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农合联”破解新型农业主体贷款难,下面是中国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大悟无抵押贷款
湖北日报讯(记者梁晓莹、通讯员黄显芳、杨晓明)上月26日,大悟县正式成立兴悟惠农互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与县农商行合作推出金融创新产品“悟农贷”,破解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类大户、农业产业化企业等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抵押高、周期长等难题。仅一周时间,已为该县昌林苗木种植合作社、胜达家庭农场等5家经营主体发放贷款共计730万元。
据介绍,兴悟农合联这一新型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基于“政府+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农合联”担保体系成立。大悟县政府出资4000万元,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风险补偿基金,用于“悟农贷”风险补偿。若“悟农贷”产生不良贷款,由政府、银行、保险公司按2:2:6比例进行风险分摊与补偿。
记者从该县金融办了解到,传统三农贷款周期一般需要9至10个工作日,且抵押条件较苛刻,利率普遍高于基准利率。“悟农贷”的审批发放可缩减为3至4个工作日,只需30%-40%抵押物,利率仅为基准利率。
目前,农合联成员共15家,均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类大户、农业产业化企业等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后还将陆续扩容。
武山县小额贷款公司
【按】2022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四强”行动,扎实推进“五大工程”,持续开展城乡共治“六大行动”,重点抓了以文化人凝聚共识、正确用人激发干劲、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名片、创新方式扩大影响、慎终如始防控疫情六件大事,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县域经济稳步提升,城乡发展提速加力,发展活力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步伐加快,生态环境全域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武山迈出坚实步伐。为充分展示各乡镇、各部门2022年度工作成绩,寻找工作差距,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在全县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县委、县政府决定,集中开展“晒成绩、找差距、赶进位”亮点工作展示活动。现将2022年城关镇、洛门镇、四门镇、马力镇、滩歌镇亮点工作展示如下。
城关镇“晒成绩、找差距、赶进位”亮点工作展示
2022年,城关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直各部门的精心指导及帮助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一线六圈”城乡振兴计划,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为主线,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突出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引导全镇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年度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农业产业持续壮大、城乡建设有序推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显著提升。
守住一条底线强基础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紧紧围绕“三落实一巩固”,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周调度、月报告、季督查”机制,全年新识别监测户2户14人,清退三类户监测户15户29人,消除监测户风险126户,风险消除率达到80.77%,全镇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持续有效巩固。
聚焦两个重点促发展
以重点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为重点,主动服务“一线六圈”城乡振兴计划之“一线”(渭河川道三产融合黄金线)发展,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完成城关五幼、六幼、七小、天润园、陇尚嘉园、祥和福邸、万星小镇二期、县殡仪馆、何沟商混站、源丰商砼站、醇基液体燃料加气站、高标准仓储项目、渭河武山城区段堤岸生态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厂等14个城建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征收267亩,解决处理老庄、韦庄、坡儿等区域遗留问题8处,解决了“三堡九湾”建设用地,有力保障了全县重点项目建设。
以全国两会、冬奥会、冬残奥会和党的二十大期间维稳安保工作为重点,全面实行重点信访积案包案责任制和政法委员信访联席会调解制,融合普法宣传教育、预防电信诈骗、安全生产检查、志愿服务活动,搭建了五级网格责任包抓机制,构建了“责任包抓+宣传教育+排查化解+执法检查+服务引导”的全过程平安建设工作格局,有力维护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谐稳定。
抓实三项工作惠民生
三堡九湾创品牌。围绕“一线六圈”城乡振兴计划,大力挖掘“城关十景”,按照“西堡子老宅生活体验、黄河堡黄土民俗体验、黑虎堡景观美食体验”的思路,完成了宁远古堡文化产业园“三堡九湾”一期基础建设,成功举办了“三堡九湾”古堡文化民俗体验游活动和全民徒步健身游比赛,以“原生产业、原乡生活、古堡体验”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宁远古堡文化产业园品牌影响持续扩大,已成为全县近郊旅游的绝好去处。
疫情防控保健康。坚决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举全镇之力,以快制快处置多轮疫情,累计落实居家管控8063人,转运重点人员779人,有序组织城区核酸检测17.5万余人次,全力推进全民免疫接种,一二三剂次接种人群分别达到7.9万、7.6万和4.69万余人;扎实排摸“三类重点人群”,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网格化管理服务责任制,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平稳转段。
文明实践树新风。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大抓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建设实践站(所)45个,注册志愿服务组织44个、志愿者6027人,组建志愿服务队168支,开展“道德讲堂”“百姓名嘴传家风”“老党员红色宣讲”13次;通过“民生广播+温情倡议”推动群众宣传教育立体化,累计录制宣传音频30余期,发布各类倡议书、一封信20余篇;指导各村修订了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广泛开展“美德风尚·文明城关”身边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累计表彰群众身边先进典型437人。
推行四种模式抓建设
探索形成了“项目推动、巩固提升、自力更生、整治管控”四种乡村建设模式,实施5类乡村建设项目16个,扎实开展“五网”整治,持续开展乡村绿化,栽植行道树5500余株,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700座、改造抗震房21户,分类打造了君山、雷山、刘湾、杜塄等一批乡村建设示范村。
围绕五大片区兴产业
提出“三堡九湾融合产业区、川道设施蔬菜示范区、南部高原夏菜种植区、北部旱作农业种植区、两山花椒药材复合区”产业发展思路,围绕“五大片区”产业格局,整治撂荒地7300余亩,完成种植设施蔬菜1.5万余亩、架豆7000余亩、油菜3500多亩、中药材4000余亩、樱桃园300多亩,引导农户参保豆角、玉米等农业保险9900亩。
深化六项举措强基础
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导向,把从严管理干部作为推动干事创业的基础手段,全面推行“周一讲坛+周二早学+记晒争比+观摩评比定积分+听说读写+专题培训”等六项措施,多角度、多层次加强镇村干部教育管理,切实锤炼了干部本领、改进了干部作风、提高了工作效能,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洛门镇“晒成绩、找差距、赶进位”亮点工作展示
2022年,洛门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城洛一体、建设八镇”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力抓好控疫情、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等各项工作。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亿元、土地出让金收入1918.68万元、辖区税收收入4500余万元、招商引资8000万元,争取债券资金1.4亿元,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免税费2452.5万元,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辅导活动50多场次,开展庆祝建党101周年系列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10项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裴建新为素材道德模范微电影《初心》在全县展映。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四抓两整治”,走访慰问党员251名,为36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争取资金36万元,新建改造郭家庄、汪沟等4村党群服务中心。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4名,发展党员58名,挂牌党员联系户631户。扎实推进“强作风、优服务、抓落实、促发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强化全民国防教育,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千方百计争项目、引资金,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2.08亿元,稳步推进渭北片区、大南河流域产业路建设、县医学隔离观察点、洛门热源厂、镇区污水管网及停车厂项目建设。引洮洛门镇区供水、城区至洛门供水管网、洛门粮食仓储物流中心、中医院康养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精准服务保障全县重大项目建设,累计征收土地700亩。全面落实全县城市建设管理“16818”举措,总投资18.71亿元的宏达广场、丽水佳苑、华艺·瀚庭名苑、洛苑茗居小区加快建设,总投资4.9亿元的东方明珠、世纪明珠、金鹏渭水小区等项目开工建设。
农业农村工作提质增效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动态开展防返贫动态检测,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共输转劳动力21002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62亿元。为3361名务工群众发放各类补贴252.64万元。落实三类户种植产业奖补208户13.36万元,为919户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落实分红77.68万元,为631名学生落实雨露计划补助金94.7万元,办理慢病卡1586人次,为21户群众实施农房抗震改造,为754户群众办理扶贫贷款2982万元。
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完成各类蔬菜种植6.8万亩,争取资金1370万元,改造钢架大棚1270亩;争取资金40万元,在西坪等村实施800亩豆角种植基地提升改造;争取资金1358万元,硬化拓宽渭北片区及南河流域产业路25.1公里。整合资金525万元,建成运营郭庄、宋庄、罗屲等3个产地交易市场。争取资金200万元,规范提升郭庄等4村农民专业合作社。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完成撂荒地整治3600余亩,打造西坪1000亩玉米种植示范点。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坚持党建引领,打好产业振兴“引领牌”、扶持资金“运用牌”、闲置资产“盘活牌”、可用资源“开发牌”、入股发展“带动牌”,创新引领村级集体经济提速提质,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47万元,村均达12.16万元。打造蓼阳、北街、刘坪等以爱国教育、乡村记忆和红色文化为主题省、市、县乡村建设示范村,做到重点培养、梯次推进。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创新开展“一爱一为”清草护树美院净村等志愿服务行动,清理垃圾7000余吨,治理黑臭水体35公里,完成绿化造林1.1万余亩、栽植行道树21.5公里,整治乱堆乱放480处,清理树池绿地687处,种花种草1200平方米。新建改造卫生厕所1100座、电炕1500个。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面完成整改。
全域旅游稳步推进
围绕“11711”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全力为2022第十届武山水帘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文化旅游观光活动和武山县2022壬寅年中秋祈福诗会提供服务保障。高质量举办了“畅游商贸重镇、品味菜香洛门”——武山县首届全域旅游推介周活动。注重发挥乡贤名人作用,挖掘打造了陇上古镇、菜乡新韵、南河入渭、第一支部、花果山胜、东华春晓、西梁远眺、水帘幽境等“洛门新八景”。新建裴慎先生纪念馆,举办纪念裴慎先生系列活动, 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招商推介活动,全方位提高洛门知名度和影响力。
马力镇“晒成绩、找差距、赶进位”亮点工作展示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马力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狠抓基层党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提升、民生保障等工作任务落实,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求进、稳中有进、稳中奋进的良好局面。
聚焦强基固本 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
以实施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为抓手,扩建堡子村阵地60㎡,维修袁河、马力等4个党群服务中心;完成堡子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纳新党员21名,转正预备党员20名;为23名老党员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慰问党员108名;积极探索集体经济自主经营新模式,建成板栗南瓜、苦荞种植、肉兔养殖等一批集体经济示范点,全镇2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22.2万元,自营性收入超165万元。
聚焦示范引领 群众增收渠道持续拓宽
紧紧围绕全县“六抓六化六促进”产业发展思路和全镇“一轴两翼四片带”产业发展布局,建成16000亩粮饲兼用玉米、1000亩水果玉米、500亩饲草玉米、500亩板栗南瓜、300亩西兰花、270亩早熟马铃薯、300亩万寿菊种植示范点;新建钢架大棚110座,完成3家绿色种养循环项目建设,5家合作社收贮玉米秸秆饲料2.12万吨。年内组织劳务技能培训350余人次,组织外出务工15526人。
聚焦项目带动 镇域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紧紧围绕全县“一线六圈”城乡振兴计划,投资150万元,实施了干扎村乡村建设示范村项目;投资222万元,硬化王门村巷道6050m2,并配套排水设施;投资100万元,完成北顺、柴庄等4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投资140万元,硬化马力村沙河沟道路2655m2,并配套护栏和路灯等设施;拓宽硬化年坪至暖水通村路7公里,砂化远中至禅殿寺道路3公里,打通了制约全域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
聚焦民生保障 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全面落实城乡低保、雨露计划等民生政策,为266户1283名困难群众落实各类临时救助145.02万元,发放各类社会保障资金1265.58万元;落实抗震房改造23户,改造户厕800座。落实春(秋)季“雨露计划”950人次,评选表彰重教家庭19户;组织开展实用技能培训500人次。全面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新识别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8人,消除风险124户592人,风险消除比例达75.15%。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共办理优待证275张,慰问退役军人30人次,送达军人喜报15份。坚决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积极落实“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抓严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群众身体健康和辖区经济发展。
聚焦基层治理 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深入开展“一爱一为”志愿服务行动,对武漳公路、松民公路沿线人居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清理乱推乱放300余处、边沟渠道13.7公里、拆除乱搭乱建69处;栽植补植行道树21.9公里、绿化小花园48个,义务植树造林300亩。加大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查处和劝导力度,实施违章处罚142人次,劝导农用车、电动车载人等3.6万人次。常态化排查化解各类矛盾87起。积极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开展马力镇首届“十佳典型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举办武山县首届全域旅游推介周——石窟文化研学游活动。
滩歌镇“晒成绩、找差距、赶进位”亮点工作展示
2022年,滩歌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县的部署要求,紧盯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全镇干群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谱写滩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调结构为出发点 产业发展步伐逐步加大
扶持发展南沟村猴头菇、本深沟草莓和羊肚菌特色种植,全力加快黑池殿蔬菜产业园建设;鼓励关庄村散养鸡和阴屲村生猪养殖,建成郭地村和元崖村养牛圈舍2个;完成高标准农田3200亩,实施坡耕地治理项目5038亩,整治撂荒地面积3720亩;招商引资760万元在沟门等3村连片种植半夏350亩、建设储藏量3000吨冷库1座、建成大麻村钢架大棚3个;通过特色种植、盘活资源、项目扶持等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09.19万元,村均达到10万元以上。2022年全镇种植玉米8400亩、蔬菜2800亩、中药材2500亩,牲畜存栏3.65万头(只)、中蜂养殖2500箱、渔业养殖产量72吨。
以补短板为着力点 美丽乡村建设全力加快
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个,补齐乡村建设短板弱项,硬化上街村产业路3.5公里,建设下街村入户路3500㎡,新建本深沟村护村河堤800米,在王磨等5村实施了护坡建路面治理、排水渠修建等项目;通过统一规划、群众自建的方式,改造镇区临街民居12户,建设面积6000㎡;投资288万元完成漆庄市级示范村建设,硬化村庄主巷道12000㎡、砂化产业路7.6公里,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小节点打造、景观树栽植等项目,打造了乡村建设最美底色。
以优环境为根本点 全域旅游发展持续推进
围绕全县“一线六圈”城乡振兴计划和“11711”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在王磨村打造小节点1处,修建牌坊门1座;在南沟、本深沟、王磨建设停车场3处;全面提升油菜花海观赏品味,建成油菜花海观光点停车场、简易舞台、观景平台等旅游基础设施;充分挖掘“滩歌十景”旅游资源,成功举办全域旅游推介周活动,茶马古道生态休闲旅游长廊初具规模;扎实开展城乡共治“六大行动”和“清草护树、美院净村”志愿服务活动,清理整治道路78公里,栽植行道树4300棵、撒播花籽150斤,治理边沟19.8公里、清除杂草2.1万㎡、清理废旧广告牌和横幅35处,焕发出千年茶马古镇新活力。
以树新风为切入点 乡村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积极推进“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分类管理,设立治理网格124个,确定党员联系户385个,激励引导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中主动作为;在30个村(社区)设立环境治理、矛盾纠纷调解、乡风治理等党员公益岗,常态化开展“一爱一为”志愿服务行动和“三留一困”人员关爱服务、卫生清洁等活动,引导群众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以“最美庭院”“文明家庭”“文明村”等评选为契机,成功创建王磨、樊庄和滩歌社区县级文明村(社区),培树了一批示范典型、榜样标杆。
四门镇“晒成绩、找差距、赶进位”亮点工作展示
2022年,武山县四门镇紧盯年初目标任务,围绕全县“一线六圈”城乡振兴工作,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突出乡村建设重点,抓紧民生主线,强化干部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镇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
振兴步伐稳健有力
农业基础更加厚实,其中种植架豆7500亩,年产值3600万元,发展食醋酿造作坊209家,年产食醋2400多吨,产值达1840万元,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其中小麦种植面积达11200亩,玉米种植面积达12501亩。集体经济初步形成四种发展模式,以食醋加工坊、杂粮加工坊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型”;以水泥代销点、煤炭销售点为代表的“商品经济型”;以种植玉米、水稻、大荞、养殖中华蜂、稻花鱼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型”;以流转土地出租为代表的“盘活资源型”。2022年村集体经济自营性收入达到了357.71万元,村均收入14.9万元。
基础条件显著改善
按照“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思路,栽植行道树1.2万株,栽植大丽花、百日草、万寿菊等花卉8.4万株,完成四门、西川、南坪、下湾等8村“五网”整治,实现了村庄“颜值”“气质”双提升。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完成下湾、南坪、侯堡、上湾、尧儿等5村省市县乡村建设示范村建设,“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乡村景区逐步形成,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扎实开展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动,擦亮庞德故里名片,品味三国文化,进一步保护和发扬了历史文化遗产。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大力发展公共事业。成功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全域旅游四门镇推介周、庆祝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活动,开展群众性乡村文体活动180余场次,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全完善民生保障,全年走访留守孤儿156人次,实施低保救助879户2920人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79人次、特困供养补助131人次、孤儿生活补贴7人、落实大额临时救助114户87万元、小额临时救助155户13万元。
2022年,四门镇先后被评为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先进乡镇、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县乡村“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二等奖、2022年度上半年乡镇“五评十星、双向量化”考核第一名、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先进集体。
(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陶静)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大悟无抵押贷款(武山县小额贷款公司)":http://www.ljycsb.cn/dkzs/13215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