.8%,月供额将减少60元。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相比去年8月份的非对称下调(1年期LPR降5个基点,五年期以上LPR降15个基点),此次LPR短期利率降幅相对更大,说明银行近期资金成本得到一定改善,同时当前宏观政策推动消费恢复对短期利率下行有较大需求。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目前住房信贷政策调整主要集中在支持刚性住房需求,未来应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比如,取消不合理的限购、限贷措施,适当下调二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同时,应综合施策稳住和扩大居民消费,支持和引导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创新金融产品,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二手车提供金融支持,进一步扩大汽车等大宗消费。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会议强调,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抓紧实施,同时加强政策措施的储备,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

在业内专家看来,LPR报价下调之后,未来货币、财政、产业、就业等政策均有望逐步加码并协同发力,以促进需求进一步修复。

温彬认为,可期待的政策空间包括:一是专项债发行使用有望提速,政策性金融工具发行量有望加大,以补充项目资本金;支持基建投资减税降费等举措有望进一步出台,打开降成本空间。二是纾困房地产的接续性政策有望继续出台,以防范债务风险,促进房地产产业链条良性循环;更大力度推进保交楼,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责任,推动银行在商业化原则基础上加大金融支持。三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大宗消费等领域政策有望加码,促进制造业培育新动能,更好发挥消费的“压舱石”作用。四是通过地方债和贷款置换、展期、重组等方式稳妥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避免产生金融风险。(记者 姚进)

来源: 经济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317新政贷款利率(政策性银行贷款利率)":http://www.ljycsb.cn/dkzs/13331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