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长线包装贷款方法(包装贷款是怎么包装的)

长线包装贷款方法(包装贷款是怎么包装的)

贷款知识 转险为安 原创

银行主推的增额终身寿,还能卖多久?附产品推荐表,下面是转险为安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长线包装贷款方法

前言:最近提起增额终身寿,可能几乎是人尽皆知,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知名度?究其原因,是各大银行都在主推,那银行不买理财产品,转卖保险,这又是为那般呢?

目录:银行为什么销售增额终身寿险?增额终身寿险到底好在哪?这么好的产品还能卖多久?推荐几款性价比超高的增额终身寿产品

01银行为什么卖增额终身寿?

银行理财经理“不卖理财”,反而“力荐保险”,这是什么原因?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今年发生了几件“大事’,导致银行的”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银行理财产品全面打破刚性兑付,是的,银行的理财产品将不再保本保息。而我们过去几十年,老百姓对银行的印象永远都是保息保稳的。

今年股市的动荡使得今年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是亏损状态,亏损最大值达到40%,很多人是受不了这种过山车的的刺激,这个时候理财经理还敢给客户推荐吗?肯定都不愿意去销售这样子的产品。

国债经历多轮调整,一路从5年期从3.65%降到2.44%。2年期降到了1.99%。

3、低利率时代已经到来,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发达国家利率长期下行,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进入了负利率时代,全球利率下行。

低利率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所以,最近很多客户都已经开始了”挪储“计划,这就是银行大力推荐储蓄型保险的原因。

02增额终身寿产品到底好在哪里?保障功能:

增额终身寿险本质是寿险,有一定的保障功能,具有杠杆作用;

保额会长大:

保额会随着时间拉长会逐渐长大的,从第二个保单年度开始,有效保额会按照固定的利率进行递增(目前说复利3.0%-3.5%),活得越久,那所累积的保额就越多,同时现金价值也会跟着增长

使用灵活:

如果中途有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利用减保或者保单贷款的功能,取出一些现金价值,用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中途不想减保,还可以利用保单贷款功能,贷出现金价值的80%进行周转,但是账户价值仍按贷款前的现价进行复利增值(3.5%)

4、锁定终身利率,安全稳定

增额终身寿险锁定利率(3.5%),不受外界的金融市场影响,投保后就能保持到终身,且是复利增值。

现金价值每年不断增长,保单利益白纸黑字写进合同,收益持续稳定,安全感十足。

举个例子:

10岁男孩投保鼎城鼎峰2号终身寿险,年缴10万,5年缴费,现金价值表现如下:

写进表中看出,在保单第10年度时,账户价值为656946元;明确写进合同中;现金价值也随着时间增长而上升,明确地展现出来。

消费者也不必担心保险公破产导致保单无效,保险公司破产的概率很低。

即使投保的公司破产了,国家也会指定其他保险公司接手,消费者的权益依然得到保障。

5、具有指定传承功能

增额终身寿险在投保时可,可以指定一位或多位直系亲属为受益人,并且可以约定受益份额、比例。投保人对保单的价值有绝对控制权,可以实现安全、定向的传承作用。同时,增额终身寿险的基本保险金额持续增长,到晚年会积累起一份较高保障的保单,对提高被保险人的家庭地位,减少家庭矛盾纠纷都能有所帮助。

03

这么好的产品还能卖多久?

1、增额终身寿为什么会”火“?

2020年初,增额终身寿险突然被大家所热捧。主要还是得益于4.025%长期年金险的停售。

2019年8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以下通知,将长期年金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由之前的4.025%降低为3.5%。

以后,市面上4.025%长期年金险的陆续调整到为3.5%、此时以3.5%预定利率定价的增额终身寿险一下“香”起来了。

4.025%长期年金险停售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银保监会由于担心市场利率的下行风险会给保险公司的投资端造成利差压力,保险公司一款产品给客户承诺一个几十年的保证收益率,在监管部门的眼中,风险是非常大的。

在这种市场利率不断走低的环境当中,更凸显出了增额终身寿险可以长期锁息的优势。

按这个逻辑,目前市场在售的增额终身寿险正在经历之前4.025%年金所走过的路,监管“爸爸”早就开始关注了,这一点可以从今年陆续下架又上架的产品可以看出端倪,像9月底下架的金满意足臻享版,就是因为产品收益率属于第一梯队(无限接近3.5%),最主要的是减保非常灵活,没有任何限制,这样下去,很容易出现监管所担心的投资利差风险,所以就被叫停了;

再看今年陆续上架的产品无一例外都出现了减保限制条款,分三种情况:

①每年领取的现金价值不得超过累计已交保费的20%(金额不断变少)-一般

②每年领取的现金价值不得超过实际已交保费的20%(金额不能变化)-最差

③每年领取的现金价值不得超过保单生效时基本保额的20%(金额不断变大)最好

这样一来,以后再买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在灵活活性上面就要大打折扣了。

2、增额终身寿险到底还能卖多久?

随着市场利率得不断下行,增额终身寿产品还能霸屏多久,还真不好说。

第一、保险公司经营增额终身寿险这类产品,是很考验资本金和投资能力的,赶上投资环境不好很可能亏损。

即使是3.5%的预定利率,监管部门也会认为保险公司长期也仍旧有不小的“利差损风险”,监管部门是要保证行业稳定发展,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

第二,增额终身寿险作为一款“终身”的产品,但领取太灵活,是容易被监管部门看做有“长险短做”的嫌疑。

第三、投资有不可能三角,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不可能全占,要安全且高收益,就不可能流动性太强,比如投资一些长线资产,收益高,就要有更长“封闭期”,防止发生资产和负债错配。

第四、近期银保监已经点名批评了部分公司产品,市场上不少公司的增额终身寿产品已经开始出现停售下架。

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时期,人口老龄化严重,推动第三支柱养老年金保险的发展是监管部门支持的重点。

目前增额终身寿险的锋芒太高,掩盖了养老年金的势头,所以说目前在售的产品还能卖多久,真不好说。

04

推荐几款性价比超高的增额寿

目前处于收入第一梯队的增额终身寿产品,也不是太多,我花了大量时间,一一整理了出来,在这里贡献出来,供大家参考:

以上七款产品,以0岁男年交10万交10年为例,表格中数据第1列为每年交的保费,其它各列表示现金价值(随时可退保拿回的钱和当年度得折合单利),回本最快是华夏大富翁(增额版),第七年就回本。

但是收益率却依次为信泰如童尊典藏版〉信泰如童尊3. 0〉渤海人寿前行无忧〉光大光明至尊(庆典版)终身寿〉信泰如童尊星耀版〉工银安盛鑫如章八号〉华夏大富翁(增额版)。折合单利,信泰如童尊典藏版最高达到16.47%。

如果中长期投资,追求极致收益率首选信泰如童尊典藏版,可以打败全市场95%的同类产品。

以上是关于当下在固收类理财投资中,增额终身寿险是各大银行主推的保险产品,但伴随银行利率下行和监管的压力,这类产品可能坚持不了太久,因为保险终归要姓保。

所以,对于风险偏好较弱的人来说,选择增额终身寿还是不错的选择,珍惜当下吧,且买且珍惜。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想具体了解哪种增额终身寿险适合你,欢迎联系我,我也会客观、中立地从您的实际需求出发,甄选最适的产品匹配到您。

关于作者

我是一个在地产做了20年,于地产进入黑铁时代之际,转行进入了保险经纪行业,所以,对于我这个喜欢坚持长期主义的人来说,非常看好这个行业,确切地说是特别喜欢保险经纪人这份职业。因为这份职业,代表的是消费者的利益,是完全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根据消费者自身需求来精选产品;我们不为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站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保险代理人。希望我能在这个行业,实现我的终极梦想,做好大家身边专业有温度的保险经纪人!

保险不改变生活,但可以让生活不改变!

A

包装贷款是怎么包装的

小超人的由来:

李泽楷,投资眼光不逊色于他父亲,多年来打下了一个不同于他父亲李嘉诚的江山,在科技、媒体、电信等行业混得风生水起。

在香港富豪第二代中,李泽楷的能力有目共睹。当年他空手套得64亩土地,通过多方运作,将数码项目变为帮自己赚钱的房地产项目,从中赚取百亿,还收购了香港电讯巨头,为自己的商业帝国构建基石。

因为这件事,他被称为小超人

李泽楷

对于李泽楷其人,很多人都不会感到

陌生,作为李嘉诚的次子,他的一举一动都引来不少的关注。虽然父亲没有选择将家族企业交到他的手上,但是他个人在创业方面的表现十分耀眼。从美国读完大学之后,他就回到了香港。不过,他并没有选择加入家族名下的公司,而是拿着父亲给的4亿美元创业去了。

1991年,李泽楷受父李嘉诚之命回港投资4亿美元创立StarTV开始,到在电讯盈科整宗交易中,通过行使手上的电盈认股权、卖出套现等,他获利颇丰,市场估计,几年间他至少已经赚取超过50亿港元的收益。

1993年,李泽楷将自己经营多年的卫星电视(Star TV)以9.5亿美元卖给媒体巨子、澳大利亚出生和发家的默多克,年轻的李泽楷掘到了第一桶金,而且声誉鹊起,为日后与其兄李泽钜分道扬镳分头创业打下了基础。同年,创办盈科集团。

1994年,成为经济论坛成员,获选《时代》杂志全球百名新一代领袖之一。同年5月,李泽楷实现在新加坡借壳上市,并将公司名称改为盈科亚洲拓展

1995-1997年,盈科集团在多伦多、北京、东京等地发展地产项目。

1998年3月,盈科集团与Intel组合Pacific Convergence Corporation(PCC)。10月,获选《时代》杂志全球三十大科技巨头。同年,凭借一个当时仍是纸上谈兵的“数码港”计划,李泽楷从香港政府手中免费取得一片64英亩土地,得到了香港信息技术园区─数码港的独家开发权,成为后来业界以科技包装地产的著名实例。

1999年3月,获香港政府批准数码港项目。

1999年5月4日,购买一间市值3亿多港元的空壳上市公司──“得信佳”,在取得该公司的控制权后,李泽楷将“数码港”发展权益无条件注入“得信佳”,并将“得信佳”更名为盈动数码动力,主营高科技业务,成功实现借壳上市。受到市场狂热追捧,使其摇身变为高科技概念股,市值达到600亿港元。

1999年,李泽楷购买了一家市值3亿多港元的空壳公司“得信佳”。控制该公司之后,他将数码港注入到得信集团,主营高科技业务。1999年12月,获《南华早报》及DHL颁发杰出商业成就奖。跃升至香港富豪榜第四位。

2000年2月初,受到新加坡电信收购香港电讯行动的启发,李泽楷有了把有线网络与因特网和互动电视融合起来的大胆计划。在短短的48小时内,靠出售盈科数码公司的股票筹集了整整10亿美元。接着他用这笔现金取得了130亿美元的贷款,最终在2000年8月17日科网股热潮时,李泽楷以杠杆式手法,与新加坡电信的争夺中入主当时的蓝筹股香港电讯。

2008年11月4日,网通和李泽楷就全盘收购电讯盈科达成协议

2012年,李泽楷以21.4亿美元现金将其香港、澳门和泰国的保险业务收入囊中,并更名为富卫,目前业务覆盖亚洲10个市场。IPO资料显示,去年富卫保费收入76.82亿美元。

李泽楷

投资最大的一笔失算:

2001年,李嘉诚儿子李泽楷把在腾讯持有的20%股份全部卖给了南非MIH集团,套现了1260万美元之后就跑了,原本跟投的IDG公司看情况不太对劲,也选择不再投资给腾讯,马化腾为此担忧得整夜睡不着觉。

李泽楷是在1999年的时候,用220万美元买了一部分腾讯的股份,仅仅用了两年,就赚了超过5倍的利润,但也是在此时,他就选择把股份全部卖掉了,如今这笔股权的价值超过了6000亿,虽然说,当时卖这笔股份的时候是有很大的利润,但这笔交易仍然被称为李泽楷人生中最失败的一次投资。

他是一位有胆识的商业奇才,在数码港项目上,出手漂亮,赚取了大量的财富。他敢闯敢拼,放弃继承公司,自己创业,独立成长。

他的头脑十分聪慧,在商业上颇有建树,产业布局非常精密。他的出身让很多人望尘莫及,但他身上那股拼搏的精神,却是我们常人可以学习的。

他用自身告诉大家,只要敢闯敢拼,一定可以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长线包装贷款方法(包装贷款是怎么包装的)":http://www.ljycsb.cn/dkzs/13226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