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PS5而生?HDMI2.1会是电视选购的必备选项吗,下面是环球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hdmi 贷款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大家在选购电视的时候,最关注的无非就是面板、画质以及音质,毕竟这三个能带给我们最为直观的感受。但对于跟电视扩展性能相关的接口,大家并不怎么关注。不过,随着PS5和Xbox Series X两款次世代主机的公布,对电视接口的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两款次世代主机全部支持4K 120Hz,采用新的HDMI 2.1接口。
虽然市面上采用4K120Hz面板的电视不少,但是大多数4K 120Hz电视依旧采用只支持4K 60Hz的HDMI 2.0的接口,这就意味着这些电视只能播放本地的4K 120Hz资源,而将无法很好的为这两款次世代主机以及其他外部4K 120Hz片源提供支持。
HDMI 2.0和HDMI 2.1的区别
HDMI 2.0和HDMI 2.1最大的区别就是带宽。HDMI 2.0的传输带宽为18Gbps,而HDMI 2.1的带宽则升级到了48Gbps,带宽的提升带来的最直接的提升就是传输数据量的提升。
HDMI 2.0最高可以支持到4K 60Hz的视屏输出,不过HDMI 2.0并不支持在4K 60Hz色彩空间为RGB的情况下开启HDR,只支持在YUV4:2:2的色彩模式下开启HDR。这就意味着需要牺牲掉一定的画面色彩表面来换取更高的刷新率。而且HDMI 2.0并不能支持8K视频的传输。而HDMI 2.1不仅可以支持到4K 120Hz,还能支持8K60Hz。
除了更高的带宽,HDMI 2.1还支持VRR(可变刷新频率)。游戏玩家应该知道,当显卡输出的画面刷新率和显示器的刷新率不匹配时,就可能会造成画面撕裂。最简单的办法就开启垂直同步,但是开启垂直同步会将画面帧数锁定在60FPS,影响游戏体验。为此,英伟达推出了G-SYNC技术,该技术通过芯片协调显示器与GPU输出之间的数据同步,让显示器的刷新延迟与GPU帧输出延迟保持完全一致。与此相同的还有AMD推出的freesync技术。而VRR(可变刷新频率)则可以理解为和G-SYNC技术以及freesync技术一样,用来防止高速运动的画面产生撕裂或是卡顿效果,保证游戏画面更流畅细节更完整。
同时,HDMI 2.1还带来了ALLM(自动低延迟模式)。在自动低延迟模式下智能电视的用户不用根据电视播放的内容手动来切换低延迟模式,而会根据电视播放的内容自动启用或者禁用低延迟模式。此外HDMI 2.1还支持动态HDR,而HDMI 2.0只支持静态HDR。
HDMI 2.1和DP1.4
HDMI接口广泛运用于电视、监控设备、高清播放机、家用游戏机等各种多媒体娱乐设备上,而DP主要运用在显卡和电脑显示器上。因为两者都是高清数字接口,都能同时提供高清视频和音频的输出,所以大家经常会把两者拿出来对比。
DP1.4的带宽为32.4Gbps,支持4K 120Hz和8K30Hz。在HDMI 2.1还未推出之前,DP1.4可以说全面优于HDMI 2.0,DP也凭借可以支持更高的刷新率,成为了显卡的主流接口,不过电视产品还是依旧采用HDMI 2.0接口,毕竟高分辨率高帧率的视频资源较少,HDMI 2.0已经完全够用。
随着高分辨率高刷新率资源的日益普及,HDMI 2.0初显疲态,不少人都希望电视也能采用DP1.4接口。但是随着带宽更大、成本更低的HDMI 2.1的推出,DP1.4接口的优势就消失了。
不过,据说DP2.0的带宽将到达80Gbps,到时估计又免不了要拉HDMI 2.1出来对比,呼吁把HDMI 2.1接口换成DP2.0了。
有必要选择支持HDMI 2.1的电视吗
大家会发现,HDMI 2.1的高帧率,低延迟和可变刷新率似乎都是为游戏玩家打造的,那么对于不玩游戏的普通用户,有必要升级到HDMI 2.1接口吗?
其实,HDMI 2.1早在2017年就已经发布了,却等到2019年底才逐渐有搭载HDMI 2.1的电视上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高分辨率高刷新率视频资源不够普及,虽然4K资源现在已经开始逐渐普及开来,但是4K 120Hz的资源还是少之又少,说得上名字的就只有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以及《双子杀手》。至于8K,虽然各大厂商已经开始推8K电视,但是8K资源依旧少得可怜。
不过,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一定是未来的主流,各方也都在积极推动高分辨率高刷新率视频的普及,前段时间还有新闻报道我国首部采用全8K制作流程的电视剧杀青。但是就目前而言,支持HDMI 2.1的电视似乎更多的是为PS5和Xboxseriesx这两台次世代主机量身定做的,这点从各家开始推出4K 120Hz游戏电视(例如:海信e75f)就可以看出。
如果你是主机游戏玩家,为了更好的体验,上支持HDMI 2.1的4K 120Hz电视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不是主机玩家,只是一个普通的电视用户,那么我觉得可以暂时观望一下,等HDMI 2.1全面普及了在入手也不迟。
日本贷款
欢迎捧场照理说事之拍案惊奇。说起对外援助,很多朋友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对非洲国家的无私援助,但是大家可能想不到,我们也曾经接受过大量的外国援助,而这其中最主要的来源国竟然是日本。
从1979年开始,日本的对华援助按照今天的汇率计算大概折合人民币3000亿。那么日本为什么要援助我们呢?精明的日本人从这些援助中又获得了什么呢?我们这期节目就跟您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咱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所谓的援助并不是白给你钱,并不是无偿的,事实上多数援助都是贷款性质的,也就是这个钱需要偿还。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日本给中国的无偿援助总共只有1600亿日元,在全部对华援助里面只占不到3%,其它的全部援助都来自于日元贷款。
包括咱们北京的地铁一号线、武汉的长江二桥还有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这些著名的大工程,虽然是使用的日本援助,其实准确的说是使用日元贷款建成的,这个钱我们是需要偿还的。当然,之所以叫做援助,是因为这种援助性质的贷款,贷款期限非常长,而且一般都是无息或者低息的,按照国际惯例,对于很多经济困难的发展中国家,这些贷款还有被免除的可能。
当然,这种好事儿我们没有赶上过,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非常好,而且我们中国人在国际上是个讲诚信的民族。我们从日本获得的援助贷款,从来没有拖欠过一分钱的本金和利息。听到这儿,您可能会问了,就算日本有钱,那为什么要拿钱借给我们用?肯定有什么目的。
您说对了,日本把钱借给我们的确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这些贷款都是日元贷款,也就是说日本借给我们的是日元,而且我们只能用这些钱从日本采购物资,受益的当然也就是日本企业。这是最直接的影响,而附带而来的收益还远远不止如此。
大量的日元贷款让很多中国的重点项目使用的都是日本产品和日本技术,这样一来,我们使用的技术标准都是日本的,而且为了更好的匹配已有的设备,今后还需要继续进口日本设备,就等于给更多的日本企业走入中国铺平了道路。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日本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的三十年里,中日之间的贸易额从每年六十多万美元上涨到了两千多亿美元。不仅是有利于日本产品的出口,这些日元贷款还有利于日本的对华投资。
大量的日元贷款都是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基础设施条件很差,这就阻碍着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开发利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但是,通过日元贷款,我们建设了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发电厂,改善了我们的基础设施条件,等于给日本企业进入中国设厂生产做好了准备。
很长一段时间,日本都是中国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国,某种意义上讲,从基础设施改善中受益最大的正是日本企业。除了基础设施,很多日元贷款还被用于资源开发类的项目,比如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发,生产出来的自然资源直接卖给了日本,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发放这类日元贷款肯定藏着私心。
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基础设施从落后到先进,我们的经济合作对象从依赖日本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相应地,日本继续给中国发放日元贷款的动力也就逐渐丧失了,从2008年开始,日本已经完全停止了对中国新项目的日元贷款。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hdmi 贷款(日本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3177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